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8回 ...
-
傍晚时分,闻喜雨带着闻浩阳在她自己的厢房里用了些斋饭,小家伙饿极了,连吃了两碗米饭还没够,闻喜雨却吓了一跳,不敢再给他吃了,唯恐他撑坏了肚子。
其实也难怪,他们这一天里倒有大半的时间是呆在马车上的,到了寺里也就只是草草用了些糕点,这会儿肚子里早已是空空如也。再加上灵泉寺的斋饭本就精致可口,尤其是供给这些贵客吃的斋饭,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口味上,大多都是仿了荤食做的,光是看着就觉得食欲大增。
吃完了饭,闻喜雨怕闻浩阳积了食,特意领着他慢慢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等到闻浩阳打了第三个哈欠时,闻喜雨才放过了他,让林嬷嬷和采芹带着他回屋梳洗休息。
此时已是八月中旬,白玉盘似的月亮高高的挂在一团夜幕中,古代没有高楼大厦和霓虹彩灯,因此夜幕看起来极宽极阔,高悬的月亮散发着清冷的光辉,配着这山寺中独有的寂静和香火味,让闻喜雨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空灵与宁静。前世里,自己童年呆过的孤儿院,半夜里也是这样的黑沉肃静,可那时候自己却只能感觉到害怕和孤独,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种平静。
正当闻喜雨享受着这篇宁静,慨叹着自己命运的神奇时,远处一阵阵喧闹声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
谁会在寺庙里头吵吵闹闹的?不知为何,闻喜雨的脑子里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坏坏的笑容,不会是他吧?
喧哗声并没有持续太久便渐渐平息下来,闻喜雨心里有点好奇,便吩咐魏嬷嬷:“嬷嬷去探探,瞧瞧发生什么事了。”魏嬷嬷领命而去。
闻喜雨没了赏月的兴致,悻悻地回了厢房,一边准备梳洗,一边等着魏嬷嬷的消息。
魏嬷嬷去了没多久便回来了,亲自伺候着闻喜雨卸下妆发,轻声说着打探来的消息:“说起来也是件腌臜事,本不该污了姑娘的耳,可这事情的正主儿姑娘也见过的。”
“哦?”闻喜雨有些好奇:“嬷嬷就说说吧,我也就当闲话听一听,睡一宿就明儿就全忘了。”
魏嬷嬷答应了一生,面色有些神秘地说道:“姑娘可晓得咱们下午遇到的那个小公子是什么人?”没等闻喜雨问,魏嬷嬷便继续说道:“那原来是威远侯府的大少爷沈维贤,刚刚威远侯爷派了人来,说……说侯夫人今日小产了,此时怕还与这个沈公子有关系,因此刚刚那动静是威远侯派人来捉他回去呢。”
闻喜雨皱了皱眉头:“他今儿不是一直在这灵泉寺里么?”
魏嬷嬷脸上有丝了然,压低了声音道:“姑娘不知道,这里头也是有原因的。这沈少爷是威远侯的嫡长子不假,可他是威远侯的原配夫人所生,现在的侯夫人是继室呢。”
魏嬷嬷没直说,可闻喜雨听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事儿十有八九是侯府内宅的阴私事,那位流产了的继夫人是黑是白还真是说不清楚。闻喜雨在心里有点可怜那个沈少爷,显赫的家世有什么用,没娘的孩子就是可怜。
第二日,天蒙蒙亮,闻喜雨迷迷糊糊地被喊醒,由着仙草伺候着自己梳洗,直到坐在桌子旁边吃早饭时才清醒了些,一问时辰,原来现在才刚卯时。只是,再过两刻钟时间,法事便要在正殿里举行了,闻喜雨一听立刻清醒了大半,一边儿派玉竹去阳哥儿屋里看看他起了没,一边儿自己急急忙忙吃了两口粥,便去了于大太太那里。
闻喜雨前脚刚到,后脚闻浩阳也到了,而于大太太早已经等在屋里,见到姐弟俩说道:“刚准备派人去接你们,那咱们现在便走吧。”
灵泉寺的正殿很宽阔,正前方供奉着一尊极高大的释迦牟尼像,紧挨着的两边是两尊略小些的比丘立像。方丈便是带着众僧人在这座正殿中诵经念法,超度亡灵。而于大太太和闻喜雨一行人则是呆在紧挨着正殿的一间侧室中,能清除地听到正殿中的声音。
闻喜雨前世是无神论者,可经历了穿越这档子事儿,对鬼神之说想不信也难了,因此在这明柱素洁的清静之地,听着这喃喃的诵经声,闻喜雨心中充满了敬畏,她真心地祈祷这具身体的原主,和她的父母们都能在天上安息,她会代替他们好好地照顾好闻浩阳,她会加倍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新的人生。
