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环节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可以叫我张老师,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美术课, 那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件国宝,请看大屏幕【老师播放了后母戊鼎视频】【板书: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老师问:"视频看完了,视频中的这件国宝是什么呢?"①。学生回答。老师:"它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呢?②"。学生回答。老师:对,它是一件青铜器,青铜器揭秘了夏商周春秋战国四个朝代千年的演变,它的出现是我国历史上特别重要的进步,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青铜时代,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从远古而来的文明之光。【播放穿越视频】一起来学习《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这一课,请大家有书的翻到青铜艺术这一页。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夏朝,夏朝是我们青铜器的萌生期,在此之前呢人们主要是以石器来制作生活工具,我们的先辈们在石矿中发现了红铜这种物质,于是把红铜提炼了出来。但是红铜的质地是比较软的,需要锡和铅这些化学物质使它的硬度加强,当时的人们还因此搞了本秘籍,叫做六齐法【板书】。详细的写下来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在加强硬度后呢从而铸造出了铜器,而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同学们可以猜一下是什么颜色的③?学生回答。那老师来揭秘了,是金色的,那么为什么被称为青铜器呢?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青铜器氧化而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所以被称为青铜,这就是青铜器的起源了。【板书:一、青铜器起源】
      2.深入探究
      现在我们又来到了商代和周朝的时间段,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商代晚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板书:二,青铜器的用途及分类】。接下来请看老师展示的青铜器图片【爵,钟,车马器,簋,斧,鼎】请同学们猜一下图中这些青铜器是干什么④?学生回答。我来详细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些青铜器的用途,首先先从第一张图片说起,这个青铜器叫作爵,就是我们现在的酒杯,那么可以看他的右边是饮酒的地方,左边是倒酒的地方,它中间的这个乳钉同学们可以猜一下有什么作用,这个乳钉是因为古代用粮食酿酒,而酿酒的技术还没有那么高超,所以他的酒里面是有杂质的,那么这个乳丁这是起到过滤网的作用,是古代典型的饮酒器。再看第二张图片,它叫毛公鼎,后面我会详细的介绍毛公鼎,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它下面有三个腿,中间这个空的地方就是方便人们放柴火,食物放在鼎里面进行烹煮,是一个锅和灶结合的产物,是古代的炊煮器。那么第三张图片叫做簋,他没有三足,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装饰纹样,其实可以看出它是单纯的用于盛放食物的容器。其实在古代就出现了很多帝王身体不好以及生下的儿子有智力问题的情况,很大原因就是使用了青铜食器导致重金属中毒。再看下面,这张图片同学们应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青铜斧,是古代的兵器之一。青铜兵器中除了斧头,还有长枪啊,钺啊这些,那同学们现实生活中还知道那些兵器呢?学生回答,兵器的种类还是很多的,剩下的同学们可以私下去深入了解一下古代兵器做一个知识拓展。再看旁边这张,它是一组青铜编钟,是古代的乐器,同学们仔细看这个图片觉得这组编钟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列的呢?学生回答大家都猜错了,编钟并不是按照大小来排列的,而是按照它的音阶来排列的。先秦时期的乐器有很多种类,比如鼓,埙,琴瑟,笙,笛,箫等等,但是其中青铜器做成的就以这个编钟为典型。最后再看这张,它是什么?是马车,是古代的车马器,其实我们主要看的是它后面的这个车,同学觉得在古代这种马车都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坐呢,学生回答。只有君王或者是有权势,地位高的人才能使用的,在先秦时期用车等级区分的是很严格的,并不像电视上演的一样平民可以坐车,百姓出行的话只有两种方式,一是骑驴,二是全靠腿走。其中炊煮器,食器,酒器这些生活用品都统称为礼器。其它的比如兵器归为一类,乐器归为一类。车马器归为一类。一共是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四大类,【板书:礼器、兵器、乐器、车马器】我们主要学习赏析的就是礼器,礼器在统治阶级是用于区分尊卑等级的器物,有很重的象征意义,它的使用规模和身份地位的高低是呈正比的,在西周时期出现了严格的列鼎制度就规定了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
      那现在穿越回教室,我们用欣赏的角度来观察一下青铜器,【板书:三、造型】【展示图片《莲鹤方壶》《青铜纵目面具》《铜奔马》】首先从它的造型来说,同学们看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特点呢?或者同学们首先看到了青铜器上面有什么?学生回答。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那么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他们的造型,首先是《莲鹤方壶》,它春秋时期的一个盛酒器,壶身方的,腹部的这些纹样叫蟠龙纹。壶体四面还装饰有一只神兽。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下面的卷尾兽和上面装饰的龙互相呼应。上面这部分是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十分引人注目,在当时就已经用到了焊接的技术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莲鹤方壶是非常精致的。《铜奔马》是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那它还有两个名字,是由我国的郭沫若先生取的,叫马踏飞燕和马超龙雀。可以看到它的一只后蹄是踩在这个燕子身上的,三足腾空,整体呢是呈倒三角构图,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它的速度是有快,才能踏在燕子身上奔跑,马形十分的轻盈、矫健。《青铜纵目面具》发现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面具双眼瞳孔呈柱状,凸出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伸展,像我们电视上看的“千里眼、顺风耳”,口缝深长上扬,似作神秘微笑状,这件青铜纵目面具看着很神秘静穆,好像传达出永恒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威慑感。网上有论调说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是来自于外星文明,这些论调也侧面地表明了这个三星堆文物其造型的夸张、奇特;你看,我们现在就已经学会了从青铜器的外在造型来描述这个青铜器。
