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五岁的过去 ...
-
张炀最终还是没有理会李东耀的建议,坚持坐农村大巴进村。哪怕昨晚他挂了电话后,对方依旧坚持不懈的发来微信,让他务必一定包车进村。大巴里并没有出现李东耀在电影里看到的画面,没有乱叫的鸡也没有夸张的羊,只有进城采货的体面的小商人,和穿着不同民族服饰的苗族人、壮族人等等。大包的货物绑满了车顶和堆满了过道,圆头圆脸的司机大哥和盘着发的年轻售票员喜气洋洋。
张炀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他默默的观察完车里的所有人,最后将目光转向窗外。
山路盘旋险峻,山景绿色葱茏,山风软糯湿润。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张炀不忐忑也不期待,内心波澜平静。自然的感受,自然的体验,身体会帮你记住一切,顾老是这么说的。
这趟大巴的目的地是一个山中苗寨小镇,也是张炀需要二次转车的地方。到达小镇时,刚好中午,张炀在车站旁边的大排档里,点了一份苗家的酸汤鱼,他忘了跟老板说少放辣,第一口下去眼泪就下来了。
李东耀的电话在他揩鼻涕的时候打来。
“老板你不做事的吗?为什么这么闲,电话微信不停!”张炀扔掉揩鼻涕的纸,嗦着鼻子说。
“你怎么了,感冒了吗?”李东耀听到他的动静赶紧问。
“吃饭呢,辣的,别瞎猜。”张炀用筷子在鱼锅里戳,泛着辣椒红的汤锅让人发憷。他招呼老板,炒一盆不辣的青菜来。
“到哪儿了?”李东耀。
“我说地名你也不知道。”张炀放下筷子,盯着门口太阳底下发呆的黑色土狗。
“你还是没有包车。”李东耀叹气表示不满。
张炀懒得理他,看着土狗翻了个身,将肚皮露向太阳。
“注意安全,到了说一声。”这次是李东耀先挂电话,他似乎跟别人在一起,有男声在催他:“东耀哥,你快点!”
老板炒的青菜端了上来,满满一大盆。张炀吃了两口便停了,晒太阳的黑狗可能是晒够了,进屋走到他桌边,重新躺下。
他用脚有一下没一下的怼黑狗,黑狗抬头冲他翻了一个类似于“你好无聊”的白眼,气得他轻声的骂:“什么狗屁东耀哥,恶心死了!”
骂完了他又清醒了,收回怼狗的脚。黑狗晃晃尾巴表示感谢。他拿出手机,把李东耀的电话加入了勿扰名单,准备将他微信拉黑时,还是稍微犹豫了下,最终决定留着。李东耀过分的关心,让他不舒服了。
在去溪口村的破旧大巴里,张炀这才看到了李东耀说过的场景,车里动物多样,货物多样,人同样多样,男女老少都有,混杂着不同民族。气味更是多样,张炀将车窗尽量扯开到最大。他的脚边躺着绳子串绑着的四只乌鸡和六只白鸭,有两只鸭子挣扎到蹦到了他鞋背上,禽类过高的体温穿过鞋面,透到脚背上。张炀挪脚,鸡和鸭子的主人是一位缺牙的矮个子老头,穿着青布薄衫,腰间别着乌黑发亮的长旱烟斗,他冲他咧着缺牙不好意思的笑。
张炀也冲他笑。老人拘谨的模样将他的记忆一下子拉回五岁前还在村里的时候,他脑子里还有一些当时村里老人的影子,会给小孩子们吃烤红薯。他突然感觉滋味复杂,原本平静的心终于起了波澜,他开始思考,曾经的那些亲戚们是否还住在村里,大伯二伯是否还建在,从小玩过的堂哥堂妹们是否还记得他。
大巴经停溪口村。还未到村口,售票的矮个子黑脸妇女就已经开始用方言喊了:“溪口溪口到咯!”
