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贾蓉第二十三章 宝钗会二春 ...

  •   薛宝钗还真是个博闻强记的。这一用心,果然发现许多不凡之处。家具是紫檀的,好像是前朝的老物件,是故意不刷新漆的。

      花盆架子是带了铜锈的,这也是古董。书架上没有书册,只有竹简和带有纹路的龟甲。不对,哪本书上说过,这是可以入药的龙骨。难道那种纹路也是文字?很有可能。

      那件斑驳的古筝没看出朝代来,琵琶古旧,只是上了亮锃锃的新琴弦。

      座椅的样式也与当朝不同。嗯?就是面前的这些条桌也好像是汉朝的样式。好像叫什么云桌来着,好像是宫廷饮宴常用的。侧面有麒麟云纹,那就没错了。

      博古架上那些看起来灰蒙蒙的东西,有几件是自己在考古书里看过的,大部分还真不认识。

      这一屋子不起眼的东西怕得几十上百万吧?关键是这东西它不好找啊。就算是找上一两件,也很难找的这么全啊。

      这两个小丫头不简单。这哪里是在宁府不受重视,这分明就是住在福窝窝嘛。

      看这大厅的样子不像是才摆出来的,而是摆的很久了。墙上的是?这几个花瓶怎么会画的这么逼真?怎么还画有外族女人?咦?那几幅书画好像是重新装裱过的。

      咦?是草圣张旭的草书?天哪,这是哪个败家子,草圣的字,怎么装裱成了这副样子?手艺太差了。不会是这两个丫头自己装裱的吧?真想打她一拳。

      那是?赵子昂的花样长卷?这是五马图?天哪,这是真的假的啊?这些丫鬟真烦人,跳什么舞嘛?还不下去。

      舞跳完了,琴声停了,丫鬟们几乎都退下了。门帘外却传出了二胡声空山鸟语。

      惜春起身相请,迎春和薛宝钗跟着来到了书房。

      迎春请宝钗坐下,然后轻拍手掌,就有人进来奉上咖啡。迎春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就端起一杯抿了一口,这才想起薛宝钗可能喝不惯。

      她有些尴尬地道:“这个,薛姑娘,不好意思啊。忘了你可能喝不惯这个咖啡。

      这是从很远的南非进口的,有些苦。很多人喝不惯。你要么喝茶,要么给咖啡里多加糖都是可以的。”说完对着门口侍候的丫鬟轻点了一下头。

      丫鬟就打开一个柜子取出一盒方糖,请薛宝钗自己随意放。然后福身出去了。没一会,就见她又端了一杯茶进来了。

      迎春见薛宝钗接了茶,这才笑着说道:“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俩整天看书作画学习,没有多余的时间品茶。一般就是喝咖啡。

      咖啡能提神,喝了熬夜能多熬一会。今天是你来了,我俩这才放下功课陪你放松一下。下午还有两位女夫子的课要上呢,也就是今天能偷偷懒,要不宫里的教养嬷嬷又该唠叨了。”

      “啊?”薛宝钗惊诧的合不拢嘴:“你们怎么会这么忙?为什么要学那么多啊?”

      扭头一看就见到惜春已经拿着画笔再画一幅画了一半的图画,画的好像就是窗外的景致。好逼真,好细腻。这明显与她学的画法不一样,她画的是意境,惜春画的是真实。

      大书桌的一边放着厚厚一沓子抄写的文稿,正中是一卷打开了一小半的竹简。她端着杯子走过去看了一下,一个字都不认识。她好奇道:“这是什么文字?”

      迎春过来看了一眼道:“这是金文。”

      “什么是金文?”薛宝钗继续问道。

      迎春笑道:“怎么说呢?其实就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铭文字体的总称。考古书籍上说,是自汉朝开始才有学者进行研究的。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璀璨的文化。

      金文也分很多种,有殷金文、周金文和汉金文,里面还有许多的分类。”说完,她拿起笔写了四个金文,放下笔说道:“这就是道法自然,这四个字的写法。那卷竹简是汉代学者遗留下来的东周金文。

      主要讲的是平王东迁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研究起来很有意思。你可以将其中的一段事迹开拓思维,依据文献,查找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逐渐还原出一个会让你感到惊诧又兴奋莫名的时代。

      然后顺着这条思路再去查找文献,你又可以从一些能够破解的甲骨文中,或者在翰林院书库,找到符合你需求的资料。当然甲骨文很不齐全,目前能找到的大都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里面有殷商时期的诗歌、乐谱、绘画、礼仪、政治、经济、商贸、军事等一少部分文献,剩下的都还没有影子。那首梁祝和梅花三弄就是还原的殷商乐谱。

      唉,朝廷又不准大肆挖掘考古,所以只能结合起来研究。当然,还可以参考孔子故居的蝌蚪文,庖羲氏所作的‘龙书’,神农氏所作的‘八穗书’,黄帝所作的‘云书’等等。这些东西很有意思,经常会有一些有意义的发现。”

