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电影 ...

  •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队长》是一部伟光正的爱(美)DI国主义宣传片,但就我的感受来说,这部电影其实夹杂了许多私货,完全就是把美国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嘲讽了一遍,如果不是披着漫画改编的外皮,极有可能会因为政治不正确而被限制上映。

      PART1
      巴基被洗脑成冬兵,接受九头蛇的指令,杀死了钢铁侠的父母。
      解析:
      影片制作者用冬兵被九头蛇洗脑的画面作为开篇,不仅是在告诉大家,冬兵将继续出现在本部电影当中,与剧情产生巨大关联,也向大家灌输了一个概念——
      这个人应该是被同情的,但他也确实做了坏事。

      Part2
      史蒂夫率领复仇者联盟的部分成员抓捕叉骨。
      关键时刻,叉骨提起巴基,干扰了史蒂夫,试图用自爆与他同归于尽。
      红女巫旺达救下了史蒂夫,却因为异能控制的失误,害死了诸多平民。
      解析:
      “Your pal,your buddy,your bucky。”
      叉骨一句话,就让史蒂夫陷入到慌乱之中,忘记了自己正在执行的任务。
      当叉骨告诉史蒂夫“巴基记得你”的时候,史蒂夫已经彻底失去了判断力,给了叉骨可乘之机。
      这一幕再次强调了巴基对史蒂夫的可怕影响,同时也向大家问出了一个问题:
      谁该为这次事件负责?
      如果能从绝对冷静的角度看待此事,叉骨其实才是那个始作俑者。
      但很多人都会忘记这一点,把错误归咎到复仇者联盟这一边。不可否认的是,红女巫和史蒂夫也确实犯了错,而且红女巫的错误是以史蒂夫的错误为前提的,一旦史蒂夫犯错,红女巫的失误便不可避免。
      于是,史蒂夫就这么成了罪魁祸首。

      PART3
      一个黑人母亲指责托尼在索科维亚事件中害死了她的孩子。
      解析:
      造成索科维亚事件的直接凶手是奥创,而奥创是钢铁侠创造出来的,所以看起来钢铁侠似乎有充足的理由应该为此次事件负责。
      但钢铁侠之所以会创造出奥创,却是受了红女巫催眠的影响,而红女巫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钢铁侠生产的武器害死了她的家人,导致了她的憎恨,另一方面却是九头蛇利用她的仇恨对她进行了引导性控制。
      追根究底,事件的最终根源依旧是九头蛇,一群为了作恶而作恶的恶人。
      但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包括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他们都把罪过归咎到了钢铁侠的身上,只记得钢铁侠创造了奥创,却无视了钢铁侠为什么要创造奥创。
      于是,钢铁侠也成了犯错之人,背负了罪恶。

      当此时尚且身份不明的泽莫也粉墨登场后,本次内战的关键人士——冬兵、美队、钢铁侠、泽莫——尽数出现,索科维亚协议的缘由也浮出水面。
      在电影院里,受影片节奏的影响,大家想不到太多,但换成DVD碟片,可以反复观看的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这里存在一个大问题。
      超级英雄们真的应该这些事情负责吗?
      我不这么认为。
      坏人才是这些灾难的根源,我们怎么能因为好人做得不够就好,就忽略掉坏人的坏而去责备好人的些许差池呢?
      但很明显,还有很多人并不认可我的观点。
      比如钢铁侠托尼。
      钢铁侠托尼与美国队长史蒂夫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托尼总是想拯救世界,并且认为自己拥有这份能力,而史蒂夫却已经不会再有这样的幻想和奢望。
      这或许与他们各自的出身和经历有关。
      钢铁侠托尼出生在富豪家庭,和平年代,除了父母的意外身亡,几乎没有遭遇过挫折。
      唯一困扰托尼的,就是他无法坚信自己的正义。
      即便遭遇恐[怖]分子绑架,险死还生,托尼也无法将自己视为纯粹的受害者。
      因为史塔克是依靠武器制造才成为富豪的,即便是恐[怖]分子也在使用他们制造的武器。
      这让托尼总是藏有一份负罪感,无法排遣,也不知道该怎么排遣。
      史蒂夫则是相反。
      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史蒂夫很清楚,坏人的存在与否并不是由好人来决定的,因为敌人的恶行而责备自己更是毫无意义。
      无辜的人死去,他会为此反省,但绝不会深陷其中。
      “即便我们拼尽全力,想要拯救每一个人,结果却有可能事与愿违。如果不能想清楚这一点,下一次,也许就会一个人都救不了。”
      这是史蒂夫的想法,也是他的亲身经历,血与泪的教训。
      而史蒂夫与托尼的另一点区别就在于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有了前两部电影的铺垫,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史蒂夫对政府机构已经失去了信任。
      ——既然连神盾局都能被九头蛇渗透,那么,就算红骷髅变身总统似乎也没什么值得惊讶。
      托尼其实也不信任政府,但史塔克公司总裁的身份让他相信,他能对政府产生影响,进而控制。
      说白了,这就是穷小子与大富豪的不同。
      到了这里,大家或许也看出来了。
      所谓的立场差异,其实源自于阶级矛盾。
      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矛盾,只有战争才能解决,完全不存在妥协的可能。
      这一点,其实也影射了美国当时已经相当严重的社会割裂问题以及对现实内战的担忧。

