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电影 ...

  •   ACT 1:
      史蒂夫在电影院里仗义执言惹恼恶棍,被挟持到小巷里一顿胖揍,巴基及时出现,英雄救美。
      解析:
      事实上,巴基出现的并不及时,真相是他迟到了。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电影院里,史蒂夫身边空了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显然就是巴基的,也只能是巴基的。
      这也是巴基能够找到史蒂夫并救下他的原因——他们原本就有一场约会。
      从后面的对白可以看出,巴基迟到不只是因为收到了军队的征召,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临时找来了两个姑娘,准备在离开前的最后一夜和史蒂夫来一场double-date。
      暂且不去吐槽两个男人一起看电影会有什么乐趣,在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两句台词——
      史蒂夫:我们去哪儿?
      巴基:未来。
      虽然这时的巴基其实是在说一场名为“明天”的世博会,但这句话却一如言灵,为美国队长系列的三部电影奠定了主线。
      他们会前往未来。
      一起。

      ACT2:
      霍华德·史塔克当众展示一辆尚未完全成功的反重力车。
      解析:
      这里的看点不是史蒂夫笨拙地讨好巴基为他找来的女伴,而是巴基被失败的展示逗乐后,并没有与身边的女伴进行交流,而是转过头来,试图与后方的史蒂夫分享愉悦。
      史蒂夫迟缓了两秒才察觉到巴基的目光,转头看去,巴基已经收回了视线。
      然后,史蒂夫就被征兵广告引走。
      于是乎,巴基郁闷地发现,只是转个头的工夫,史蒂夫就已经没了踪影。
      这或许是一处伏笔,预示了他们的分离。

      ACT3:
      史蒂夫来到征兵的宣传厅,刚在一处“景点”停下脚步,巴基便尾随而至,继而发生争吵。
      解析:
      显然,巴基丢下了两个姑娘,出来寻找史蒂夫,还猜到了史蒂夫会去的地方。
      这或许也预示着,他们即便分离,也很快就会找回彼此。
      但在这一刻,巴基只是不想让史蒂夫加入军队,但劝说无效后,巴基终是没再阻止。
      巴基当然希望史蒂夫安全地待在后方,但他更加清楚,当史蒂夫陷入执拗的时候,没人能够阻止他,直到他达成目的。
      这里的看点有很多。
      相互的吐槽。
      逐步后退而不是直接转身的远离。
      明明已经准备离开但又大步上前给彼此拥抱。
      敬礼。
      以及——
      “不要在我抵达战场之前就赢下战争。”
      或许史蒂夫的本意只是想与巴基并肩作战,但这句话却和巴基的“去未来”一样成为了魔咒。

      ACT4:
      史蒂夫得知巴基所在的队伍去向不明,极有可能被敌军俘虏,毅然决然地丢下文艺兵的工作,独自潜入敌占区,寻找并营救巴基。
      解析:
      这个决定不仅导致了史蒂夫的转变,使他向真正的美国队长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也再一次向观众展示——
      当史蒂夫执拗地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没人能够阻止。
      如果这件事还与巴基有关候,那么,什么责任、大局、政府,什么军人的使命就是服从……统统都要丢到一边。
      这里有一个不算细节的细节。
      史蒂夫先救出了一批士兵,却没有在他们当中发现巴基。
      如果史蒂夫亲自带领这些士兵冲出去,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他们的伤亡。
      但史蒂夫却让他们自谋生路,自己掉过头来,继续寻找巴基。

