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红楼一梦(六) 小修 ...

  •   周家最终决定在镇上开一家卖吃食的店,早上卖一些烙饼和豆浆,中午卖一些汤粉面,晚上不开工。

      先用猪骨熬成清汤,然后把猪下水剁碎,做出肉丸或肉饼,最后加上粉面,整一个就是现代的猪杂面,因为成本低廉,所以周家把价格定的低,希望能用物美价廉来吸引客人。

      古代虽然歧视商人,但是如果像周家这样做些小本生意,就不会入到商籍,在宋朝就有非常多的人做小生意,但是入到商籍的也不多,所以周晟才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考科举。

      果然,不出所料,这个早餐店一开张,生意还行,隔壁的商铺都是客栈或金银饰品店、布庄,他们的客人与周家的客人并不是一个阶层的,周家接待普通人,而客栈一般接待比较富裕的人,因此两方不会冲突。

      虽然金陵富裕的人很多,但是贫穷的人永远占着一大部分,周家的吃食店物美价廉,汤底鲜美,分量充足,所以有些来不及回家吃饭的人会偶尔来光顾周家小店,另一部分人是去馄饨铺了,这样子,周家小店的客流量一直还可以。

      周晟觉得这间店已经足够周家忙活了,他并不需要周家的补助了,他自己有稿费,如果要去京城赶考,这些钱足够了。

      解决了金钱的事,周晟在私塾夫子的引荐下,认识了县里一个年迈多才的解元,该人姓崔,出自于大家族的旁支,他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却有一颗热爱知识的心,现在年老了,他的心愿是培养出几个能超越他的弟子。

      对于周晟,崔夫子还是有些耳熟的,毕竟以十岁稚龄考到童生前十名也不容易,虽然十岁的童生在本朝并不少,但是这只是金陵一个偏远的乡镇,因此他觉得周晟应该是一个刻苦读书的人,所以当他仔细考察了周晟的知识水平,发现无碍时,他就收下了周晟。

      认了这个老师后,周晟交了一些银两作为学费,其实在古代私塾和书院收的学费都不多,像范仲淹的应天书院等都是私人资助的,学子的学费只是很小的一笔收入,如果像现代学校那样靠学费周转,那书院早就倒闭了。

      拜了老师后,周晟准备了一些礼品,然后就去见崔夫子的其他弟子。

      崔解元出身世家豪族,品行良好,人脉广阔,他收的弟子自然不会差,要么是资质优良,有么是家世才华兼有,总之都是一些良才美玉。

      周晟跟着崔解元来到他的书房,他一进去,就看到房中站着几个穿着斯文,举止文雅的少年,他知道,在他打量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在暗暗的观察他。

      “都到齐了吧?这是你们新来的师弟,你们大家相互了解了解。”说完,崔解元就离开书房,去跟管家拿文房四宝和书籍。

      “在下周晟,是新来的学生,不知各位兄台如何称呼?”周晟在崔举人离开后,开门见山道。

      “在下柳湘竹。”左边一位身穿蓝衣,肌肤白皙,堪称清俊美姿仪的少年郎轻声道。

      “在下冯青逸。”中间一位眉目舒朗,英气勃勃的少年郎爽朗道。

      “在下李彧。”右边一位姿态拘谨的少年腼腆道。

      等他们一一介绍完自己后,周晟在心里不停分析他们的家世,柳湘竹的名字很熟悉,不知道跟柳湘莲有何关系,据说柳湘莲父母双亡,难道这是同族?

