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

  •   第二日,两人吃过早饭,啼莺喝过药,他们便架着马车离开了郡城。

      那两位腹泻了一整晚的书生,根本不敢让家人知道这件祸事,在家躲了三天。他们手里没有证据,只怕找上门去,又要被人暗中算计了。而天青书生为这两人所为而羞愧,三日闭门不出苦读圣贤之书。这三人全不知道冷予瑾他们已经离开了此地。

      之后又过了七日,经过了二十来日的赶路,两人已经来到了绥州境内。冷予瑾驾车去了最近的一座县城投宿,为啼莺进行第四次药浴。这四次药浴的效果都还不错,这一回出了城,在路上行了两日之后,啼莺已经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了。

      于是啼莺不再让冷予瑾替自己煎药熬粥,要求由他自己动手。隔日路过小镇时,他便去市集上买了些调料和易储存的蔬菜与熏肉,包下了路上的一日两餐。除了熬什锦粥与烤土豆等常见吃食,偶尔还利用路边的野菜做点花样。

      冷予瑾也不拦着啼莺干活,既然他自己愿意,多活动一下对身体恢复很有好处,而且他也乐于今后不用再见火光。无论啼莺端来什么,冷予瑾都接过来吃得干干净净。说实话,这些简单的快速出炉的吃食,也比他做的粥和带的干粮好吃多了。

      绥州多山多水,大小湖泊与蜿蜒河流沿着山脉分布,当朝最出名的一副山水画卷便是画的绥州之景。今日他们刚从山路上下来,便来到了一片湖区。

      冷予瑾驾着车,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里一动,便停下了车。啼莺不知为何停车,便掀了布帘出来,看见冷予瑾站在湖中露出的岩石上,提着已经出鞘的剑,凝神往水里看。

      啼莺正疑惑他到底在看水里的什么,就见冷予瑾神色一凛,猛地一剑刺入水中,再一抬手,那柄绝世名剑上竟插着两条硕大的湖鱼。

      立于湖上的侠客身形挺拔如松,手里的墨黑色乌金剑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多么令人神往的景象,偏偏被两条肥鱼给坏了气氛。

      一时间,啼莺有些头晕目眩。这可是白衣剑仙赠与冷予瑾的佩剑,江湖闻名的宝剑,冷予瑾平日里宝贝到时刻不离身,怎么能用来叉鱼!

      那边冷予瑾叉起了鱼,用手将两条鱼取下来远远抛至岸上,接着运起轻功从水面上点过,也回到了岸边。然后,他苦恼地看了看鱼,又看了看剑,站在原地不动了。

      啼莺瞬间便看懂了冷予瑾的意图,他竟然想用白衣剑去剖鱼!啼莺也顾不上头晕不晕了,连忙大声喊道:“冷大夫!”

      好在两人之间距离不远,冷予瑾听到声音后回头看他,眼神纯质,语气略带遗憾地说:“我没剖过鱼。林七,你会吗?”

      “我会,我会。”啼莺一边说,一边示意他不要动剑,“你将剑收好,我拿小刀来。”之前在小镇上买食材时,他也买了一把小刀,方便削皮切菜。

      冷予瑾略一点头,将剑身往湖水里一搅,洗去了上面的鱼血。然后他挥剑一甩,再屈指一弹,剑身便干净清爽,被他收入了剑鞘。

      啼莺拿着陶碗和小刀过来,挽起了袖子蹲在湖边,仔细刮净剖了两条鱼的鳞片,切掉鱼鳍和鱼鳃,剖开了鱼肚后掏出内脏扔进了湖里。然后他将两条鱼用湖水仔细洗过,放进了陶碗里,又将小刀也洗净了套上刀鞘。

      从小就跟师父吃得简单素寡的冷予瑾,还是第一次见人剖鱼。他很感兴趣地蹲在啼莺身边看他动手操作,对方每做一步,他都要问一句。啼莺倒也耐心,一边剖鱼,一边认真答了他的每个问题。

      剖完了鱼,啼莺转头看着身边的冷予瑾,还是忍不住好奇,问道:“冷大夫,你不是很宝贝这把剑么?”

      “是啊。”冷予瑾抬手按住了白衣剑的剑柄,理所当然地说,“师父所赠,我当然珍视。”

      啼莺更加疑惑了,他说:“既然珍视,为何要用剑叉鱼?杀鸡焉用牛刀,更何况是这样一柄宝剑,不觉得委屈了它吗?”

      冷予瑾却答:“师父说过,物尽其用,便是珍视。”

      “可……”

      “我痴心医术,学武不过防身。师父知道我不喜江湖比试与打杀,从不盼我成为剑仙第二。他赠我宝剑,是给我留个念想。”冷予瑾说起白衣剑仙,眼神语气具是柔和,“出师那天,他对我说,剑道不在剑身,而在人心,日后不必将白衣剑当做宝剑,只当是件趁手的工具,物尽其用,便是珍视。”

      啼莺听得直发愣,内心里的小人已经在为白衣剑仙疯狂鼓掌。

      他见过许多武者侠客,无一不是对兵器名录如数家珍,说起白衣剑也都是钦慕与垂涎。除了剑仙的唯一弟子,竟无人知道剑仙本人早已放下了有形之剑,而去追求他内心的剑之大道了。这样的人,真正当得起剑仙之称。

      “我受教了。”

      啼莺刚说完,便被冷予瑾拍了一下头。然后冷予瑾端起了地上装着鱼的陶碗,起身后也将啼莺拉了起来。

      “走吧,吃鱼去。”

      啼莺连忙跟上,和他说话:“待会儿我拆了鱼头熬汤煮粥,然后将鱼肉烤香了吃,如何?”

