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梁祝(五) ...
-
清晨寒气未消散,带来丝丝凉意,湖中心荷花亭亭玉立,叶子上分布着颗颗晶莹的露珠,清风吹过,露珠被吹得摇摇晃晃,宛如少女摇摆的纤腰。
“山伯,那个王大人要走了。”祝英台和梁山伯早早起来,两人走到湖边,祝英台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绽开笑容,毫不掩饰她的喜悦。
“呼!” 梁山伯吐出一口气,散了散心中的郁气,饶是他这样好脾气的人,也受不了这样一个处处找茬的人,他希望以后别再遇到王卓然这种人。
然而梁山伯的想法落空了,未来他还是遇到了这种性情古怪的上司。
“他怎么这么快就走了?任务完成了吗?”祝英台不解道,王卓然是带着选贤的任务来的书院的,目前还真没看出他看中的贤才是谁。
“这......”梁山伯不确定道:“应该是完成了吧?”他前些日子偶然听到周夫子和陶夫子谈起王大人,周夫子说他不想再看到王大人,所以会想办法让朋友把王大人弄走。
想来一切都是周夫子做的,梁山伯想告诉祝英台,他嘴角微掀,最后还是没有说话,毕竟偷听不是君子所为。
两人在湖边闲逛了一会,很快就离开了,回到宿舍,两人就看到迎面走来的荀巨伯。
“山伯,要一起去给王大人送行吗?”荀巨伯见到两人,开口问道。
“英台,你去吗?”梁山伯不答,反而转头问祝英台。
“去吧,好歹是教过我们的人。”祝英台低头沉吟片刻,然后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起去吧。”荀巨伯见两人都有去的欲望,便直接决定道。
三人下了决定后,他们向书院门口走去,走过几个转角,很快,他们就抵达目的地,结果就看到书院门口围着一堆人。
“几位夫子好。”三人异口同声对站在一边的周晟、陶渊明、谢道韫问好。
“过段时间,我就要离开了。”周晟淡淡说出这个决定,见到众人不解的眼神,他笑道:“可能以后我都不会回来了。”
“山长水远难相逢,希望你能平平安安。”陶渊明顺了顺他的胡子,笑容中带着遗憾。
到他这个年纪,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平安才是最珍贵的,他有太多的朋友因为一次意外,从此就永别,也许这也是最后一次相见。
周晟看向一旁的谢道韫,不知该怎么开口,王凝之真的不是一个好的对象,可是他也不能盲目替对方做决定,在这个时代,家族联姻再正常不过了。
“夫子,能说说您以后要去哪吗?”祝英台问道。
“我可能去洛阳。”周晟回过神,想了想,答道。
反正说出来也没什么,洛阳那么大,他们遇到的几率太低了,而且他也不是喜欢到处乱跑的人。
“洛阳啊,我去过几次。”提到洛阳,陶渊明就想起那些年在洛阳求学的日子,意气风发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他无声的叹了一口气。
“陶夫子,你要少喝点酒啊,伤寿数啊。”周晟耐心叮嘱道,他真的觉得如果陶渊明不戒酒,以后肯定会死于胃病。
“老夫活的已经够久了,不差这些。”陶渊明摇摇头,淡笑道。
对他来说,无论是开心的、伤心的、绝望的,都一一体会过,人生已经圆满了。
周晟见他的样子,就知道没办法动摇他的意念了,毕竟这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你永远也无法点醒一个求死的人。
“我们就站在这里吗?”祝英台问道。
周晟与其他人无声的笑了笑,他们又不是自愿出来送行的,院长都出来了,他们怎么也要跟着院长吧,反正他们绝对没有上前依依惜别的念头。
就这样,直到王卓然离开,他们都没有上前说话,一直站在人群外边。
*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时代,三国时代的纷乱才结束没多久,乱世又即将开启,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平民真是个大写的悲剧。
乱世的后果不是和平时代的人可以想象的,百姓流离,生灵涂炭,饿殍浮尸,人不如狗。
周晟抱着剑走入路旁一间破旧的客栈,听到周围人的谈话,不知道该说什么。
“听说石崇大人又跟王恺大人比富了。”
“又是他们俩啊。”
“我听说石崇在首都洛阳建造了豪华庄园,有100多个侍妾,每人都有不少身家。”
“王恺大人也不差啊,他可是陛下的舅父啊,他可是用麦芽糖涮锅、用花椒面泥房子的人。”
“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那是,我们估计几辈子都弄不到这么多钱。”
周晟听了一会,有些无语,晋武帝真的作的一手好死,从没见过哪个皇帝像他那么奢侈、荒唐,隋炀帝、乾隆都要甘拜下风。
现在的晋朝弊病良多,还真以为统一三国后,就可以逍遥自在啦,真是一个败家子,明明在第一个世界见到的司马家的人都挺正常的,难道是基因突变?
“客人,您要的酒水来了。”小二来上菜。
“嗯。”
周晟随便吃了点东西,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饮食真的很匮乏,宋明的饮食比秦汉好太多,他感觉自己真的是有些食不厌脍了,之前在学院都是自己动手的,不然会饿死的。
他觉得自己进了客栈,还是随大流吧,吃些东西,不然太奇怪了。
吃了几口,他就吃不下了,放下筷子,想起以后的计划。
他觉得晋惠帝应该可以拯救一下,毕竟一个呆傻的人绝对比一个狡诈的人好相处,相信那些大臣也是这么想的,晋惠帝上位是绝对的。
再说,如果要扶持八王中的一个王上位,那都不知道要等多久,而且八王之乱牺牲太多,他觉得还是和平不流血的方式更得他的意。
最后,晋惠帝的出身好,是嫡出的太子,可以直接上位,绝对零风险,不用怕司马炎的忌讳,毕竟他又不聪明,估计晋武帝对这个儿子的态度也很复杂,又怜爱又遗憾。
“系统,你有没有什么可以启智的东西?”
“有。”
“可以给我吗?”
“可以,作为前几个世界的奖励。”
“系统,你真的好黑心,我都不知道有奖励啊。”
“........”
周晟从系统那拿到启智的东西,已经开始期待了,呆傻的晋惠帝突然变聪明,绝对会让许多居心否测的人大跌眼镜。
当晚,洛阳皇宫迎来一个黑衣人,他躲过巡逻的侍卫,悄悄进入太子的寝宫,轻轻的拿出一粒药物,一弹指,那颗药就被送到太子嘴边。
睡着的太子,不知道想到什么,张张嘴,那颗药就被吞进他的肚子。
周晟见药被吃了,便安心的离开,这颗药应该可以把太子的智商提到聪明人的层次,只要太子正常了,想必很多事就可以改写。
离开皇宫,他改变面貌,易容成一个面貌普通的中年文士,天下如此之大,魏晋时代的风土地貌与宋明可是很不一样,他准备游历天下,把经验心得著成书,以便留给后人。
他之所以游历天下,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草原问题,不去具体了解一下草原,他就不知道怎么弄,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会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