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评论 ...
-
《哈利·波特》系列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畅销小说,其中的某些设定是与现实有所相关的。
家养小精灵映射了什么呢?很多人认为,这个丑陋的、忠心耿耿的、神经质的种族,是被巫师创造出来,注定心甘情愿地为巫师服务的。简而言之,它们天生有着奴性。不仅书中的大多数巫师和家养小精灵本身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这些拥有平等思想的现代人,也有不少人认为,赫敏解放家养小精灵的行为是过度理想化的,甚至对家养小精灵本身有害,也不符合他们本身的心愿,因而,家养小精灵解放阵线——正如它可笑的名字一样——“呕吐”是可笑的。
然而,在妄下结论之前,先让我们把时光倒带,回到19世纪,那个科学种/族主义和古典自由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人种不平等论》尚在热销,东亚人被视为恭顺懦弱的,黑人被视为愚钝懒惰的;在那个年代,《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尚未划破夜空,继贵族对平民的压迫被视为理所当然之后,资本家对无产者的压迫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直到今天,也还有人认为,中国人天生不如西方人优秀,或者被压迫者就该被压迫。中世纪虔诚的农奴和近代的狂热西化派,也认为自己天生就不如他们的主子,或者他们的洋大人。然而现在发生了什么呢?曾经的弱小种/族,在世界上发出越来越响亮的声音;曾经的被压迫者,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家养小精灵,就是暗喻这些被压迫者,比如黑人,或者女性。赫敏则相当于那个殖民年代中第一批解放者,以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可以比作发动废奴起义的白人约翰·布朗,或发表《女权宣言》却被曾经的革/命者同僚送上断头台的奥兰普·德古日。连“SPEW”这个看似可笑的名字,都可能取自the Society for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Women,一个女权主义组织。
显然,以一个21世纪人的眼光来看(就我个人而言,是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看),我们不能由于被压迫的种/族、性别或阶级自身没有觉醒到想要摆脱压迫和奴役的程度,就放弃解放他们。——家养小精灵不想摆脱奴役,甚至对多比这种觉醒者表示鄙视和排斥?这很正常。直到今天,不发达国家中的农民还是会把选票投给他们的地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应该被压迫。家养小精灵也是如此。
赫敏这种自上而下的解放者,和多比这种自下而上的觉醒者,正是使家养小精灵摆脱压迫所需要的两股力量、两个先驱。固然,赫敏的行为看起来很幼稚、很中二,完全没有考虑到家养小精灵自身的想法;多比也被视为异类,甚至自身也还没有完全从奴性中摆脱出来。但19世纪初欧洲风行的空想社会主义公社,和南北战争前夕美国北方如春笋般冒出的废奴主义组织,在政治上也是幼稚的;当时美国南方黑奴的生活,是像《飘》中那样依附于他们的奴隶主的,而工业革命前期的工人,也根本想不到反抗他们的工厂主。可是到现在,这些幼稚的活动早已被视为新时代的第一缕晨光,在林肯和马克思那里,汇聚出喷薄的朝阳。
罗琳本人是反种族主义的,《哈利·波特》一书中几乎所有设定都表达了对种/族主义的反对——食死徒就是经典的种/族主义者形象。对赫敏的家养小精灵解放阵线“呕吐”的嘲笑,看起来是善意的,因为赫敏当时的确是刺耳的,非常笨拙。但后来,赫敏在大战中积累了一定名望后进入魔法部工作,继续为家养小精灵的权益而斗争。这时,我就相信她的努力可以成功了。而多比在对抗食死徒中牺牲的事实,也宣告了这场斗争的艰辛,并预示着在以后的斗争中还会有很多家养小精灵、甚至巫师,会倒在奋斗的路上。
然而,巫师界的实力对比却终将有利于解放者。书中对家养小精灵的态度主要分为三类:赫敏这类理想主义的先驱者、罗恩这类习惯成自然的路人,以及古老家族这些既得利益者。哈利的态度介于赫敏和罗恩之间。我们看到,“最高贵最古老”的布莱克家族已然灭亡,这暗示着多少近亲结合的古老家族的灭亡!而大战更加伤了这些古老家族的元气,使他们更难以反对以后的解放运动。随着更多麻瓜出身巫师的加入(如果他们不加入的话,故步自封的巫师界注定会被飞速发展的麻瓜世界抛在后面),古老的纯血世家必将缓慢地但却是不可动摇地衰落下去——再出一个像伏地魔这样的魔头,只会加速他们的灭亡。这样,巫师界将演变成一个在社会学上更富现代性的社会,家养小精灵将作为优秀的工人(他们擅长家务和其他魔法),自然也会有更多人支持赫敏的主张,因为把家养小精灵解放出来,投放到像霍格沃茨这样的场所,实际上是有益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巫师社会发展的。唯一的受害者大概就是古老家族,他们的反扑必然很凶猛,但时间是站在家养小精灵解放阵线这一边的。
随着赫敏的成长,尤其是巫师界本身的演变,家养小精灵解放阵线这个几乎只存在于赫敏脑海中的组织,大概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先驱组织吧。
——然而这一切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猫头鹰估计在半路上在雾霾里撞上电线杆被电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