      至于所谓的索科维亚协议,其实毫无意义。
      索科维亚协议可以理解为奥黑一直想要推行的控枪法案,仅从美国至今未能通过这一法案就可以看出,这个协议是多么地不靠谱,不切合实际。
      只有彻彻底底地禁枪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枪械的威胁,而想要实现这一点,直接在美国本土扔几颗原zi弹或许才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
      但美国政府能这么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禁枪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执行。
      对超级英雄的管控也是一样。
      政府根本管控不了超级英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消灭,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消灭不了。
      活生生的超级英雄比没有意志的金属武器更加难搞,他们可不会老老实实地留在原地等待政府屠戮宰杀。
      强行推动索科维亚协议,只会将英雄逼成反派,引发一场让更多无辜者死去的战争。

      此外,罗斯将军质疑超级英雄的那番话其实就是在痛斥美国自身。
      而那个指责托尼谋杀了自己儿子的母亲也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正义凛然,值得同情。
      想一想泽莫吧!
      这位担任政府要员的母亲至少还有机会站在托尼面前指责他,而更多像泽莫一样的平民却是想要声讨都无法发出声音。
      当然,泽莫也不是正义的。
      他有权力为亲人报仇雪恨,但他没有权力让更多的无辜者为他的复仇之路献出生命。
      事实上,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很快就会发现——
      没有谁是正义的。

      当然,以上种种并不是我们现在想要讨论的主题。
      理清剧情之后,我们还是回到简单纯粹的“爱情故事”中来。

      PART4
      索科维亚协议签署的当天,突如其来的汽车[炸]弹将这场闹剧变成了一场惨剧。
      就在政府机构将矛头指向冬兵的时候,我们却看到,冬兵本人根本不在事发地。
      随着巴基在水果摊前的腼腆一笑,我们愈发相信,他肯定不会是此次事件的真凶。
      紧接着,画面一转,史蒂夫出现在巴基暂住的小房间里。
      电影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但在这里,导演却花费了整整三十秒的时间给这个小房间进行了几近三百六十度的特写。
      干净但略显杂乱的料理台,由一个睡袋和破旧枕头组成的单人床铺,还有被报纸糊住的玻璃,冰箱上的方便面和零食……
      这是一个单身汉的临时住所。
      住在这里的人缺乏安全感,他谨慎地防备着周围的一切,不敢把精力浪费在舒适与享乐上,随时准备着从这里逃离。
      但他也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他会烹饪,会用些许甜美的零食慰藉自己。
      还有和零食放在一起的笔记本,那或许是他仅有的一点娱乐。
      笔记本的里面,满满的,都是史蒂夫。
      看到这个笔记本的一刹那,史蒂夫对巴基的最后一点怀疑也宣告消失。
      史蒂夫相信,恢复记忆的巴基是不可能再去行恶的。
      当巴基出现,并且没有因为看到他而转身逃走的时候,史蒂夫进一步确信了这一点。
      事实上,即便巴基真的就是凶手,史蒂夫也不会送他去认罪服法。
      在史蒂夫心里,无论巴基做了什么,他都是无辜的。
      他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抓捕巴基,他必须比其他人更早地找到他只是为了保护他。
      所以,看到巴基安然无恙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史蒂夫便大大地松了口气。
      所以,见面后,史蒂夫根本没有就“维也纳爆炸”一事质问巴基,他首先问的是:“你认识我吗?”
      比起巴基是不是又制造了一起恐怖事件,杀害了多少无辜,史蒂夫更加在意的还是巴基是否记得自己。
      “你是史蒂夫。”
      “我在博物馆看过你的资料。”
      当巴基如此回答的时候,史蒂夫马上反驳。
      “你在撒谎。”
      这个时候,史蒂夫其实是在否定巴基是从博物馆了解到自己这件事。
      如果巴基真的是因为去过博物馆才认识他,那巴基应该和其他以同样方式了解到他的人一样叫他“美国队长”,而不是唤出他的名字“史蒂夫”。
      但巴基误解了,刚刚知晓自己遭到通缉的他以为史蒂夫也是来抓捕自己的,所以他马上告诉史蒂夫,“我不在维也纳,我已经不再做那种事了。”
      史蒂夫明显想要解释,但耳麦里,猎鹰的提醒打断了他,近在咫尺的特种部队也让史蒂夫意识到时间紧迫,只能将错就错地改变话题,提醒巴基:你正处于危险之中。
      此时,大屏幕里传来的脚步声再一次告诉我们,巴基为什么会选择这里作为住所——糟糕的隔音让本应隐秘的行动变得昭然若揭,只凭声音,巴基就能判断出敌人来自何方,正在进行着什么。
      就在巴基已经开始准备迎战的时候,史蒂夫抓住最后一点时间,再次追问:“你从河里救了我,为什么?”
      “我不知道。”巴基回答。
      “不,你知道。”
      史蒂夫执拗地强调着自己的观点,却终是没能从巴基那里得到他想听到的答案。
      这一刻,史蒂夫相信巴基已经恢复了记忆。
      但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很遗憾,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巴基”并没有找回自己曾经失去的人格,他依然还是冬兵,他记起的也只是那些关于史蒂夫的记忆碎片。
      博物馆之行就是证据之一。
      当史蒂夫告知巴基“他们正准备抓你而且没打算留活口”的时候,巴基会给出“这很聪明,是个好策略”的评价,进而说出“总是要打起来的”,也是因为他此刻的人格依然偏重于冬兵,他只会站在冬兵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那个曾经效忠于国家的中士巴恩斯。
      在接下来的剧情里,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证据。
      但有一点,我们也不能忽略。
      当史蒂夫用“巴克”称呼巴基的时候,巴基没有反驳。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生出一种猜测,给巴基在博物馆里那个下定决心一般的表情一个解释:
      这个人依然是冬兵,但他决定成为巴基。
      他喜欢巴基的过往,更喜欢史蒂夫这个“朋友”。
      所以,他不介意成为这个人,占有这个人可以拥有的一切。
      由此也引出了另一个糟糕的猜测。
      此时的“巴基”,或者说,冬兵伪装出来的巴基,并不像真正的巴基那样爱着史蒂夫。
      所以,当特种兵出现,“巴基”立刻丢下史蒂夫,独自逃亡。
      真正的巴基是绝不会这么做的,真正的巴基会更加担心史蒂夫的安危,绝不会把史蒂夫丢在一群意图不明的敌人面前,让他去独面风险。
      然而,感情即便从脑海中消失,也一样会被身体所铭记。
      战斗一开始,属于巴基和史蒂夫的默契就如本能一般出现在两个人的身体上。
      巴基下意识地将残留的闪光弹踢到史蒂夫脚下,史蒂夫也毫不犹豫地用盾牌将其扣住,将刺眼的光芒遮蔽在盾牌之内。
      紧接着,特种部队冲入房间,举枪射击,而这时候的史蒂夫因为刚刚想要阻拦巴基离开,被巴基摔倒在地板上,正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刹那间,巴基便举起左臂,挡在了史蒂夫的身前,将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史蒂夫也迅速从地上爬起,抱住巴基,用盾牌把他们两个护住。
      (史蒂夫抱的是腰,而且抱得很紧,巴基的右手也不自觉地搭在史蒂夫的肩上,形成一种相互保护的状态。)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幕是最值得放慢速度,反复品味的。
      然而危险刚一消退,属于冬兵的那部分理智就重新掌控了身体。
      巴基推开史蒂夫,独自奔向门口。
      当然,在推开的时候,巴基明显注意了角度,确保史蒂夫能够处于盾牌的保护之下,动作也相当地“温柔”,猛烈但毫不粗鲁,与他处置特种兵的力度形成鲜明对比。
      但史蒂夫也当然地不会再放任巴基离开,马上摆脱掉身边的绊脚石,追了上去。
      虽然这里并没有给出史蒂夫甩开特种兵的镜头,但可以想象,那绝对不会是好言相劝所能做到的。
      ——巴基才是最重要的!
      明明巴基正在他的眼前暴打无辜,史蒂夫不仅没有出手阻止,反而还一脸宠溺地帮巴基善后,先是捏碎特种兵的通讯器,拽住被打飞的特种兵,然后又使手段把这些人牵制在原地,最后干脆掷出盾牌,将试图朝巴基开枪的家伙砸晕……动作越来越粗暴,对自身行为的后果也越来越缺少顾忌。
      巴基注意到了史蒂夫的维护,但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巴基的行动路线一直是明确而果决的,早在搬进这个地方的时候,他就已经制定出了撤离的路线,如今不过就是将计划变为行动。
      第二,当巴基从楼梯上跃下,用左臂抓住栏杆来终止坠落的时候,他发出了痛苦的嚎叫。
      这表明他的左臂是与神经相连,存在痛觉的,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伏笔。

