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生财之道 ...
-
林夫人只见过女儿急赤白脸的样子,倒没见过这副受气小媳妇的模样,拉了林湘芸的手问:“今儿这是咋了?跟霜打茄子似的,你倒是跟娘说说,出门逛逛还逛出来委屈了?”
林湘芸抬起头来,还没说话就先叹了口气,林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催她:“你倒是说呀。”
林湘芸这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娘,你知道我晌午跟梅玉出门干啥去了吗?”不等林夫人回答,就自顾自的接着说:“我去看街上有没有缝补衣服之类的活儿,好接了赚钱。”
林夫人差点把下巴惊掉,把林湘芸的手攥的生疼,瞪圆了眼睛问:“缝补衣服?你要缝补衣服?”
林湘芸呆着脸点点头。
林夫人颤声问道:“怎么?唯棠家里连锅都揭不开了吗?”
林湘芸赶紧抬起头,摆着手说:“没有没有没有,娘,怎么会悲惨到那个地步。”
“那你是为什么?要缝补衣服赚钱,”林夫人仍是一副吃惊不小的样子,“你要缺钱,有你爹呢,总不能养不起你这么个独生闺女吧?”
林湘芸又低下头,似乎很难启齿似的说:“娘,我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唯棠。”
林夫人一时半会摸不着头脑,但是一说到唯棠,她自然是很当一回事的,又着急起来:“唯棠?唯棠怎么了?”
“唯棠若能考过秋闱,明年就得进京赶考,路上盘缠、吃穿住行都需要钱,我估摸少说也要四五十贯钱,我婆家就那几亩地,一年到头勒紧裤腰带也就剩个几贯钱,所以我真是怕耽误他前途。”林湘芸说起赶考,一脸的忧心忡忡。
林夫人的眼光一下变得柔和起来,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满眼怜爱的感慨:“我家姑娘真是懂事了,都知道为别人着想了。”
林湘芸趁势自责的说:“为别人着想有什么用?也只能想想,连个衣服都不会缝,我才是真的百无一用。”
林夫人听她这自怨自艾的话,反倒笑了,起身便去了卧房,不一会儿捧着个红木小匣子出来了,往林湘芸手里一塞,朝匣子努努嘴说:“打开,瞧瞧。”
匣子里是一些精美的金银首饰,其中一枝年前还见娘戴过。
林夫人笑道:“我闺女真是懂事过头儿了,好好的日子不过,净胡乱担心,这只是娘的首饰,拿去当了,轻轻松松都够唯棠赶考了,咱们连你爹都不用惊动。何况你爹是不心疼闺女的人吗?为了闺女也要替姑爷谋前程的,你别看咱家铺面不大,进账可不少呢。你呀,把心放肚子里去吧。”
林湘芸把首饰盒塞回娘怀里,红着眼睛说:“不行,我都出阁了,怎么能还吃爹娘的、花爹娘的?我成什么人了。”
林夫人哭笑不得:“你以前买的衣裳,那件不是你爹大把的往外掏钱?你算算得缝补多少衣裳才能挣来这些钱?当真还要跟爹娘见外呢?”
林湘芸正色道:“娘,我已经成家了,总得自立,现在唯棠读书,我想做点事情顾家糊口。”
林夫人歪了头说:“那你能做些什么?别说缝补衣服你不会,即使你会,你爹和我也不会答应你做这活儿,那是生生要把我这好好的姑娘熬坏啊。”
林湘芸一听,终于入了正题,假装沉思了一会儿,下定很大决心一般说:“要不我做辣椒酱卖吧?”
林夫人蓦然想起昨天女儿吃酱,只以为她心血来潮,吃了口酱就要卖酱了,连忙摆手说:“你要做酱,你娘我第一个就不会吃一口。有谁喜欢吃那咸不拉几的东西?黑乎乎的,看着就倒胃口。”
林湘芸见她娘没有直接反对做酱,只是嫌弃酱不好吃,忽然就神采飞扬起来,拉住她娘的手,信誓旦旦的说:“我说的酱跟他们的酱都不一样,保证你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
林夫人只一味的说:“哎呀,你就别胡闹了,你连菜怎么洗都不知道,还做什么酱?唯棠是我家的姑爷,一个女婿半个儿子,赶考的盘缠我和你爹出名正言顺。”
林湘芸不依不饶,摇着她娘的胳膊撒娇:“娘,你要不让我做酱,我只好去缝衣服去了,唉,可怜我这白嫩嫩的手,就要扎得千疮百孔了。”
说罢左手摩挲右手,右手摩挲左右,好像指头上已经满是针眼儿了。
林夫人一想,在家做酱总强过去外面找衣服缝补,也不用点灯熬油,费眼扎手,等她做得无法下嘴,自然就不做了。最后只好敷衍应允:“好好好,那就由着你做一回吧,咱们先说好,万一不好吃,就再也别想赚钱养家这回事了。”
林湘芸点头如小鸡啄米,满口答应:“若不好吃,再提此事是狗。”
林夫人又是一皱眉,“整天的提狗做什么!”
