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开业大吉 ...
-
拉拢工作像文火熬粥似的,慢慢进行着。苷荠吉的老婆哈珠是典型的大漠女子,性格豪迈大方,丈夫长时间在外征战她担起家庭的重任,照顾三个孩子饲养着几百头牲畜。然后随升迁来到济南,就像草原上的野马一下子被圈养一样,住进深宅大院。身边又没有知心的朋友,虽然长年在外的丈夫回来了,但整天忙于公事,所以哈珠倍感寂寞,就在这个时候念慈来访。
每次因为语言不通,两人都需要译者的翻译,不过聊胜于无。随着来往次数的增多,念慈刻意的经营下,二人的友谊渐渐深厚。得知念慈怀有身孕和夫君失散的经历,回想起自己在大漠几年里操持家庭的艰辛,哈珠不由涌起怜惜之情。在礼尚往来之余,苷荠吉的耳边也叨唠过不少遍她的不易,达到了念慈想要的预期效果。随着自己拜访次数的频繁,城内都知道周宅的当家人二小姐和蒙古人的交情非浅,不是等闲人物,原来流传的有关未婚有子的诸多猜测也没有的下文。
在念慈条件自认为外部条件成熟后,把伤好痊愈的杨易和其他四人叫到一起,对未来设想展开讨论。念慈在现在生活中一直任职于星级酒店,后更成为餐饮部门的一名管理者,从酒店未开业就参与了员工培训,联系货源,行销企划等一系列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后又跟黄药师在厨房里学了不少佳肴的制作,连久负盛名的桃花酒的酿制也略懂一二,所以她决定开酒楼。店面不用愁,最繁华的街道上就已经有一座二层饭店是周氏所有,再者说自己一直想帮黄容的忙,在这里开酒楼可以更快速的探听蒙古人的动向,为她通风报信。
“北宋末期金人南下,夺取济南后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由此便奠定了济南的经济地位。看现在的济南和我们初来时的萧条就不可一日同语,在蒙古人有序的统治下,这里很快就能恢复从前的繁荣景象。不管什么人来都得吃饭,所以我想利用已经买下的店铺开酒楼。你们意下如何?”念慈向杨氏五兄弟问道。
“二姑娘总是想的比我们兄弟详细,让杨某不佩服都不行。”杨易说道。
“你先别忙着给我戴高帽。不管怎么样这只是我的想法,至于是否可行还得请你们这有丰富江湖经验的行家指点一二。”念慈明白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
“我们兄弟虽然没开过酒楼,但所谓万事不离其宗。二姑娘前段时间花费心机,和这里的大将军府搭上关系,扫除了外在的不利因素。客人的来源也为此不成问题。如果要开酒楼的话,就要处理好内部条件就可成行。我想二姑娘不会有本钱方面的困扰,缺的只是得力的帮手和拿手的菜肴而已。现在虽然济南府的经济日渐复苏,但也还需时间。所以我们不愁找不到好的伙计和厨师,只要酬劳再略高点,用什么人就是我们说的算的。至于店里的菜品就得从长计议。如果二姑娘不嫌弃,我们兄弟愿效犬马之劳。”他认真的分析道。
“不瞒你们说,我确有其意。你早就一针见血的说过,我大哥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不到两个月孩子就要降生,所以我想在此之前将店开业,委托你们管理。本钱方面不用愁,该花的就花,来日方长嘛。虽然这时候开业对我不利,但当初你们信任我愿意和我一起发财,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你们有被埋没的感觉。”她接着说。
既然大家达成共识,在分工后各自忙碌起来。念慈本身的特殊性,只在一旁指挥监督。杨易毛遂自荐当了大掌柜,是全权负责酒楼的开业事务。杨二还是当家宅的总管,杨三一直做的是消息的探听工作,这次则负责员工的招募。杨四揽下货品采购的活计,杨五则是机动人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主要还是跟在杨易身边。
酒楼在原来的基础上翻饰一新,念慈并没有比照现代的装修出新奇的点子。本身自己已经在济南府有点标新立异,如果酒楼太独特,保不住有人枪打出头鸟的。招募的口风在城中传开,立刻吸引了不少百姓的关注,毕竟战乱刚平息工作不好找。凭借杨氏兄弟识人的眼力,按照念慈的意思,找了十几个机灵嘴严的男孩子,还高薪雇用三名大厨,据说在城里都小有名气。念慈未雨绸缪的和大厨签了雇佣文书,并拿到大将军府看在哈珠的面子上,请苷荠吉的手下做公证。她想把现代的和桃花岛学的菜式教给大厨,当然是不想替人做嫁衣的。蒙古人对法律条文不精通,在念慈的忽悠下济南府的官印公然成为小小酒楼的保护伞。