      PART5
      天台顶上,巴基遭遇黑豹拦截,与其展开激战。
      不少人因为这段打斗而吐槽冬兵的战斗力太弱,但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从始至终,巴基就没怎么使用他的金属左臂。
      与这一段相对应的是,在之后发生的摩托车追逐战里,动用了左手的巴基轻而易举就将黑豹甩到了一边。
      正如上一章曾经提到的,即便被洗脑成了杀人机器,巴基的本质仍然是非恶的。
      被控制的时候,他不会杀害与任务无关的路人;清醒之后,他更加不会杀害无辜之人。
      当然,还有同样重要的一点——
      无论冬兵还是巴基,都是远程DPS,近战原本就不是他的特长。
      PS:吐槽一下巴基和黑豹的天台之战,跟两只猫打架的模样实在是太像了,连翻滚的动作都一模一样!

      PART6
      受黑豹的阻挠,巴基终究还是能没逃脱追捕,在隧道口处被拦截下来,一直在帮助他的史蒂夫也被冠上了“罪犯”的称呼。
      被捕的这一刻,巴基的眼神已经明显变回了冬兵。
      他一直盯着面前的“战争机器”和黑豹,在沉默中审视着周围的其他追捕者,衡量着局势。
      史蒂夫伸出的右手并没有起到安抚的作用,巴基的表情一直是冰冷而漠然的,但史蒂夫的存在却让巴基多了几分求生的欲望,最终选择了束手就擒。
      此处最大的亮点不是巴基与史蒂夫的感情互动,而是政府方面对一干人等再明显不过的区别对待。
      巴基被强行按倒在地。
      史蒂夫在直立状态被带上手铐。
      露出国王身份的黑豹却只是被几把枪威胁着。
      而主持了这次抓捕的战争机器也为他在内战中的凄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巴基可是编剧导演制片的亲儿子,史蒂夫更是本片主角,欺负他们,你这个龙套小配角还想得好?做梦去吧!)
      咳咳,请忘掉上面的胡言乱语。
      但战争机器的遭遇也确实是在本片的开端就已经注定。
      在本次所谓的内战中,战争机械是唯一一个将索科维亚协议和两派争端当作正经事对待的角色,一如他的名字,唯命是从,缺少自我,而这也正是本部影片费尽心思想要批判的。
      于是,咎由自取就成了他的结局。