      ACT5:
      经典的场面之一,史蒂夫终于找到巴基,将他从试验台上救下。
      解析:
      这里其实是巴基成为冬兵的重要伏笔。
      这时候的巴基其实已经接受了九头蛇的超级血清试验,只是巴基的意识并不清醒,并不知晓自己遭遇了什么,而史蒂夫也没能看出他的遭遇,急切地把他扶下试验台,带走。
      或许,这里也是未来的巴基能够在被九头蛇洗脑后依旧记得史蒂夫的一个伏笔。
      即便迷茫混沌,即便面前的这个人已经改变了模样,巴基依然一眼认出了史蒂夫并注意到了他的改变。
      这里最大的看点其实是巴基的表情。
      (或许我们应该在这里夸赞一下塞包子的演技。)
      在史蒂夫的呼唤下,巴基睁开了双眼,却没有立刻清醒。
      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在乍一看到史蒂夫的时候,他并不认为那是真的史蒂夫,他以为他在做梦。
      一直到双脚着地,双手也实实在在地接触到史蒂夫的身体,巴基才意识到,这不是梦。
      这是真真切切的史蒂夫。
      只是,有点大。
      史蒂夫:“我以为你死了。”
      巴基:“我以为你应该更小一点。”
      史蒂夫救下巴基之后,就开始打量周围,注意到了标记着九头蛇的军工厂所在地的地图。
      而巴基的目光却一直落在史蒂夫的身上。
      巴基:“你怎么了?”
      史蒂夫:“我加入了军队。”
      巴基:“疼吗?”
      史蒂夫:“有点。”
      巴基:“永久性的?”
      史蒂夫:“至少目前是的。”
      其实这段对白相当地没头没脑,语无伦次,如果我们不是处于上帝视角,知晓一切,肯定都听不懂他们在交流什么。
      但史蒂夫知道巴基在问什么,巴基也清楚史蒂夫的回答是在表述什么。

      ACT6:
      试验场自爆,史蒂夫带着巴基逃走,与红骷髅不期而遇。
      看到红骷髅露出真容,巴基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你不会也变成了这副鬼样子吧?
      解析:
      巴基或许是个颜控。
      (还是忘掉这一段吧!)

      ACT7:
      又一个经典场面。
      当通往对面的横梁断掉,史蒂夫和巴基被熊熊烈火分隔两端的时候,史蒂夫让巴基先走,巴基却向他怒吼——
      “No!Not without you!”
      几乎看不出犹豫,史蒂夫就掰开面前的铁栏杆,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路径,然后一边露出了“我真是拿你没办法”的无奈表情,一边为巴基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信仰之跃。
      解析:
      高高跃起,跨越火海的这一刻,史蒂夫终于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superhero。
      而促成了这一转变,激活了史蒂夫体内蕴藏着的超级血清力量的,依然是巴基。
      但这一刻的史蒂夫尚未意识到巴基对他的重要意义,也同样没有意识到,与巴基一起活下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此时此刻的他当然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竟然会失去巴基。

      ACT8:
      美国队长带着巴基和其他战俘以及缴获的武器胜利回归,士兵们自发列队迎接。
      行进中,两个人相视一笑。
      当所有人都围拢在一起的时候,巴基率先号召大家为“美国队长”欢呼。
      两人再一次地相视一笑。
      解析:
      他们的笑容有多甜蜜就不必形容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剧中,史蒂夫和巴基的交流互动与现实中的桃子和塞包子简直如出一辙。
      捏肩膀,拍后背,默契一笑。
      一模一样的互动在宣传期,尤其是队3的宣传期,反复上演。
      或许正如塞包子所说:“克里斯与我的关系和史蒂夫与巴基是完全一样的。”
      他们只是将他们的相处复制到了电影里。
      而盾冬粉从二次元坠入三次元,变成桃包粉,也因此有了充足的理由。
      (桃子:friendship!)
      此外——
      在这处场景中,史蒂夫的面前站着特工卡特,侧后方站着好友巴基。
      或许,这也是一种隐喻。
      向前还是转身?
      此刻的史蒂夫肯定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必须为此做出抉择。

