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分离 ...
-
正巧第二日,皇帝来宁祥宫散心,周贵妃便将两个才人的话添油加醋说了一遍,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可怜的伯扈,小小年纪就被这样一个女人操控着,日后继了位我真担心大明的江山啊!”
朱宏起本想散心来的,这下也眉头紧锁,愤愤不平了,大手一挥道:“把这个宫女赶了出宫吧。”
一般宫女在25岁以后就该‘退役’出宫了,所以这个方法从理论上来说完全可行。
可是周贵妃却摆手道:“不可。皇上忘了,这个万宫女本是慈宁宫的,即使赶出宫那也得请示太后才行。”
朱宏起却道:“太后要是舍不得,那就再把她调回慈宁宫,反正太子宫是不可留她了。”
周贵妃见目的已达成,不免心花怒放,招呼宫中设了上好酒宴,歌舞升平哄皇帝开心去了。
慈宁宫中,孙太后也早已耳闻了宫女宦官们关于小玉和太子的传言。以前,她以为太子因为年幼而对小玉有着某种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差距也会逐渐拉大,而关系自然也就疏远了,所以一直没有加以干涉。没想到随着朱伯扈渐渐长大,情况越来越严重了,连两个美貌如花的女孩也不能打动朱伯扈。
所以当朱宏起来与孙太后探讨小玉的时候,孙太后一口答应,将小玉调回慈宁宫。
消息传到太子宫,两个才人眉飞色舞,抑制住内心的狂喜静观事态的发展。朱伯扈当时就要冲往慈宁宫求太后收回谕旨,被小玉死死拦住。她知道事情不能再扩大了,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眼前能做的就是明哲保身,否则她将永远失去和朱伯扈在一起的机会。
临走的时候,她像小时候那样拥住朱伯扈,抚摸着他的脑袋,轻声问:“伯扈,你想不想永远和我在一起?”
朱伯扈噙着泪水说:“想。”
小玉微笑着说:“那就好。从今天开始你要记住,我今天的离开是为了以后的相聚。在这段时间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冲动,今后,你要努力做出忘记我的样子,别人问起你,你也要说不记得我。和宫里的才人要和睦相处,不要让她们看出你心里还有我。”
朱伯扈轻轻抽泣着说:“如果我做不到呢?”
小玉叹口气道:“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是要了我的命。这皇宫之中处处是虎狼,随时要取我的性命。”
朱伯扈慌忙点头道:“我一定按你说的做。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小玉笑道:“永远也不回来了,因为这太子宫已经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了。”而后,小玉轻咬着朱伯扈的耳朵,用只有他们两人听得见的声音说“等你当皇帝的时候,你就可以让我去任何地方了,包括你的身边。”
从此,两人恪守着共同的秘密,为了甜蜜的未来,他们苦苦压抑着思念。在这段时间里,小玉变了,她变的仇恨周围的人,仇恨朱伯扈以外的所有人。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自己的忠诚,却最终被人们唾弃、被人们耻笑、被人们捉弄。她压抑着内心的怒火,等待着反击的那一天。
在孙太后面前,小玉一如很多年前的那个小姑娘,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面对其他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她咬紧牙关装作看不见。
一日,厨房在熬鸡汤,小玉经过的时候,一个宫女大声说:“哟,这老母鸡怎么跟童子鸡一块炖啊?谁发明的啊?”