等到村口时,张炀拎了包跨过鸡和鸭,因为个子高,下车时撞到了车门,车里有老乡笑。他回头在路边站定,冲车里人挥手,目送脏兮兮的大巴慢慢晃走。
他抬手看表,已经是下午六点,路边除了山还是山,矮山高山顺势走远,远处的大山头挂着落日和云彩,山里傍晚的风一阵一阵的吹来,他慢慢往里走,渐渐听到充沛的溪流声响。
把张炀送走后,李东耀回了趟美国,彻底将星耀从李氏剥离了出去,顺便和几个美国后期公司谈了合作,再顺便和李旭荣吃了一次饭,说了几句推心置腹的话,还给他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等忙完这一切后,李东耀才发现,张炀已经离开快一周了,而他给张炀发的微信对方一条都没有回。他换成打电话,语音总是提示不在服务区。最后他不得不打了那个三防备用电话,信号畅通,只是没有人接。他改成发短信:“怎么不接电话?”
“你还好吗?”
“没遇到什么事儿吧?”
“回个信息呗。”
“我的祖宗,你要么接下电话,要么回下信息,哪怕回个嗯都行。”
“你再不回,我就带人去找你了。”
当他发出要进山找他的信息后,张炀终于回了短信:“嗯。”
李东耀确定了他的安全,但还是被他这个“嗯”堵得气血不通,只能耐着性子故意激他:“是本人吗?是本人的话给我回个电话,不然我报警了!”
张炀的电话马上打来:“我是张炀,我很好,这样可以了吧?谢谢,再见。”说完他就飞快的挂了电话,没给李东耀丝毫开口说话的机会。
李东耀气得咬牙,打回电话,对方不接。再打,对方直接关机了。
“可真是我的祖宗啊!”李东耀对张炀是无可奈何了。
这边张炀挂了李东耀的电话后,心中郁结,干脆拎着相机出门,一路瞎拍。途中遇到租他房住的张三小,骑着三轮车在土路上高高低低的蹦着走。看到他,顺便问他:“晚上回来吃饭吗?”
张炀冲他摆手:“不了!”
张三小继续踩着三轮车蹦着往前走,边走边哼最炫民族风。
张炀转身,对着他的背影按了一张。
张三小不认识他了,他是大伯家的孩子,排行老三,大他三岁,小时候两个人玩过水,打过架。当然,都是张三小揍他。他小时候可瘦小了,在村里的时候谁都可以欺负他。张三小是他小名,大名叫张闯。六天前,他刚进村就碰到了他。
奇怪的是,他一眼便认出了他,他没想过五岁前的记忆居然可以如此深刻。他故意找他搭讪,跟他说他是上海来的摄影师,来这边拍照的,拍好的照片以后是要发到网上宣传贵州的,同时给了他一千块钱说要租房子。张三小看到钱很热情,二话不说就带着他回了家,甚至腾出自己睡的房间给他。
张炀当天晚上就用拍立得给他们全家拍了照,一家四口更加喜欢他了。尤其是他的大女儿张琳琳,用他熟悉的粉丝的眼神看着他,让他很有压力。不过还好的是,山里的孩子还是羞涩内敛的,哪怕眼神已经喜欢得要冒火了,但行动上还是很克制的。张炀也就不习惯了一天,隔天就让人女孩随便看了,还时不时主动找她打听些村里的事情。
比如他家的那些旧亲戚,张炀爷爷奶奶在他出生前就死了,最亲的也就是张爸的两个哥哥,张炀的堂兄弟姊妹了。
他大伯,也就是张琳琳的爷爷,前两年老死了,就是睡了一觉没醒来的那种死法,没遭任何罪,寿终正寝,是村里难得的喜丧。
搬到贵阳后,张炀还偶尔听到爸爸提过他的这个大哥,说他是真老实人,据张黎说,爸爸偷偷给他寄过钱。
大伯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怎么念书。除了张三小留在家里外,另外两个堂哥都去广东打工了,还有一个小张炀两岁的堂妹,嫁到了附近的苗寨,据张琳琳的不完整表述,应该是在江浙一带的服装厂做缝纫工。
