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你真舍得! ...
-
我们第一眼看钟山古镇的时候都惊呆了!在大家的的想象中,红军走过的地方一定是一个如山间少女一般质朴,纯净的村子。但实际上,它不但是个很会打扮的美人,还颇具风情。
这里依山临水而建,家家门口都有条溪。人若要想走到街上就只能过桥。于是各式各样别致的小桥就精巧地架在每家门口。
在那桥边溪畔种着低垂的柳树和美丽的花丛。晚风轻拂,柳树低垂的树枝便在溪水中画出一个个或深或浅地涟漪。那涟漪伴着水中倒映的星光,在那沉沉的夜色中一点点,一点点温柔地荡开……
溪边除了人家,也有不少商铺和茶楼酒馆。来来往往的生意人、游客和本地居民,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地漫步于街头,或低语,或嬉笑,或漫不经心地欣赏着四周的美景……
在那之前我从未见过江南。但是那夜,在那些明亮的红灯笼的映照下,看着层层叠叠的灰瓦白墙,我恍惚间竟然觉得自己是走在某个江南古镇的烟花柳巷之中。
单英玉走在我旁边,一边好奇地又贪婪地左看右看,一边喋喋不休地对我说:“月月,你看那个!那个小包,上面坠的那些珠子像钻石一样呢!诶,还有那个小发卡……那是纯银打造的吧?你看那上面的流苏,把头发挽起来戴上一定很好看……真想买一个!”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看那个摊头 “那个应该很贵吧!”
“有可能!老师开始说我们要来体验红军走过的路,我还以为这里是个穷地方。因为估计没有什么好买,所以身上没带什么钱,真是后悔死了!”
我嘻嘻笑道:“这样也挺好,你不是老说用钱太快。这样就能把节约了啊。”
“这种时候要什么节约?诶,你借钱给我好不好?”
“这会儿不方便买。等会到住处把东西放了,我陪你出来买好不好?”
单英玉闻言一把搂住我,在我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月月最好了!爱死你了!”
这时前面的苏寒也正盯着那些摊头看,目光中满是喜欢。徐伟在一旁十分殷勤地说:“你喜欢什么?我送你?”
苏寒十分专注地看着摊头,有几分不耐烦地说:“我样样都喜欢,难道你能都送我?”
徐伟顿时有些尴尬,但马上又道:“虽然不能都送,但是你最喜欢那件总是可以送给你的!”
苏寒闻言侧头看了他一眼,随手指着那个摊头上一只牛皮编制而成的包说:“我最喜欢那件!”
那包明显是那个摊头最好的商品,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面还打着灯光。但是价格大约也是那店最贵的。徐伟看了看那只包顿时面露难色。但是话已经说出去又不好收回,一时间非常的窘迫。
单英玉在旁边看见,不无好笑地对我说:“你看!”
我看着徐伟很是叹息。据我对苏寒的了解,她未必喜欢那只包。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是要对那个喜欢你,你却不喜欢的人那么刻薄……
苏寒见徐伟不说话,淡淡一笑便往前走去。徐伟看了看她的背影,又看了看那只包踌躇地站了一会儿,也黯然地扭头去追前面的人。
这时队伍忽然停住,杜欣然从前面跑过来对大家说:“我们到了!老师说我们今天就住这家悦来客栈!”
大家听见都探头探脑地往前面看。徐子昊从我后面伸出头对我们说:“我没有听错吧,是叫悦来客栈啊!?我们是掉进武侠小说里了吗?!”
其实这个客栈并不是什么江湖大侠开的,老板是一对操着东北口音的中年夫妇。后来我们在闲谈之间才知道他们俩结婚旅行时来这里度蜜月,老板娘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爱上了这里。所以两年前他们辞掉了工作来这里开了这个小客栈。
客栈整个是个北方小四合院的样子,围墙很矮,顶上面有茅草,墙体上挂着一串串的大玉米。在正对街的这面墙中间有个只容两人并行通过的小门,门上一块不规则地木板上恣意地刻着四个古朴随意地行书大字“悦来客栈”。大字的右下角有块红色如印章一般,上面刻着“东岭闲人”四个小字。
我们一群人挤挤嚷嚷地从那个小门穿过,便看见整个客栈的主建筑。那是一栋呈凹字形正对门口的两层砖木古风建筑。主体用青砖搭建,窗户和柱子都是用木头雕刻而成。两层楼的都有开敞的廊道,廊道靠外面这边皆有栏杆。不同的是一楼的栏杆比较低矮,上头可以坐人。二楼却是比较高,单纯为了安全而设的。建筑所有的木质是清水木色,因为几年风吹雨打已经有些发黑,配上屋顶上那长着青苔和小花地黑瓦显得十分的古朴。
在建筑前面有个往地下凹陷的小方塘,里面养着红色的锦鲤,旁边随意种着些花草。在那方塘边上,两张竹制的摇摇椅空空荡荡不紧不慢地轻轻摇晃,伴着边上藤桌上那杯似乎刚泡好不久地绿茶上冒起的袅袅烟雾,让人顿有一种岁月悠悠地感觉。
我们因为一个年级全来了,所以各班住的地方都是班主任老师自己选的。我看了这个客栈的样子对穆老师的品位十分地欣赏。老板似乎也对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住客十分的满意。一边抽支烟跟穆老师寒暄,一边热情地招呼手下的两个店员引我们往各自的房间前去。
所有男生的房间都在一楼,女生则全部在二楼。这些房间四人,六人不等。分到我跟单英玉时只单我们两人,但房间里却有四张床。我笑着把行李放在空床上,对单英玉笑道:“我们两个真是白捡了便宜!”