      PART7
      押送巴基的路上,猎鹰挑衅黑豹,把他比喻成猫。
      黑豹以牙还牙地挑衅史蒂夫,“你以为你能保护你的朋友多久?”
      Forever。
      史蒂夫的表情告诉我们,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史蒂夫并没有回答,因为这样的口舌之争毫无意义,他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怎么让巴基重获自由,从麻烦中脱身。
      抵达目的地之后,史蒂夫尝试着走“法律途径”为巴基寻求自由,但华生(误)的一声冷嘲却打碎了他的妄想。
      史蒂夫意识到,用合法的手段是救不出巴基的,看向巴基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愈发忧郁。
      同一时间的巴基却是淡然且镇定的,甚至还流露出些许嘲弄。
      不是因为看淡生死,而是因为他很清楚,这个看似结实的笼子根本关不住他。
      他只需要一个机会。
      (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只是过程肯定不同于巴基最初的设想。)
      另一边,史蒂夫仍在为巴基的自由而努力,甚至一度想要签下索科维亚协议。
      关键时刻,托尼却不合时宜地提起了红女巫,说她也正被“保护”着,这让史蒂夫意识到,如果他签署了这份协议,巴基才真的是再无自由可言。

      PART8
      反派泽莫登场,伪装成心理医生,见到了巴基。
      我们可以注意到,当泽莫称呼巴基为“詹姆斯”的时候,巴基纠正他:“我的名字是巴基。”
      这样的纠正似乎是无意义的,因为众所周知,詹姆斯就是巴基。
      此时的巴基却无法认同这一点,这让我们再一次确定,此时的巴基依旧是冬兵伪装出来的,绝不是史蒂夫以为的恢复了旧时记忆的真正巴基。
      他对詹姆斯这个名字完全无感,他只想成为巴基,被那个高大、英俊、如阳光一般让他感到温暖的史蒂夫全心全意地维护着,仿佛他真的就是巴基。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近乎贪婪的眷恋,巴基并没有立刻从拘禁状态下逃离,而他的犹豫也给了泽莫可乘之机。
      听到泽莫念出第一个单词,巴基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但他无法抗拒。
      关键词一经启动就唤醒了那段名为“冬兵”的程序,就好像被按下重启热键的电脑,想要终止运行都没了可能。
      万幸的是,泽莫想要的并不是杀人机器。
      从接下来的一连串打斗场面可以看出,泽莫没有给冬兵下达杀人指令,他只是让他汇报1991年12月16日的暗杀行动,然后制造混乱,离开此地。
      一如既往地,冬兵只向那些阻拦他行动的人发起攻击,对余下的路人无动于衷。
      当黑豹恰好将他踹飞到可以离开的路径上时,冬兵立刻放弃了与黑豹的争斗,继续专注于完成“离开”这项任务。
      接下来,就到了史蒂夫拉飞机这个经典场面。
      其实不太明白史蒂夫是怎么找到的巴基,只能将其归咎于史蒂夫太了解巴基,即便他进入到冬兵模式,也一样能够准确地预判出他的行动轨迹……
      巴拉巴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史蒂夫这一次终于抢在命运女神动手之前找到了巴基,拼尽全力地将他留了下来。
      拉直升机这一段当然是帅到惨绝人寰。
      即便巴基此时一直处于冬兵模式,肯定也会将这一幕烙印在脑海。
      更重要的是,在经历过巴基掉落和史蒂夫掉落之后,这一次,他们终于一起掉了下去!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咳咳!
      收敛兴奋的情绪,重新观看这一段剧情。
      我们会忧伤地发现,当巴基意识到他无法摆脱史蒂夫的牵制时,巴基是真的动了杀机的。
      但史蒂夫顽固地不肯放开他,不肯再将选择权交给命运。
      这一次,史蒂夫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轮回的魔咒就此破解。

      PART9
      巴基从昏迷中苏醒,发现自己又被“控制”起来,只是控制的方法有些简陋粗糙。
      不等他多想,巴基就看到了史蒂夫。
      显然,这个人“留下”了他,没把他送回到政府手中。
      “史蒂夫。”
      巴基不自觉地笑出声来,唤出了这个人的名字。
      史蒂夫却是一脸严肃。
      “现在和我说话的是哪一个巴基?”
      “你的妈妈叫莎拉,你以前总往自己的鞋子里垫报纸。”
      巴基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他想起了更多的事情,包括记忆中那个有些滑稽的“小个子史蒂夫”。
      但他依旧不是真正的巴基。
      史蒂夫也依旧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耿耿于怀地再次提起了早先的话题。
      “博物馆里可不会记载这些。”
      ——所以,你还是说谎了。
      ——你记得我,你就是巴基。
      这是史蒂夫想要表达的。
      巴基没有反驳,更没有解释。
      他记得之前发生的一切,也记得这个男人为他所做的一切。
      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让他感觉到了温暖。
      他喜欢这种感觉,这让他想要留下,留在这个人的身边。
      如果这个人希望他是巴基,那他就仿照脑海里残存的记忆,成为这个人想要的巴基。
      为此,付出一点自尊,一点自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不在意这个巴基是不是真正的他,他更担心史蒂夫发现真相——他不是巴基。
      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回答着史蒂夫的每一个问题,在不说谎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开那些会暴露自己现状的词句,也隐瞒了泽莫要他“汇报”的那个任务。
      此时的巴基并没有意识到,被他刻意忽略掉的任务才是最最重要的。
      从后面那段看录像的剧情也可以看出,巴基对那段录像的内容并不惊讶,但他也明显不知道那对夫妻和钢铁侠之间的关系,更不知道这件事会给史蒂夫制造多大的麻烦。
      史蒂夫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和欺骗。
      他太相信他,确切地说,太相信他的巴基。
      他马上就被其他冬兵的存在引走了注意,开始担心这些冬兵会被泽莫控制,威胁到这个世界的正义与和平。