      薛宝钗听得牙疼。她对古文字可没有一丁点儿兴趣,她需要的是有利可图的学识,而不是这种埋在故纸堆里的皓首穷经。她没有再与迎春说什么,而是去看惜春画画去了。

      迎春嘴角勾着笑,还装作失望的样子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写金文去了。

      其实她也才开始学习贾蓉带来的仿刻品和古文字研究资料。不过用来糊弄薛宝钗应该足够了,希望她以后不会再来打搅吧。

      惜春的画是个慢活,想快也快不起来。薛宝钗看了一会,觉着没意思,就去书架上翻看。

      这一番查看,惊得薛宝钗的下巴差点都掉了。这要学的东西也太多了吧?这个研究,那个研究,竟然连刑法研究都有。

      山海经水经注,古代神话考据,道教文化的演变,天竺佛教的真实状态,罗马帝国妇女地位初探(惜春整理)。

      汉佛文化的历史研究,西方几大教派冲突的原因探秘,英吉利海峡地理环境初探。

      好望角周边国家的商贸行为,神秘的玛雅文化,神秘的□□蒂斯陆沉于海的原因猜想(林黛玉汇集)。

      林黛玉?难道她经常来?还是惜春去找她借的?应该是借的,那丫头据说得的是传染病。林家家学渊源,有这书不奇怪。

      几百年来百慕大海峡船队神秘失踪转换海域的原因是不是时空错乱?古代猜谜与酒令探讨(迎春整理)。

      秦朝的诗歌文化(迎春整理),商周时期的闺阁文化(迎春整理),服装裁剪技巧(惜春汇集),关于长孙氏编写女戒的原因探讨(可心),喔,应该是那个秦可卿吧。

      天文星系之月球运转的初略演算、祖冲之算学与西方算学研讨(黛玉汇集),东西方文化的思想碰撞(惜春整理),四书五经集注与优秀文章精选(可心)。

      宋代儒学外传引发的文化变革(中正)。这是谁?像个男人名,该不会是贾蓉吧?很可能。倭国保留的汉唐文化的余韵(贾琮整理),那么小的人儿也能看懂这个?

      看来这边还真的不简单,不过这些对自己没用啊,自己已经学的够多了。

      论朝鲜几个王朝的变更与汉文化侵蚀(如海)这不是林如海林大人吗?刑律方面的书籍大多署名的都是中正,蓉哥儿还真有能耐。

      剩下的大多的书名她只听说过,有些是闻所未闻。这些书看的薛宝钗头晕脑胀双眉紧蹙,一副极想弄清楚,却又不明所以的样子。

      薛宝钗拿起罗马帝国妇女地位那本书,看了两页就看不下去了,里面的历史她根本就没听说过。

      关于好望角那本书她倒是看了看,还看出了一点名堂,最后一看书中画的地图,又觉着距离自己太遥远了,就放下了。

      玛雅文化她觉着有些稀奇古怪。那篇陆沉的猜想,她虽然觉着匪夷所思,却觉着人家说的有道理,不过也只能看个稀奇,剩下的她不是看不懂就是看不进去。看竹简又实在太费劲。

      最后,薛宝钗实在待不下去,就悄悄与正在埋首书写的迎春说要拜访秦可卿,还想看看孩子。

      迎春好似恋恋不舍地望了一下竹简上的文字,这才仿佛一狠心离开了椅子,好像很勉强似的挤出笑脸陪着她去了隔壁的院子。薛宝钗心里暗讽她们是老学究。

      谁知,刚走完那边咯脚的路,又要走这边一大段那可恨的鹅卵石。

      还好,门口的丫鬟过去问了一下,才知道秦可卿睡下还没醒。她赶紧表示有机会再来看她,然后匆匆坐上轿子告辞了。

      薛宝钗揉着脚走了,再也没下过帖子,只是让人过来借了两次书,没借到,也就没有再投什么拜帖。迎春她们终于清静了。

      贾蓉接到三王爷口谕,让回刑部办差。他很有眼色,带着一些当初给贾敬的书籍备件,一起带进了三王爷的大公事房。

      没想到七王爷也在。这下好了,就让两人研究去吧。至于来源,全推到海商和老爷子身上,反正他的海船每次去西洋都要给他带回好些书籍。

      如今他的盖伦船已经发展到了六条,还都配了火器,这个三王爷是知道的,因为他的船队也下了几次西洋,也购买了两条新款盖伦船,也配了新式火炮。

      七王爷好像在里面也插了一脚,去年七王爷好像领了沿海水军的差使。

      贾蓉没怎么留意,只知道三王妃总爱领着秦可卿去找七王妃说话,这些消息还是秦可卿回来无意间说起的。

      两位王爷看起了那些书,就顾不得贾蓉了,挥手让他赶紧办差去,这就把他赶了出去,连杯茶都没给他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贾蓉第二十三章 宝钗会二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