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二十七节 ...

  •   “停!”一行人没从刚才讨论的房子里走出来几步就被楚悬镜使叫停。
      “搜身了搜身了!来来来,都帮着互相搜一下身啊!沐沐过来,我来搜你。”楚悬镜使招呼着,开始了兵荒马乱的搜身。

      “诶哟喂,叶庄主你这藏的什么啊!”方大侠说着,从叶庄主袖子里翻出一张相片。
      黄公子见状大惊失色:“靠靠靠靠靠靠靠靠靠靠!方锐你别看啊啊啊啊啊!”
      魏阁主凑了过去:“来来来,有什么不想让人看的就拿出来让我们乐乐!”
      黄公子嚷嚷:“你妹你妹你妹!老叶你就不能收得走心点吗?!”
      “啧啧,都是天意啊,天意。”楚悬镜使送给黄公子一个饱含同情的目光。

      “等等,这个是什么?”肖尚书从喻公子身上摸出一块玉佩。
      苏郡主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南楚皇室的信物。”
      “我去!深藏不露啊!”楚悬镜使感叹,“南楚被刁光斗拿走一笔钱,这下子还派人来嘉州偷钱吗?”
      “我并不知道这块玉佩的来历,此次来嘉州也没有盗印的打算。”喻文州微笑中透着无奈,“这块玉佩是母亲给我的,自小就带在身旁,不知道有怎样的寓意。”

      几人将信将疑,进入现场开始第二轮搜证。

      “方大侠,你这点心铺子不简单呐!”叶庄主道,“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人购点心若干;小的账都不记,净记些个大帐或是外地来玩的公子哥们;这下子,这嘉州里有钱出现的的地方都被你摸了个门清啊!”
      方大侠嘿嘿一笑:“想当第一侠盗,还不得有那么点情报来源。”

      一番搜查下来,缺钱的人还真不少:韩王、张将军、苏郡主、孙小王爷都是打仗缺乏军饷,罗通判家里那是穷得一贫如洗,至于叶庄主——
      “在兴欣的账簿上,有一条:牡下县大旱,赈灾财务共计一万缗,不知道偷盗官银来赈灾算不算在兴欣的业务之中?”王提刑拿着兴欣的账簿问叶庄主。
      叶庄主挑挑眉:“那我只能说,困难时期的时候,确实是。”

      “这儿有密道!”包子突然喊道。
      几人匆忙赶去,原来是蓝溪阁的铺子,书架被推开之后,地上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王提刑点亮桌上的油灯,带着一行人走进密道。密道不宽,刚刚容纳两个人并排通过,地上的泥土还很松软,用来支撑密道顶上泥土的架子也没有拆,地上甚至还能看见随意散放的锄头。
      密道的尽头是一块石板,几人合力把石板撑起,出现在眼前的赫然是嘉州银库。

      “你们蓝溪阁很可以啊。”半晌,韩王说道。
      魏阁主毫不客气:“哪里哪里,江湖第一而已。”
      喻公子若有所思:“这个密道是刁光斗挖的吧,中间有人写密信向兴欣山庄告发了刁光斗的计划,后来蓝溪阁得知这个消息,才把这间铺子买下来了。就是不知道,这铺子是蓝溪阁买的,还是兴欣以蓝溪阁的名义买下来的。”
      “要是兴欣知情的话,包子岂不是傻了。”孙小王爷说话毫不客气。
      张将军道:“贼喊捉贼也不是没有可能。”
      叶庄主故技重施:“按照规则,只有真凶可以说谎,那么我和包子……”
      “少来这一套,”楚悬镜使打断叶庄主的话,“有件事要和大家说一下,待会儿投票的时候只有九个选项。”
      “九个?那就是有六个人合并成三个或者是四个人合并成一个了。”罗通判算得很快。
      楚悬镜使道:“是的,叶庄主和包子是一组,韩王和张将军是一组,苏郡主和孙小王爷是一组。所以,叶庄主,这个密道你到底知不知情?”
      叶庄主没有再打马虎眼:“我知道有这个铺子的存在,但不知道这个密道。几天前有人向兴欣告密说刁光斗打算盗银,兴欣派人去查刁光斗这个人,刚好查到这间铺子。就在我们打算出手的时候魏阁主告诉我说,这件事不用我管了,他已经把刁光斗关起来,并且处理他留下来的一堆烂摊子。”
      魏阁主道:“就是这样,老夫这刚刚盘下这件铺子,还没来得及处理这条密道,就听说官银被盗,害怕填密道动静太大被上面发现,就没填。”
      “不是,方大侠都知道上面官兵被调走大半,你们蓝溪阁会不知道?”孙小王爷大写的不信。
      魏阁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蓝溪阁要管这天下所有地方的消息,方大侠就只用守着嘉州就行了,指不定在嘉州方大侠的人手比蓝溪阁还多呢!”

