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尾章) ...

  •   桑清生前是帝王贵妃,殁后却没有葬入皇陵,她被葬在一座巍峨的高山上,棺木面朝西南方,那里可以看到边塞的城池。她出生在西南一个部落,是首领唯一的女儿,后来嫁给武王次子赢,赢登帝位被封为贵妃。贵妃育有二女,长女初阳公主,貌美早慧,嫁陈国公嫡长孙,因难产而亡,年不过十六;次女正阳公主,貌美体弱,远嫁北胡,久病缠身,于十七岁故。贵妃一生无子,正阳公主故去一年后殁。(史记:贵妃桑氏为昭帝发妻,后封为贵妃,无子无宠,殁于公元167年。)
      那天天气很好,我想出去透透气,浅语高兴坏了,看着现在已经被其他宫婢内侍尊称一声“姑姑”的浅语忙前忙后吩咐宫婢准备披风斗篷,准备上妆,准备软娇,那表情上是遮不住的喜上眉梢,我的心情亦明朗了不少。
      在宫婢给我上妆时,浅语背过身偷偷拿绢巾擦泪,当初我带来的四个大丫头现在也只有浅语还在身边了,我一时不知道她这是因为我的脸色不再颓然灰败喜极而泣还是伤心我这油尽灯枯的身体,我想应该是前者居多。
      现在正是美人入宫的时候,从御花园走至千秋亭,按说应该正是百花争艳才对,一路却没有遇到任何的宫人,这可真是稀了奇了,我久不出永乐宫哪里知道圣上已多年没有选美人入宫。
      千秋亭靠近沁心湖,是夏日午后避凉赏荷的好去处,尤记得我的长女初元最爱这处的莲子,夏日每天都会来采了回去给我熬莲子羹,我的次女康乐却总爱吃这处荷叶做的荷叶鸡。
      我默默回忆了一番初元和康乐在世时的情景。初元已故去五个年头,康乐也已逝去三年,我的两个女儿都走在我这个做母亲的前面,两人离世时年纪还不到双十。我问浅语,若有来世,初元和康乐还会是我女儿吗?浅语红了眼眶。
      我一晒,浅语最近总是喜欢红眼眶,比我年轻时候更甚,我年轻时也喜欢红眼眶,特别是初初嫁给当今圣上后的小半年,圣上是先皇长兄武王的次子,武王的封地在咸阳,生有两子,武王去后长子秦柯继承王府封景王,当今圣上和生母武王太妃择府另居。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圣上会继承大统,所以在我父亲以救命之恩相协要让圣上娶我后,很顺利得我就从南域远嫁过来了,当时我对大秦的风土人情和吃食用具都不熟悉,每每遇到不顺心的人事物总喜欢红眼眶,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老太妃见了,觉得我不是当家主母的合适人选,自然的就把府上的内务管起来了,而我性格软懦,自然欢喜落得清闲,每每应酬也是躲在老太妃身后,一切以老太妃为主,渐渐的我成了老太妃身边的影子,最初的好奇后也就被众人遗忘了,以至圣上登基,我作为发妻只封了贵妃,却另立皇后,这又是另一段往事了,我以前不太想追忆,以免徒增悲伤,这一年来却不知怎么了,只控制不住想起往事。
      当今皇后闺名许诗画,是上京贵女,后来嫁入景王府为妃,本是圣上的嫂嫂,当然当时圣上与皇后之间没有任何情愫暧昧和牵扯不清,皇后作为景王妃时与景王是神仙眷侣般令人艳羡的夫妻,景王甚至与她承诺终生不纳妾,不知羡煞多少贵妇人。
      可惜世事弄人,突厥以汹涌之态入侵,占据大半江山,大皇子和李将军相继战死后,朝廷派景王出战,景王收复一半失土后亦不幸战死,景王临死将王妃托付给圣上,当时的皇族继承先祖血统,常是父死子继,兄死弟替。许氏和王府一并都由圣上接管了,后来前太子出征,半途罹难,圣上临时受命领兵出战,许氏为报夫仇,女扮男装深入军营,和军士同甘共苦,至于他和圣上一起经历了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听说他们战后返程,许多地方爆发瘟疫,许氏用新奇的方法遏制了疫情。
      半路上先皇驾崩,圣上接了遗诏后没回封地就直接入上京登基,在百官和百姓的拥戴下,许氏封后,待圣上派人接我和太妃入京,一切已尘埃落定,太妃封了太后,我被封了贵妃,太妃将我带在身边入住长乐殿,那段时间所有人看我的眼神中都带上了怜悯,我自己却已不太在意这些,当时我的全部心神都落在如何让先天不足的康乐健康长大,不过对于许氏,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与圣上成亲在她和景王之前,圣上娶我终究不是自愿的,所以对我并不上心,再加上他一心痴迷于行军打仗,布阵杀敌,甚少有时间陪我,我原来性子并不沉闷,但那段时间始却越来越沉默,我烦闷那些弯弯绕绕的应酬,也听不懂那些夫人绵里藏针的话语,又怕被人笑话我是南域人不懂规矩,所以大多时候都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怀孕后有了理由就推了所有应酬,只居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
