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 ...
-
永和四年六月初 帝薨
相爷与武安侯进谏,先帝已去,太子夭折。国不可一日无君,瑞王乃正宫嫡出先帝同胞,是不二人选。瑞王百般推举,言自己只愿做个悠闲王爷,百官跪求,无奈答应。二十一日后,瑞王登基。改国号为长兴,因先帝幼子夭折,新帝亲自扶灵,天下皆赞其仁义,恭敬长兄。
清晨,鸡鸣。小媳妇们又端着衣服,一行两三人奔赴河边洗衣服。
“你们看我这镯子漂亮不?”
“好漂亮,这成色我没见过。”
“那是,县城银楼里新来的款式,整整五两银子。”
“五两!还是你家厉害,我呀这辈子不知道啥时候能有个了。”
“是呀,里长家儿媳妇就是不一样。”
“翠,以后有好事别忘了咱们呀。”
“哪能呀。”翠兰放下袖口,笑着道,很是满意她们的话语。眼睛一转又想起了一件事,说道:“对了,你们知道吗?咱们这里来了个美貌寡妇,那叫个漂亮啊!还带了个孩子,那孩子也不知道咋长的,反正我没见过那么俊的。”
“那寡妇看着像正经人吗,做啥的?”
“对啊,你可得让里长注意。可别又来个像谢寡妇那样的,咱可受不了再来个。”
翠兰看着她们的紧张样,捂着嘴笑道:“放心吧,我公爹可都问清楚了。那妇人京里来的,家里做生意的丈夫病死了,好像夫家不喜就把她和孩子赶了出来,那妇人还是个识文断字的。”
“做生意的大户人家,还识字,那怎么来咱这里?”
“管他的,只要不是不正经的货色就好了,关咱什么事情。”
“对,快走吧,别等会又被小莲那帮丫头片子抢了位置。”
“那得快点。”一行人加快脚步离去了,却不知刚才她们身后草丛走出一孩子,正是翠兰口中的俊小子。那孩子抬起头看着她们离去的方向,眼里露出一丝厌恶,便很快转身离去了。
三间青瓦小屋,两间茅房,一圈稀疏的篱笆栅栏。比之一般村民好很多的小院,传出缕缕炊烟,带着丝丝糊味。“母,母亲,你怎么了?你在做什么?”孩子焦急问道,灶间走出一妇人,脸上几抹灰迹颇为狼狈,即便如此仍可见美貌,不负当年第一美人之称。妇人一阵咳嗽,缓缓回道:“我就是想为你做点饭菜,可惜就只会做个什么糕点。”
孩子走进灶间,看着锅中一团不知道什么的菜,走去台后拿出柴伙灭掉灶火,拿面盆打了清水,端给妇人。看着年仅五岁的他,有双跟先帝一模一样的眼睛,这段时日里的奔波逃离,让他廋了很多,不禁眼眶通红。“啊瓒,你相信母后,一定能做好饭菜让我的啊瓒长的白白胖胖的。”孩子听到母后二字就很是害怕,想了想还好是在这离京里不知多远的村庄,但还是提醒到:“母亲,以后不要再说母后二字了,你是我的母亲。”妇人的眼泪却是再也忍不住了,抱住孩子痛哭道:“让我受苦没什么,怎么可以让我的啊瓒受苦啊!”孩子眼里装满泪水,却不肯落下。紧握着小拳头,朝着京都的方向望去,对自己说道:“你要记住,你是太子,你是大乾王朝的太子韩瓒。”
深夜,韩瓒又一次从噩梦中醒来。和蔼的父皇不在了,昔日最疼爱自己的皇叔,皇祖母的漠视,跟自己互换衣物死去的陈攸……一幕幕在脑海交替,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饶比之一般孩子早熟的他,也受不了这般。想到母亲的眼泪,只敢躲进被窝不敢发出声响得默默流泪,在眼泪中入睡。
看着他睡去的皇后刘氏,走出屋外,唤道:“白起,京中可有消息了?”影卫白起很是犹豫:“暂,暂时没有。”刘氏苦笑道:“没事,我受得了。”白起无奈回道:“瑞王已登基,改国号为长兴。说因太子夭折,其亲自扶灵,天下人都在说其仁义,恭敬长兄。”刘氏笑了,不顾仪态的大笑:“呵,仁义,恭敬长兄,哈哈哈哈!这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大的笑话,他若仁义这天下便再也没有那厮人面兽心的人了,哈哈哈哈!”说完已是满面的泪水,笑才慢慢停下,“白起,让京里继续注意,但切记小心。对了,这些事千万别在啊瓒面前提起。”白起看看屋内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