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以色列随笔之耶路撒冷 ...

  •   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今天早上还在被窝的时候,小威摇醒我,说地震了。我猛地惊醒,沉静两秒,却没感到晃动,笑他神经敏感,于是一个翻身又呼了过去。等到起床以后,看新闻果然又有地震了,还说成都震感强烈。原来以前那些余震报道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我反应迟钝。汗一个……

      下午智利也发生震了,居然是8.8级,这下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了,地球近来很不安分呢。

      之前对耶路撒冷的了解仅限于几个名词符号:三教圣城、哭墙、清真寺、犹太人……这次终于能近距离体会一下它的厚重与魅力。

      导游说这里很常有这种云层透出阳光的天气,沐浴在圣光中的耶路撒冷有种庄严冷峻的美,如同圣音梵唱般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走近之后就能更真切地感受这座城的厚重底蕴。其实一路上我发觉中国人在这里挺受欢迎的,我们团一共5个中国人,导游总是特别照顾我们。

      我们站在山坡上眺望,圣城标志性的白色建筑群看起来很有层次感,有点像梯田,不过近看就没那种错落有致的效果了,有点乱。

      我们还特别参观了一片犹太人墓地,据说超级贵的。导游说因为犹太人毕生都想回到故乡,就算生前不行,死后也要实现。

      进了耶路撒冷城里,人就挺多的了,当地最多的就是犹太人和□□人。导游是个话挺多的人,一路上就给我们讲着犹太人的历史。大多是些流离的苦难岁月,让大家本来轻松的心情都沉了下来。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聊“敏感话题”,毫不避讳地聊巴以战争、中东战争、加沙,由于对这方面的常识严重缺乏,我只好听天书般地跟着大家哼哼哈哈。

      之后我们又经过老城区,这里的建筑更为残旧,据说是中东战争留下的,看着满墙的弹孔,似乎也能一窥那枪林弹雨的动乱时刻。

      穿过一座巨大的城门,拐过几个弯,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哭墙”,这儿是犹太教圣地,拥有近2000年历史。很多虔诚的犹太人或站或坐,或唱或念,或前仰后合或摇头晃脑,总之怎么看都不像正常人的行为。不过这也是因为我这个无神论者无法体会宗教的力量吧。大概犹太人的血液和灵魂里就流淌着某种神秘的东西,让他们神经变得异常的敏锐,也许真能体会神的精神和先贤的思想。

      顺便提一下,这里专门有一种犹太人,成天啥都不干,就专心致志地研究教义,政府对这种职业宗教人士会发放很高的补助。至于究竟有多高,我只能说远比中国所谓的白领待遇好。

      耶路撒冷有个好政策,据说全城的景点没有一处是要门票的,当然前提是你得乖乖接受安检。因为到处是荷枪实弹的巡逻,而且还有很多女巡逻,这让对中东已有重男轻女既定印象的我颇为吃惊。

      从哭墙过去就是□□的地界了。导游认真交代我们要看好自己的东西,因为这里有很多“手脚很灵活的朋友”,还绘声绘色的描述,小贩们是如何同这些“朋友”合作,先以工艺品吸引人,再由同伙行窃的。还说他们是连偷带抢,东西一旦入手,就算是他们的了,你要在想要回去,基本不可能。而且他们人多势众,又团结一致,即使来个群架什么的,也没在怕的。

      这里真的很乱,大概是由于巨大的的区域差异吧,让我想起一些不是在现实中见过的场景,比如《夺宝奇兵》的黑市,又比如《鬼吹灯》里的古城。不过有一样让我十分亲切,就是那满眼的“made in china”。

      挤来挤去,也没顾得导游的解说,糊里糊涂就走出了□□区,到了新教的地盘。导游开始大谈这里各个地名街名的由来,居然还都是有宗教典故的。只是在我这样的人听来,没什么共鸣。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圣安东尼教堂的那个华丽又古老的大十字架。

      然后我们又去了鼎鼎大名的“复活教堂”,那富丽堂皇又底蕴深厚的精美壁画……唉~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了,总之很神圣、很漂亮……有机会应该去看看。

      我们在耶路撒冷住了两晚,也许是真的感染了圣地的庄严,晚上竟然也没有干坏事。然后去了伯利恒,参观了“主诞教堂”。

      至于纪念品,我们除了一些小玩意,就买了一套华丽丽的水晶杯子,就是游记开头烛光晚餐用那个。以色列的水晶工艺在世界上都蛮有名的,但是回来炫耀的时候被人笑我们那么大老远地就带套杯具回来。一套杯子花了近300美元,也的确够杯具的了。哈哈,不过没关系,多洗它几次就变洗具了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