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守望 ...
-
黄昏,日移,天地寂。光与影在地上互相交错滋长,如同寒冬树上最后一片枯叶苟延残喘地,不甘心地却最终落下而发出的叹息。它们守望的是黎明,是暖春。
女孩在庭院中,陶然在自己的世界里。她静默地蹲着步,拍拍手。左迈一步,右跨一步,向前一步走,继续拍拍手,再一遍,左一步,右一步,前一步,拍手。没有人理解她在做什么。即使是她的母亲,也只是将自己的身子笼罩在院墙的投影之下,看不清她的神情。
她的母亲永远理解不了女儿的内心,一个孤独症患者的内心。
“天天重复地做着一样的,无聊的事情,天天不与人交流,又该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我的陪伴,难道还不够吗?”母亲的心里,也尽都是迷惘与无奈。
女儿并非无情,她也可以感受到父亲母亲向她投过那带着叹息的目光,这样,使她越来越裸模,也只是让她越来越封闭自我罢了。她所守望的,根本不是这样的陪伴,即使都近在咫尺,心与心的距离却始终像一段无法逾越的鸿沟。
女儿也想改变现状。希望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宝宝,她希望得到父母注意,她希望回应父母的那片痴情守望。她列下一个又一个目标,贴在墙上、玩偶上、床上、贴在心里。
于是,她也向着自己的目标走进。也许,这只是方式不对罢了吧。她还是无法鼓起勇气,和他人说话。无法用恰当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无法成为“正常人”。她什么都做不到,所以,她只是锁起自己的门,与自己的玩偶,天天聊天。装作不经意地打碎花瓶,再“一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手,看着父母着急的样子,却一个劲儿的笑,似乎自己被注意到了呢。她开始不断地制造麻烦,拔下邻居的花,弄哭来做客的孩子,打碎家中的玻璃......每次都顽劣般得痴痴地笑。明明自己想要做出改变,明明也得到了父母的关注,明明...自己也努力了,却还是无法跨过那道鸿沟?可是女儿心中却仍是一片荒凉。
父母越来越头痛,越来越担心,也似乎越来越陷入困境,还开始互相指责争吵。这个家正像风景中的一叶小舟,沉浮不定,似乎一个风浪拍来,就不复存在。烦躁的父亲,憔悴的母亲,怯懦的女儿。每个人都知道令他们痛苦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一切悲伤的终结,始于那扇忘记锁了的门。母亲想要进去收拾收拾女儿的房间,一抬眼,却看见墙上那些目标纸条,“上帝喜欢爱笑的孩子”“要多与人交流才行啊”“妈妈最喜欢花了”每看一张,她的心中都泛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触。当看到最后的那张,“我希望被上帝拥抱”...她捂着嘴,忍着颤抖的声音,尽量不让自己的哽咽声被人听到。
晚上女儿从楼上下来吃头饭时,爸爸依然拿着报纸在心不在焉地阅读,妈妈摆好一直以来都很丰盛的饭菜,转过身,脸上不再是那样强装出来的,无精打采的笑容,而是含着泪花与希望的笑容。用力地拥抱了女儿,很久都没有松开。
女儿的眼中不知何时噙满了泪光,此刻她自己才明白,所有自以为是的张牙舞爪都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爱,她所守望的,只是一个幸福的拥抱罢了。
妈妈擦去女儿眼中的泪,用很好听的声音,柔声说道:“我们会共同守望美好的未来,这一切,都应由我们携手一起实现。”一向严峻的父亲,拿着报纸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黎明,月隐,草木生。向外看,古槎横流,老树盘根错节,他们守望的黎明与暖春,终有一天,都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