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5、第一百零五章 ...

  •   林乔扫了一圈前来赴宴的人,果然,见不少人不时鄙视地瞄他一眼。

      他又低头看了下满是尘土的双手,以及灰仆仆的甲胄和衣服,看这情形,估计脸上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再抬头看上面坐着的,面如冠玉、龙章凤姿的晟亲王。

      心下就觉得奇怪了,这古人都是眼瞎吗?晟亲王明明比他要好看百倍,晏子清怎么能昧着良心说瞎话?就是秦孝勇,也比他现在要好看吧!至少人家是干净清爽的。

      见林乔深色莫测地看着晟亲王,晏子清阴冷着脸,凉凉地说道,"传言还说,这新宠和晟亲王也不清不楚,似乎是有一腿。如今看来,也不假。"

      纳尼?他还和晟亲王不清不楚?

      林乔捂着头,他是个男人啊!怎么就成了皇上的新宠,又和晟亲王有一腿了呢?

      等宴席散时,林乔经过楚凌峰身边,这货竟然也鄙视地看了他一眼。

      尼玛!就算我是男宠,吃你家饭啦?穿你家衣啦?用得着给我这么大的一个卫生球白眼吗?

      林乔低头又想了一下,他应该没吃过楚家的饭,穿过楚家的衣服吧?

      不对,他虽没穿过楚家的衣服,但他好像真的吃过楚大嫂做的饭菜。

      宴席散后,晟亲王并没有入住延安府知府给准备的府邸,而是随军去了外城的军营。

      第二日凌晨,晟亲王召集众将在主军帐中商讨对敌对策。

      党项号称出兵十万,其中骑兵就有五万。

      而目前,西北军的人数有,驻守延安府的士兵三万,从龙州撤离回来的士兵三千,以及从北军调过来支援的一万士兵,再加上晟亲王带过来的八千禁军,一共才五万一千。

      敌我力量实在是太悬殊。

      辎重武器中大杀器zhadan床弩有十八张,几乎都是北军这次带过来的。另有神臂弩若干。

      见林乔也在,参与会议的大部分西北军军官皆是神色莫测,有鄙视而不屑一顾的,有愤然而怒目而视的,也有漠视不关心的,还有小声议论的: 他怎么来了?

      林乔心里呕得快要吐血了,又不是他要来的,是晟亲王拽着他来的。哦!也不能说是拽,就是晟亲王瞧了他一眼,说道: 待会儿一起去军帐商讨对策。

      他想拒绝的,可晟亲王不理。于是,他就只好来了。

      再说,他好歹也是正儿八经正八品下的宣节副尉,而且还是靠自己的军功挣来的,怎么就不能来参加会议啦?

      林乔心里吐槽了一会儿,见晟亲王剑眉微皱,也不知是被战事愁的,还是什么,想到来这西北的任务,他赶紧收起脱缰的思绪,听众将分析战况。

      这次党项偷袭大晋,使用了大约七八张zhadan床弩,驻守龙州和十里井的士兵均是第一次见这么可怕的武器,当时的反应,和前年契丹军攻打大名府时是一样的,都是惊恐万分,四处逃窜。简直可以说是不战而败。

      而如今北军不仅支援了一万将士,更有十八张zhadan床弩。

      与会的大部分西北军军官将领主张主动出击,党项军攻下龙州和十里井后,一直南下,如今离三川口只怕只有不到五百里路了。

      虽然敌强我弱,但如今我方也有了zhadan床弩,应当即刻出兵,阻拦南下的党项大军,并将他们赶回兴州。

      但也有部分军官认为,敌我力量太过悬殊,还是应该以防御为主,延安府城墙高大宽厚,即使党项军打过来,也没这么容易攻下来。况且,还有三川口这道防线。

      晟亲王听过双方意见后,又认真和几位将军商讨,最后还是决定即刻出兵,抗击党项。

      并下令,明日卯时四刻大军开拔,出兵抗击党项军。

      这场会议从辰时直开到未时五刻,等散会时,众将已是饥肠辘辘,正准备各自回去吃饭,突然前方斥候传来消息,党项军已行进至离三川口八十里的地方。

      顿时,满座哗啦,云麾将军李忠指着西北军将领大骂道,"你们刚刚不是说党项军离三川口还有五百里吗?怎么一会儿就只有八十里了呢?"

      面对如此质问,西北军众将皆是面露愧色,哑口无言。

      不过,事已如此,再怎么追究已是无用。

      也不能再等明日了,众将饭也顾不上吃了,立即点兵点将即刻出发。

      西北军出动三万兵力,加上北军一万,一共四万,外加十五张zhadan床弩及若干神臂弩,在西北军正将段将军以及北军正将李将军率领下,前往三川口阻击党项军。

      而晟亲王作为主帅,领着余下兵力驻守延州。

      三川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保护延安府州府延州的天然屏障,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万万不可丢。

      在距离上,三川口离延安府延州有三百五十多里,即使是即刻出发,只怕也赶不上党项军,如今只寄希望驻守在三川口的将士能多坚持会儿。

      可驻守三川口的将士才不到三千人,三千对十万,这要如何才能坚持?

