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春生 ...
沁春生
某年某月某日。
一时兴起,一晌庆春。
第一章春生
大殷定兴二十七年间,正是被挟裹在浩荡洪流之中安静掠息的片刻。
这一年无甚特别。大殷与西郡、周伊国三分已久,三国总是打打停停,百姓们见怪不怪。大臣们依旧费尽心思谋财路谋出路,村夫野妇依然抬头望天低头锄地,管自己的娃放自个儿的牛。
大殷国都殷溪是块风水宝地。城内小溪潺潺,绕城百里。每每春日,梨花伴着春水,叮铃铃地唱着一首《春日生》。
殷溪这一皇城之地,四季鲜明。大殷皇帝李欣是个仁政爱民的好皇帝,这一点就连西郡和周伊国的国主也不会强顾着面子否认。天下无人不知李欣二十岁登基那年大殷大旱,举国上下,独独国都殷溪的水泠泠作响。这位新皇登基之后不久就去体察民情,从小娇生惯养,不愁吃穿只愁读到半夜仍然记不住书义句析第二天让太傅抱着这孩子勤勉足矣天资不足的心思大叹可惜的孩子怎么会见过真正的天灾磨难。本就干涸开裂的大地已经将这位少年天子的心给吹凉了大半,无水可用的妇女老人一听圣上亲临更是抓紧了时机疯一般地跑在道上叩头求水。少年初当皇帝就见着了如此架势,又惊又怕,更多的是想起了天人合一的道义,竟偏生生认为自己不祥,愚钝可耻让大殷蒙羞,老天爷降罪在百姓头上。回到知县大人收拾好的招待所后一蹶不振,堪堪流下泪来。第二日一早又听百姓哭泣哀嚎,拿了把刀子划破手臂,用碗盛血洒在道上。随行官员和街口百姓吓得噗通通全跪下,李欣便也跪下大叹自己无能上天降罪,痛哭自己对不起大殷江山社稷。
这幅君臣民皆跪了一地的场面实在蹊跷特别,诡异得很。僵持之际,巷口站起一长衫书生,他往这圣上面前一跪,总算说了句实话:“此次大旱实乃天灾,无关人祸。圣上不必自责,惟愿圣上赈灾防治,重得安和盛世。”李欣一听,心中愁绪生生退散。抬头顶着这长衫书生“真的不怨朕的昏昧?”书生连连鼓励起这少年皇帝,耐心劝慰。这君臣民跪了一地的情景才得以停止。这一年,皇帝书生,两人同岁。
李欣得此书生如得珍宝。一方面,李欣此人勤勉刻苦,除了脑子实在太过封建迟钝,算得上是一位贤明君主。而李欣最大的优点即在于知己不足而愿听人之言,尤其是聪明人的话。恰巧这位同岁书生正是位治国贤才。书生名叫柳敬之,大殷下一县城柳县之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却仍是贫苦人家。书生从小懂事,他知道读书是最有希望的一条出路,便从小苦读,更难能可贵的是和李欣相反,书生聪慧异常,融会贯通,将圣人之语用在实践之中。柳敬之向圣上提了三条主策。一.救济百姓,开国库,建粮仓。二.通水源,惜小水流,护大水源,抛开皇家护城传统,引皇城水救济奇旱之地。三.皇帝自身日夜勤勉,组织有序,将这贯彻执行的处处疏通到位。选取各县白衣人才,首要标准正直年少血气方刚。在各县粮到水通之时立刻上报朝廷,核对数目。如有贪官污吏即可革职,举报书生可立马录用为朝廷五品。
大旱方息。
书生柳氏成了殷溪城内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在此后的三十年,兢兢业业,步步为营。凭借着自身的才学胆识、缜密心思、不为奸的执着和与李欣的机缘,位极人臣。
柳敬之二十八岁时已是朝中三品,翰林学士惜他天赋难得,将爱女王青伊下嫁给他。柳王二人彼此欣赏,相敬如宾。婚后一年,诞下一子柳思。再一年春天,殷溪城内梨花春水泠泠流淌的日子里,王青伊剩下一个白玉琢的小粉女娃。柳敬之爱极了这春生之女,起名柳惜,盼她一生有人爱惜,有如惜殷溪春日般珍惜柳惜。
初次作文,情真意切。处处有生活的影子,和柳惜一起期盼顾科的出现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春生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