      ACT9:
      队1经典场面之三:小酒馆里,咆哮突击队初集结,史蒂夫与巴基把酒言欢,特工卡特翩然而至。
      解析:
      这里看点有三。
      一、背景音乐:城里有家小酒馆。
      这首歌的歌词就不在这里复述了,不曾注意到这首歌曲的,可以去b站搜索“城里有家小酒馆”。
      歌词大意是说某个人爱着他最好的朋友,但他即将赴死,与好友分离。偏偏他的朋友爱上了一个黑发姑娘,不仅把他忘在脑后,更没有意识到他们即将永别。
      这首歌最初是由女歌手演唱,歌词内容也只是表达恋人变心后的心死如灰,后来被一名男歌手改编,将心碎改写成了身死,如今又被漫威的导演和制片借用,通过咆哮突击队的演唱,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融入到歌曲之中,变成了又一次的命运魔咒。
      而处于上帝视角的我们更加清楚,巴基很快就会离开史蒂夫,为他“死去”。
      二、巴基表示自己不会追随美国队长,他只跟随史蒂夫。
      这里最具看点的并非——或者说不仅仅是巴基与史蒂夫的对白。
      “我才不追随什么美国队长,我只跟随那个和我一样来自布鲁克林,打起架来不知道逃跑的史蒂夫。”
      “你会保留那件制服吗?”巴基向史蒂夫眨了一下左眼,调侃一般地询问。
      (或许,巴基不只颜控,他还是个制服控。)
      这些对白确实也暗示了很多,但相比之下,巴基和史蒂夫凝望彼此的目光才是最让人怦然心动不可自拔的。
      他们的目光是如此火辣、炽热,充满了“快要跃出屏幕的性张力”,以至于,在“为美队找一个男朋友”的活动中,很多粉丝都表示:好朋友才不会用这种想要吻你的目光注视你!
      (桃子表示:不,这就是friendship!)
      三、卡特到来,与巴基上演了一出暗(si)战(bi)大戏,火花四溅,史蒂夫却毫无所觉。
      一身红衣的卡特为昏暗的小酒馆平添了一缕艳丽的风采。
      但我更愿意相信,导演只是用这身红色暗喻着“火”。
      这是爱火,亦是妒火。
      卡特刚刚登场的时候,对巴基其实是很礼貌的。
      巴基向她问候,她也点头回应。
      但就在表明来意之后,卡特注意到了咆哮突击队突然加大的歌声以及歌词。
      巴基也是一样。
      目光在史蒂夫和卡特身上转了一个来回之后,巴基转过头,威胁性地瞪了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战友。
      (需要点出的一点,在漫画里,美国队长的战友曾经戏称巴基是他的小女朋友。)
      史蒂夫虽然也听到了歌声,但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卡特的漂亮脸蛋上,忽略了此时真正需要他去注意的事情。
      然后,卡特也转回头,看着正看着她的史蒂夫,意味深长地说道:“看来,你的精锐小队正在为任务做着准备。”
      史蒂夫没有回答,因为巴基抢先插言,“你不喜欢音乐?”
      这一次,卡特看都没再看巴基一眼,直盯盯地望着史蒂夫,自顾自地说道:“我当然喜欢。战争结束后,我还会跳舞呢!”
      巴基马上接言,“那我们还在等什么?”
      “合适的舞伴。”卡特回答。
      电影放映之初,或者说,在《美国队长》上映的时候,即便是我们这等资深腐女恐怕都不会注意到这段对白里的刀光剑影。
      毕竟,我们习惯了超英设定下的简单直白,根本不会往其他方向联想,更不会想到,编剧制片导演其实早就暗搓搓地为这一系列定下了不同以往的暧昧基调。
      如果把这样一段对白置换到一部言情片中,我们就会发现——
      这根本就是情敌之间的初次交锋!
      “你的精英小队正在为任务做准备?”
      ——我听到了,也听懂了,你这小子觊觎我看上的男人,你的战友都在笑话你呢!
      “你不喜欢音乐?”
      ——你想多了!他们只是单纯地在唱歌!
      “我当然喜欢音乐!战争结束后,我还会跳舞呢!”
      ——得了吧,我很清楚你在想什么!但无所谓,我能和他跳舞、kiss、marry,而你不行!
      “那我们还在等什么?”
      ——不,你想错了,我其实也是喜欢女人的!瞧,我正在追求你呢!
      “合适的舞伴。”
      ——而你,显然不是,无论对我,还是对他。
      巴基,无言以对。
      这一回合的交锋,看似以卡特的完胜告终。
      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美国队长史蒂夫又做了什么呢?
      微笑,仅此而已。
      他根本就没有get到自己最好的朋友与自己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到底在聊些什么。
      而就后面的剧情来看,他也确实没有听懂。
      他只get到一个词:跳舞,以及,卡特拒绝了巴基的邀舞。
      第一次,有女人而且还是一个极其漂亮的女人专注于他而不是巴基,史蒂夫难免得意,自信爆棚。
      于是,当巴基收回杀人的目光,一边故作尴尬地向史蒂夫表示:我好像变成了过去的你,真是一场噩梦,一边咬着嘴唇掩饰慌张的时候,史蒂夫根本没意识到巴基到底在尴尬什么,还自以为是地安慰巴基:她肯定认识别的姑娘,可以介绍给你。
      (巴基:Who care!)
      (卡特:No way!)
      巴基当然是不开心的,而卡特也不觉得在这种幼稚的言语之争里取胜有什么实际意义,之后又看到一个金发小妖精强吻史蒂夫,顿时火上浇油,越发烦躁。
      于是,当史蒂夫向卡特显摆盾牌,卡特直接拿起[手]枪,将怒火化为子弹,倾泻而出。
      然后,卡特心情愉悦地离开。
      迟钝的史蒂夫和不明所以的霍华德却是一起懵逼。

