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楚汉传奇(十三) ...
-
金秋佳节,凉风习习,瓜果飘香,果实累累,是个丰收的好时节。
南越地区地处亚热带,冷热分明,冬季种喜凉的作物,夏季种喜温的作物,一年两到三熟,水热资源丰富。
这天,批完奏章,周晟带着林澜来到一个农庄,是他之前置办来种植水果的地方。
林澜走在周晟前边,她一进去就看到,一颗颗果实饱满的树,令人垂涎欲滴,她忍不住想念起现代的水果。
往前走几步,就能清晰地看到,山上种着的各种果树,有皮薄易剥离的柑橘,成串的龙眼,还有杨贵妃最喜爱的荔枝,许多果农在山间忙碌着。
近看,田里边种着一排排紫黑色的甘蔗和一排排香蕉树,好似一对对整齐站立的小人。
林澜转过头,见周晟走近,叹了口气,哀怨道:“好想吃西瓜。”
“西瓜?”周晟摇摇头,淡淡解释道:“这没有西瓜,西瓜原产于非洲,宋朝时才传入中国。”
“我记得香蕉不是中国的水果吧?”林澜好奇问道,“难道你派人去东南亚打劫了?”
“想什么呢。”周晟无语,他慢慢解释,“香蕉是马来人送来的贡品,我才没去打劫呢。”
“有没有芒果?”林澜听到后,接着问,“我记得马来西亚也种芒果。”
“没有。”周晟毫不留情的否定了对方的问题。
“唉。”林澜皱眉,“我还以为可以弄些芒果冰沙来吃。”
“不是有香蕉吗?”周晟疑惑,“我记得香蕉也可以弄冰沙。”
“那行,等下我要带些香蕉回去。”林澜看向周晟。
“可以,随便你吃。”周晟点点头。
聊了一会天,周晟留下林澜在这里看风景,他走到山上,找到农庄的负责人。
巧的是,农业部部长也站在一边,不知道在跟负责人说些什么,两人吵得面红耳赤。
他记得这两人是多年相识的好友,怎么会吵架呢?
带着好奇,他走上前问道:“你们在聊些什么?”
“参见大王。”两人看到周晟后,吓得立即行礼。
“不必如此,孤这是微服私访。”在别人没有注意到这里时,周晟快速挽起两人。
“大王,我打算把农庄里的果树种子,拿出去一部分,分享给百姓。”农业部部长说道。
“这想法很好。”周晟疑惑的看向隔壁的负责人,“那你们为何争吵?”
“大王,您有所不知。”负责人擦擦头上的汗,“我们正在优化种子,哪来多余的种子给百姓啊。”
周晟思索了一会,问道:“目前优化了多少?”
现代的水果都是进行了几千年的优化,香甜可口,然而古代的水果并非如此,劣质的种子非常多,种出来的水果与现代的很不一样。
“我们只把甘蔗的种子优化了,柑橘、荔枝都没有进行优化。”负责人解释。
因为大王之前说过需要蔗糖,所以他一直把心思放在甘蔗上,再说目前百姓确实缺糖。
周晟也想起之前说的甘蔗提炼计划,所以并没有责怪负责人。
“既然如此,那就把甘蔗的良种发放出去吧。”他补充道,“记得,要去布告栏提前告诉百姓,每户家庭限领一份种子。”
如果不提前告诉百姓,估计领走良种的都是世家,他可不希望辛辛苦苦培育的种子便宜了世家大族。
“是,微臣了解。”负责人点点头。
这些日子,谁不知道大王爱民如子,成天想着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他可不会违背上意。
周晟说完话,瞄到一旁无所适从的农业部部长,随后命令道:“你要把种植甘蔗的要点全部记下来,然后交给各个县令。”
“是,微臣领旨。”农业部部长点头道。
看着远处的农田,周晟忽然想到几个月前交代的事。
“梯田和稻田养鱼的事弄得如何?”
“回禀大王,微臣已经让人把这两项技术的注意事项写了出来,下一次插秧的时候就可以推广出去。”
“你有数就好,”周晟说,“孤会让各地的县令配合你们行事。”
农业部部长皱眉,有些担忧:“但是微臣怕各地的百姓不合作,这怎么办?”
