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薛莹与大华 ...
-
1978年,当经济开放的浪潮冲击着蛇口这个渔村时,庞明达还只是远近出名的“二道贩子”,他做水产生意,在渔村里总能与村民们打成一片,然后,低价收些新鲜的水产卖给临近的酒家。一次,在与酒店老板闲聊时,听说蛇口要改革,“听说是要建些高楼,弄些工厂”。庞明达很精明,说者无心,听者留意。转身,他四处打听,多方收集资料信息,并通过在青岛任某高校校长的姐夫结识广州地区银行的朋友,筹集资金,盖起了自己的大楼。只是,庞明达没想过,从前他收水产的渔村会变了模样,蛇口会变了模样,从前的渔港会变成深圳,更没想到十年啊,仅仅十年光景,他庞明达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房产大亨,同时,也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1984年,薛莹20岁,正是读大学的年纪,舅舅建议学企业管理,父亲建议子承父业,学中文,母亲则不偏不倚,佯装没心机,私底下却最支持女儿学财会,毕竟财务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舅舅的企业做大了,自然需要有人打理钱财,女儿学了财务,自会是家族的核心。
毕业那年,薛莹去了舅舅的公司,十年的光景,庞氏地产已从转包到自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庞明达总说:感谢共产党。其实他最想感谢的是这个时代,是时代造就了一批产业英雄。短暂的实习,薛莹发现了诸多问题,但是聪慧的她选择离开,她对舅舅说:“我想出去看看,或许会带回一些更好的理念。”舅舅虽然心里很想留住侄女,毕竟自家的买卖还是得靠自家人顶门立户,却又不想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就承诺给薛莹介绍到相熟的公司上班,可执拗的薛莹却坚持回到青岛。也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大华。
薛莹认识大华那年不过20几岁,青葱岁月里是对爱情的幻想和迷茫。财务专业出身的薛莹精打细算丝丝入骨,就连生活也不例外,可是,偏偏让她遇见了张狂的大华,或许是青春的懵懂和无知,或许是大华的狂妄和不可一世,总之,薛莹爱上了这个早熟的人才,爱上了他的大胆。
在薛莹的心里,深深地铭记着这样一件事,牵手不久的他们,两人相约在青岛老街附近见面,大华却因为临时有事而将约会一拖再拖,见面时,都已接近午夜时分,约好的名家故居游也泡汤了。薛莹有些失落,却碍于初识和女子的修为,静默不语。大华看在心里,动在脚下,他牵起薛莹的手,飞奔着,在老舍故居前,站定,然后越墙而过,坐在墙边伸出手,鼓励薛莹勇敢一点。夜幕下的女子因面颊的绯红而变得尤为动人,薛莹执拗地不肯从命,却被大华生生拽了上去,就这样,大胆的两个人在老舍故居里追逐,拥抱,亲吻……
回忆终归带着某些臆想的美好,而别致妖娆。只是,后来的大华却有诸多令薛莹伤心的作为,那么过往深入骨髓,痛到心里,可是她从不哭闹,不骄不躁,也许这是她的修为,或者更是她对大华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