正说着呢,梅玉脸颊红红的进来了,鼻子上还有一层汗珠子,见林夫人也在,瞅瞅小姐,不知该不该开口,林湘芸欢快的吩咐:“把东西搬进来。”
林夫人看到这七七八八的香料、辣椒才恍然大悟:原来你是先斩后奏!不过,这一点倒是自家姑娘成亲前的性子。
既然已经亲口应允,原料也都采买回来了,只好让女儿胡搞一通了,大不了就是把东西糟蹋了,再不济把锅给烧坏。
林湘芸却毫不含糊,挽起袖子就下厨,看那麻利的动作,倒是把林夫人和梅玉看得两眼发直:林家的千金大小姐居然能下厨了。
林湘芸也不解释那么多,只说:别小看人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相公读书那么厉害,我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咋能入他的眼?
她打杨唯棠的幌子打的再英明不过,林夫人一听女儿是为了配得上姑爷才痛改前非,一瞬间的忧心变成了喜出望外:一桩好亲事简直能让人脱胎换骨哇。
整个下午,林家的三个女人忙得团团转,林厚福从铺子里回家的时候已经到了掌灯时分,还没进门就闻见一股麻辣混合了芝麻香的味道,他不由得抽抽鼻子,这味道让他想起了热腾腾的大白馍,就着吃一口肯定倍儿香。
一脚跨进门里,却见闺女、夫人俩人各自手上果然有大半个馒头,蘸着一碟子红彤彤的东西吃得正香。
自己也拿馒头吃了。
像他的夫人一样,林厚福被这辣酱惊艳得无以复加。
到院子里转一圈,进来就要问一遍:“这真是你做的?不会吧?这比酒店里的厨子做得还要好啊。”
林湘芸见他爹也上钩了,趁热打铁,把自己打算在馒头铺旁边卖酱的打算一说,林厚福简直震惊了:闺女婚后不但性情变了,脑筋也跟着好使了。
和林夫人最初的态度不同,林厚福对女儿这一主意深表赞赏,人生一世,即使不求大富大贵,追求吃饱穿暖美好生活总是没错的。何况,唯棠赶考确实是个大事儿。
当场痛快的答应,支摊子的事儿包在他身上。
带着浓郁的酱味儿,林湘芸在浴盆了泡得差点睡着,浑身清爽的回到房里,看见桌上那一枝跳跃的红烛,看见那高高的衣柜,脸上渐渐热起来,再想想娘说的“读书读得眼圈都青了”,吃吃的笑出声来,摇头自言自语:“相公啊相公,你可真……”剩下半句没说出口,咽了下去,“闷骚”二字似乎有辱未来文渊阁大学士的高大形象。
扭头看见梳妆台上梁无悔给的那封厚厚的信,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一下,直接放在抽屉里锁了。人家说要转交给相公,那就只管转交嘛,即使没封上也不偷看,我也是有底线的人儿。
隔天一大早,杨家的牛车出现在林家门前。
杨林第一次到林家来,顿时被弟妹家里的摆设、用度给惊到了:没想到弟妹家里竟是这般阔气!好在来时的路上,大哥已经喋喋不休的跟他显摆了很多之前他来林家的状况,杨林也有了少许心理准备,倒不至于惊掉下巴出洋相。
寒暄一番,喝过茶,吃过点心,林湘芸开门见山入了正题:“大哥,二哥,昨天让那卖糖人的捎信儿去,原说是家里有个旧书柜没了用处,想要拉回咱家去用……”
杨木赶紧接口道:“是了是了,昨儿一听那卖糖人捎口信来,大伙一商量都说,要是别的东西是绝不能再白白沾亲家老爷和夫人的光了,只是这书柜是读书人用的,家里有三弟还是几个娃子,将来倒可能用到,既然亲家老爷和夫人好意,我们就不客气了,天蒙蒙亮就套上牛车就来了。”
杨林在一旁陪着笑,当然是不敢说他那婆娘夜里唠叨说:“什么用破的玩意儿都往咱家塞,当咱是叫花子?收废品?”
林厚福摆摆手说:“她大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那书柜以前我用过,这几年眼睛越来越不济,索性书也不看了,虽说闲置有些日子了,当年可是我请匠人专门做的,连一颗钉都没有用,全都是木头楔子,结实得很,拉回去让唯棠和小娃娃们用刚好。”
杨木和杨林连连的感激道谢,大有没完没了的架势。
林湘芸见话题就要跑了,赶紧端给大哥一杯茶,瞧瞧杨林说:“二哥,其实捎信让你俩过来,还有一件事,就是,眼下有个赚钱发财的机会,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去做?”
杨木和杨林不约而同瞪大了眼:“赚钱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