另一个宫女接道:“从小一块长大,分不开了呗。”
“谁说分不开啊?这老母鸡身子沉,压的童子鸡跑不了啊,非得有个力气大的,一提溜可不就分开了。”大家哄堂大笑。
小玉低着头快速走开,只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样貌。
自从小玉被调离太子宫,大家一致认为她再无出头之日了,以前那些嫉妒她的人便抓住这个机会极尽冷嘲热讽。而小玉的退让更让他们觉得这种嘲弄的快意。
与此同时,太子朱伯扈几乎完全被两个才人给软禁了。两个才人奉了周贵妃之命,密切关注太子的情感世界以及行为动向。
朱伯扈也渐渐明白了小玉临行前的嘱托,表面上对两个才人和颜悦色,装作全然忘记了小玉这个人。
有时候才人们故意拿出小玉以前用过的东西,当着朱伯扈的面吩咐宫女们当垃圾处理掉,朱伯扈只当作不以为然,偶尔还发表一两句意见:“很好,旧了就扔掉,放这里也碍事。”
两个才人欢天喜地去跟周贵妃汇报战绩,夸赞太子在她俩的光辉照耀下,已经把那个老妖精忘到九霄云外了,连看到她用过的东西都已经不记得了。
周贵妃松了口气,为太子的改邪归正感到欣慰。
其时,孙太后也在密切关注小玉,当时把小玉留在慈宁宫也是念及往日情分,按说这样的人留在宫内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太后做好了随时将小玉驱逐出宫的准备。
然而小玉在慈宁宫,安于职守,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太后也不禁拿不定主意,决定试探一下。
“小玉,你今年多大了?”太后装作随口聊天。
小玉低首回答:“回太后,小玉今年33岁了。”
太后道:“一般宫女25岁就该出宫了,还能赶上嫁个好人家,也都过得不错。33岁恐怕就不好嫁了啊。”
小玉低眉信目缓缓说道:“小玉7岁被父母卖掉,孑然一身,幸得太后垂怜,小玉16年前便暗暗发誓,要用此生偿还太后的恩情,只要太后交待的事情,再苦再累小玉也会坚持下去,不管五年十年,决无半个不字。小玉生是太后的人,死是太后的鬼,此生任凭太后处置。”
小玉一番话,令太后想到了那个破旧的小胡同,周围遍布了景帝布置的大内高手,换作任何人,都可以用朱伯扈做一笔很大的单子,可是小玉却无怨无悔的守了朱伯扈5年,又将他完好无缺的送入了宫中。如果小玉是个贪图荣华的人,那5年就是极好的机会,可是她并没有这么做。想到这,太后不禁有点惭愧对小玉的猜疑了。
从此,太后对小玉放松了警惕,也打消了驱之出宫的念头。
同时,关于下一任皇后的人选,又开始起了波澜。
由于周贵妃推荐的刘、王二位才人,与太子相处日益密切,而障碍万小玉也清除了。周贵妃便开始怂恿皇帝否决之前的三个人选,而改从刘、王之中选一个。
朱宏起经过对太子宫的多方考察,也发觉太子与二位才人相处融洽,而这二位也算出身名门,相貌资历也都说得过去,便私下应允了周贵妃的建议。
周贵妃忍不住将胜利的果实与那两位美貌才人分享,二人也是万分高兴,对太子愈发殷勤了。只是,渐渐的这种殷勤便变了味。
因为两位才人意识到彼此实际上已经成了竞争对手,皇后只能有一个。二人便开始了互相拆台,每日里争风吃醋,好不热闹。
未来的皇后,这么个充满梦幻的位子,打架的自然不止刘王二人了。悄悄的,一位姓吴的小姐也开始介入了战争。
一日,朱宏起最宠信的宦官刘玉,从波斯弄来了一些奇珍异宝,邀请皇帝、皇后、太子同来观看。席间,刘玉还邀请皇帝一家欣赏了精美的波斯舞蹈。舞毕,领舞的美貌女子亲自将价值连城的波斯珍宝分别献于皇帝一家三口。
太子好奇于这个女子,不禁问道:“为何这波斯女子与我大明女子相貌如此相像啊?”
女子赶紧跪地,娇声回答:“回太子,小女子姓吴,乃京城人氏,只因自幼喜舞,对各族舞蹈均有研习。”
“噢?”太子道,“你还会什么舞蹈?不妨跳与我们看看。”
皇帝见儿子高兴,也不免来了兴致,抚须哈哈笑着说:“是啊,不妨再来一曲。”
“遵旨!”姓吴的姑娘退出换舞裙去了。
不一会,跑出来一只花枝招展的大孔雀,仔细一看,却是方才的吴小姐,她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只把皇帝一家看得眼花缭乱。
把个牛玉在一旁乐呵的合不拢嘴。说起这吴小姐也不寻常,出身官宦世家,交际甚广,与牛玉关系尤为密切,今晚这一出便是她与牛玉联手炮制的自我推荐、闪亮登场,而目标便是未来的皇后之位。
于是,表面上是三个女子的战争,实际上就成了周贵妃与宦官牛玉的较量。
而周贵妃的枕边风无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朱宏起决定让王才人作为第一人选,刘才人为第二人选,吴小姐便成了第三人选。
天顺八年(1464),朱宏起驾崩,明宪宗朱伯扈继位,年号成化。
令人们想不到的是,在皇后的册封大典中,出现的居然是吴小姐,当然,现在该叫吴皇后了。刘王二才人哭得惊天动地,周贵妃气得直跺脚。
其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宏起临终前召见过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儿子朱伯扈(这是人之常情),第二个人便是宦官牛玉。
多年的枕边风尚不及临终一面,所以说男人的心思是很难捉摸的。
与此同时,在慈宁宫的一个角落,还有一个人正在激动地等待着奇迹的降临,那就是宫女小玉。也许所有人都在问: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呢?
本章结束
敬请收看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