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薄皇后 ...

  •   汉景帝的薄皇后,除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记载,再无其他。她的一生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可悲的名头和一个凄惨的下场。

      椒房殿中那一袭凤裳的女子缓缓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极不符合这身喜服的寡淡的容颜,让人倒尽胃口。

      皇帝现在年轻,喜欢的是栗姬那样热情似火,能陪他胡闹玩耍的女子。温柔木讷的皇后哪里能让他看在眼里?

      可那不是薄皇后的性格,勉强模仿也只会是东施效颦,令人作呕。

      薄皇后深知自己能当皇后只因为自己的姑祖母是太皇太后。而一个女人要在后宫立足,这依仗除了年迈的太皇太后就只能是皇帝的宠爱。

      一个后宫女子最根本的依仗只有皇帝的宠爱和儿子

      皇帝被栗姬日日纠缠着,都不愿意踏足椒房殿,她又从哪里来儿子?

      伺候太后,拼取太皇太后死后,太后那为数不多的怜惜就能保住皇后的位置吗?
      不能。
      倾盘而覆,这只是一围死局。
      薄皇后抓住一颗黑色棋子,默默地笑了。

      在未央宫里有一座久无人居住的宫殿。

      薄皇后走进这座废弃的宫殿,因为很多年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杂草丛生,蛛网结布。
      她抹去一台案牍上积满的厚重灰尘,露出描金的繁复花纹,曾经华美贵重的案牍上有一行清词“永以为好”。

      这是当年先皇最爱的慎夫人居住的宫殿,也是高祖皇帝最宠的戚夫人曾经居住的宫殿。
      这两位夫人都是荣宠一世又下场惨烈的女子。

      因为太后觉得这里不详,所以封闭了这里。
      尽管刻意废弃多年,也可依稀从这一片狼藉的蛛网尘埃中窥视当年这座宫殿的一二精致华贵。

      先皇在时,慎夫人备受帝宠,太后没有对付慎夫人。
      因为她明白,对付帝王现在心上喜爱的女子是一件极愚蠢的事情。

      所以她也不会对付恩宠隆盛的栗姬。
      虽然栗姬一直对皇后的椒房殿虎视眈眈,只因为皇后没有儿子。

      可是,她要怎样才能怀上孩子?
      如何才能让皇帝看见她,宠幸她?

      地上碎裂的铜片映照出薄皇后寡淡的脸,这一眼让她看见自己都无比厌恶的相貌。
      或许只有像慎夫人或者戚夫人那样的美艳才能得到帝王的怜惜吧!
      毕竟所谓帝王,只是色中饿鬼而已。

      薄皇后折腰捡起地上的铜镜碎片,看着镜中映射的容颜,吩咐贴身的宫女说:“以后,你每晚来这里点一盏灯,不要让人察觉是你做的。”

      其实太后和吕后的区别只在于现在后宫里还有太皇太后在制约而已。

      薄皇后在侍疾,因为太后病倒了。
      太后的每一口药都是她亲手喂送的。
      太后的每一口羹都是她亲手煮成的。

      如此尽心尽力,太后的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说起胡话来。说慎夫人来找她了。

      慎夫人有没有来找太后,她不知道。她只知道皇帝越来越频繁的来探望太后,而她也能更多时候的见到皇帝,有时候甚至会交谈几句太后的病情。

      皇帝对她说:“幸苦你照顾母后了。”

      薄皇后温柔含蓄的低头轻声回答说:“臣妾不辛苦,照顾母后是臣妾的本分。”

      宫人端来肉羹,薄皇后越过皇帝接手羹汤说道:“陛下,臣妾该伺候母后进膳了。”

      薄皇后不在看皇帝,跪在太后的病床前,细心的喂昏迷不醒的太后吃下肉羹,姿态娴雅温顺。

      太后自从病倒了,口中越发没有味儿,吃什么都不想吃,只有薄皇后亲手做的浓郁肉羹还能吃下去一些。可就是这样太后还是日渐消瘦。

      皇帝没有离开,而是看着皇后伺候太后。
      怕羹汤太烫,每一口皇后都要先尝试过,温度适宜才喂送太后吃下。

      睡梦之中,太后像是梦见什么极其可怕的事情,一挥手把薄皇后手中的肉羹打翻,洒了她一身。
      太后似乎无从察觉,拼命的挥舞手臂,口中念念叫喊“别过来!别过来!”
      消瘦苍白的面容上全是恐惧。

      皇帝上去推开皇后,一把抓住太后胡乱挥舞的手臂,唤道:“母后?母后醒醒”

      太后什么也听不进去,惊恐万状的拼命挣脱皇帝的控制,皇帝转身想要质问怎么回事?
      却见皇后带着满身肉羹的残羹冷炙手足无措的爬起来,顿时不忍心苛责“皇后知道母后这是怎么了吗?”