“不必理会,等百姓们知道好处,自会听我们的。”周晟示意对方不必担忧。
每一项政策都不会被百姓完全接受,他不赞成暴力强迫,只要有利可图,百姓一定会接受政策,利诱为上乘。
离开前,周晟对负责人说:“拿一些水果给林姑娘吧。”
“是。”语毕,负责人离开。
王骏和李寅跟着负责人,去拿水果。
而周晟,则是离开此地,到处寻找林澜的身影,满山都是茂盛的果树,寻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终于,在一颗香蕉树下,他看到了林澜,对方坐在草地上在吃水果。
“你忙完了?”林澜看到周晟,连忙吞下嘴里的荔枝,她挥挥手大声问道。
“嗯,回去吧。”
林澜闻言,站起身,跟着周晟离开。
周晟在门口等了一会,王骏和李寅才提着两袋水果,姗姗来迟。
“这些水果是给你的。”周晟对林澜说。
林澜接过水果,仔细打量,发现这些水果都是被洗过,可以直接吃。
她拿起一条香蕉,拨了开来,边吃边说道:“这里的香蕉比现代的甜,但是外表有些不同。”
见对方吃的那么欢乐,周晟也从袋子里拿出几个荔枝,吃了起来。
听到对方的话,他笑:“这里的水没有污染,土地肥沃,种出来的水果当然香甜啊。”
“我等下回去后,把今天的事登上去。”林澜想了想,认真的说。
周晟同意道:“也行,提前做下宣传。”
回到皇宫后,周晟把部分水果交给御膳房,交代他们做些水果冰沙。
为防对方不知道做法,他还特地把做法给御膳房。
御膳房的厨子们手艺都很强,在基础的做法上,改良了水果冰沙。
吃着香蕉冰沙,周晟舒爽的靠在椅子上,翻看着考题。
有好吃的,怎么能吃独食,他把御膳房多做的水果冰沙,赏赐给中书令、侍中等几位大臣。
接到赏赐,大臣们喜不自胜,连忙开始吃了起来,吞下一口,发现很解热,实乃消暑降火的佳品,一小杯冰沙很快被吃完了。
高兴之余,有些大臣甚至拿起笔,为此饮品撰写诗词,歌颂其美味。
次日上朝,周晟颁布推行热带水果的政策,各地县令带着大批人,下乡普及果树的种植方法。
随后,他让工部开始提炼蔗糖,争取弄出白色的蔗糖,把居高不下的糖价给弄下来。
有了水果,制作冰块的方法也不是难题,大臣家的大厨很快就弄出水果冰沙的做法。
一来二往,大家都会了。
就这样夏日水果冰饮步入各位大臣家,不久后,又传入普通百姓家。
科举很快就到了,当天,天气炎热,周晟吩咐医院的人,用金银花熬了几锅凉茶给学子,每人两碗。
在凉茶的作用下,许多差点熬不住的人都挺住了,中暑的人数比预计的少。
他并没有出很难的题,前面七十分都是常规题,后边三十分才是难题,只有考到八十五分以上,才算是考上。
不管是医举,还是工举,难度都与文举一样,并没有搞特殊。
考完试,他并没批改,而是让大臣一起批改,互相监督,谁徇私枉法,轻则流放,重则处死。
杀了几个官员,大家顿时老实了。
此次考上的学子有几百个,大多来自中原,小部分是本地人。
医举的学子被分配到医院,工举的学子被分配到工部,文举的学子分两部分,一部分学子分配到礼部旗下历练,一部分学子分到大学继续深造,武举的学子分配到军队。
此次科举照样登报,所有的学子都被记在报上,为人所赞美,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完,到了秋季插秧的时候,周晟颁布推行稻田养鱼与梯田的政策,此政策依旧不是强迫执行,除非是特殊情况。
为了查探情况,周晟亲自去农业部询问,还到民间调研,调查众人的反应。
高兴的是,大多数人们都很听官府的话,老老实实的执行新政策。
毕竟这里一年两到三熟,朝廷的税收又不高,怎么都不会饿死。
种水果也无所谓,反正土地多,是的,就是土地多,南越实在是地多人少。
为了传播梯田与稻田养鱼的方法,周晟特地让报纸连续几日刊登此新闻,实行轰炸般宣传,弄得城里不种地的人也都知道此事。
中原各地一直暗暗的观察周晟的做法,萧何与张良讨论新的选取人才的方法,然而最终不了了之,毕竟顽固派太强了。
林澜因为举止高调,被有心人注意到,但是看到周晟几次带她出去玩,大多人就不再把心思放在她身上。
虽然士大夫对其抛头露面颇有微词,但是南越不同中原,许多部落都是女族长当家,男人读书习字,所以此地对女人的束缚不如中原。
基本上,南越人都没有用有色眼镜看林澜,毕竟少数民族更加崇尚强者为尊的规则,只要够强,谁管你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