在大家全心协力的连夜赶工下,酒楼终于要开张了。在鲁菜系中最负盛名饭店是汇泉楼和聚丰德。汇泉楼的九转大肠和糖醋鲤鱼更是家喻户晓,可惜在2000初期汇泉楼被三联集团合并后,将酒楼拆除在旧址上建起三联大厦,一座百年老字号的酒店成为历史。而传说著名的北京烤鸭起源于鲁菜,全聚德的名字就是从聚丰德偷师来的。念慈注意到现在的济南还没有这两个酒店,于是她懒得想名字从两者中挑出一个,新酒楼取名——汇泉楼。
念慈在怀有身孕八个月时,第一家自己的企业开张了!效仿现在新店开张的样子,吩咐伙计们提前在城中散布消息,并承诺开业当天打八折,十天之内九折的优惠。并提前给苷荠吉和他的得力干将,以及城中为数不多的名门贵族们都送了请柬。念慈还特地不顾身体的笨重,亲自上门请哈珠和三个孩子捧场,并央求她一起邀请苷荠吉为剪彩嘉宾。
开业当天,汇泉楼的门前锣鼓喧天,彩旗飞扬。在时辰还不到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宾客。念慈并没有现身,她呆在最豪华的雅间里陪苷荠吉夫妇和相识的军官聊天,下面杨易带着他的兄弟们和来宾寒暄。时辰到后,小伙计上楼来请苷荠吉下去剪彩,孩子们也跟着看热闹。念慈和哈珠站在窗前观看。
“诸位济南的乡亲大家好!我叫杨易,在下不才是汇泉楼的掌柜。东家是剪子巷内的周大公子,我们原也是济南府人士,可谓是游子重归故里。蒙各位乡亲的捧场,开个小店混口饭吃。现在有请济南府苷荠吉大将军来揭开匾额。”杨易熟练的说着开场白。
苷荠吉特是入乡随俗穿着汉人的长袍走上前来,伸手将两个伙计抱着的匾额上的红绸揭下,周围传来一阵喝彩声。然后小伙计麻利的将匾额挂到大门上方。
“还请大将军为我们百姓讲几句话。”欢声落后杨易说道。
“我是苷荠吉,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济南的父母官。今天我来到这里先恭祝汇泉楼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然后对济南的百姓说几句,我们蒙古人并不是害你们的。济南是富饶的地方,但你们在大宋以及金国的统治下没少受罪,现在我保证!今后在我们大汗的统治下一定会过上好日子!”他大手一挥,用半咸不淡的汉语说到。
“好,谢谢我们的父母官为百姓的承诺。现在有请大将军,和成内的名士李员外张员外,以及本人代表我们的东家为新店剪彩。”杨易继续说。
点到名字的乡绅上来相互谦让后,拿起剪刀将横在酒店门前的红绸剪断。一时间鞭炮齐鸣甚是热闹。食客们纷纷进入大厅,请来的贵宾们则上二楼,让入各包间。念慈和哈珠坐下来,哄着三个看完热闹的孩子,等着伙计把酒菜端上。
“哈珠姐姐,今天多谢你了。想我一个小女子何德何能,请的动济南府最大的官员为小店开幕。”念慈用刚跟杨二学的蒙古话说。
“瞧妹妹说的,我家将军还得谢谢你呢。不瞒你说,自打我们来后,当地的百姓很敌视我们。将军一直头疼不知该怎么办,借着今天新店开业,能和百姓说那些话,让他们放心。又能和城里的富户名士们拉近关系,还不得沾你的光?再说我们姐妹之间有什么客气的,等你孩子出世,我可是要做干娘的。”哈珠说着怪腔怪调的汉语。
“那是我这孩子的福气呢。能当上姐姐的干儿子,我们孤儿寡母也就不怕在济南府被人欺负了。”
“话说酒店开业这么大的事,你那娘家哥哥怎么没到呢?”哈珠早就知道念慈有个娘家哥哥,就是一直没见过。
“我那哥哥天性纯良,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这个店少不了我和这些家生奴才操心。我哥哥觉得夫君肯定回大宋的老家了,他想赶在孩子降生前,把夫君找到。真难为我这大哥。”念慈故意说到。正聊着小伙计把酒菜送了进来。
“小光,大将军在哪间房吃酒呢?”念慈问忙着摆菜的伙计。
“回二小姐,将军有掌柜的陪着,和李员外他们一起呢。”
“妹妹不用操心他了。难道今天都高兴,我们姐妹好好尝尝你的大厨手艺。等过些时候你生了,一时半会我们可没机会这么得空。”哈珠说。
“这倒是真的。我头一次生孩子,心里真没底。这不家里请了五六个有生育经验的女仆跟着我,等孩子生下来,也能帮我照顾着。”
两人边吃边聊,还注意着外边的动静。听小伙计随时的汇报,知道宾客们吃得很满意。到后来喝酒喝的一时高兴的苷荠吉大醉,被自己带来的亲兵用马车送了回去。
“妹妹,你身子重别太操心店里的生意,等我有空就去你家看你。”哈珠临上马车前嘱咐说。
“好的,谢谢姐姐的关心。今天招待不周,还请姐姐和将军谅解。”
“没有呀,没看见我的将军都开心的醉了。恭祝你生意兴隆,大吉大利。”
酒楼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赢得开门红,当天就获利不少。在幕后盯了几天运营,酒店步入正轨后,念慈放松紧绷的神经,开始一门心思在家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