      皇帝从来没有这样温柔细语的对她说过话,薄皇后一下子受宠若惊,好一会儿才定了定神,应道:“陛下,母后梦魇,等会儿过去了,母后就会安静下来。”

      这个回答让皇帝非常不满,他满面怒容道:“为什么不叫太医来为母后医治?”

      薄皇后诺诺的摇头,看向太后全是不忍“太医只说母后要静养。”

      太后口中还在念唠着“慎夫人,你,你别过来,不是哀家,不是”

      皇帝知道太后是做恶梦,他也知道这慎夫人是太后的一块心病。

      薄皇后猛然跪下请命道:“陛下,臣妾怀疑母后病情迟迟不好是宫中有小人作祟。臣妾请求陛下彻查后宫。”

      皇帝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皇后和病床上神志不清的太后,叹了口气道:“皇后先去换身衣服吧!”

      皇帝不能看着太后在这么病重下去,药石无医,下旨彻查后宫。
      而清查后宫的人,当然不会是在太后身边日夜侍疾寸步不离的皇后。
      皇帝将这件事交给了最受宠爱的栗姬。

      结果很明显,皇后包藏祸心,在宫中暗施巫蛊之术,陷害太后。
      毕竟这是个千载难逢可以拉皇后下水的好机会,栗姬怎么会错过。。
      可是栗姬太高兴,忘记了两件事。
      一是太皇太后还在,皇帝不会废后。
      二是栗姬没有去弄明白这件事是谁提议的。

      所以当栗姬得意洋洋地将皇后的罪证摆放在皇帝的面前时,皇帝对栗姬失望了。
      皇帝沉下脸,没有栗姬想象中的勃然大怒,只说:“皇后恭谨孝顺,不会做出这等事情。”

      栗姬当然不依,认为皇帝有意包庇皇后,闹了起来。
      因为巫蛊这个东西不论真假,只要是粘上了就该下大牢狱里才对。

      皇宫里既然出了巫蛊这个东西,就说明有人在做这个东西害太后。这个人不会是皇后又会是谁呢?
      皇帝禁足栗姬,又派出朝臣来查。这场巫蛊的祸事越闹越大,太后的病越发严重。

      这一天深夜里,太后醒了。
      薄皇后面露惊喜,凑到病床前小心的将太后扶起来问道:“母后,您终于醒了,儿臣马上去叫太医来。”

      太后虽然醒过来了,身体虚弱无法动弹,她气若游丝的说:“叫皇帝来,哀家有话说。”

      薄皇后马上招来宫人吩咐道:“快去宣室殿请陛下来,太后醒了。”
      有靠近太后的耳边轻声细问道:“母后,有什么想吃的?儿臣马上去准备。”

      太后没有回答,又闭上眼睛昏睡过去了。

      薄皇后叫宫人端来一盘温水,伸手把太后藏在被子里的手拿出来,细心地擦拭这双枯燥干瘦的手。

      皇帝匆匆赶来,走进宫殿里,看到皇后守在太后的床前为太后清理。每一次来总能看见皇后在伺候太后,悉心周到。
      他轻轻的走近,听到皇后温柔的念叨着说:“母后,等您病好了,儿臣就将那云雀给您带来,云雀的声音可好听了”

      薄皇后感觉有人靠近,猛地一回头,吓了一跳,原来是皇帝来了,连忙起身行礼问安道:“参见陛下。”

      皇帝抬手示意皇后起来,问道:“刚才宫人来报,太后醒了要见朕?”

