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章一百零三 ...
-
李喜道:“不知官爷今日来此有何要事?”
张勤笑道:“李老爷这不是明知故问?”
李喜轻拍了下脑袋,道:“看我这记性,定是因为犬子一事。”
张勤道:“李老爷记得变好。”
李喜道:“昨日我听说布政使郑大人请犬子前去做客,不知现今如何了?”
张勤道:“贵公子现在的状况挺好,但之后如何,那便要看老爷您了?”
李喜沉下脸来,道:“官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某不能明白。”
张勤道:“我今日代表郑大人前来,李老爷用平常百姓都瞧不起的劣等茶招待我,这是什么意思,我也不能明白。”
李喜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把话说开了吧!郑大人不顾与李某多年的交情,因为一点小事将犬子抓了,还派一位才进衙门的衙役前来与李某商谈,简直太不把李某放在眼里了,李某虽然只是一介商贾,但李某这些年来也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有几人在京城说话也有些分量,不知郑大人得罪我对他有什么好处。”
张勤淡淡一笑,道:“李老爷如何知道我是才进衙门的衙役的?”
李喜道:“李某做了几十年生意,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行情,这点小事还是很容易知道的。”
张勤道:“李老爷误会在下并不重要,但却不能不明白郑大人的苦心。”
李喜道:“哦,愿闻其详。”
张勤道:“第一,李老爷说贵公子所犯的是一点小事?”
李喜道:“不就是抢了一个民间女子嘛?多大点事。”
张勤强忍心中怒火,道:“或许对李老爷来说是一件小事,但对那女子及其家人来说,却是大事。”
李喜道:“这女子不知好歹,我儿子看上他是他的福气。”
张勤道:“先不说这是大事还是小事,我听说此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李喜点头道:“是有过几次,那又如何?”
张勤道:“那么之前的女子怎么样了?是否已娶过门?”
李喜道:“这些下贱女子,怎么配嫁进我李家,后面自然是送回去了。”
张勤道:“贵公子破了她们的身子,却不娶她们,这让她们以后如何见人。”
李喜沉声道:“好哇!敢情你今日是来问罪来了。”
张勤道:“不敢,我只是希望李老爷明白这不是小事。”
李喜道:“这些事自然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做这事又不是只有我们李家,洛阳城十大富户谁没些丑事,但郑大人偏偏就把我儿给抓了。”
张勤道:“抓贵公子的并不是郑大人,而是郑大人的师爷,因为当时围观百姓太多,若师爷置之不理,怕激起民愤,这才逼不得已将贵公子暂时请回衙门。”
李喜冷笑道:“请回?这词用的真贴切,我听闻我儿现在正在牢狱之中。”
张勤道:“若郑大人安排房屋让贵公子住,万一传了出去,那些百姓肯定又不依了,所以郑大人才暂时将贵公子安排在一间牢房里,李老爷请放心,虽然住的地方是牢房,但绝不会亏待贵公子。”
李喜道:“不管怎么说,我儿现在正在牢房之中,我这些年来对郑大人不薄,郑大人如此对待李家,真让李某寒心。”
张勤笑道:“李老爷此言不妥,其实郑大人此举正是保护李家,还望李老爷能够明白。”
李喜怒道:“抓了我儿,还说保护李家,有这种保护的方法吗?”
张勤道:“当日若非师爷将贵公子救走,贵公子说不定已死在乱民手下,这伙刁民,惹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李老爷应该知晓吧!”
李喜想起前些日子,城外的饥民在布政使衙门外闹事的场景,点了点头,道:“不错,惹急了他们,的确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张勤道:“现今不同往日,钦差大臣正在洛阳城中,发生了此等事,他不会不知道,若是让他在皇上面前提及此事,恐怕李老爷在京城的朋友说话再有分量,恐怕也难有用了。”
李喜额头冒出冷汗,道:“这…这…”
张勤道:“所以郑大人将贵公子先暂时关押一些时日,待风头过了再放出来,那便无事了,李老爷怎么能不明白郑大人维护李家的苦心呢?”
李喜大喜,说道:“李某愚鲁,多谢官爷开导,还没请教官爷贵姓。”
张勤道:“免贵姓张。”
李喜道:“管家,还不把最好的茶呈上。”
大管家道:“是,我亲自去泡。”
过了片刻,大管家将茶杯呈上,说道:“官爷请,这是李府最好的茶,可称得上是茶中极品,别的不敢说,在河南一带,绝没有比这更好的茶了。”
张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果然入口十分纯香,是不是茶中极品不知道,但是茶中上品却是无疑了。
李喜道:“不知这茶可还对官爷的口味吗?”
张勤笑道:“这茶果然是茶中极品。”虽然他认为此茶不过算得上茶中上品,但还是说它乃是极品。
李喜道:“李某还有一事请教,不知郑大人将犬子关到何时才会放出?”
张勤道:“这并不是由郑大人决定的的,而是此事的风声何时平息,贵公子就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李喜道:“希望官爷能在郑大人面前多美言几句,他母亲十分思念他。”
张勤道:“如果外面的风声没平息,即使贵公子回到家了,恐怕也过不安稳。”
李喜叹道:“官爷说的也不错。”拿起茶几上的茶杯轻饮。
一时间两人都没说话,大厅内变得十分安静。
张勤正要开口,只听李喜说道:“这犬子我从小对他十分溺爱,才导致他今日闯入如此的祸端。”
张勤道:“其实李老爷想让二公子早日回来,也无不可。”
李喜道:“哦,官爷请说。”
张勤道:“我有一个方法,不但贵公子能马上回来,还能促成一桩美事。”
李喜道:“哦,什么美事?”
张勤道:“贵公子之前强抢的那位女子不知李老爷可识得?”
李喜摇头道:“李某并不识得,他将那女子抢回府,难道还会让我看。”但他继续说道:“不过听说那女子家室卑微,并不是名门,但是凭李某的能力,要想快速知道那女子是谁不过一两个时辰的事。”
张勤道:“那就太好了。”
李喜道:“不过,官爷突然提到那女子,是有何打算?”
张勤道:“我希望李老爷能将那女子纳为儿媳。”
李喜惊道:“那女子和我家门不当户不对,这如何可以。”
张勤道:“那么你就希望贵公子在牢里多待些时日吗?”
李喜叹道:“若让你娶个普通女子,李某宁可他多在牢里待些日子,以免我李家受人嘲笑。”
张勤道:“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李老爷当然可以拒绝,不过有一点我想提醒李老爷。”
李喜道:“官爷请讲。”
张勤道:“钦差大人正在布政使衙门府上,他已经听说了这事,现在正是黄河水患这一非常时期,钦差大人来了也有些日子了,但治理水患还未见功,为了向皇上交差,说不定会将贵公子这事小题大做也未可知。”
李喜惊道:“如何小题大做?”
张勤道:“贵公子这事,说小了也是小事,但要说大,判个十年八年也不奇怪,若是钦差大人要将水患之事硬扣在他头上,那也可能。”
李喜道:“他身为钦差大臣,怎可如此,还有没有王法。”
张勤道:“听说这位钦差大臣深得皇上喜爱,才二十多岁就做了钦差大臣,他在此处就等于皇帝在此,他说的便是王法。”
李喜道:“这…这…”
张勤道:“但若你们赶紧将婚事办了,即使钦差大人想扣帽子也找不到理由了,毕竟李老爷是洛阳城的望族,又有朋友在朝为官,他再怎么也要顾忌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