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飞语流言 ...

  •   贾蓉这段时间一边读书,一边监工宁国府的改造,不但将宁国府修建的美轮美奂,还趁势请来礼部官员改掉了府里违制的地方,省得以后麻烦。

      至于改换牌匾,这个他还真的不愿意。多少老功勋家里都被降了爵位,不还是挂着老门头,在外充脸面吗?

      好歹,他现在出门在外,是宁国府的正房嫡孙,正经的继承人,名头也能唬人。

      没了宁国府这个名头,他也就是个三品官的儿子,根本没个鸟用。再说了,人家新皇抄家并不是因为你违纪而抄家,主要还是因为你没站对地方才找茬抄家的。

      咱知道谁的前途光明,低调做人提前站队,别与荣国府一样瞎搀和,应该没问题吧?再多留几条后路,安全最起码能够保证。

      至于那个玄孙贾蔷,早就被他撺掇着贾敬,在贾蔷还在江宁没有回来之时,就派人给送往江南的长宁书院读书去了。

      贾蓉干过小报编辑,自然知道不管干啥都得有自己的人手,还得有一个好名声。

      贾蓉让自己那个被起名段誉的贴身长随,带着几个心腹和三个贴身丫鬟,带上大箱子一起北上南下,先在远方各地帮他私买户籍,给他们一家子做后备。

      再以新的户籍身份,购买庄园和管家。然后让新的管家出去购买新的户籍和庄园以及有幼童的流民,然后再在各地的庄子里开设蒙学,教幼童他们识字、练武和规矩礼仪,以及一些探听消息的技巧。

      秋闱结束后,贾蓉就用从化妆师那里搞来的化装用品,化装前往留在南方各大城市的坐标点。

      然后在高档酒楼故意留下打印出来的用簪花小楷写就的情报话本,给那些饮酒作乐的大家公子。

      这些都是按照红楼剧情和他这段时间谈听来的八卦,自己编写的充满大家族隐私的,金陵和京城大家族那些不为人知却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里面,有好些都是他收集来的那些在京城中暂露头角的大家族名门公子隐秘小事,被他改编成了光荣事迹。里面不起眼的小故事里也有他贾蓉的光辉形象。

      他默默地踩着荣国府和王家为自己和宁国府扬名。

      理国公府上孙儿辈的谁谁谁怒马扬鞭,呵斥北蛮当街行凶。

      修国公家的嫡孙小猴子,被家里的后宅阴私手段整得苦不堪言,被庶子压在头上欺负。无奈离家出走跑去边关当兵去了。故事编的曲折起伏引人深思。

      齐国公府父子同时宠爱一个美貌婢妾,有时争风吃醋,有时大被同欢。

      缮国公府四房夺爵闹得难分难解。

      保龄侯府二房与姑妈狼狈为奸,害死大房成功袭爵,留下大房孤女轮流当做小猫小狗一般养着逗乐,冒充良善人家。

      三房性情秉直心气较高,与二房翻脸,自己从军赚取军功也被封侯。

      治国公家庶女被嫡母磋磨的不成样子,最后五千两银子卖给了一位后补游击,不出三个月就被皮鞭给玩死了。

      宁国府贾珍喜爱聚众狎妓,还常自吹酒王,结果把自己给喝趴下起不来了。

      金陵薛家主母一手把持后宅,将家主的通房和姨娘全都用秘药给玩残了,气病了丈夫,养废了偷梁换柱得来的儿子。

      亲生女儿却随分从时心思最为通透,后宅隐私、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曾有跛足道人与赖头和尚给其批命说其女富贵不可言说,还赐予其女金锁和治疗胎里带来热毒的海外仙方冷香丸。

      根据这些故事大纲,每一家的隐秘事情都被编写的曲折离奇,犹如作者亲眼所见。不过,让人一看就会猜想到,这里面大多都是以奴仆爆料的口吻收集来的。

      扬州林家有一小女儿,因为其母未嫁时未能如其母所愿参加大选,非要嫁于新科探花郎,被其母厌弃。

      又因为在家里娇生惯养争强好胜,与二嫂积怨深深。出嫁后,被二嫂利用其陪嫁的人手下了秘药,致使其十来年未曾有孕,身子虚弱。

      吃了无数汤药,前几年好不容易挣命,在花朝节生下一聪慧女儿,却也是个身子羸弱的。

      林家妇恨其母明知二嫂害她却坐山观虎,气的十几年不曾回家。后又听闻贾母曾言,有个女儿最好,弱就弱一些,只要让自家宝贝娶了她,那么林家几世列候攒下的财物就都是贾家的。

      就算婚后死了,也不要紧,再娶一个就是了,反正得给哥儿培养一些后宫人选,多一个少一个也没啥,有用就行。
      有贴身人问道:林姑爷要是不愿意呢?