      【《宴乐采桑狩猎攻占纹壶》《利簋》】 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这三组图片的纹样和内部铭文的细节图,思考一下这些纹样表达了什么?器物内部文字可能会写些什么呢?(回答不出来就引导学生是不是代表了当时的人也采桑劳作啊,然后夸他们)看这个壶的名字是叫宴乐采桑攻战纹壶那你们觉得他上面的纹样会画些什么呢?,对,其实通过观察《宴乐攻占纹壶》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人物是非常多的,达到了120人以上,最上面这层刻画了人们采桑的农事活动,下面这层是射箭,再下面是攻城和水面作战的军事活动,中间是在宴席上庆祝,我们可以想一下是不是当时的人战争胜利了在开心的庆祝呢!这也表明了青铜器上的纹样并不只是单纯的装饰,是记录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再看旁边的《利簋》又称为武王征商簋。整体像一个动物的脑袋,双耳垂腹,器身底下铸有方座。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身和方座上都有这种动物纹样,那这种纹样叫做饕餮纹,饕餮是山海经中的一种神兽,长得像牛,又像鹿,它只有头,什么都吃。在方座的底部铸有4行铭文一共33个字,记录了周武王灭商的历史事件。这个是前面出现过的毛公鼎,因为是西周晚期的毛公所做的因此得名。可以看到它的耳朵是比较宽厚直的。器身呈半球形,整体简洁大方,纹饰较少,在内部有32行文字499字。对于字数至今有争议,有说是499的,有说497的,那铭文记录了周宣王任命毛公辅佐帝王,毛公感谢周宣王便将此事记录下来铸造在鼎内。这些青铜器看下来我们可以发现上面常饰的纹样就只有几种,动物纹、几何纹及人类活动的纹样,【能板书就板书】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同时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和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板书:纹样、文字】
      环节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的时间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对ppt上的这些青铜器(长信宫灯,四羊方尊)从纹样,造型,文字这三个方面进行五分钟的讨论,之后对这些青铜器进行点评。开始讨论吧。(下去指导学生)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看同学们声音逐渐小了,谁先来点评一下【下去挑几个学生上来】学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各有千秋,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总结一下他们造型纹样特点,四羊方尊可以看到有一个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容器的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片纹。全体饰有细雷纹。我们看器身四角和四面中心设计有长棱脊,其实是因为它这里是青铜器衔接的地方,有对合不正的痕迹,那这个长棱脊既掩盖了衔接处的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使器身上下浑然一体。
      再看长信宫灯,因为宫灯上有“长信”字样,是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故名“长信宫灯”。通体鎏金,显得灿烂而华丽。宫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而组装成。宫女体中是空的,头部和右臂还可以拆卸。宫女的左手托住灯座,右手提着灯罩以衣袖作为排烟管道。灯罩由两块弧形的瓦状铜板合拢而成的,嵌于灯盘的凹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和亮度强弱了。这个灯运用了虹吸原理,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内部放水,既不会污染环境,又可以保持室内清洁,既科学又美观。
      西汉的扶桑树形灯,它的主干为圆柱形,上细下粗,下端为宝瓶形,覆盘形底座,从主干分三层向外伸出九条枝干,每支顶端托一桑叶形灯盏,主干顶端置金鸟形灯盏,其背部内空。干、技、叶、金鸟分别铸造,用榫卯套合,合成一体,可以自由装卸,枝干有长短,上层的短,下层的长,上下之间互相错叠,不重复,它的灯盘是心型的,看这个灯好浪漫,点个灯都是爱你的形状,那为什么是心型的,扶桑树形灯的设计来源是神话里的扶桑树,但是呢,扶桑树也有现实原型的,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这个桑树,那桑树的树叶就是桃心形的。
      大盂鼎呢,其实和前面我们所讲到的那个毛公鼎长得很像对不对?那么毛公鼎和大盂鼎都是出土于陕西宝鸡的。那么它的外形我们不多做赘述,我们主要讲一下它内部的这个文字。毛公鼎的名字是因为做他的人是毛公,那么这个大盂鼎大家想一下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呢?学生回答是。那大盂鼎是盂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南公而铸造的鼎,故而叫“大盂鼎,这样想其实很多文物的取名我们都可以猜到一些它的来历,这个大盂不是我们平常听到的那个大禹治水的大禹,而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贵族,祭祀的祖先南公是周朝的一个贤能的臣子。这段铭文的大致意思呢就是周康王对盂的训诫,首先是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有这些卓越的功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又说到商纣王的亡国是因为沉迷于酒。说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告诫盂要效仿祖先南公,忠心辅佐王室。
      环节五:小结拓展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都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了解了青铜艺术的起源、用途及分类,分为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四大类,学会了从造型,纹样,文字这三个角度来欣赏青铜器。古代的青铜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记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节课了解古代的青铜艺术同时也能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课后请大家有时间的话和家人一起走访本地博物馆,或者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青铜器的历史。本节课就到这里,很高兴给大家上课。下课,同学再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