      “好。你多吃些。”

      两人吃过了烤鱼和鱼粥,便又继续驾车上路。因着不在山中,没有山风的寒意侵体,冷予瑾便同意啼莺坐在车门边看风景。啼莺挑着唱绥州山水风景的民间歌谣来唱,这些歌谣冷予瑾也听当地人唱过,很是熟悉,不时也跟着他哼上两句。

      唱了一会儿,啼莺忽然想起来,自己跟着神医走了二十来天,竟然还不知道两人的目的地。这马车一路朝西南走,两人从柊州来到了绥州,他也就无知无觉地跟来了。

      “冷大夫,我们最后是要去哪儿?”

      “去鼓岩山。”

      啼莺睁大了眼,问道:“是帝王祭天的鼓岩山?”

      绥州有个鼓岩郡,就是因为境内有鼓岩山脉而命名。鼓岩山脉主山的山顶,有一块巨石,天然形似祭祀用的大鼓。有传闻说,若以锤敲击,凡人听不见鼓音,但此音上可至天,下可入地。所以沅国每一任帝王继位时,必会来此祭祀天地。

      虽然山顶已经被官兵重重封锁保护,闲杂人等不可靠近,但这面石鼓十分巨大,就算在山脚下也能看见。不少文人雅士和江湖侠客慕名而来,只为看一眼这个天赐奇景。啼莺从游记里看见过对鼓岩山的描述,一直心存好奇。

      冷予瑾点头道:“是,不过不是主山。我想在山脉附近寻一个小镇住下。”

      “我真想亲眼看一看鼓岩是什么样子的。听说特别大,在主山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啼莺有些向往地说。

      “等你身体好些了,我带你去看。”

      啼莺心里熨帖,对他道谢:“谢谢。”

      马车沿着河边的道路继续前行,此刻日头正好,五月的暖风吹在脸上,让啼莺感到十分舒适。一只飞离了金丝笼的鸟儿,在绥州的山水之间纵情而歌。

      同是五月暖阳,可这阳光却照不进逸龙山庄这座金丝笼。

      新婚之夜新娘被掳走一事外人不知,龙亦昊离席时是以新娘病倒为由,后来又让山庄内的管事匆匆送客。他自己用轻功追下山去,可实在比不上神医的功力,追到了山下也没有看到人影。

      下山只有一条路,尚可一追,可山脚往外却四通八达,实在无法辨别神医带着啼莺去了何方。无法,他只得返回山庄。第二日,他便向江湖发榜,称新婚妻子病重,急求神医冷面阎王的下落,凡提供线索者,经查证属实皆有重赏。

      十余天后,他得知冷予瑾救治县令之事,带人去县城查证。官府不肯透露消息,倒是在客栈从小二处打听到了线索。的确有位姓冷的武者路过此地,同行的是个病弱公子,明面称师徒,却住在同一间厢房,这公子还需服药与药浴。

      听着小二的描述,龙亦昊心中情绪复杂。喜的是那人真是神医愿救啼莺。怒的是他的新婚妻子竟与其他男人同睡一榻。哀的是自己让啼莺受此之苦。惧的是日后或无法寻回啼莺。

      这县城在山庄的南方,却不好判断神医之后往哪个方向走,龙亦昊派了人往东南、正南和西南三个方向去查探。又花了近十天时间,虽然不知两人去向,探子却带回了新婚当日啼莺所穿的喜服与首饰。虽然喜服物归原主,但可以提供线索的人早就不知所踪了。

      那日冷予瑾将喜服扔下山崖,过了几日后被山崖下猎人发现。这猎人见喜服上多有金丝珠宝,还裹着些首饰,知道是值钱货色,便将喜服和首饰拿走,到县城里当了。当铺主人与江湖人略有来往,当晚检查今日所获时,发现其中一件饰品上有逸龙山庄的徽记,这才将东西物归原主。

      龙亦昊拿着这件喜服,红色的缎面上用金丝绣出了各种吉祥如意的纹样,恍惚间似是回到了新婚之夜。头罩喜帕的啼莺在仆人们的搀扶下与自己拜堂,一拜天,二拜地,三对拜。在啼莺被送去喜房之前,自己还低声与他说过话,谁知这就是分别。

      他将喜服和首饰放回了喜房当中,在桌边坐了下来。

      这房间里的时间从婚宴那晚起就静止了,床上仍是红被,台上仍是红烛,窗上仍是红纸,连桌面上放着的两杯合卺酒也没有被动过。

      龙亦昊摸着酒杯上的纹路,看着床上放着的喜服,他问:“啼莺,你还会回来吗?”

      不会的,他已经对自己死了心,就算医好了所中之毒,他也不会回来了。

      龙亦昊还记得之前的一个夜晚,因心中难受无法自抑,他忍不住对啼莺倾吐了爱意,但得到的回答却是谢谢。这个深爱自己的人,被自己伤得如此之深,已经不信自己会爱上他了。

      过毒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爱着啼莺,也是真的后悔了。可是这有什么用,老天不会让时间倒流,再给他重新选择的机会。

      这场婚礼,不过是啼莺在死别之前送给自己的最后温柔。

      如今死别成生离,他还要感谢老天,给了啼莺一条生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十九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