      ACT10:
      短暂又隐晦的爱情短剧过后,沉重冰冷的战争主线漠然回归,史蒂夫和巴基重新踏上战场。
      一个敬礼梗过后,早已被预言的分离也悄然而至。
      巴基拿起盾牌,试图保护史蒂夫,却因为激光枪与盾牌碰撞后的反作用力被弹出车厢。
      史蒂夫没能救下他,眼睁睁地看着他坠入深渊。
      解析:
      看点一:发起突袭之前,巴基站在高高的雪山上和史蒂夫说笑,问他安排在这里展开突袭是不是报复自己当初逼迫史蒂夫玩过山车的报复。
      巴基有些恐高,这是漫画里的设定,在“你不走我也不走”的那场戏里,也曾有过展现。
      但为了史蒂夫,巴基可以克服一切恐惧。
      看点二:进入火车后,史蒂夫和巴基被突然关闭的车门分隔两地。
      两个人的第一选择都是看向对方,试图确认对方的安危,然后才转过身来,应对自己身后的敌人。
      看点三:默契的配合。
      解决掉自己的敌人之后,史蒂夫打开车门,第一时间向巴基送上援助。
      仅仅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和一个眼神暗示,巴基就明白了史蒂夫的意图,与他一起干掉了前方的敌人。
      看点四:史蒂夫被击倒在地,巴基拿起盾牌,用杀伤力有限的[手]枪向全副武装的敌人展开攻击。
      或许,这里也是一个暗示。
      不仅仅暗示巴基会成为新的美国队长,更是要告诉大家:
      史蒂夫拿起盾牌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而巴基,他拿起盾牌,只是为了保护史蒂夫。
      接下来的一幕,不再是看点而是泪点。
      史蒂夫的身体能够承受盾牌遭受射击时迸发出的反作用力,但巴基不行。
      所以,巴基拿起了盾牌,却没能发挥出盾牌的作用,被击飞后,跌出了车厢。
      与此同时,史蒂夫也没能及时抓住他的手,眼睁睁地看着他坠落下去。
      离别,终于发生。
      在感慨之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或许也是一处伏笔。
      一方面在暗示巴基体内的超级血清尚未激活,另一方面则是暗示九头蛇手中掌控的超级血清并不像史蒂夫注射的超级血清那样完美完善。
      而这,或许也是第三部里,九头蛇派遣冬兵杀害霍华德史塔克并抢夺政府掌握的超级血清的原因所在。