      我生下初元后,身体还未康复又怀上了康乐,那个时候许氏嫁给了景王,作为妯娌,少不了走动,许氏是个真正的大家闺秀,举止得体,大方端庄,品性高洁,才华横溢,待人接物亦是无一处能让人道出点点不足,我对她心生敬服,慢慢的也愿意与她多走动起来,有时遇到什么事也愿意和她说说,特别是关于圣上的,许氏也教了我许多夫妻相处之道,那段时间我和圣上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直至我生下康乐,再也不能生育,老太妃叙着给圣上纳妾,我虽点头应了,到底心中有几分不如意,本想去和许氏说说心中苦闷,却不想机缘巧合,我听到了圣上在门口与许氏侍女的调笑声,听说圣上年少时身上还是带着些许纨绔气息的,这却是我第一次见识到,当时我脑中一片空白只听到那侍女咯咯的笑声和圣上那一句向王妃讨了她去,直到许氏喝止了侍女,圣上这才进屋,圣上当时是帮景王带书信给许氏,我只看到圣上本留在嘴边的笑意在看到我后立时就散了,冷冷看着我,我却不敢与之对视,忙将头低了下去,深怕他看到我红了的眼眶骂我善妒,在南域,男人只能有一个女人,除非两人和离,否则是不能有第二个女人的,可是在秦朝,男人可以有无数个女人,而我,应该光明正大接纳他的妾侍,可是我不想,但阻止不了,我不敢说,也不敢哭,在他面前我何其懦弱。
      我不记得那天我是怎么跟他回府的,直到我主动和老太妃提出来纳那个侍女为妾,老太妃甚为满意,却顾忌王妃许氏不愿意,我甚至主动请缨去说服许氏,许氏当时盯着我看了半响,只说:“你一点也不像南域王的女儿。”
      是啊,外界早把南域的女人传的不成样子,而南域王的女儿更甚。
      许氏并没有阻止,只是问了侍女自己的意愿,侍女红着脸点头后,许氏嘱咐了几句诸如尊敬太妃和我,侍候好圣上,为秦氏开枝散叶之类的话,我就领着那侍女回府了,之后的事自有太妃安置。那侍女在一年后为圣上产下孪生子,母凭子贵,抬为贵妾,圣上登基后,封为贤妃。我当时做梦也没想到,许氏有一日会取代我的位置,我想估计她自己也没想到吧。
      后来每每想起我与许氏推心置腹的时候,我自己还是会有些微的尴尬,毕竟我与她推心置腹的可是我对圣上的那点小儿女情事,想不到日后我们竟会共侍一夫。后来我跟在太后身边礼佛,也就避开了许氏,避开了贤妃,避开了许多不愿见的人和许多凡尘俗世,只一心照看我的两个女儿。
      后来太后歿,初元长大,有了意中人,可是圣上不许,我不得不去求许氏,许氏答应去和圣上求情。那天晚上圣上勃然大怒,我只是打扰了许氏,但他在御书房宣见我的表情仿佛我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我看了一眼,再也不敢抬头,也说不出任何话,只默默跪了一夜。
      后来,我的初元没能嫁给她的意中人,而是嫁给了陈国公的嫡长孙,次年因难产而亡,年不过十七,从此我再也没有出过太后的佛堂。
      后来,我的康乐和亲北胡,我没有去求圣上,因为我知道求了也没用。康乐从小体弱,哪里受得了北胡的风沙,和亲第三年就去了。
      她的噩耗传到上京时,我的心死了,在这世间没有了任何的念想。
      我曾经爱过、恨过、寄望过、期盼过,现在什么也没了,我对浅语说,若有来世,我决不会来秦朝,也绝不会嫁给他。
      后来我生了一场大病,身子就不好了,不过一年,已是强弩之末。
      这一年来,我不再礼佛,将所有经书烧了,安排浅语去京郊修了庙宇,塑了菩萨金身,为初元和康乐的来世积福。
      起风了,浅语将斗篷给我系上,我说累了,回去吧。
      路上,遇到圣上,我恭敬行礼,圣上半响无语,我抬头望去,不知为何,竟看到了他眼中的绝望,何其可笑,我这一辈子,从未懂过他,我的心太平静,他仓皇走了。
      回去,我就睡下了,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的故乡南域,我的阿爹和我的阿娘,还有初元和康乐,唯独没有他,我释然地笑了,只愿永远在梦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尾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