      皇后点头说:“是,刚才母后醒来一会儿,现在又睡着了,陛下等等,臣妾试试能否叫醒母后。”

      皇后俯身凑到太后的耳边轻轻唤道:“母后?母后,陛下来了,母后醒醒”

      这时却又唤不醒太后,皇后有些着急“明明刚才母后还醒了的。”

      皇帝问:“太医来看过了你吗?”

      “这”薄皇后脸上隐有怒气“昨天太医来了,但是说了不吉利的话,臣妾将他们赶走了。”

      “太医说了什么?”皇帝有些不好的猜测。
      皇后没有回答,但这不回答就是默认了,皇帝的心渐渐沉下来。

      夜很深,皇帝没有回去,留下来等太后再次清醒,期间接手照顾太后的事,但很快被皇后抢回去,皇后说:“陛下是治理国家的人,不必做这些事。”
      其实是皇帝做不好,皇后看不过眼才抢走的。
      皇帝讪讪的作罢。

      可是太后没有再醒过来,而是在凌晨的睡梦中失去了呼吸。

      皇帝是在皇后悲痛的哭泣声中惊醒过来的,皇帝冲到太后的病床前,太后已经悄无声息的病逝了。

      这个在文帝的后宫里呼风唤雨的女人死在景帝四年。
      太后病逝后,皇后也随之病重。

      薄皇后病好已经是来年三月,此时巫蛊一事也告结。

      薄皇后在皇宫里见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故人周文清。
      她对这个人不熟却知道这个人是皇帝喜欢的男人。
      这虽是个男人但也是一个难得的美人,不然也不会在被太后流放的这么些年里还被皇帝记得召回长安。

      可是所谓帝王情爱,也只是色鬼之涎而已。

      或许是因为薄皇后在太后病床前的孝顺,或许是她对周文清存在的放任,总之皇帝愿意给她这个皇后一点面子情分。

      皇帝对周文清念念不忘,只因难得。可是当这个人想见就见,召之即来呼之即去,没有新鲜感,再美的人也看得厌烦了。

      更何况一介男子还在后宫与栗姬争风吃醋。
      后宫美人太多,很多美女都是长公主馆陶收罗送进宫的,那么新鲜。栗姬与周文清两个老人,怎么比得过?

      日子一晃就是十年,这十年里太皇太后也病逝了。

      薄皇后并没有太过悲伤,因为她早算到这一天了。薄太皇太后一去,朝堂上大清洗,所有薄太皇太后的同乡都被赶出朝堂,但这与她无关,她也自身难保。
      废后或者不废只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间,或许是看在皇后安分木讷却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的份上,所以迟迟没有废她。

      皇帝问她“太后去时,皇后你悲痛万分,但是太皇太后去世,皇后你却没有多少哀伤,这是为何?”

      薄皇后说:“太后当年病倒,臣妾日夜寸步不离的悉心照料,一年多来呕心沥血,所以太后身上凝结臣妾全部的心血和期望,付出落空臣妾当然悲痛。臣妾历经太后的事情,心里对人生老病死有了觉悟,何况太皇太后年纪大了,生病时没有受太多折磨,臣妾心里自然没有太过沉重。”

      薄皇后的话不漂亮也不讨喜,但是皇帝明白是实话。
      或许是因为皇后没有说什么将太后当成亲生母亲的鬼话,让皇帝满意于皇后的诚实,皇帝没有在太皇太后一死就迫不及待的废后。

      薄皇后知道自己算是暂时保住皇后的位置。

      太皇太后和太后是婆媳,太后和皇后是婆媳,而皇后是太皇太后的孙侄女儿。
      这婆媳向来是冤家,太后又怎么会真心待皇后?
      薄皇后知道太皇太后一旦去世,太后绝对会将对太皇太后的怨气发泄在自己身上,力主废后。
      她没有被太后的和蔼笑脸迷惑,真以为太后待自己是真心好,不然怎么会在皇帝冷对自己这个皇后的时候袖手旁观?
      所以她待太后亲力亲为也是为了方便下手。

      栗姬现在有周文清牵制。
      薄皇后落下一颗白子,这条性命暂且保住了。

      她多年布局才勉强保住了皇后的位置,不是为了作为皇后享有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保住性命。可是皇后无子,这柄利剑还是悬在她头上,只要她一日无子就永无宁日,随时会废后。