      ACT11:
      史蒂夫完成了火车任务,但他们的驻地却遭到了九头蛇的袭击。
      曾经与巴基一起把酒言欢的小酒馆变成了一片废墟,史蒂夫只能翻出残存的酒水和杯子,坐在残破的椅子上,试图一醉方休。
      残破的环境一如史蒂夫的心情,但更加可悲的是,他的身体经过超级血清的改造,已经无法再被酒精麻醉。
      这时候,卡特找到了他,试图劝慰。
      但这样的劝慰显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只让史蒂夫意识到,他不能再这样浪费时间。
      他要为巴基报仇。
      解析:
      巴基的死,再一次地改变了史蒂夫。
      曾经不想杀害任何人的布鲁克林少年决定杀掉红骷髅和所有九头蛇,这个决定在他之后的行动中也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史蒂夫不再顾忌敌人的生命。
      在最后一场战斗里,史蒂夫杀了很多人,而且毫无愧疚,毫无怜悯。
      但在最后的最后,当红骷髅消失,所有的敌人都已不复存在,史蒂夫的坚持也随之瓦解。
      他为巴基报了仇。
      然后呢?
      他不知道。
      好在这时候也没有时间让他多想,飞机几近失控,唯一的办法似乎只有拉动还能控制的方向杆,迫降在无人的水域当中。
      或许还有别的办法,但史蒂夫已经不想去想了。
      于是,我们看到,史蒂夫平静地与卡特告别,订下了一场明显已经不可能实现的约会,邀请卡特与他共舞。
      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否还记得,影片开始的时候,史蒂夫与巴基也是有一场约会的。
      在放弃了一场未能观赏的电影之后,巴基也是要带着史蒂夫去跳舞的。
      当然,不是与他,不是他们两个。
      但在那个时候,史蒂夫一心想要参军,于是他敷衍地告诉巴基,“你先去,我会去找你的。”
      巴基揭穿了他,而这场舞会也因为史蒂夫意外加入军队而未能实现。
      从一个约会开始,在另一个约会结束。
      仿若轮回。
      在开始的约会里,巴基迟到了。
      在结束的约会里,史蒂夫迟到了。
      70年后,当史蒂夫从冰雪中醒来的时候,他对弗瑞说:“I had a date。”
      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他与卡特的约会时,他们又是否知道,在史蒂夫睁开双眼的一刹那,他的记忆到底停留在70年前的哪一分,哪一秒?
      貌似古老的广播里正在播放的比赛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答案。
      史蒂夫记得那场比赛,因为他就在现场。
      但史蒂夫显然不会独自观看一场橄榄球比赛,而我们都清楚,那时候,他的父母都已去世。
      那么,和他在一起的人是谁?
      答案只有一个。
      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也依然会陪在他身边的那个人。
      巴基。
      或许,彻底清醒之后,史蒂夫会想起卡特。
      但在睁开双眼,听到比赛广播的那一刻,他只会记得巴基。
      或许,史蒂夫能够迅速清醒,辨认出自己并不在记忆中的纽约,也只是因为这里没有巴基。

      或许,只是或许。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漫威却不会给出他们的。
      甚至是永远不会。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70年前的美国是不存在同性相爱这种概念的。
      确切地说,是不允许。
      所以,巴基不能和史蒂夫一起跳舞。
      男人应该与女人恋爱,与女人跳舞,与女人接吻。
      这是全世界灌输给他们的正确理念。
      巴基爱史蒂夫吗?
      或许是的,而且已经意识到了。
      史蒂夫爱巴基吗?
      很遗憾,在当时的环境下,像史蒂夫这样的穷小子,根本不会知道也没有机会发现,男人其实也可能爱上男人。
      在史蒂夫的心里,他的爱人应该是卡特这样美艳绝伦的女人,所以,他把卡特的照片放进怀表,藏在身边。
      如果巴基仍然活着,巴基肯定不会向史蒂夫表白,而史蒂夫也可能一辈子都意识不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其实并不只想和他做朋友。
      于是,他们只会是朋友,一辈子的朋友。
      不幸的是,如果只是如果。
      幸运的是,即便是虚构的世界里也是没有如果的。
      他们来到了未来。
      一起。
      未来并不比过去更加美好,但美好的、肮脏的、正义的、邪恶的……一切的一切混沌地拥挤在一起,也创造出无限可能。
      在这样的未来里,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一起共舞,也可以在有限但确切存在的祝福声中亲吻彼此,创建家庭。
      史蒂夫和巴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创造出他们的人却清楚地看到了。
      而这,或许也正是漫威的编辑、制片、导演齐心协力将那个在漫画世界里消失已久的巴基带回这个世界的原因所在。
      复仇者联盟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赚取利益。
      但美国队长系列在赚取利益的同时,还隐藏了一个小小的野望。
      复活巴基。
      让巴基回到史蒂夫的身边。
      在这一野望的激励下,即便美国队长的第一部电影收益欠佳,他们也依旧顶住压力,将“冬日战士”定为了第二部电影的标题。
      他们一定会把巴基带回来的。
      他们成功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1、电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