      “卧槽,咋又扯我身上了?”方大侠一脸崩溃,本着我过不好别人也别想过好的原则,立马转火黄公子:“黄公子,我在公孙健家发现了合芳斋桃酥的包装纸,在在场人还有公孙健中,只有你在十三号去合芳斋买过点心,所以公孙健那儿的点心是不是你带过去的?”
      “是呀!”黄公子说,“公孙健算是我师叔,我到嘉州来顺便拜访一下,有问题?”
      “你们真是够了!不问就不说是吧!”楚悬镜使大感头疼,在笔记本上给黄公子添了一条。不过她也就是随口一说,这年头,多说一点线索就是多给自己添一点嫌疑,最后投票票数最高的人可是要被关在笼子里的,谁会无缘无故多说呢?

      王提刑道:“刚好人都聚这儿了,那现在大家就说说有没有发现字迹一样的?”
      众人纷纷摇头。
      “其实有一个地方我们都没有找。”张将军突然说。
      “张将军说的是……周知州的知州府?”喻公子问。
      张将军点点头,于是一干人等又赶去了知州府。
      “我的个天!”黄公子惊呼,“周知州,这就是你的字呀!”
      “不可能!”周知州斩钉截铁。
      黄公子道:“得了吧,你自己来看看,是不是你的字?”
      周知州接过纸认真比对,最终哑口无言。

      周知州这反应反倒让大家觉得蹊跷,若真是这么简单,周知州又何必拖到现在?他大可在孙小王爷拿出这封信之后编一个合理的借口,而不是现在被堵得无话可说。

      一直没怎么发表意见的苏郡主提议:“要不然……把纸放水里泡泡?”
      众人大汗,照这么说是不是还要把信放火上烤烤啊!结果居然就见包子抄起知州府院子里的水桶就提了进来,把纸放进去一泡——
      果然什么都没发生。

      “啊,那就再放火上烤吧。”苏郡主笑道。
      “我的苏姐姐……”方大侠伸手去捞泡湿的信,之后立马改口“苏姐姐我爱死你了!”

      无他,刚刚还是完整的一张纸的信被方锐一碰,立马四散开去。

      这信,竟是有人把周知州写过的字剪成一小片一小片之后拼出来的!

      “我记得,罗通判桌子上好像是有浆糊的吧。”喻公子说的是疑问句,用的确是肯定语气。
      罗通判尴尬地点点头。
      张将军道:“第一组进场搜证的时候,我记得肖尚书是让罗通判去搜查的兴欣?所以这封信就是那时候放的吧!”
      罗通判无奈点头,没想到苏郡主误打误撞倒是找出了这封信的秘密,这下子,罗通判身上的嫌疑可就更大了。
      “罗通判,请跟我们来。”三位侦探对视一眼后,做出了决定。

      侦探三对一审问——侦探可对怀疑对象进行单独审问,侦探拥有单独提审嫌疑人的权力

      待四人坐定,王提刑抢先开口:“罗通判不想说点什么吗?”
      罗通判无奈道:“信确实是我放的,因为我嫉妒周知州。”
      “因为他占了知州这个位置?”楚悬镜使问。
      “是的。其实周知州会是知州完全是因为他是皇亲国戚,而我当年是正儿八经十年寒窗苦读考出来的榜眼,结果因为周知州的缘故,一直只是一个小小的通判。如果没有周知州的话,我相信我的仕途会更加通畅。”
      肖尚书道:“今天有周知州,明天就会有刘知州吴知州,你又是何必呢?”
      罗通判摸摸鼻子,没再说话。
      肖尚书道:“行了,你先走吧,顺便把方大侠叫进来。”

      “我真的没偷那二十万两银,不信你看我真诚的眼睛。”方大侠如是说。

      “我猜,你们是要问我南楚的事。”喻公子笑得人畜无害。

      “啧,我说你们有何必呢,找我问你们觉得能问出问题吗?”这是叶庄主。

      “从现有的证据来看,我和韩王没有任何偷走官银的机会。”张将军严谨地分析。

      “老夫说了,老夫真没进去动过官银。”魏阁主道。

      “我去!你们脑子里装的是不是水啊!本公子像是那种缺钱的人吗?像吗像吗像吗!再说带着那么多箱银子我往哪里搁啊?!”这不用想,就是黄公子。

      ……

      侦探三对一提审完毕,然并卵,除了罗通判之外三位侦探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接下来,就是第二次集中推理——搜证后十五名玩家总结推理思路