至于二伯一家人,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张炀在村里逛了一圈,乱拍了很多照片。经过这几天的熟悉,村里的老人小孩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哪怕被他镜头对着,也不会像第一天那样,扭身就躲了。他转来转去,最后终于转到了他五岁前的祖屋地址,他依稀还记得一点路,之前他总是无意识的绕开,这是他第一次转到这里来。宅基地还在,只是房子早就坍塌了,几种不知名的爬藤植物,将堆砌的残瓦断木包得严严实实,好像一个绿色的坟墓。坟墓上还挂着爬藤植物大大小小的浅紫色花儿。
而旁边二伯家的祖屋因为废弃年份稍晚,大体框架还在,门窗都已腐旧了,二楼的木头阳台边长满了细长的白色蘑菇,而一楼堂屋的大门不知被何人推倒了,里面空无一物,只剩下墙壁上已经看不清楚人脸的领袖画像。门口的石板台阶上已经长满绿苔,石板缝里的杂草也在茂盛的生长。隔壁的爬藤也已经顺着废弃的晾衣线爬到了屋顶,再过两年,估计又是一座新的绿坟。
张炀站在二伯堂屋正对门的位置,端起相机,按了一张全景照片。镜头里的屋子被拉的很远,因为没有调光,房子和天,都很暗。
当年连夜搬家的场景,张炀记忆深刻。深刻到,有一只他最喜欢的红色蜡笔,因为匆忙掉到了床底他都记得。那只蜡笔慢慢的滚到了床底,妈妈说不要找了。
五岁时的他不懂爸爸突然的决定,他都来不及体会背井离乡的悲伤,新生活马上淹没了他。妈妈常说,小孩子是没有记忆的。他问姐姐是真的吗,姐姐没回他。他又问姐姐,你记得老家门口的大树吗,姐姐说:“都忘了。”样子是冷漠的,看他的眼神是嫌弃的。
他和姐姐张黎五岁之前很亲。因为爸爸常年在外做事,而妈妈又忙于农活,大人根本没时间管姐弟俩。姐姐不管去哪里,都会带着他。不管做什么,都会让着他。哪怕是别人给的一个地瓜,都是他吃好了,才轮到她。在得不到父母关爱时,大他两岁的姐姐就是他的天。
而搬到贵阳后,他的天塌了,张黎突然就跟他疏远了,不再跟他多说话,出门也不会带着他,不管做什么都不再想着他。而姐姐对他态度的突然转变,对他伤害很大。他从那个时候,就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他好像被抛弃的玩偶,他想可能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拼命的寻找原因,但好像都不对。不管他怎么努力,怎么对她示好,她对他始终还是保持距离的。年纪越大,两姐弟越像陌生人。
直到前天和堂哥张三小喝酒,酒后的他跟他讲了二伯一家搬走的原因。因为他执着的追问那栋房子为什么废弃了,那一家人到底去了哪儿。
“那是我二叔家。我二叔他,把自己女儿肚子搞大了,畜生都不这么干!”张三小是带着非常嫌弃的表情说的。农村人,最忌讳的事情,大概就是□□了。
“我二婶她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喝农药了,三个人四条命。”张三小说到这里,后面全部都是咒骂了。骂累了,他和张炀干杯,喝了一大口酒后继续说:“我三叔家的妹妹,也差一点被那个畜生祸害了。不是我爹爹去得快,也出事了。”
尘封的记忆就是在此被突然打开的,好像一个潘多拉宝盒,黑色的记忆汹涌而出。张炀记得五岁之前的很多事情,唯独忘了这一段。二伯把姐姐带进了房间,他以为是二伯要偷偷给她好吃的,馋嘴的天性让他偷偷跟着去了。
二伯把姐姐带到了他家的侧屋,他锁了门,但是门缝很大。他站在门口,透过门缝,看到姐姐被他脱了衣服。姐姐反抗,他哄她,给她苹果和糖。姐姐还是反抗,他把她按到了床上。姐姐看到了门缝里的他,她哭了,她喊他:“炀炀,炀炀,去喊姆妈!”
