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十九章生死未央3 ...
-
3、
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前方的消息传到栎阳,项羽被韩信统领的联军包围在垓下,最后兵败自刎乌江,五名汉将分别抢夺分割了他尸身的不同部位,论功行赏时都得到了封侯的赏赐。
辛知道虞姬凶多吉少,当传来虞姬在垓下突围前已经自杀的消息,辛悲戚不已。深夜,她在苍的怀里哭泣,为虞姬,为命运,为那些不知道的为什么而哭泣,苍只是搂着她,让她尽情的哭,她便尽情发泄她的压抑,直到哭累睡去,辛隐隐听苍在耳边道:“辛,这是虞姬最好的选择。”
后来,辛经常想起虞姬,在所有的女人中,不言而喻虞姬是个中翘楚,她活的畅意,尽享富贵宠爱,死的凄美,在项羽末路最需要的时候,献出最美丽的生命,虽不能同生,但做到了共死。辛想起了她在楚宫中说和项羽一起赴死的话,果真一语成谶。
辛想,虞姬与项羽共担失败,共赴死亡,世间又有几对夫妻能做到如此情投意合生死相许?她挥剑自刎的刹那,风华绝代千古一叹,她留给世间这个完美的背影,又有几个女子能做到?项羽在战场上是败了,但在情感上他胜了,而义父刘邦却恰恰相反,他得了天下,但他的女人会为他而死吗?吕后是怨他恨他,戚姬是没有这样的心智和尊严。
生存或者死亡,这是个问题,虽然运命不同,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有,有的人卑微,有的人显赫,有的人漂亮,有的人平凡.....,虽然,世间诸多情形,此一时又彼一时,纷繁复杂,又变化莫测,但辛想,只要有心,那颗不变的心在,还是可以选择怎么活着怎么死去,只要心里坚信乱世也可以选择深情的活着,只要心里坚信乱世也可以选择有尊严的死去,那么,生和死便不成问题,生和死都同样高贵,就像虞姬那样,也许她改变不了运命,但至少她自己能够决定这样的死去。
庄子曾说过:谁知道贪生不是迷惑呢?谁又知道厌恶死亡不是像自幼流落他乡而不知返回家园呢?
可是,当辛跟随夫人又来到久别的宫中,来到那个富贵权力最集中的地方,她还是又亲眼目睹了不同的生死,她知道宫廷是什么样子,她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是许多事情还是始料不及,
当辛知道义兄韩信功高盖主被刘邦忌惮,后来夫人又设计杀他的时候,她只感觉自己的无力和无奈,这就是皇宫,这就是皇权,她如何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狡兔死,猎狗烹,难道真的是千古不变的法则吗?虽然如此,但敌国破,良弓藏,韩信还是可以选择藏,可是藏的智慧又有几人具备?又有几人有此运气?几人能抓住时机?因为人们总是更看重权势财富抑或心存侥幸.......哎,一言难尽,罢了,罢了!
她没有去见他最后一面,从上次在大将军营帐击筑狂欢到他被杀,竟然没有机会再见一面,他被软禁在长安,虽咫尺却天涯,辛就是没能见到他。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你以为的来日方长,你以为的权势富贵,你以为的天长地久,你以为的......一切,往往无常。
韩信下葬那天,她给夫人讲了与韩信相遇相识的事情,她求夫人同意让她去送他最后一程,把那把鹿卢宝剑放在他的棺椁里。那天雨下得很大,雨和泪混在一起很好,悲伤便也看不清楚,她想他已经走到了此生的巅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许这样的结果他会遗憾,但不会后悔吧!
后来,义父刘邦也死了,他在沛县时一向健壮,但多年征战,身上的几处箭伤引发了旧疾,弥留之际,他赶走了医官放弃了治疗,坦然的等待死亡的降临,辛想,她不在意他的成功,他的天下,但这么多年她还是佩服义父的洒脱不羁吧,就像佩服父皇的雄才伟略。
夫人、乐、盈和辛都陪在他的身边,他静静的躺着好像并不觉得痛苦,也许他想到自己的功业会自豪吧,也许他想起沛县中阳里其乐融融的小草屋,会感到温暖吧,义父是闭上眼睛笑着走的。
她还目睹了戚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绝路,戚姬和虞姬一样都是王的宠妃,都是不假天年而死,可是她俩的死天壤之别,虞姬死的悲壮尊严,戚姬却死得卑微凄惨,她是被吕后熏聋耳朵,药哑了嗓子,挖去了眼睛,砍下了手足,丢在茅厕里,留下人彘之名,备受折磨和屈辱而死,死的极其可悲可怜可叹。
当时,辛极力劝说夫人:杀人不过头点地,赐她自尽罢了,何须留下狠毒的名声!可是,夫人说她宁可千古唾弃也要如此。
辛知道夫人是疯了,夫人早就已经疯狂,她熬着等着,就等刘邦去世,她等了很久,她又怎能放弃,她心中积累的所有的怨恨像洪水爆发般不可收拾,不可阻挡。
辛想如果义父能多少给她一点点爱,可能也不至于如此,义父其实不懂女人更不懂夫人,因为他不屑,他瞧不起女人,所以,以后所发生的所有悲剧,他是不是也应该负主要责任呢!
