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18天京之变前的小北 ...


  •   那啥,看历史俺喜欢发掘反面人物的闪光点和正面人物的缺点。恶趣味的说。
      首先:军事篇
      说实话,真的没有啥,曾经请教过一位专家,他说太平天国因为韦昌辉叛乱把他曾经的功绩都毁灭了。实际上,在我看来,其中也有太平天国史料不全的原因,来自敌方的记载大多记着“某公”与“贼”大战,至于这个“贼酋”是谁,则语焉不详。
      俺翻烂了书也就找到一点永安突围他和冯云山指挥后军的记载,但起义初期,清廷很长时间都把韦正当成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是无疑的。“虽身催疾病, 犹令御者扶拥上马亲自督战。”可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倒是一位太平天国历史上众说纷纭的人物,洪大全对他评价颇高,在洪大全的供词中,对洪杨等人皆不放在眼里,独独说韦昌辉“他打仗善能谷战, 是他最勇, 常说他带一千人就是一万官兵也不怕。”俺不明白的是,虾米叫“谷战”?但肯定不是“股颤”。近来看了诸多论文,都说洪大全的供词为赛尚阿与其幕僚丁守存伪造,那么,所谓“洪大全”对小北的评价是否也代表着当时清方的普遍看法呢?
      在看□□时期专家写韦昌辉战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都非常不乐意承认小北能打仗,而不幸的是,小北打仗,身边总是有其他将领出没。这本来属于小北不是光杆司令的问题,但专家们便都老实不客气的把功劳安在了其他人身上,说是小北从旁辅佐。比如他和萧朝贵、罗大纲进军永安。还有就是蔡江村大战,小北率领手下冒充团练,杀的敌军大败。谁知道,萧朝贵又来策应了,得,在专家笔下,功劳还不是小北的。
      跑题的说句军事篇外的话,在永安审问内奸周锡能的过程中:“天父命北王出东王殿前晓谕兵将,北王承天父命大声唱道……”小北高歌广西民歌效仿刘三姐不要紧,立刻被某专家抓住,得意洋洋的宣称:“这种情况,说明韦昌辉在在‘天朝’所干的,实际上是‘承宣’工作。”口胡,黑人也没有这么黑的。顺便说句:小北,没事儿你多什么嘴。小北(委屈的):不是我,是杨……
      《金陵癸甲纪事略》中说道:小北“自金田倡乱,率贼出队,贼中事无巨细,悉出其令。”
      在《盾鼻随闻录》中,记载的是攻打金陵,“仪凤门外静海寺中……掘地道……放地雷……城垣坍塌……韦镇(正)争先冒火突入”。
      然后便是他入天京之后,从此便窝了起来,曾经在崔之清的《太平天国战争全史》中看到,韦昌辉负责城防的时候,正是北伐西征同时进行之际,天京城的守军“广西真贼不过一千余人,湖南死党亦止五六千人,其余湖北、江西、安徽、江南各处裹胁者,约三万余人。(向荣奏稿)”然后向荣弄来了6w斤的大炮,以前以为是刽子手叶名琛送给他的,实际上为向荣自铸。厉害,向gg不但能打仗,还能作炮!
      于是,他和张国梁一起笑眯眯,瞄准了天京城头。一炮过去,粉碎了。
      啊,难道天京陷落不是1864年?
      唉,不是城头粉碎,是大炮铸造的不得其法,自爆!
      天京城固若金汤,虽然是领导(杨秀清)指挥的好,但也不能不说小北有功劳在其中的。至于他具体怎么做的,俺就不细说了,左不过插竹签,系铜铃,抛火球。(细节请参阅崔之清的《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还有记载是他曾经两次援镇,不过都被张国梁阻回,张gg好厉害。星星眼,所以才有俺家忠出场。不过简又文解释说是天京兵力不充,并未把责任怪罪在小北身上。
      至于小北到了江西之后:
      苏双碧说:八月一日,韦昌辉在江西瑞河口,被清知府刘于浔的水师击败;八月三日,韦昌辉率兵三千多人援瑞州,被清军击败,夺去“黄轿绣伞”,只身进入瑞州城。第二天,湘军自南昌渡河向太平军反扑,八月九日,八月十二日韦昌辉又连续在瑞州城外被清军打败。韦昌辉被放到前线独当一面,这还是第一次,他就连吃败仗,损兵折将,自然会感到前景不妙,加之杨秀清在破江南大营之后,天京戒备不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韦昌辉下了发动叛乱的决心。并乃八月十七日在江西最后一次露面之后,稍稍地潜回天京实现其□□野心。(苏先生的话总是这么阶级性十足。擦汗)
      简直一饭桶。
      但崔之清和简又文的说法却不同。
      崔之清说:8月3日,太平军与湘军接战不利。9日、11日、12日,韦昌辉令城军三次出击,未获战果。
      但他还补充说明:8月17日,韦昌辉令“出队二千余人牵制楚军,而以大队六千人猛扑新到江军之营”,江军“右路退挫,义武营勇夫纷纷逃溃,几至不支。”清军胆寒,10天未敢进犯。
      在崔之清笔下,偏向是明显的,战败叫做“不利”、“未获战果”。他眼中看小北在江西的战绩属于良好偏上。
