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帝王心事 ...

  •   赵政心下忍不住叹气,到底周朝的分封深入人心。纵使他平定之初就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但六国存在的时间太长太长,他不可能一口气将六国百姓尽数屠灭,如此又谈何能在短短数十年间真的断了他们的传承?可不能断了他们的传承,又怎么可能实现天下真正的安定?
      故此,赵政心中也是矛盾的。他堂堂正正赢得了天下,如今却要为子孙后代,为了大秦的万世基业算计他人。他也曾想,若这世上真有不死药仙药该多好?他若能长命百岁,在他的治理下,六国余孽根本掀不起风浪,他自信在他的治理之下,大秦的铁骑将踏向更远的地方,而他治下的盛世江山定然千古传诵,这世间,便再也没人能及得上他。
      可徐福到底辜负了他的信任。徐福原不过是忽悠他的,奈何他当时壮志凌云被美好的蓝图吸引,到底轻信了他。若不是这次东巡,一时无意提及,只怕他根本就不知道徐福早已偷渡回来了。
      说不恼徐福,那还真是假话。可听闻出海人员的惨状,他们所受的惊吓,赵政又觉得他们也算是受到了惩罚。一时便有些心软,便打算饶过徐福,并恩放活下来的那七十二个孩童归家。可奈何那徐福不知死活,竟还敢口出狂言说什么真有不死药,说是海上有大蛟鱼阻拦,故此不能到达。
      他见徐福一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情形,只得命徐福独自随一队军队上船,并准备了连弩等物,并向士兵们传达,若此行遇不到徐福口中的大蛟鱼拦路,便就地将他抛入海中去替那些惨死的孩童陪葬。
      可谁曾想到,最后军队却又将徐福带了回来。领队之人拿出比船还巨大的蛟鱼骸,回禀他道,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数十里,经过荣成山,再前行到芝罘时,果然见到大蛟鱼,当即连弩齐射,大蛟鱼中箭而死,沉入海底,他们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寻得这副骨架回来复命。
      赵政不信徐福,但不得不信自己手下的军队。况这大蛟鱼的骨骸着实大得惊人,证据确凿,倒也不好再牵连徐福。只是那徐福竟不知见好就收,还拿不死药游说于他。赵政不堪其扰,又恰逢太医例行诊治,言说他身体不大好,还请早作打算。
      思及身后之事,他到底没有拒绝徐福再请出海的请求。一方面是对仙药之事心存了一份奢望;另一方面则是对上次徐福出海,船上之人百不存一而耿耿于怀。他想,既然要征召童男童女,这次倒不如将计就计,全部征召六国贵族后裔,将他们集体送出去,命运则交给天意。
      如若死于海上,那是他们福运不济。若侥幸真寻到了仙山成为仙人的侍从,那他也不亏,有了不死仙药,他便能一直活着,只要他还活着,天下又有何人能掀起风浪?即便他们中的某些人如同上次一样,大难不死,偷渡返航,他也乐得不去追究,毕竟经过海上风浪威胁,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更加惜命。而惜命的人,自然做不出什么举起反抗大旗的热血之事。
      他将一切都计划得很好,却独独对阿娓的存在,拿不定主意。毫无疑问,他是讨厌她的。区区一个小女童竟敢拿王姬的身份来压他?他可不信她不知周被灭了多久,毕竟她可是师承史家。她的父亲姬承在他面前都不敢摆谱,可她却敢!
      她不仅敢,还莫名让人觉得她的确有这样的尊贵。这样的矛盾出现在一个九岁的女童身上,他着实有些兴趣。只可惜他老了,若再年轻三十岁,他遇到她,铁定会花心思聘她来做一国之母。她的身份与气度却实当得起国母之称,只可惜他已经老了。
      若将她聘给儿子辈、孙子辈为妻呢?赵政仅这么一想便打消了主意。她这样的女子,一般人岂又驾驭得住她?替后辈聘娶,最后只会是引狼入室,她铁定会成为下一个芈八子,或者更甚。
      她毕竟是周王室近支唯一的血脉,若成为国母,再进一步也可成为女帝。毕竟她若打出旗号恢复周制,只怕六国贵族都会心甘情愿尊她上位的。届时,便是得以复国的天下人,也会称颂于她了。
      千辛万苦得来的江山,怎么可能拱手让人?于是赵政神情一紧,终究起了杀心。
      大殿里静静悄悄的,只听得沙漏倾泻的沙沙声。自阿娓说出王姬、诸侯国之语,赵政没出言呵斥后,大家就眼观鼻,鼻观心地沉默了起来。
      沉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陛下的沉默。天知道这句话会让皇帝陛下想到什么?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赵政不是天子,也不屑成为周时被架空的天子,他自比三皇五帝,拟了个尊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并期盼着大秦的万世基业,是以他的壮志、他的雄心、他的霸气,一直都明明白白的,多少年来,无人敢触他的锋芒。
      如今倒好,一个年不过九岁的女童,却来了个言语挑衅。众人都在暗猜,皇帝陛下会不会一怒之下就叫人将她拖出去斩了?若真要斩,他们这群人又该不该求情?众人之中,蒙翁是最紧张的,而站在他身边的阿娓则明显是最淡定的。
      赵政见此,怒急反笑:“王姬?是你父亲这样告诉你的么?”
      阿娓也在笑,只是那笑不达眼底:“家父?家父若有此等胸襟,陛下你还能如此安坐在帝位之上?”
      阿娓又一次语惊四座。
      赵政却难得地沉默了片刻。他原是想拿阿娓的父亲姬承的性命吓唬她一下,好教她服软。可她倒好,不仅不曾顾及,反将他一军。姬承此人素无大志,是以从不参与那些反叛勾当。要知道,此时此刻早不同于当年秦灭周时,身为天子后裔的他若想参与,振臂一呼,六国之士怕真是要从者如云了,如此他还真会坐不住。
      只是,也亏得姬承素无大志吧,否则他的父辈和他,又岂会任由他苟活至今?
      赵政不杀姬承,不过是需要一杆旗帜去标榜自己的仁善。但若这根旗帜让他感到威胁,他自是会腾出手来将其折断,比如,数年前,他就亲自折断了旗帜之下的那杆小旗帜,阿娓的兄长——姬安。
      忆及旧事,赵政丝毫不觉愧疚,身为帝王,便注定要果决地将威胁一一铲除。毕竟仁慈不能强国,太过仁慈或是明君,但绝对不会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但天大地大江山亦大,是以他只能狠下心去斩草除根。
      犹豫、仁慈乃是帝王大忌,这也正是他一直不喜长子扶苏之处。望之是明君,却不足以成天下主。
      他大秦要的是扬名立万的万世基业,并不是如周王室倾颓苟延残喘的懦弱的王。过去这么多年,扶苏终究还是不曾明白。此乃大秦,不是大周,他仰慕着先贤,却终究忘了做他自己该做之事。
      扶苏与周室相似的懦弱、他和阿娓相似的锋芒,一念及此,他终究还是怒了。他堂堂帝王威严,何容一个小女童侵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帝王心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