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学术精神 ...

  •   刘教授在我们专业享有盛名,虽然他是内地人,但本科就已经来到了香港,然后master和PhD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会讲非常流利的两文三语,也了解多个国家的文化。刘教授深谙内地的教育情况,而我们专业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内地人,所以为了让我们可以一步步去适应香港的授课模式,一开始上课时都以刘教授讲课为主导,大家只需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就可以了,最后几节课才会穿插提问和presentation。所以每当认真地听完一节课时,我都收获了巨大的信息量,特别是对他经常用来举例的新加坡的发展史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作为曾经的英属殖民地,新加坡如何在脱离马来西亚的庇护后,从一个缺水缺资源的小国弱国,靠着“国父”李光耀的精英政治,一跃崛起,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强国......
      我非常喜欢刘教授的课,除了佩服他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时的专业,更对他强大的学术背景赞叹有加。关于期末考核,刘教授选择的考核方式为日常考勤,小组论文和期末考试。起初我还觉得和吴婷婷两人一组挺好的,基本上我提出的意见她都表示认可,论文分配也都是我决定她支持,所以很节省时间,不像和李梦然,陶璐的那一组,经常会因为意见不合而引发不必要的口舌之争。关于最后的小组论文,我和吴婷婷简单地讨论后决定以比较德国与韩国的医疗政策为主题去完成,一人负责写一个国家。德国的资料相对容易找到,网上或图书馆里有着非常多的文献,所以我决定让吴婷婷去完成,然后我会负责资料略少的韩国部分,以及论文的开头及总结。关于这样的分配方式,只因我觉得吴婷婷要准备PhD,一定非常忙碌,而且我相信她的实力,她则欣然同意。
      说来也奇怪,我基本上不会在图书馆里遇见吴婷婷,约她去图书馆她也都是有其它安排或者表示自己习惯在宿舍学习,与之相反,我总能在图书馆与何楚钰不期而遇。有时是在早晨,我自认为已经起得很早去图书馆占座了,却发现小钰正在在图书馆里默默地看书。有时则在夜晚,当我坐在电脑前正为论文绞尽脑汁时,却看到她拿着一本书徘徊在各个书架之间,边看边思考。小钰的勤奋努力虽然来得默默无言,却也给我带去了些许的正能量。
      吴婷婷的论文很快就完成了,于是约我在学校的餐厅吃下午茶,顺带看一看论文。由于她的速度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禁有些疑惑,于是开口问道:“没想到你在宿舍的效率这么高,我在图书馆反而还慢了。”
      “没有啦,我也去图书馆,只是借了书回去看而已。”她喝了一口冻柠茶说道,“辛苦学霸你啦,还要整合修改论文。”
      “不辛苦,你不是还要准备托福吗,希望你到时考出好成绩。”我知道她的男朋友正在美国等她,申请去美国读PhD也着实不易。
      “但愿吧。对了,我后天请假回家去办理一些签证的事,所以专业里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事,麻烦你帮我处理一下。”
      “没问题。”我想着这一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只要把刘教授的这篇论文交了,除了等成绩,也就没有其他事了。
      “希望你一路顺风。”我举起自己的冻柠茶和吴婷婷碰杯,之后我们又继续聊了聊学业生活中的趣事。
      在交完论文后的一个星期,我们收到了刘教授给所有同学发来的电邮,内容是要我们每个小组约一个时间同他碰面,他会当面向我们反馈在批改各组论文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我们的论文写作水平。其他教授都是直接在系统里面评定成绩的,而刘教授却要当面给评语,写得好的还好说,如果写得烂,那就是直接去挨批评的,紧张的氛围搞得“人心惶惶”。
      记得当时提交论文时,我仔细地检查了好几遍我和吴婷婷写的论文,确定整篇没有语法错误,逻辑也清晰,唯一不足的是篇幅有点短,而且吴婷婷写的那部分语句太过简单,学术性不强。我当时也有想过找她商量改进一下,但由于一方面她已经回家,另一方面又觉得反正她写的没有语法错误,我的那部分又充实详尽,所以通篇来看并无大问题。然而当我自信满满地一个人去听取刘教授的反馈意见时,我才发现我彻底错了。
      “吴婷婷怎么没跟你一起来?”刘教授见到只有我一个人来他的办公室,有些意外。
      “她回家办签证去了,她说她请了假的。”莫名地,我觉得办公室的氛围很严肃,这让我不禁紧张起来,难道我们的论文写得很差,不可能,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
      “你觉得presentation和论文哪一个更能检测一个人的学术能力?”刘教授没有直接谈论文,而是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让我回答。
      “应该是presentation吧,如果准备得不充分,没有看很多专业的书籍,是无法言之有物的。”我一直都觉得presentation最重要。
      “我并不认同。”刘教授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presentation有很多可以投机取巧的地方,但论文却不一样,从格式,标点符号,参考文献再到每一个单词,每一个论点都是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没有任何可以投机取巧的地方。”我不知道如何回应只能沉默不语,隐约觉得应该是我们的论文太差了。
      刘教授继续说道:“但是你们的论文的呢?韩国的部分写得马马虎虎,德国的部分简直就是小学生写的作文,没有任何学术的观点,我不知道这样的论文如何递交到了我的面前,拿我当三岁小孩子耍吗?”
      刘教授很生气,我觉得他说得都对,所以无法也不需要做任何反驳。我确实投机取巧了,没有非常用心地去完成整篇论文,明知道吴婷婷写的论文没有学术性,我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交了过去,所以现在只是自食恶果而已。
      “谢谢老师的建议,我受益匪浅,下次会注意的。”我知道事已至此,唯有虚心接受批评才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我礼貌谦虚的回应,看到我尴尬难堪的神情,刘教授可能觉得先前的话语太过严厉,于是补充道:“可能你们小组成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你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我在评定成绩时会考虑的。”
      我听完后默默地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老师”便走出了刘教授的办公室。清晨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今早为了赶着九点钟准时去见刘教授,我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尽管此刻我已经知道了成绩不理想,心情很差,但饥肠辘辘的我还是决定去餐厅吃完早餐再痛定思痛。
      来到在点餐机面前时,我突然看到了李梦然刚好站在我的旁边:“这么巧,你也来这里吃早餐了。”
      “对啊,”她看到我很开心,“刚想发信息告诉你呢,Tina的课我们小组得了A。”
      “真的,太好了!”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好消息给此刻失意的我带来了莫大的鼓励。
      由于李梦然要求很严格,跟她一组我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所以成绩自然是理想的。而吴婷婷并没有么给过我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她的无条件赞同也注定了我只会固步自封,自以为是。
      现在重新来看,吴婷婷总说自己要去美国读PhD,却不怎么去图书馆,而是习惯呆在宿舍学习。然而,她写的论文却揭示了一切真相,她的所谓的在宿舍学习或许只是一个幌子,或许她就是一个只有空头支票没有脚踏实地的人。虽然吴婷婷请我的那碗云吞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但我跟她却是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曾经偶然一起共事,渐渐看清楚各自的本质后,无需任何告别,注定只会渐行渐远。
      李梦然一边和我吃早餐,一边讨论着下学期的规划。她希望和我继续一组,取得更多的A,我自然是再同意不过了。
      吴婷婷回来后并没有问过我任何关于与刘教授面谈的事,想必她已经在系统里看到所有的成绩了,也不用再伪装成学霸了。我们就这样很有默契地不再去联系彼此,任由曾经的友情疏远冷淡下去了。
      或许每个人的出现都有自己各自的使命,一旦完成也会悄无声息地退去,无须挽留,只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