      PART10
      接下来要狠狠吐槽一下13号特工莎伦。
      这个角色的出现是无可厚非的,这毕竟是一部迪士尼出品的全年龄段超级英雄电影,总需要有美女作为点缀。
      在第一部担任这个角色的是卡特,第二部是黑寡妇,然而前两位女士都没像莎伦这样引起非议,她们与美国队长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的,而莎伦呢?只让人感觉到尴尬。
      导演或许要背一点点锅,毕竟是他们在掌控剧情,掌控镜头。
      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莎伦的扮演者本人。
      卡特的葬礼上,莎伦上台为姑妈致悼词,史蒂夫这才知道13号特工竟然是卡特的侄女。
      然而就在如此严肃的场合下,这位莎伦却没有专注于对姑妈的悼念,反而释放着眼波,向台下的美国队长传递荷尔蒙,赤[裸]裸地勾引。
      葬礼过后,史蒂夫送莎伦返回酒店。
      史蒂夫问莎伦:“我一直想问,你监视我的时候,佩吉知道吗?”
      这个时候,史蒂夫其实是愤怒的。
      卡特不仅是他曾经的爱人,更是他信赖的战友,然而莎伦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对他这个美国队长的不信任,更是对她姑妈卡特的背叛。
      如果位置颠倒,史蒂夫是绝对不会对卡特以及卡特的家人做出这种事情的。
      就台词判断,这里应该展现出一次立场碰撞,由此得出13号特工被归入钢铁侠一方的结果,但两位演员不在线的演技却把这段冲突演成了R级喜剧。
      说完台词后的迷之沉默,更让人觉得莎伦是不是准备再说一句:“要不要上去喝杯咖啡?”
      (欧美影视剧里,喝杯咖啡是女方邀请男方共度良宵的专用台词。)
      幸好,尬恋不是导演的初衷,猎鹰及时登场,把剧情拉回到“史蒂夫与巴基”的主线。
      之后,史蒂夫从莎伦那里拿回装备时的一吻更是尴尬得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在这一系列电影里,史蒂夫一共KISS了四次。
      比较这四次亲吻,我们会发现,能够让我们自然而言会心一笑的,包括金发女兵、卡特、黑寡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动。
      在这三次kiss里,史蒂夫都是被动承受的一方,只有和莎伦的这一次,是史蒂夫主动。
      这大概就是让观众感到尴尬的原因之一,不只是因为“你竟然和旧爱的侄女搞在了一起”,更因为这一行为超出了史蒂夫的性格设定,OOC了。
      更加糟糕到可怕的是,拥吻的时候,莎伦的手竟然在史蒂夫的头上摩擦了起来。
      ——女士,你是在拍吻戏,不是在拍床戏!
      旁边的甲壳虫车里还有两个观众呢!
      (巴基:没什么,我还笑得出来。)
      扮演史蒂夫的桃子在采访中用“有点让人发毛”来形容这一幕。猎鹰的扮演者AM和塞包子也说这一幕戏拍得十分辛苦,因为导演总觉得他们“表情不对”。AM还在另一次采访中透露:某人想要更多更深入,但他(没有明确指出是克里斯还是史蒂夫)不肯给。

      当然,这里还有另一种解释。
      鉴于漫画中,莎伦曾在九头纱的控制下杀死了史蒂夫——
      我们有理由猜测,这时候的莎伦或许已经受到了九头蛇的控制。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莎伦在“勾引”美国队长,或许也是因为她确实就是这样做的,以此为手段接近史蒂夫,得到他的信任。
      证据一:巴基被捕后,莎伦赶到史蒂夫等人所在的监控室,黑寡妇回过头,用意味不明的表情打量了莎伦一眼。
      证据二:在第二集的冬日战士里,叉骨从莎伦手里夺枪后本应该直接杀掉她,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将她踹开。
      证据三:莎伦的扮演者在记者会上说漏嘴,把自己扮演的角色评价为“bad guy”。
      但到目前为止,以上猜测只能称之为脑洞。

      PART11
      机场大战。
      一如导演在采访中说过的,这场混战,其实谁也没动真格的。
      除了战争机器。
      对付蚁人的时候,战争机器就使用了杀伤性极强的导弹——同一时刻的钢铁侠只是在飞来飞去,如果不是巨大化的蚁人太过无敌,内战一号伤员这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紧接着,战争机器趁着红女巫帮助史蒂夫和巴基的机会,对她使用了声波攻击,使红女巫陷入到剧痛当中。
      当史蒂夫和巴基离开机场的时候,战争机器和钢铁侠一起追了上去,紧随其后的猎鹰试图阻止他们,对他们进行了射击。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猎鹰发射的小火箭根本没有瞄准战争机器,只是妨碍了他的视线和飞行路径。
      但战争机器却要求幻视对猎鹰发起攻击,“打掉他的推进器”。
      如果幻视完成了这项任务,坠落的人就会变成猎鹰——当然,我们知道,猎鹰的翅膀可以充当滑翔伞,他的飞行器设计者也没像钢铁侠那样自信爆棚,连个降落伞都没给使用者安装。
      但战争机器忘了,他刚刚重创了红女巫;战争机器也并不知道,红女巫在幻视心中是多么重要。
      于是,心神紊乱的幻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攻击,而身经百战的猎鹰更是敏锐迅速地躲开了,使这次攻击最终落在了战争机器的身上。
      说到底,不过就是两个字。
      因果。