      就算她如此贤惠安分,皇帝也没有给她一个孩子,悭吝于给她一个依靠,现在还留着她当皇后,只是因为后宫没有合适的人为他安置照顾美人儿。

      因为无子,她这个皇后何等卑微,一个稍微得宠的美人就可以不将她这个皇后放在眼里,她只有强颜欢笑。
      馆陶长公主更没有将她这个正宫皇嫂放在心上,馆陶公主看上眼的是栗姬这个太子母亲,以后的亲家。

      后宫里出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贡献了自己的女儿去匈奴和亲,她的深明大义识大体很快得到皇帝的看重,更难得的是这个女人长相美艳,很快有生下一个皇子。

      这个王氏是长公主馆陶送进皇宫的歌姬,一个很聪明的女人,也很能忍。

      这个女人悄悄崛起来势汹汹,薄皇后感觉到威胁。后宫里深明大义能识大体的贤惠女子有一个就足够了,这是皇后的品质。

      还好,还好七王之乱爆发,平静的朝堂起风浪了。给皇帝找了点事儿,皇帝没时间来后宫玩女人,他的目光也不会老盯在后宫里。皇后也能找到时机了解这个异军突起的宠妃王氏的来历。

      王氏果然不愧于薄皇后对她的重视。

      但是关于王氏的来历不该是由她这个讨厌的皇后去皇帝面前嚼舌根。自然会有人无法容忍王氏夺去皇帝的宠爱。

      皇帝实在厌烦栗姬,以前陷害皇后,看在太子荣的份上没有与她计较。这些年一直在耳边像苍蝇一样说周文清的坏话,也忍了。现在居然公然诋毁后宫里其他的妃子,如果王氏在宫外有夫有女,那自己这个皇帝不就成了夺民妻子的混账?更何况这件事情还牵连了皇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皇帝严厉训斥栗姬。

      栗姬多年在宫中耀武扬威飞扬跋扈,性子极其暴躁,越想越气不过。脑子一热将王氏的事情嚷嚷的人尽皆知。令皇帝颜面无存。

      公然下皇帝面子的结局只有彻底失去皇帝的宠爱。何况后宫里有那么多长公主源源不断送进宫的美人儿。

      被皇帝抛掷脑后的栗姬对长公主的怨气日夜加深,觉得自己见不到皇帝都是长公主的错,皇帝被美人儿缠住了才不见自己。
      栗姬自从进宫就不可一世的夺去皇后的宠爱,令皇后的椒房殿变成冷宫。
      她终于将对馆陶公主的愤恨发泄出来,悔婚。
      栗姬反对太子荣迎娶阿娇为正妃。
      长公主与栗姬决裂。

      王氏等到了再次出头的机会,她是凭借长公主进宫的,长公主是她的贵人。她知道自己要再进一步还要借助长公主的势力。
      她巴结长公主,讨好长公主。
      终于在让自己的儿子说出金屋藏娇的话后,获得长公主的支持。

      在长公主日日往宣室殿进言的努力下,太子荣被废,栗姬自尽。

      在七王之乱后,皇帝的身体江河日下。

      薄皇后求见皇帝时,皇帝正在喝药,见到这一幕,她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下。

      皇帝问:“皇后为何悲伤?”

      薄皇后说:“臣妾与陛下是夫妻,自古夫妻都是一体的,臣妾看到陛下在喝药,就突然觉得心里很苦,臣妾失礼,请陛下赎罪。”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皇后有心了。”

      薄皇后擦拭去脸上的眼泪,向后退一步,拜行一个大礼,抬头看向皇帝,神情决绝的说道:“臣妾求见陛下只为一件事,恳求陛下允许。”

      当年皇帝在太皇太后死后,收拾朝堂上薄家的人,皇后也没有说一句话,现在有什么事值得皇后求来宣室殿?

      皇帝让人扶起皇后,薄皇后不肯。
      他好奇皇后反常的执拗,只好问道:“皇后所求何事?”