      楚凌峰向北军正将李将军提议,骑兵全速前进,先行支援三川口。

      李将军又向枢密使晟亲王禀报,晟亲王同意此提议,命楚凌峰等领北军二千骑兵以及西北军三千骑兵,每人带上三日口粮,先行前往三川口。

      秦孝勇得知后,向晟亲王请命,愿同往。晟亲王不允。

      秦孝勇气极,指着林乔发牢骚,"为何你能去?"

      林乔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然后翻身上马,催马急行。楚凌峰等已在半个时辰前出发,他得快马加鞭才能赶上。

      这次他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不知会出何事。

      无论如何他都得去,于国,他不想大晋输,于人,他也不想楚凌峰、晏子清等人有事。

      他心里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俩人,但抛开私怨,这俩人都是爱国的好人,他不能任由这俩人出事。

      楚凌峰真是拼命三郎,带着二千北军骑兵一直跑在最前面,只在中间休息过两次,于第二日申时赶到三川口。

      林乔和三千西北军骑兵稍后。等他也赶到时,仗打得正激烈,也很惨烈。

      当然惨烈的是大晋军,被党项的zhadan床弩轰得尸横片野,哀嚎声不断。

      这还是林乔第一次直面如此可怕的场景,当初在大名府,他都是远远看着,而且伤亡的都是契丹军,对他精神上的冲击并不大。

      可这次不同,林乔登上已残破不堪的山体墙,见到四处都是残肢断臂,鲜血浸染了地面,内心顿时痛苦不已。

      造出来打敌人的杀器,没想到会有一天被敌人拿过来打自己,还被打得如此惨烈。

      林乔凝神寻找楚凌峰和晏子清,找了好一会儿,只在断垣残壁下躲藏的士兵中发现了晏子清。

      见他过来,晏子清把他拉到一边,睁着血红的眼睛问道,"你那里有zhadan床弩吗?"

      林乔点头,他来之前曾跟晟亲王提议,骑兵虽然能提早赶到三川口,辎重却是不行的,但是,他能行!

      晟亲王虽不知他要如何做到,但也知道他与别人不同,既然他都说了能行,那自然就有办法。况且,钦天监既然说他是大晋的福星,那应当是不会做出危害大晋的事。于是给他拨了五张zhadan床弩以及若干danyao等。

      林乔倒想用空间把全部大杀器带着,但形势不允许,军中并不是晟亲王一言堂。而且,zhadan床弩自有专门部队押送,假若突然都没了,这要如何解释?

      要是战胜了,那还好说。但是,万一出师不利,到时候追究起来,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得掉脑袋。

      听到有zhadan床弩,晏子清眼含光彩,搂着他,笑道,"小白,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俩人来到僻静之处,林乔从空间里取出床弩以及弹药。晏子清叫来部下,将床弩推上城墙。

      三川口大部分城墙是对山体凿就而成,高大险峻,对着西北方向是一整面山体城墙,而东面是一处断崖,比一般的石块城墙更难攻破。这也是这边被炸得稀巴烂,但党项军仍然没有攻上来的原因。

      在林乔的指挥下,众士兵装上zhadan,点燃引线,数十支带着zhadan的箭朝离城墙一里多的党项大军轰射过去。

      党项军没料到大晋西北军也有着大杀器,顿时被轰得个措手不及、人仰马翻。而那些已靠近,正准备登墙的党项步兵,也被带小zhadan的神臂弩射得死伤一片。

      等林乔发射第三波zhadan时,楚凌峰捂着受伤流血的脑袋跑了过来。在之前的战斗中,他被埋在石下,头部受伤,昏迷了过去,才刚刚醒来。

      见敌我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楚凌峰顾不得脑袋上的伤,将没受伤的士兵重新编制,各就各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武器打击敌人。

      反应过来的党项军也很快使用zhadan床弩回射过来。

      但有林乔提前预警,城墙上的大晋士兵大多能安全躲过这些zhadan。

      在你来我往的几轮轰射过后,党项可能因为zhadan数量不继,或者其它的原因,渐渐偃旗息鼓,终于在日落时分停止攻击,后退三里。

      大晋军也趁机整修,清点人数,之后才知,三千原守军几乎伤亡殆尽,而从延安府来的五千骑兵,如今也只剩下两千了。

      见楚凌峰情绪低落,林乔边给他处理血淋淋的脑袋,边劝解道,"这情况也并不坏,我们再坚持几日,等大部队赶到,就好了。"

      楚凌峰沉默不语,林乔给他包扎好就走了,还有许多的伤患等着救治呢!

      因为缺医少药,那些受伤十分严重的,林乔只能狠下心来不管,只能和晏子清派过来的十几名士兵专心救治那些非重伤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