      贾母言道:怕啥?他还能脱出掌握不成?等其女稍大些就接来,让她与我家哥儿同吃同住,毁了她的名声,那时她家不让嫁也不行。

      再说,就自家闺女那病歪歪的样子能活几年还很难说。别说她了,就是你那林姑爷身处险地,得罪了甄家也活不了多久了。

      幼女两岁时,有了不知谁所出的弟弟一枚。幼儿时就被人下了药,多少名医摇头,治好缠绵病榻。

      幼女三岁时,有赖头和尚跛足道士合伙前来林家化缘,要林家舍了此女出家,长大后同修欢喜禅。

      结果,那两人被林老爷命人乱棍打出。跛足道人与赖头和尚在门外咒他:先死其妻后死夫,林家绝嗣。

      金陵有一举子名甄费,先是资助了白眼狼贾时飞,被其拐跑了自己的通房娇杏,后又迁怒看走了眼的下人。

      结果被自家的奴才将眉心有着胭脂痣的唯一女儿,在灯会时卖与了拐子,后又被贾时飞乱判葫芦案,害得妻离子散。

      最后跟着早就等着他的跛足道人抛却老妻出家去了。人称瞎了眼的真废物。

      真假宝玉疑案:荣国府与金陵甄家同时得了一个被赖头和尚批命,有着大造化的男孩。

      两个男孩一般大,长得一模一样,一个叫做甄宝玉,一个叫做贾宝玉,很是奇怪,具体情况未知。

      这个故事被写成了有着无数猜想的谜案,所有看多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想要探秘。

      京城某某寺庙,藏污纳垢。某某师太常常出入高门大户后宅,帮人了结阴私之事,包揽诉讼。

      某某道婆善用厌胜之术,只有有人给钱,就可以帮对方害人,手中的人命不下二十多条。

      荣国府的故事里,有贾母因为儿子被老太太抱养,心生恨意。

      她不但使用后宅阴私手段,将其夫贾代善的几个姨娘弄的终身不孕的有,一尸两命的有,庶子全部弄死,淑女往废了养,好让她们祸害别人去。

      贾母还对没养在跟前的大儿子迁怒不已,从小就不给他好脸色,还成天在贾代善的耳边说大儿子不学好,三岁就见书头疼,练武腿疼,只会游玩嬉戏。

      大儿子长到十岁了,她就不停的给儿子身边送美貌丫鬟。儿子说要学习,不想要丫鬟,她就说,儿子不孝,母亲赐予都敢拒绝。

      儿子接受了,她又对贾代善说,你儿子才这么点大,就知道仗着老太太宠爱不住地强讨母婢。你看小儿子多好,从小就爱读书。

      大儿子要上学,要练武,贾母就说,学习太辛苦了,万一把身子熬坏了可怎么得了?

      大儿子要去国子监,贾母不让去,说国子监太苦,咱们这样的人家何苦与寒门士子抢饭碗呢?

      大儿子无奈,只好跟着出身清流的老太太学起了鉴赏金石古玩字画扇子。

      老太太知道此事后将贾母训斥了一顿,就被她买通了掌管膳食的丫鬟,用了相克的食物,让老太太归西了。

      老太太临死时将自己的私房和老国公私下存的私货,全部给了大孙子。贾母见大儿子不将好东西送与她,说其大不孝。大儿子为人愚孝,只好拿出一些最好的送与她。

      大儿子守孝结束后,要去国子监,又被贾母拦阻,说,不忍他读书苦熬,母亲做梦都想有一个孙儿抱抱,你多努力啊。

      就这样只让他在后院与自己送去早就被关了绝育药的丫鬟玩耍。然后,贾母便让自己那个考了三次,连个童生都考不上的小儿子顶了国子监的名额。

      贾代善经常在外征战,在家的时日不多,长久受夫人的影响对大儿子偏见极深,责令其困在后院读书,不得出去丢人。

      后来她觉着大儿子需要书香人家熏陶,就给大儿子找了个清流人家的女儿。

      小儿子自小爱读书,却是个只会死记硬背,满是小心眼的夯货。为了能让小儿子承袭武将门风,就给小儿子娶了一个武将勋贵家的长房嫡女。

      谁知亲事将近,武勋王家的二房长女却设计了大房嫡女,让其在有外客的时候游湖不幸落水,恰巧被皇商家的长子所救。

      王家家主无奈,只好改了姻缘,让二房长女得偿所愿嫁给了荣国府贾母心爱的小儿子。

      贾代善病入膏荒的时候,贾母说大儿子两口子不孝,长媳经常不听话,非要让次子袭爵。

      贾代善因为国朝律令和对老母的临终承诺没有答应,还是让大儿子降等袭爵,给考不上功名的次子上遗折求了个官职。

      在工部人称道貌岸然不通俗物只会空谈打小报告的假正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飞语流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