      PART12
      我们不确定史蒂夫是否看到了战争机器的坠落。
      离开机场后,史蒂夫的声音是哽咽的,但在西伯利亚基地见到钢铁侠的时候,他却完全没有提起有关战争机器的话题。
      或许他没有看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战机的视野有限,而猎鹰发射的火箭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争机器的追击速度。
      如果史蒂夫没有看到的话,坐在后排的巴基就更加不可能看到了。
      所以,巴基才会问“你的朋友们会怎么样”而不是单数的“friend”。
      他问的是,那些留下的人,会有怎样的下场。
      这一刻,巴基是愧疚而且忐忑的。
      他有冬兵的记忆,自然知道“叛徒”会有怎样的下场。
      他不知道史蒂夫的这些“朋友”是以怎样的方式在一起共事,彼此间的关系又是如何,更不知道等待这些人的会是拘禁还是私刑,这使他比史蒂夫更加担心猎鹰等人的生死。
      毕竟,他们都是史蒂夫的朋友,不是他的,他们原本是没有义务要帮助他的,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站在了他和史蒂夫一边,帮助史蒂夫,也帮助了他。
      这让巴基的愧疚愈发沉重。
      史蒂夫也在担忧,自责,内疚。
      然而与此同时,他却完全没有感觉到懊悔。
      这一刻,史蒂夫才意识到巴基对他到底有多重要。
      超越生死,超越世界,超越这世间的一切的道德与法律。
      这一刻,史蒂夫或许也终于意识到,他对巴基的感情,远不是“兄弟”和“朋友”那么简单。
      “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处理的。”史蒂夫叹了口气,哽咽着说出了这句话。
      不要担心,我会保护你的,就像你保护我一样。
      我会抓紧你,让你无法再离我而去。
      即便你再次离开,我也会立刻追上去,找到你,和你一起面对一切。
      但史蒂夫的话却让巴基愈发不安。
      他很清楚,他不是史蒂夫以为的那个巴基。
      “我不知道我是否值得这一切,史蒂夫。”巴基忍不住说道。
      ——或许,你会后悔的。
      这是巴基最担心的。
      史蒂夫感觉到了巴基的不安。
      “你做那些事的时候,不是真的你,你别无选择。”
      史蒂夫用肯定的语气向巴基强调。
      他不希望巴基否定自己,更不希望他好不容易才找回来的巴基自己放弃自己。
      “我知道。”巴基将目光转向史蒂夫,再次强调,“但我确实做了。”
      比起滥杀无辜的内疚,更让他紧张的是史蒂夫的态度。
      比起用死亡向那些死在他手下的冤魂赎罪,他更希望活下去,与史蒂夫一起。
      反正他注定是要下地狱的,罪孽再多一些,堕落得再深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他不是巴基,他很自私,也很贪婪。
      他记得巴基是如何深爱眼前这个男人的,也明白了巴基为何会爱上这个男人。
      现在,他比他爱得更深,还得到了巴基不曾奢望过的回馈。
      他想抓住这份爱,据为己有。
      同一时刻,史蒂夫没再说话,目光却变得坚毅。
      他知道巴基做过什么,也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而这不但没有让他退却,反而让他更加坚决。
      他会保护巴基的,无论他做过什么。

      PART13
      抵达西伯利亚的时候,史蒂夫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
      被机舱外的寒冷气流一吹,史蒂夫想起了当年和巴基一起搭冷藏车回家的事情,随口讲了出来。
      巴基马上强调,那是因为你把我们买车票的钱拿去买热狗了。
      史蒂夫立刻不服输地还以颜色,说巴基为了讨一个红发姑娘的欢心,花了整整三磅去赢一个玩具熊。
      话说到这里,巴基才意识到史蒂夫并不是在试探他。
      但他不记得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也想不出还有什么事可以与这件事相提并论,干脆顺着史蒂夫的话,问起了那姑娘的名字。
      史蒂夫记得很清楚,巴基却毫无印象。
      但没关系,有些事,不记得也可以知道,比如那姑娘的年纪,肯定与他和史蒂夫相差无几。
      史蒂夫也果然毫无怀疑,还反过来安抚他,宽慰他。
      感觉到肩头那只手传达给他的温度与力度,巴基转过头,与史蒂夫的目光撞个正着。
      ——史蒂夫信任着他。
      不自觉地,巴基就有了底气。

      PAT14
      电梯里,四目相对。
      这不是搭乘电梯的惯用站位,也不存在丝毫的防御性意义,他们只是看着彼此,贪溺于这稍纵即逝的安逸独处。
      然而大战在即,两个人很快就收敛情绪,回归到了战斗状态。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钢铁侠出现,意欲帮助史蒂夫阻止泽莫和其他冬兵,只是双方刚刚握手言和,就发现他们想要“阻止”的那群冬兵已然被人一枪爆头,死在了各自的冷藏仓里。
      就在所有人都满头雾水、不明所以的时候,悄然出现的泽莫却对史蒂夫说出了一句更加让人莫名其妙的话——
      “你的蓝眼睛里有一点绿。”
      受光线的影响,电影院里的我们或许体会不到这句话的精妙。
      但重新观看几次,我们就会注意到,自从泽莫第一次登场,大屏幕上就经常会出现巴基的眼部特写,为泽莫这段咏叹调般的独白埋下了大量伏笔。
      而在屏幕之外,猎鹰的扮演者AM也曾在采访中用调侃的语气明确提到过:史蒂夫的扮演者桃子的眼睛是灰蓝色的,而塞包子的眼睛是绿色的。
      你的蓝眼睛里有一点绿。
      这是泽莫对史蒂夫的讥讽,说他太重视巴基,使自己近乎完美的人生出现了污点,变成了弱点。
      接着,泽莫就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他播放了巴基杀害钢铁侠父母的录像。