      皇后有拜了一礼,道:“臣妾恳求陛下允许臣妾追随陛下。”
      这个追随可不是效忠的意思,后宫里女子的追随是殉葬。只是现在皇帝正在生病,怕犯忌讳,薄皇后才用追随这个词。

      这个请求皇帝始料未及,惊讶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收敛了神情。他温声细语的问:“皇后怎么生出这等念头来?自古没有皇后殉葬的事例。”

      薄皇后微微一笑,一向寡淡的脸上显现出难以言喻的神采“臣妾听说自古以来,女子从一而终,陛下是臣妾在这皇宫里唯一的牵挂和期盼,若能追随陛下是臣妾的福分。”

      薄皇后连一句不详的话也顾忌着不轻易说出口,但薄皇后没有说出口的话,表达的意思,皇帝心里如何不明白?于是也越发怜惜这个女人了。

      皇帝仔细看这个在自己印象中单薄的女子,发现皇后其实没有他一直所想的那样难看。

      皇帝没有答应皇后殉葬的请求,但是答应了让皇后来宣室殿照顾自己。

      薄皇后别无办法,她也不想找存在感。但是栗姬败的太快了。王氏一定会趁机谋夺皇后之位。她有子有宠,能忍能退,比栗姬难对付太多。
      就算自己在皇帝在世时能窝囊苟且的活下来,等王氏母子得势,自己这个皇后也到尽头了,恐怕下场还不会有栗姬好,连个全尸也别想。越能忍辱负重的人越狠毒,比如太后。
      她只能放手一搏,取得皇帝的信任,赌输了就赔上性命,若能侥幸活下来,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她。

      或许生病的人会柔软些,皇帝对薄皇后温柔了许多,当然更多的原因是薄皇后确实将他照顾的很好。

      有一天皇帝问薄皇后说:“你说朕立王氏的儿子为太子怎么样?”

      薄皇后低头温柔笑道:“彘儿是陛下的儿子,人也很聪明。陛下若能用心栽培他,日后定能有陛下一半的作为。”

      皇帝观察皇后的神色笑了笑,看着皇后问:“你可怨朕没有给你一个孩子?”

      薄皇后没有为皇帝的问题惊慌,抬眼真挚的看进皇帝的眼睛里说:“臣妾是要与陛下同生共死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小事。”

      因为薄皇后说的太真诚,皇帝心里冒头的猜忌有压下去。他很清楚,自己从来没有给皇后多少宠爱,皇后却要求殉葬,是真?是假。

      薄皇后倾身为皇帝整理衣领,转移话题的说:“当年太子荣也很出色,才智不下于彘儿。”

      刘荣一直是皇帝的遗憾,毕竟是皇帝费劲心力教导的前太子。皇帝叹气“可惜他有那样的母亲。”

      栗姬性格强势而刘荣性格柔和,很听从栗姬的话。栗姬说不要阿娇,刘荣马上悔婚,对妇人言听计从,皇帝怕外戚干政,重蹈吕后祸乱的覆辙,才废了刘荣,赐死栗姬。

      曾经看重栽培的儿子,曾经宠爱万千的女人。
      都是曾经。

      皇后眼里也全是可惜“刘荣是个好孩子,彘儿也是好孩子,只是”

      “只是什么?”皇帝疑问。

      薄皇后蹙眉忧愁的说:“只是彘儿的年纪太小,王氏的名声也不太好。”

      皇后的话令皇帝想起王氏,想起栗姬,栗姬失宠就是因为诋毁王氏。栗姬的话时隔多年有被皇帝想起来了。

      皇后说:“那件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臣妾只怕彘儿当太子后,会有人拿这件事反对攻歼彘儿,哎!”
      她认真的建议道:“陛下立彘儿为太子前不如先下一道圣旨,不许人谈论栗姬诋毁王氏之言。”

      “糊涂!”
      对于薄皇后的主意,皇帝十分生气“若朕贸然下旨压制流言,只会引起世人更加不清不楚的猜测。”

      薄皇后有些委屈,她明明是好心出主意想为皇帝分忧的。
      “可是王氏是馆陶公主送进宫的,长公主是陛下的好姐姐,从来在民间见到美色就赶忙为您送来。臣妾想长公主向来有些粗心,总不会是忙中出错,被别有用心的人蒙骗吧!”

      皇帝想要弄清楚什么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一定会清清楚楚的摆在皇帝的案头。
      不久王氏就病逝在后宫。为了遮住这一件皇室丑闻,要填进去的不仅仅是一天人命,而且要用所有知情人的尸骨叠成遮羞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薄皇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