而辛又明白夫人所有疯狂的理由,因为戚姬做的每件事对夫人都是削骨剜心,都是夫人的生死大劫,站在夫人的立场辛又如何能阻止的了。
辛记得夫人说,她可以不计较戚夫人的独宠,可是在彭城逃亡途中,刘邦几次推刘盈刘乐和辛于车下,他弃亲生骨肉却把生留给一个宠妃,此不可赦。她可以不计较戚姬和刘邦两情相悦,但是她日夜啼哭让刘邦换太子,导致刘邦几次试图废掉刘盈,把夫人和刘盈推向死地深渊,此更不可赦。
夫人说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辛还能说什么,她理解夫人的心情,她也知道戚姬是咎由自取。
因为戚姬在朝堂上没有一个后援帮手,而夫人的吕氏家族为刘邦打天下出生入死,沛县故旧好友多如牛毛。从自身来说,戚姬没有付出任何的尺寸之功,而夫人为刘邦几次解困赴死,戚姬何德何能却生出了这般的妄想,妄想她的儿子当皇帝,她来坐太后,难道世上有这样便宜的事吗?难道她不想想自己几斤几两吗?真是不自量力愚蠢至极,只能说,是戚姬自己杀死了自己,也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尽管如此,辛还是反对夫人的做法,她反复劝说夫人不要如此残忍,可是仇恨已经完全蒙蔽了夫人的心智,夫人已经不是中阳里那个淳朴善良的农妇,她的疯狂让她走的太远了,她已经忘记了本来和初心再也回不来了。辛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悲剧的发生。
当盈知道夫人的所作所为,当他亲眼目睹昔日美艳的戚姬变成人彘之时,盈瞬间就崩溃了,昏厥了,他大病一场,一年多卧床不起。他说,这不是人能做的事情,有这样的母后,他终不能治天下。
可是他的母后却偏偏要他坐在皇位上,那么他只能给他的母后一个躯壳,一个傀儡,一个行尸走肉。善良的盈时刻保护着刘如意,可是夫人还是把刘如意毒死了,盈便彻底的对母后绝望了,也对这个世界绝望了,他绝食,他放纵,他酗酒,他作乐,他疯癫......,他让这具躯壳一点点枯萎,干涸,他只求速死早一点离开这个世界。
辛眼睁睁的看着盈糟蹋自己的身子而无能为力,她怨自己没有教会盈如何强大如何生存,她恨自己无法把一个女人的爱给他.......,盈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也无法面对这个世界,他只有选择死去,而她知道那唯一的理由是他不忍心对夫人、对辛、对所有的人残忍,他只好对自己残忍,把自己推向绝路死境,每当想起这些,辛就悲痛的不能自已。
那天,盈说:“辛,你不是说过早殇的孩子最长寿吗?死才是最长寿的吧,我现在死去就永远不会变老,你也会永远记住我现在的样子吧。”
盈说得很平静,他的眼睛还是清澈见底,他已经做了选择。弥留之际,他只让辛在身边,他说他的赤子之心没变,辛也没变,她能在他的身边,只有他们两人,他很满足,也很幸福。
辛陪着他,直到此刻,她才真正理解盈的选择,理解他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无奈和悲戚。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也许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他,嘲笑他,鄙视他,诋毁他,但他坚守了他自己的赤子之心。
辛想,如果夫人能想到她不仅杀死了戚姬,她的残忍狠毒也杀死了盈,她会不会后悔呢?这一切是不是不会发生呢?但一切都晚了。
盈慢慢闭上眼睛,他对这个世界已毫无所求,恋无所恋,母亲,乐、辛,他最爱最牵挂的人,都不属于他。他想他死了,辛才没有了牵挂,她才能自由,他对她说:“离开长安,把一切都忘掉吧。”
辛握着他的手,想要给他最后一点温暖,她看着他安详的离去,像睡着一样,她的眼泪洪水般倾泻,前尘往事一幕幕在洪流中翻滚,他走了,却把所有的记忆遗留给她,直到她也闭上眼睛。
苍经常说,先走的亲人都是幸运的,而活着人还得继续承受失去他们的痛楚,生是短暂的,死才能永恒,总有那么一天我们都会永恒。
未知死,何知生,死有死的宿命,生有生的理由!一切不知何时开始,一切也永远没有结束,生生不息的永远向前 。其实盈也没有走,他还在她的心里活着,而她和苍也要寻找他俩的开始,继续的走下去,生死未央,一切未央 。
盈说想在十月的稻香里与她相遇,他是一个农夫,她是一个村姑,辛答应了他。
盈很安详,他在美的境中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