      PART15
      巴基记得录像里的事情,但不记得他们具体是谁,更不记得这两个人与托尼、史蒂夫有着怎样的关系。
      当托尼看完录像,想要冲向巴基的时候,巴基下意识地举起了枪,脸上的表情却是茫然的。
      直到托尼启动钢铁战衣,一拳将阻拦他的史蒂夫打飞,巴基才真的动了杀机,举枪瞄准了托尼。
      但巴基的战斗力明显比钢铁战衣武装下的托尼差上很多,而试图保护巴基的史蒂夫又无法对托尼下重手,这就使得在大部分时间里,两个人明明是二打一却仍然落于下风。
      史蒂夫连续两次催促巴基,“快点离开这里!”
      或许是意识到托尼不会真的伤害史蒂夫,而自己的存在只会给史蒂夫平添困扰,巴基听从了史蒂夫的指示,努力地想要离开,直到他发现托尼丢下他,去伤害史蒂夫——
      眼看着巴基就要离开基地,托尼炸毁基地顶棚,三个人缠斗在一起,先后摔落到了地表。
      巴基首先关注的不是自己的安危也不是托尼的去向,而是史蒂夫。
      当他发现托尼把他丢在一起,转而迁怒史蒂夫,对史蒂夫痛下重手,立刻放弃了逃离的打算,再一次地,为了保护史蒂夫而拿起盾牌,加入战斗。
      美队冬兵携手对抗钢铁侠的经典场面就此出现。
      但比起这段精心设计的战斗过程,两个人为了保护彼此,一次接一次的爆发才是将剧情推进到高潮的关键节点。
      首先,巴基发现托尼对史蒂夫下了狠手,果断抓起盾牌,砸向托尼,给史蒂夫制造了脱身的机会,也让两个人得以联手御敌。
      接着,史蒂夫被托尼击飞,巴基再一次爆发,独自拦下托尼。为了不让托尼的激光伤到史蒂夫,巴基用并不强大的血肉右臂推开托尼的机械手臂,进而将他逼至墙角。
      然而,就在巴基试图摧毁钢铁战衣的能量核心时,托尼却通过能量核心发射出一记能量炮,反而摧毁了巴基的左臂。
      还记得史蒂夫在罗马尼亚找到巴基时的那一幕吗?
      在楼梯间的战斗中,巴基纵身一跳,逃脱追捕。当他抓住栏杆进行缓冲的时候,重力加速度产生的下坠拉力使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痛叫。而这一幕,恰恰是为了向我们表明,巴基的左臂是存在痛觉的,而且相当强烈。
      正因如此,左臂被托尼炸毁的瞬间,巨大的痛楚也让巴基失去了战力,跌倒在地。
      而托尼却不依不饶,又朝巴基补上一击。
      这一击,也导致了史蒂夫的爆发,举盾上前,挡下了托尼的致命一击,将他逼得节节败退。
      (美国队长和钢铁侠的经典碰撞。)
      托尼一度被暴怒的史蒂夫打得全无还手之力,全靠钢铁战衣的保护和星期五的战斗解析才控制住局面,夺回优势。
      但这是无法击垮史蒂夫的。
      即便被托尼单方面暴打,几乎看不到反败为胜的希望,他依然顽强地站了起来,告诉托尼:
      “I can do this all day。”
      托尼也没有就此罢手,举起机械手臂,准备将史蒂夫彻底击垮。
      就在这一来一往的对话中,屏幕的右下角出现了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
      巴基努力地翻转身体,伸出右臂,抓向托尼的脚踝。
      虚弱状态下的巴基当然无法撼动满身钢铁的托尼,而他或许也没指望自己能对托尼造成多大的伤害,他拼尽全力也只是想要阻止托尼,阻止他伤害史蒂夫,哪怕只是延迟一秒。
      结果,这蚍蜉撼树一般的行为换来的也只是托尼的转身一脚。
      但这一脚不仅踢中了巴基,更踢中了史蒂夫的逆鳞,彻彻底底地激怒了他。
      转瞬之间,战局逆转。
      托尼被暴怒而至的史蒂夫高举过头,启动了脚下的推进器也未能从史蒂夫的手上挣脱。
      怒火中烧的史蒂夫将托尼狠狠摔在地上,连续几记重拳后,举起盾牌,砸碎了托尼的面甲。
      面甲脱落的瞬间,托尼下意识地举起了手臂,挡在自己的头上。
      很明显,他感觉到了杀机。
      这一瞬间,托尼无法不去怀疑,史蒂夫是真的想要杀掉他的。
      当然,就最终的结果来看,史蒂夫并没有那么做,他只是摧毁了钢铁战衣的能量核心,完成了巴基之前想要完成的事情。
      但不可忽略的是,托尼的恐惧不可能是没缘由的,史蒂夫最后一次高举盾牌的时候,也曾出现了数秒的停滞。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那么一瞬间,史蒂夫确实是想杀掉托尼。
      但他终究还是及时地克制住了自己。
      托尼不是他的敌人。
      虽然他伤害了巴基,但巴基毕竟还活着。
      他不能像对待九头蛇一样对待自己曾经的战友,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给巴基再添罪名——
      美国队长必须是正义的,犯错的只能是冬兵。
      即便这不是事实,人们也会想方设法地让它变成事实。
      所以,史蒂夫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扶起巴基,准备一走了之。
      另一边,或许是失去钢铁战衣的同时也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或许是瞬间爆发的恐惧让托尼从愤怒中清醒,总之,他放弃了战斗,只用无意义的讥讽维护自己的最后一点尊严。
      “那盾牌不属于你,你不配用它!”
      “我父亲制造了那面盾牌!”
      听到这些,史蒂夫毫不犹豫地丢弃了盾牌。
      再一次。
      然后,他扶着巴基,头也不回地离开。
      托尼说的没错。
      这面盾牌不属于他。
      同样不属于他的,还有美国队长这个身份。
      这一切,都是别人寄存在他身上的,随时可以被夺走,拿回。
      真正属于他,永远不会离他而去的,只有巴基。
      所以,他永远都不会放弃巴基。
      Never and ever。

