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相离情思长 ...
-
只见先生旁边站着红玉的表弟,姐弟相见,分外亲切,一番嘘寒问暖后,饭桌一片欢声笑语。几天后,表弟要走了,红玉自然是舍不得的,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孝敬长辈,语未尽,泪已湿袖。课毕,看到红玉眼角有泪渍,想到红玉表弟刚走,此番必有家书带来,一个女子独身在外,怎能不想家,叹砂仿佛也鼻子一酸,不禁默默叹道:相离情思长。
门前的菜长了一节又一节,同一个地方读书的大家也逐渐了解彼此,但叹砂还是很少与红玉有话,闲暇时,叹砂总是不自觉地眼神向红玉飘去,也不知是在她身上找寻什么。少年的情思一旦打开,便如决堤的洪水,需要喷涌出去,叹砂也不例外,他找来了《西厢记》《长生殿》等书用来寄托内心的一份悸动。一日,叹砂打开包裹,发现其中的《西厢记》不见了,他一下慌了,心想可能是遗落在学堂了。这种书一旦被先生捡到,少不得一顿批,而且出身于世家的他十分明白,这种书绝对不允许出现在府邸,一旦父亲知道,自己一定会被打得昏死过去。想到这,叹砂一身冷汗。第二天,叹砂悬着心来到学堂,果然,先生捡到了这本书,并且很生气,质问下面的弟子,这书是谁的。叹砂十分明白,自己在书上的笔记,可以很容易让先生认出自己的字,先生这样只是给自己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想到这,他准备起身上前承认错误。这时,红玉站了起来,说这书是她的,这让叹砂大吃一惊,先生十分羞恨,将红玉叫到后面,一番说辞后,将书给了红玉。课毕,叹砂收拾包裹时发现了那本《西厢记》,里面还夹了一张字条:书不错,能借我看看否?这让叹砂意外地惊喜,立马带书赶去红玉处,一路欣喜。叹砂正要敲门,才发现手已经冻僵了。原来此时正是严寒之时,还飘着雪,叹砂出发前一时兴奋,并没有穿他的那件流光猩红毡,不过将书给了红玉后,还是高兴地返回了学堂。
是晚,红玉灯下阅读此书,感念张生和崔莺莺之情,随笔赋诗一首:一面之缘驻心间,智破贼人定情缘。守候等待变故生,苦心孤诣成眷属。放下笔时,才觉自己眼泪横生,风划过,一滴泪滴在书上,红玉赶忙拿手去拭,发现眼泪滴在一句做过标注的诗句上——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红玉愣了一下神,不知想到些什么,便合书安寝了。此时,叹砂立于窗前,遥望明月,眼前浮现的是红玉那柳叶眉、黑葡萄般的眼睛下透出深邃的眼神、一副略黑的面庞、点绛唇,这样一副面孔静时冷寂,笑时动人,不掺杂半点杂念。不知不觉间,叹砂竟痴在那里,久久不动。
翌日,早课铃打得急,叹砂行急间与一人相撞,定睛一看,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