二伯一边按着她,一边回头看门缝里的他。他有一张和爸爸很相似的脸,平日里的亲和已经完全不见,只有眼底的凶光。他的声音发冷:“你敢喊,就剁掉你的基(非错别字)巴!”
五岁的他不明白,为什么二伯要脱姐姐的衣服,为什么二伯要剁掉他的基巴……他知道二伯在做坏事,可是不懂他要做什么坏事。他害怕极了,害怕二伯追上来剁掉他的基巴。他转身就跑,姐姐还在房间里哭着,喊他的名字,喊姆妈,喊爹爹,喊不要。
后来呢?
“当时是我告诉爹爹的,因为三叔家的小个子弟弟在草堆里哭,他叫炀炀,那会儿这么小一只,像只鸵鸟似的插在草垛里,哭得声音很大,嘴里喊着乱七八糟的话。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不好,只知道往那个方向指。”微醺的张三小还学了当年五岁都没到的张炀的动作:“就这么指,就这么指,边哭边指。”
“我就往那边跑,然后听到三叔家的妹妹哭哦,跑进去一看,不得了,就跑出去喊人了,喊来了爹爹,把他打了一顿咯,以为这样就好了。那晓得哦,后来还是搞出那些丑事,害死一家人。”
后来的记忆就这么对上了,在一种突然的情境下,在张炀没有丝毫准备的时候。爸爸突然的搬家,姐姐对他的疏远,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开门的钥匙。
可是,时间已经太久了。就算找回了那些记忆,好像也已经于事无补了。赵三小还告诉他,二伯后来被人打死在山里了,至于是被谁打死的,没有人知道,警察都不愿意查。大家都认为他死有余辜。
张炀在二伯废弃的房屋前,盯着曾经张黎差点出事的侧屋,一直站到天黑。最终他还是拿出手机,给姐姐张黎发了一个迟到的微信:“对不起,姐姐。”
张黎回了一个“?”,张炀说:“前几天在贵阳,没有去看你,对不起。”
“没关系,有空再来。”张黎用语音回。
“嗯,好。”
“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张黎又说。
“什么好消息?”他问。
“你要当舅舅了!”张黎笑着说的。
张炀呆了很久后才捧着手机兴奋的喊:“什么时候的事,几个月了?男孩女孩?”
“刚五个月,双胞胎哦!”
“双胞胎,天啦,双胞胎!”张炀已经激动的语无伦次,如果不是山里信号时好时坏,他此时一定会跟张黎视频聊天的。
张黎发来一个微笑。
“谢谢你,我的姐姐,愿意告诉我这个消息。”张炀差点哭出声。
“也谢谢你,炀炀。我知道前一段时间你很难,我和你姐夫都看到新闻了,可是我又不知道能做什么。我对你一直有误会。怀孕后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有些事不能怪你。”张黎发来很长一段话,她很少跟他说这样的心里话。
“有空来贵阳看我。”张黎说。
“嗯,一定,姐姐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姐姐的谅解,并没有减少张炀心中因为重新找回记忆后的内疚。他坦然的让这种内疚灌满胸腔,压抑的喜悦在其中游走。他忍住多种情绪带来的冲击感,抬头望天。山里的天干净,哪怕天黑了也还透着宇宙的深蓝,闪耀明亮的繁星点缀其间,四周的草丛里有蛙叫虫鸣。他觉得这一次回到老家,好像冥冥之中有命运的牵引。如果没有经历过之前的起伏唤醒心中对演戏的执着,如果没有李东耀的死缠烂打接下这部特别的电影,如果没有这种机缘巧合,他不知道要用何时才能走回这里,寻回被他藏在记忆里的东西。他失去的不只是一段短暂的记忆,而是一个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