这时楼下传来杜欣然的声音 “大家先下来集合,穆老师有话要说!”
我们闻言全都赶紧到一楼的院子里,穆老师站在那个方塘边对我们说:“明天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去参观一个红军纪念馆,之后下午就坐车回学校了。我看大家对这个古镇都挺有兴趣的,晚饭我就不召集大家一起吃了。你们索性去逛逛顺便把晚饭解决了吧。我刚才问过老板,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在古镇中心,外面一条街都比较繁华,治安也挺好的。但是你们也不要单独行动,至少2个人一起,就在这条街走走不要跑远了。晚上10点这个客栈会关门,你们在那之前一定要回来!大家记住了么?”
所有人听了都十分高兴,立刻整齐又大声道:“知道了!”
穆老师于是对我们摆摆手,示意我们可去了。大家登时兴奋地三五成群向着门外奔去。
本来郑宇琦和刘雨辰过来约我和单英玉一起去逛前面的那几家工艺品店。单英玉一心惦记那只有流苏的纯银发卡,生怕那家店去晚了就关门了,硬是要拉着我先去。于是我们四人只好分成两队。
我晚上方向感比较差,已经不记得刚才那个店的方向。没想到单英玉拉着我东穿西绕一路小跑,不一会便到了那家店门口。我心里不由感慨,热爱的力量真的不可估量。
单英玉在店里跟老板讲价,我一时无聊便站在店门口发呆。这时猛然瞥见街对面不远处的包店门口站在两个熟悉的背影。我伸头跟单英玉说了声:“我对面去看看,你等会好了来找我。”便往那边走了过去。
我走的近了才发现那个店正是我们进镇时路过的那家包店。徐伟正带着陈澄与那老板讨价还价。
我听见徐伟十分地焦虑地对那老板道:“我是诚心买,真的就一分也不能少了么?”
那老板是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大约被他倆缠磨了多时,已经有些耐烦,抱着胳膊皱眉道:“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你去别家店看看,我是不是乱开价的?”
陈澄见状在旁赔笑帮腔道:“老板,我们也知道你不是那种奸商,只是我们两个穷学生能有多少钱?这包他要买回去送给他妈妈,你就看着他一片孝心的份上再给我兄弟少几块钱吧!”
“你们有父母,我也是有家要养活的。这做生意又不是开慈善机构。这包最少100,爱买不买,也不要这边纠缠不清了!”
徐伟纠结地看了看陈澄,咬牙道:“把你身上的钱全借给我!”
陈澄登时郁闷了“那……那我吃饭怎么办?”
“我们再去问别人借。”
陈澄很是犹豫“万一借不到呢?而且,就算你买了这个也不一定……”
徐伟皱眉打断他:“别说这些废话!还是不是兄弟了!”
陈澄只好把口袋里40多元钱全掏了出来,徐伟像怕他反悔一般一把抓过去连带自己的一起递给那老板“给!我买了!”
老板拿了钱,脸色登时缓和不少“你等下哦,我给你包起来。”
眼见老板进去找袋子包装,陈澄转过头对徐伟道:“一个月生活费啊……你真舍得!”
这时单英玉拧着个小袋子从我身后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道:“月月,你在看什么?”
我指了指对面“徐伟买下那只包了。”
单英玉不无诧异地笑道:“哟,真买了?!我倒是小看了他!”
我见徐伟拿着包好的包与陈澄往我们这边走,怕撞见尴尬,便对单英玉道:“我肚子饿死了,我们去那边的小吃街吃点东西?”
古镇的小吃街上各种花式小糕点和烤串,既便宜又好吃。我俩从东吃到西,不到半条街便觉得肚子撑的要爆了。一时间又觉口渴,便又借买茶之名跑到旁边的茶叶店蹭了两杯水喝。这样折腾了不少时间,眼见晚上归寝的时间快到了,才往悦来客栈的方向回去。
那时夜色已深,街上的喧嚣渐止,行人渐少。只听见隐隐有古朴的丝足之声从远处飘来,淡淡地在夜风里回响。
街边只有零星几个铺子还开着,里面的店员大都也在忙着打扫,准备关门。我漫不经心地边走边看,忽见不远处一家店灯火斑斓绚烂,在夜色里十分地抢眼。我拉着单英玉走近一看,发现那是一家挂满了各种漂亮灯笼的灯店!
那些灯笼并不是一般过年悬挂的那种红色灯笼,而是带着强烈民族风格的纸灯笼和羊皮灯笼。这些灯笼被店家层层叠叠地悬挂在天花板和正对大门的墙上。每只都颜色各异,,上面或画或雕刻镂空出各种漂亮的装饰图案,看起来又特别又美丽。
我和单英玉不禁走进店里抬头驻足观看。我见其间角落中有盏黄色的四面灯笼,似乎是羊皮制作而成,上面镂空雕刻着一枝藤蔓。那藤蔓像是有生命一般沿着灯笼的四壁不规则地向着顶部延伸,在接近顶部的地方开出了一朵别致的小花。灯火闪动中,那藤蔓和小花仿佛有生命一般闪耀着。
我正看得出神,冷不防身后一只手猛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你在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