      “我现在不想跟你们玩躲猫猫,”楚悬镜使头疼,“把每个人的嫌疑点梳理一遍就准备投票吧。”
      “罗通判:家里极度贫寒,并且栽赃陷害周知州”
      “魏阁主:手里掌控着一条能够随时出入银库的密道”
      “方大侠:确认近期进过银库盗银,而且联系过公孙健”
      “周知州:家中有大量银两,并且已经收拾好行装打算跑路”
      “叶庄主和包子:也是那间铺子的知情人,并且提供大量银两用于赈灾,而且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公孙健烧毁的那封信上,是有提到密道的,所以他们极有可能刚才撒谎了”
      “喻公子:南楚皇室玉佩的持有者,有可能是南楚派来的奸细”
      “黄公子:曾在案发之前找过库监公孙健,其余的信息干净得可怕”
      “韩王和张将军:除了缺钱之外,也是干净得可怕”
      “苏郡主和孙小王爷:同样极度缺钱,而且有可能与刁光斗仍有密切联系”
      “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楚悬镜使问。
      “我有。”方大侠举手,“我刚才不是说有看见公孙健写账簿嘛,我在知州府就发现,知州府近期的帐其实是公孙健在记。”
      “我也要提醒大家一点,”王提刑道,“别忘了那个把公孙健的舌头割下来的人。”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保持自己清醒的判断,不要被人影响了。”肖尚书总结,“现在,就请大家分成十二批,进行最终的投票。”

      “十五个人怎么分的十二组?”孙小王爷脑子没转过来。
      “你真是——”苏郡主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之你和我一组。”
      孙小王爷总算反应过来了:“噢!就是前面说的三组两个人的是吧!”

      三个特殊的二人组很快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出最终投票的三个人,分别是:包子,韩王和孙小王爷。

      投票完成,大家来到铁笼子旁等待莫大爷宣布结果。

      “明星角色扮演推理游戏《明星大侦探》中,获得最多指控的嫌疑人到底是谁?现在公开投票结果:

      首先公开获得零票的安全玩家,获得零票的是:苏郡主、孙小王爷和黄公子。”
      “我去,开什么玩笑,居然还有人选队长?”嫌疑解除的黄少天忍不住开始叨叨。
      韩王看了他一眼:“被选的人还多着呢。”
      “得零票的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魏阁主嫌弃地赶人。

      “获得最高票数的是:

      首先,我们恭喜 喻公子,韩王,张将军,方大侠,周知州,魏阁主 嫌疑解除!”

      “等等,排除七个,还剩两个?”楚悬镜使问。
      “还剩兴欣的和罗通判。”张将军道。
      “有人投我和老大?饿昏了吧!”包子简直不可思议。

      “剩下的两方:叶庄主和包子与罗通判,平票!”
      罗通判迷之尬笑。

      究竟投票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且看十分钟以前——
      “你们这群玩战术的心都脏!”魏阁主投给韩王和张将军。

      “你那个密道摆得也太显眼了吧!”孙小王爷投给魏阁主。

      “唉!我这账簿找得可不容易呢!”方大侠投给周知州。

      “拿我三年前的账簿,就是你。”周知州投给方大侠。

      “如果错了的话,那就一错到底吧。”叶庄主和包子获得肖尚书的第二票。

      “就算凶手不是你,把你关进笼子里也不错。”叶庄主和包子获得韩王的第三票。

      “就是你啦!”叶庄主和包子获得黄公子的第四票。

      “对不住了,队长。”叶庄主和包子获得罗通判的第五票。

      “沐沐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可不能就这么废了。”罗通判获得楚悬镜使的第二票。

      “如果可以,我真想给肖尚书也来上一票。”罗通判获得王提刑的第三票。

      “罗通判你……太刻意了,从线索来看,最全的,也是你。”罗通判获得喻公子的第四票。

      “罗辑小弟今天不乖啊!居然敢诬陷老大?!笼子里关着去吧!”罗通判获得包子的第五票。

      回到现在:
      “现在由没有投叶庄主和包子与罗通判的魏阁主、周知州和方大侠进行最终投票!”
      一直没说话的叶庄主道:“老魏啊,咱兴欣缺不缺钱你蓝溪阁该是最清楚的吧!”
      “行了行了行了。”魏阁主不耐烦,“我就投那个……罗……罗通判!”
      “嗯,那小周呢?”
      周知州指向罗通判。
      “罗通判都两票了,我现在投还有意义吗?”方大侠摊手,“我也投给罗通判。”

      罗通判带着一脸尬笑,自觉进了笼子,包子过去把笼子锁上:“罗辑小弟,好好悔过自新啊!”
      “……滚!”罗辑脑袋上蹦起一个十字。

      “大家指认的罗通判真的是盗取二十万两官银的凶手吗?罗通判真的盗取了二十万官银吗?DNW牌六个核桃,你值得拥有!下面我宣布:
      各位检举成功!”

