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小驴抬杠之一--天京之变前,李秀成的职位不高吗? ...

  •   我在查资料的过程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句类似的话语:“在天京之变前,李秀成的官职低微,他不了解高层……”当然,也有这样的话:“在事件发生时,李秀成不在现场,所以,他的记述也许并不尽然。”耳听为虚,虽然有点轻视俺家忠的判断能力,却不能否认有几分道理,可是说天京之变前李秀成职位低微,我却有点异议,不能不抬这个杠。
      当然,天京之变分大前和小前(不是太平圣宝的大钱和小钱),也就是李秀成圣兵时致地官副丞相这6年(大前)和地官副丞相时期(小前),我这篇小文要抬的杠就是地官副丞相时。圣兵时候,表说职位低微了,根本就是个npc,还没有职位的说,理所当然的不在此讨论。
      好,那么先来分析,地官副丞相是否官职不高。的确,比起后期2700个名称各异的王,丞相的职位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但在前期则不然。本人试着排列了一下李秀成为地官副丞相时候太平天国当时的英雄座次(以活着的人计算,死去的侯爵,类似林凤祥等不在下面列出。
      先排列绝对在他之上的王和侯们。
      注明:俺是从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史》的前期《百官人物表》排列的,侯爵的位次按照罗先生列出的次序):
      1、天王洪秀全。2、东王杨秀清3、北王韦昌辉4、翼王石达开5、燕王秦日纲6、佐天侯陈承瑢7、卫国候黄玉琨8、镇国侯卢贤拔9、补天侯李俊昌(注一)10、赞天侯蒙得恩(注二)11、襄天侯林大基(注三)12、相天侯黄期升13、匡天侯黄维江(注四)14、助天侯刘绍廷15、翊天侯吉成子16、扶天侯傅学贤(注五)17、卫天侯曾锦谦
      可见,在此十七位人物中,可疑人物占了7位
      然后,我排同为丞相的其他人物:
      从北伐人物排名来看,林凤祥排在李开芳之前,林凤祥当时是天官副丞相,李开芳是地官正丞相,那么是否天官丞相无论正负都应该排在地、春夏秋冬等诸位丞相前面呢?
      而陈玉成在一破江南大营的时候,位置是冬官正丞相,李秀成是地官副丞相,但以传统说法,陈玉成排名应该在李秀成之上。这又和天地春夏秋冬的顺序不符。
      所以,俺咨询专家得出的结论是:丞相排名应该按照资历和功劳。
      从侯爵截止,太平天国分天地春夏秋冬四丞相,但当时在李秀成之上的丞相以资历和身份论,应该只有以侯爵位兼任之人。剔除死的,如果加上参军比他早的还有谁呢?
      1、天官又副丞相曾钊扬(注六)2、地官又正丞相罗苾芬3、春官正丞相黄启芳(注七)4、春官正丞相张遂谋5、春官又正丞相张潮爵(注八)6、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注九)7、春官又副丞相蓝成春8、夏官正丞相何震川9、夏官又正丞相周胜富10、秋官正丞相钟廷生11、冬官又正丞相宾福寿12、冬官副丞相林启荣。
      可疑人物有4位
      不明入营时间及在李秀成之后或同时的有
      1、春官副丞相黄超芳(注十)2、夏官副丞相陈仕章3、秋官正丞相陈仕荣4冬官正丞相莫某某
      最后,陈玉成因其勇猛善战,当时的战功极其他在敌人心目中的威望影子李秀成之上。
      抓狂,算的俺头疼,还有国宗和国兄。那可真是个庞大的队伍。干脆省事点:抓了个不怎么肯定的资料抵挡。
      咳咳,从《太平天国野史》,据说是本伪书,但本人排的头晕,也顾不得了,中看到杨辅清去江西仅仅得了个师帅的职务,看来,无论国宗还是国兄,后台有多硬,在前期,杨秀清当家的时候,还得从基层做起,因此,排在李秀成之上的就只有韦俊了。欢呼,十二少登场,当当当当,撒花,少女尖叫。
      累死了。

      那么严格点,李秀成排在20位。宽松点,李秀成排在35位,虽然可能会有很多人和他并列,但在一个国家,排名如此靠前,怎么能说他的官职不高呢?
      还有就是他的品级,王-侯-丞相。他明明在第三等,在太平天国早期,选拔制度非常严格,丞相几乎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远非后期滥觞可比,又怎么能说低。
      注一:李俊昌乃是为东王杨秀清医治好眼病获得的侯爵之位,名不副实。
      注二:蒙得恩乃是天王宠臣,封侯与其个人才能关系不大。但我看历史后,又部分的修正了这一看法,比如应主之战虽然是杨秀清筹划,却是蒙得恩带队。
      注三:林大基年老,儿子是东王杨秀清的甥婿,封侯与其个人才能关系不大。
      注四:黄维江是杨秀清的姐夫,还曾经犯罪,直到1855年才获释,封侯与个人才能关系不大。
      注五: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史》第206页说:黄维江、刘绍廷、吉成子、傅学贤等都以东王杨秀清亲信得封侯,实不协公论。
      注六:乙荣五年,曾钊扬被东王下凡不杀为奴,其后事迹不详,因此,在天京之变前,他官复原职的可能性比较小。
      注七:《天国志》记载:丙辰六年春,涂振兴继任春官正丞相,而不闻启芳封侯或黜革,盖于是时已物故者也。所以,他在天京之变前存活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注八:此人是天王表弟。
      注九:因湘潭战败,当时应该已经革职。
      注十:唯一记载此人的《金陵癸甲记事略》中只说此人是广西浔洲人,并无其入营早晚的记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