      至于另一个冯青逸不知道与冯紫英是否有关系,最后一个李彧穿着简朴,周晟觉得他应该是寒门学子。

      “你们跟夫子学了多久啊?我是不是来的太晚了?”周晟打破寂静,开口问道。

      “呵呵,没有的,你来的刚刚好,我们其实也没学到哪里。”冯青逸摸摸脑袋,摆摆手道。

      “你们都相互认识了吧?”崔夫子拿着几本书进来,看了看几个人道。

      “嗯,几位师兄的名字我都记下来了。”周晟点点头道。

      “这是你的课本。”崔解元递了几本书给周晟。

      “谢谢夫子。”周晟接过课本,恭谨的道谢。

      然后崔解元让众人坐在管家搬来的椅子上,开始讲课,他的讲课方式并不是现代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不会,他才点明中心。

      “周晟,你有问题吗?”崔解元担心周晟刚来,会不会赶不上进度,于是发问道。

      “嗯,没问题。”周晟摇摇头表示自己没大碍。

      崔解元讲课生动有趣,周晟很快就度过了一日的学习时间,下课后,冯青逸与柳湘竹走到周晟身边,“要一起出去逛逛吗?”

      “可以啊。”周晟想到自己刚来,必须处理好同窗的关系,于是点头答应道。

      然后,冯青逸与柳湘莲带着他来到一间茶楼,众人到窗边一个小桌子坐下,冯青逸大着嗓门道:“小二,来一壶好茶。”

      很快,小二就端着一壶泡好的茶过来。

      “这里的说书先生讲的不错,你看过那本《洪荒》了吗?”冯青逸边倒茶边说道。

      “哦,那本话本啊,我知道。”周晟端起茶,喝了一口道。

      “这本话本挺好看的,薛家还挺会招揽人才的。”柳湘竹垂下眸,若有所思道。

      “好歹也是四大家族嘛,不能小看它。”冯青逸理所当然道。

      “两位师兄也是出自四王八公吗?”周晟好奇问道。

      “我是理国公的远房亲戚,我们一向不亲近。”柳湘竹温文尔雅道。

      “冯唐将军是我的伯父。”冯青逸接着道。

      “两位师兄都出身世家啊,以后苟富贵,莫相忘啊。”周晟耸耸肩,打趣道。

      “唉,别这么说,世家也不是那么光鲜的。,私底下......”想到某些事情,冯青逸立刻停下话语。

      “两位师兄怎么不待在京城呢,听说京城人杰地灵。”周晟转移话题道。

      “京城不好待啊。”柳湘竹摇摇头,叹气道。

      京城局势复杂,为了安全起见,能离开的人都不会留在那里。

      后来,周晟又提出几个问题,两人继续作答,就这样,喝喝茶说说话,到了傍晚,三人各自回家。

      ****

      周晟拜了崔解元为师以后,专心致志的读书,中间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虽然不如长篇小说赚钱,但是也是一笔收入。

      金陵的开销不低,他可不好意思整天在崔解元家蹭吃蹭喝,还是要自己弄点钱。

      而后他经历了县、府、院试,幸运的是他都通过了。

      按理来说周晟应该去府学或县学读书,但是因为崔解元本身就是县学的老师,所以他并没有天天去。

      最后这件事也被崔解元解决了,所以他其实算是一直在开小课。

      他虽然没有天天去学校读书,但是平常的监督考核他都有去。

      其实他也算经常去学校了。

      周晟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考完童子试就是秀才,现在才知道其实并不是,中间还有好多考试呢。

      他县、府、院试都过关了,所以他才算是秀才。

      像孔已已那种多年考童子试都考不上的人叫童生。

      三年后,到了秋天乡试的时候,周晟和几个同窗一起来到京城的考试地点。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减轻了考试带来的压力。

      周晟和李彧随便找了一间酒楼住宿,冯青逸和柳湘竹则是投奔亲友。

      考试当天,他们走到考试地点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人形形色色,比院试热闹多了,因为院试基本都是金陵的人,而乡试则不是,考乡试的人大多来自全国多地,而且年纪都不小,周晟的年龄与模样引起不少人的围观。

      原主的身体本就瘦弱,周晟穿到这个身体以后,每天坚持练剑,周家人见他没有耽误学习,也就没有说他。

      就这样,天天坚持练剑,他的身子不再那么瘦弱,反正健壮了不少,周家的经济状况好了很多,天天有肉吃,周晟长了不少肉,但是身高却没有长多少,依旧一副年少体弱的模样。

      十几岁的少年来考乡试可是很受瞩目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