      简又文说:北王是以“江西宣慰使”的身份入赣,好pp的名字,估计是老洪起的,他玩这样的文字游戏很在行。
      《太平天国全史》上说:“东王改调北王韦昌辉由天京入赣,一举而克饶州府,随临江接统诸军,主持赣局,命令一新,军气颇振。”
      文的后面也提到了苏文中失败,但没有如苏般罗列这么多,口气并无如此严厉,而且替他辩解,说是湘军曾国华入赣救兄,兼有毕金科这样凶悍的湘军将领,兵力增多,胜过翼王主持赣局之时。言下之意,打败仗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嗣后,昌辉往来临江,瑞州之间,调度一切,镇抚全军,赣局乃稍得安定。”简又文是肯定他的成绩的。虽然有胜有败,但绝对不至于如苏所说的那样,失败的至于狗急跳墙,跑回天京杀人。
      比较三种说法,俺决定相信简又文。或者,用逻辑推理,小翼经营江西,“江西八府五十余县皆陷,存者惟南昌、广信、饶州.赣州、南安五郡。”打下了良好的底子,小北再草包,也不至于混的像苏先生说的那么惨,至于黄轿绣伞,不要就不要,还招虫子呢。
      其军事才能如同冰山一角,却始终为杨秀清所压制不得显现。突然想起灭绝师太不肯在金花婆婆面前拔剑的故事,言及出鞘必饮人血,小北也一样。被压抑的过久,精神也产生了某种变异。
      其次:口碑篇
      我在很久以前就知道韦俊降清后回乡,主动出钱要修蚂蟥桥,却被乡人所拒的故事。当时没有深想,但想当然的认为韦昌辉肯定也在其故乡倍受鄙夷。但事实上却恰巧相反,解放前,当意识形态还没有如□□时候般严苛时,金田其实是有一座供奉着韦昌辉神像的庙宇的。简又文曾经亲眼见过,其白面长须,一脸正气。他说的很完美,但看过太平花帖的滕县庙宇中的四王像,比较幻灭。不过幸好毁了,有个能够想像的空间。
      看来反叛的韦俊,虽然他情有可原,却为乡人鄙夷。在金田人心中,韦志俊是叛徒,韦志正却是英雄,立场鲜明。
      还曾经看过一篇到金田访问的论文,说是金田所有与起义和太平天国有关的遗迹莫不与韦姓有关,其在起义初期所做贡献的确不容忽视,可以说,没有韦昌辉就没有金田起义。金田,这个从初中课本便学的的地名,其实正是韦昌辉的故乡呀。话说俺第一次知道的时候还感觉怪怪的呢,只因为从小便被洗脑,韦昌辉是十足的反派。
      再次:外交篇:
      那是太平天国之王第一次在外国使节前的露面。英国大使文翰曾经记录,他在被人带到北翼二王面前的时候,突然二王大喝“打”,然后那个可怜的,引文翰等前来的太平军向导便被胖揍了一顿。囧,估计当时文翰也感到同样囧吧。俺看了几遍,也没有看出打人的理由。不过,两王大喝“打”的场面,俺忽略那个可怜的挨打者,不hd的感到好笑。
      在之后的会见中,小翼几乎不怎么说话,都是小北在滔滔不绝。文翰解释,说是小翼位置比小北低,他尊敬领导云云。吓,太平天国的高低等级还真是分明呢。
      最后,便是小北那句非常有名的话了,文翰还给他配了表情,“充满自信心之冷静态度”,“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天父帮助我们,没有谁能与他作对的啊!”
      小北好酷,唉,为虾米不是小翼说的呢?
      最后:气量篇
      在谈及韦昌辉时,往往会把“成均进士匾”的事拎出来,作为他参加起义动机不纯的证据。而且,的的确确,其起义后,立刻带领人马,去捉在“成均进士匾”事件中让他出丑的蓝家人报仇,杀气腾腾ing。
      谁知道这中间却有一个意外的插曲,原来,蓝姓家中有一人乃是韦昌辉童年的业师,此人被北王部下捉来,他一见到韦昌辉便质问:“天地君亲师”五个字怎么写?韦昌辉是怎么做的呢?口碑中说,他立刻亲手把此人的绑缚解开,并派人送回本村。
      简又文评论,他恩怨分明。我看他也并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结语:关于早死的完美。
      太平天国中最无可挑剔的形象是冯云山,“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他在全州中炮,蓑衣渡身死成全了论坛上无数人的假设,其实,这种假设自简又文时代便开始了,如果南王没有死,他必然会缓和诸王间的矛盾,太平天国缺的便是这样的政治人才。
      然而在天京之变前,北王也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曾经在□□时期,有一研究组专门去金田,寻找韦昌辉的口碑用以作为他动机不纯投身革命,是阴谋家的佐证(有够无聊)。找了很久发现了一条(什么赌钱输掉大褂等估计不是这次),他在金田团营的时候,曾经从一黄姓人那里借了几两银子藏身,估计小北没还,便和起义军一起跑了,所以百年后,这黄姓人的后代兀自念念不忘。
      小北借银子藏身,违反圣库制度,但他为何要借钱,是因为他把家里的万贯家财都入了圣库,他身上再没有钱了。
      真的,如果全州死的是小北,他今天会不会也会得到同样的怀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