之后的两天,都是在这样的诵经声中度过的,唯一不同的是,闻喜雨让魏嬷嬷取来了于大太太诵念的《佛说阿弥陀佛经》,带着闻浩阳一点一点地开始念诵起来,到了第三日的时候,闻喜雨已经能七七八八背下来了。
也正是在第三日,闻喜雨第一次见到了灵泉寺的方丈——福智大师。
最后一日的法事结束后,于大太太并没有像前两日一样带闻喜雨姐弟回厢房,而是直接带着二人去了方丈的禅房,请方丈为两个孩子开光两道平安福。
福智的眉毛、胡须皆已霜白,额头上纵横的皱纹给这位面貌安详的老人又添了几分岁月,可这样一位年逾70的老人谈吐却依旧风趣儒雅,举手投足间丝毫不显老态,这更给他加了一份高深莫测的气质。
可就是这样一位高僧,在见到闻喜雨后却硬生生顿了顿,露出了一个诧异的表情,端看了她好一会儿后,才面色凝重地对于大太太道:“可否让老衲与这位小施主单独叙话?”
于大太太骇了一跳,福智方丈德高望重、声名远播到连皇上都知道他,还常常会召他进宫讲经的地步,此刻见他一脸凝重,于大太太不由得心里打鼓,难道是雨姐儿的命格有什么问题?
于是于大太太毫不犹豫道:“若有祸事,还请大师千万帮忙破解,我就在侧厢房候着。”说完,便拉着闻浩阳一行人退了出去。
半柱香时间过去了……
闻喜雨瞧瞧扭了扭僵硬的脖子,眼前这位大师已经不苟言笑地盯着她盯了好一会儿了,闻喜雨心里毛毛的,忍不住问道:“请问大师,我有什么问题吗?”
福智又看了会儿,才摇摇头,长叹了口气说道:“看不透,看不透。”
闻喜雨刚想问他看不透什么,福智大师又开了口:“老衲修行数十载,已能窥得前世,可你的我却只能看到一片混沌,实在是前所未见,不知何解啊。”
不可能吧,闻喜雨本能地选择不相信,可结合到自身的经历,这老方丈莫不是看出什么来了?难道,他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吗?闻喜雨越想越激动,问道:“那大师你能看出前世今生的话,能不能告诉我,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看着一脸期待的闻喜雨,福智却摇了摇头,说道:“老衲只能看到前世,倘若佛缘深厚,兴许在今生可以修到能看破未来的境界。我只能看到你的前世一片混沌,原本想请小施主为老衲解惑的,不过看来小施主也不太明白。”
原来他不知道,希望落空,闻喜雨不免感到失落,她想告诉福智自己的经历,请他为自己解解惑,可又怕自己说出的东西太过耸人听闻,被当成异类,于是只好说道:“抱歉了大师,也许哪一天我能弄明白在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到时候我再来告诉您吧。”
福智也不强求,说道:“无妨的,小施主与老衲有缘,日后不妨常来与老衲叙话。另,三日后,老衲会遣小僧将那两枚平安符送至府上。”末了,福智忍不住又加了句:“其实,凡是皆有因果,一切皆是佛意,小施主不必太过执着。”
听了福智的赠言,闻喜雨有些懵懂地走出了禅房。
今天天色已晚,回于府是来不及了,因此还得在寺中再歇一宿。回到厢房里,于大太太屏退旁人,单留了闻喜雨说话,有些焦急地问她福智大师说了什么。
闻喜雨不敢多说,只讲了那两枚护身符的事,以及福智大师说自己与他有缘,让以后自己有空多来找他说说话。
听了闻喜雨的话,于大太太一颗吊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激动地说道:“福智大师说你与他有缘,那可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福智大师可是连皇上都敬重的得道高人,若不是因为咱们的与老太爷生前与他有旧,这次哪里能求到他亲自主持法事呢……”
听了于大太太好一顿唠叨,闻喜雨才回了自己的房间,可脑子里却一直转着“因果”两个字。想了好一通也没想通这事儿,闻喜雨一拍脑门儿:想不通就不想了!不管怎么说,好歹自己现在是活着的,未来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前世就让它过去吧,今生只要自己还活着一天,她就要努力过好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