      在这一段剧情里,最让人诟病的是巴基从始至终都没有对托尼说一句“对不起”。
      但仔细观看,我们就会发现,一开始的时候,托尼根本就没给巴基解释的机会,而巴基这时候又是“懵逼”的,根本不明白托尼为什么发怒。
      如果是真正的巴基,他或许会在之后的战斗中寻求道歉的机会,但此时的巴基却是冬兵伪装出来的,无论性格还是经历都让他对道歉这个行为缺乏认同——
      “总是要打起来的。”
      说一句对不起,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
      至于史蒂夫——
      从始至终,他都不认为巴基有错。
      错的是命运,是九头蛇,是那个未曾救下巴基的他。
      谁也不能责怪巴基,谁都没资格责怪巴基。

      Part16
      史蒂夫和巴基在黑豹的帮助下来到瓦坎达。
      巴基决定把自己冷冻起来,以免九头蛇设置在他脑中的控制程序再次启动。
      “For everybody。”巴基微笑着劝慰史蒂夫。
      他已经给史蒂夫带来了太多麻烦。
      为了他,只是为了他,史蒂夫就背负了罪名,与朋友决裂,舍弃了荣耀,甚至要藏身于黑暗之中,再不能在阳光下行走。
      史蒂夫本应该是完美的,作为superhero,被全世界称颂,敬仰。
      但史蒂夫却把这份完美留给了他,然后,转过身,毅然决然地与世界为敌。
      而他,无以回报。
      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不再增加史蒂夫的麻烦,不再给他平添负担。
      所以,这样做是最好的。
      对每个人都好,包括他自己。
      他已经从史蒂夫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love。
      现在,他只希望自己能在这份完美的爱意中幸福地睡去。
      一睡不醒。
      如此一来,史蒂夫就不会发现,他其实是个小偷,偷走了本应属于另一个巴基的美好。
      如此一来,即便某一天,史蒂夫唤醒了另一个巴基,真正的巴基。
      今天的这份爱,这份记忆,也无法再被夺走。
      ——谢谢你爱我。
      ——但我,只能在梦中爱你。

      三部电影,三个巴基。
      一个是英俊潇洒又有几分放荡不羁的巴基巴恩斯,一个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杀人机器冬兵,一个是拥有自我意识却试图伪装成巴基的伪巴基。
      三个巴基,三个人格,三种性格。
      但在史蒂夫里的眼里,巴基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
      他不是没看出巴基的变化,他只是觉得,无论巴基变成什么样子,那都是巴基,他的巴基。
      人原本就是会变的。
      论起改变,他自己的改变一样很大。
      但巴基总是能一眼认出他,而他也一样不会认不出巴基。
      只有巴基才会叫他史蒂夫,只有巴基才会奋不顾身地保护他,只有巴基才会把他看得比一切都要重要,永远为他着想,永远不会舍弃他,忘记他。
      他所做的,不过是对巴基的回馈。
      他为巴基做得再多,也抵不过巴基为他付出的。
      每当他给出一分,巴基总是会加倍奉还。
      在驶往西伯利亚旧基地的飞机上,史蒂夫就已经明白:
      他们的人生已经纠缠在了一起,无论起因是什么,结果都只剩下一个。
      不可分离。

      毫无疑问,巴基是深爱史蒂夫的,混杂着[欲]望的那种。
      从最初的暗恋,到一度的遗忘,再至最后的最后,依旧是重蹈覆辙,重新爱上。
      而在这时,史蒂夫爱不爱巴基已经不甚重要。
      在这段关系里,史蒂夫才是那个无法逃离的人。
      比起巴基对他的需要,他其实更需要巴基。
      必要的时候,巴基可以将自己的感情隐藏起来,甚至让自己也一起消失。
      但对史蒂夫来说,这样的所谓必要,是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存在的。
      巴基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是他的力量之源,更是他不可触碰的龙之逆鳞。
      不可失去,不可伤害,更不可能放手。
      即便是从作品的角度去看,两人的关系也已经密切到了无法分割的程度。
      巴基因史蒂夫而存在,史蒂夫因巴基而完整。
      失去史蒂夫,巴基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失去巴基,史蒂夫就是一套名为美国队长的制服,再无灵魂可言。

      到了这里,美国队长的故事便告一段落。
      回过头来,我们就会发现,《美国队长》三部曲其实是一个潘多拉之盒,用精彩复杂的动作戏和庞大的CG制作构成了奢华靓丽的表象,里面装的却是灾难、痛苦、不幸、悲伤……以及,一点点希望。
      而这,也正是这部电影值得被反复回味的原因所在。
      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
      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纯属虚构,又蕴藏着真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3、电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