      “大家遗漏的重要线索是:公孙健家牡丹花下埋的罗通判的借据及银库账簿。”

      “我去!”黄少天泪流满面,感情他找的那瓣牡丹花瓣方向是对的,结果地方错了啊!!!

      ————————
      我叫罗通判,可我生来就没打算只当一个通判。

      “罗兄,光阴似箭,青春易逝啊!”昔日的同科进士,今日的王提刑,奉旨来嘉州查案。

      “是啊!当年年少气盛的少年探花,今日相见,都不敢认了。”

      “哪里哪里,罗兄啊,你还是那么精神气爽,精明强干,听说,你在嘉州干得很不错啊!”

      “干得好坏又能怎样。”罗通判叹了口气,“入仕以来,罗某是辗转三地任职,忠于职守,惨淡经营,在嘉州任通判数年,幸得民勤地丰,赋税连年大增,称得上是富甲一方啊。可惜那嘉州知州周大人,独断专权,刚愎自用!庸官误事!国力难振呐!”

      “罗兄,您的话王某心中自明,可是不能因为这个,就畏缩畏惧,更应该振作心志,再接再厉,为百姓社稷尽心啊!”

      “王兄所言甚是。”罗通判苦笑,可惜了,开弓早已没有回头箭了。

      罗通判出来嘉州,与库监公孙健结为好友,公孙健虽是有些懦弱,但也称得上是品行端方,为了朋友也愿意两肋插刀。

      不久,罗通判急需调配银两赈灾,却迟迟收不到知州府的批复,无奈之下向公孙健打了欠条,以私人名义从银库中支了一万两银子。事后,拿到知州府批文的罗通判从公孙健那里取回自己的欠条。此时一时心软的公孙健却不知,自己恰似引狼入室。

      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通判的罗通判,终于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想要找京中大官谋求升官。没有任何门路的他看上了公孙健管理的银库。

      罗通判以借钱为由,经由公孙健从库中陆陆续续支了将近十万两银子来行贿赂之实,攀上了京中肖尚书等几位高官。而每月负责点银的公孙健看着罗通判迟迟不归还银两,心中愈发焦躁。黄公子来看他的那一日,罗通判更是连欠条都没打就支走十多万两银子。公孙健万般无奈之下,开始记录这几年来罗通判借钱的账目。第二日晚上记录时被方大侠看见,担心这本账簿会惹麻烦的公孙健将账簿与欠条一并埋在牡丹花下。

      第二日,传来官银被盗的消息,公孙健找罗通判对质,罗通判假意答应归还官银,暗地里派人将公孙健从家中带至东门,并割去公孙健的舌头,塞至喉中,公孙健在挣扎时暗中扯下牡丹花瓣以图有人能发现牡丹花下的秘密。

      罗通判又派出捕头在东门以“勾结大盗,盗取官银,畏罪逃跑”的罪名将公孙健抓获,并告知周知州。周知州担心韩王责备,连夜用酷刑审讯公孙健。最终公孙健因气息凝滞,忍无可忍之下自尽身亡。
      得知朝廷派人查案后,罗通判取出家中周知州给他的批文,用心裁剪,伪造成周知州给叶庄主的密信,在肖尚书的掩护下成功放至兴欣中,却不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被抓获。

      三位侦探在众人的协助下成功破案,周知州因为贪污的罪名被判革职流放。方大侠被捕入狱,不久之后又逃之夭夭。喻公子回京调查自己的身世,黄公子留在嘉州为公孙健收尸。苏郡主与孙小王爷从蓝溪阁那带回刁光斗,押至京中等待处决。

      三位朝廷派来的侦探在罗通判的另一处宅子中找到了十余万两官银,楚悬镜使先一步回京报告,肖尚书和王提刑以及韩王府的府兵则押解罗通判及追回的官银回京,途中,罗通判服毒自杀。

      王提刑逼问肖尚书其余官银的下落,肖尚书承认有部分官银在他手里,但也告知王提刑,此案就此了解,休要重提。

      王提刑冷笑道:此案在你们这里是结了,但在我这个提刑官这里,此案还未结!

      此时的王提刑还不知,多年后等他再次提起此案,带来的又是一番新的腥风血雨……

      [嘉州官银失盗案][结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第二十七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