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血泪含悲啼-20 ...

  •   于香下了火车直奔医院。刚好当天医生要找家属谈于乔的病情,当妈的跟女儿打了个照面儿,就被叫进了医生办公室。

      王医生跟陈家祖孙早混熟了,跟于香说话也就没那么客气。

      “你就是于乔的妈?你来得可够晚的……你女儿这病,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怎么才来查。”

      这类医生最爱夹枪带棒,数落家属又大义凛然。

      数落完说病情,把最近一次的血小板化验报告拿给三个人看。

      于香第一个抻过头去,她是第一次看这种报告,当然看不懂。

      陈一天指给她,同时自己也看过去。

      医生说:“已经用药一周了,效果并不理想。”

      血小板的数值略有上升,但还是没达到正常标准。于香心里莫名急燥:“大夫,这个数值是啥意思?”

      王医生:“啥意思?入院当天是……23……”陈一天跟王医生对视,同时说出这个数值。

      王医生正色看于香:“我当时跟她哥说了,低于20就容易颅内出血或内脏出血,到那个时候,神仙都救不过来。你女儿目前还没出现,那是你女儿运气好。入院之前还百米冲刺呢我听说……”

      于香看陈一天,陈一天低声说:“运动会。”

      于香的眉头终于皱起来。她又看检查单,上面的数值是56。

      王医生继续说:“现在是5万。”

      于香说:“5万6。”

      “还是达不到正常水平。按照我们的经验,如果说这种药物对患者有效,用药1-2周,血小板就会达大幅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下降,但也说明药物暂时起了作用。但是你这个……”

      王医生斟酌词句,审慎地说:“效果非常不明显。”

      陈一天听明白了:“王大夫,那下一步换什么药?”

      王医生嘴刁归嘴刁,职业素养还是要有,他看了眼陈一天,又迅速扫过陈奶奶,最后目光在于香身上停留时间最长:“血小板减少症,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只能尝试用药。骨髓化验的结果你们已经知道了,没有大问题,说明不是骨髓造血功能的问题,也就是说,骨髓造出来的血是好的,血小板浓度正常。”

      看三人面面相觑,王医生补充道:“不是白血病。但是于乔的病情,你们要足够重视,不能置之不理。”他看向于香。凭着医生的经验,他在判断于香的经济情况和治疗意志。

      重复了一句:“对,要足够重视。于乔今年11岁?”

      三个人频频点头:“对对,11岁。”

      “女孩子会来月经。等她来了月经,加上凝血功能这么不好……”

      于香叹了口气,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整个人都显得更加委顿了。

      “所以民间有个说法,血小板减少症,女性比男性更难治疗,死亡率更高。”

      等这番话被三个人消化,王医生双手插兜,绕到三人身后,兜了一小圈:“我建议你们转院。接下来,可能要换成激素类药,比如长春新碱,这些药的使用要更加谨慎,还要看患者的身体耐受性。第一医院在这方面权威一些。如果实在不行,还有后续的办法……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脾脏过滤了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摘除脾后,病症会被治愈。”

      于香睁大眼睛看着大夫:“那摘除脾需要多少钱?”

      “10-15万。”

      “换脾之后肯定能治好于乔的病吗?”

      “谁也不能给你保证。”王医生低头在一张纸上写了什么,龙飞凤舞地写好,递给于香:“医学上只有60%的成功率。很多人放弃了。”最后一句,王医生收回手,低下头,职业的语气之外,流露出若有若无的悲悯。医学再昌明,也会有生命在他们手中逝去。

      于香来了之后,陈奶奶和陈一天略轻松些。陈奶奶仍旧负责每天做饭、送饭,陈一天回学校补落下的课,准备期末考试。

      于香自来熟。在病房跟病友家属聊天,去医生办公室跟医生聊天,去护士站跟小护士聊天,她来的第二天,就把病房周边的风土人情摸了个滚瓜烂熟。连夜班护士刚刚相亲认识一个男朋友都知道。

      靠窗的病友经历了一次抢救,状态不如以前好,一直在发烧。上午一又抽了几管血,不知道要做什么检查。

      于乔除了牙龈出血,与健康孩子无异,像个活驴一样。她看小姐姐病恙恙的,主动跑过去,头挨着头,跟她小声说话。

      她爸爸话很少,面色沉郁,老是出去抽烟。

      于香去水房打热水,顺手也帮他们打了一瓶,一红一绿,两个暖瓶。那位爸爸站在走廊尽头,紧挨着水房,看到于香帮忙打热水,打起精神过去帮忙。

      两个水龙头,一个水流是扇形的,很容易溅出来,于香让两个暖瓶排着队,接同一个水龙头的热水。那位爸爸找到一个话题:“听说你们要转院?”

      于香哪是能冷场的人,把医生的话拣要紧的说了,又七七八八说了于香的病情,往病房走的路上问:“你们家还要治疗多久?”

      那爸爸说:“可能不会太久,医生今天早上已经催着让交费了。”说着又重重叹了口气。

      当天下午来了好几个人,那女孩的弟弟、奶奶、妈妈。

      姐姐看到弟弟来,精神好了几分,把床头柜打开,拿出里面的三根香蕉和两个桔子。两天前,于乔亲眼看她放进去的,桔子是她挑出的最大的两个。

      妈妈和爸爸走出病房,好像在商量什么事。

      弟弟裹得很严实,摘了耳包子又要脱棉袄,又急着吃水果,奶奶在旁边伺候着,把香蕉剥开,一口一口喂进弟弟嘴里。

      姐姐宠溺地看弟弟吃,看弟弟翻箱倒柜地玩,小男孩鼓着腮帮子往床上的被子里钻,姐姐连忙挪开被子里的脚,嘴上说:“过来,让姐抱抱,看着好像又胖了。”

      弟弟刚要扑进姐姐怀里,奶奶一把拉过弟弟:“祖宗!老实点儿吧!那有病毒!来来,把口罩戴上……”说着掏出一个口罩,追着给孙子戴口罩。

      奶奶全程没有跟姐姐说话,甚至没有正眼瞧她一眼,奶奶的眼里只有那位大魔王一样的孙子。

      他们待了一小会就走了。临走,奶奶使劲拽着弟弟:“快走!这屋子里什么味!回家得好好洗洗手,我早就说不让你来!”

      夫妻两个都红着眼睛回来,妈妈好像要赶着去做工,也没跟女儿说上几句话,就匆匆走了。

      于香本来想要热情待客,没想到这一家子各自怀着心思,也就放弃了攀谈,祖孙二人走出去时,她几乎是冷眼看着。

      等人走光,于乔又跑到病友姐姐床边。床头柜上乱堆着果皮,小女孩的弟弟吃了大部分水果,只剩下一根香蕉。于乔仔细地剥开,递到小女孩面前。

      ※※※※※※※

      又是周一,于乔要转院。

      陈奶奶赶到医院,帮着收拾东西。于香在跑转院手续,忙着找医生签字、结账什么的。

      靠窗的病友也要走,她不是转院,是出院。

      于乔想帮奶奶整理东西,陈奶奶不让她伸手。于乔走到窗边,跟病友说话。

      病友那边,只有她爸爸一个人跑手续。她体温降下一些,床边搁着自己的外衣、外裤,目光茫然地望着窗外。

      “你是急着回去上学吗?”

      小女孩摇摇头。

      “那你病好了吗?”

      继续摇头。“我爸说,住院也治不好,又要花很多钱。”

      于乔跑回自己床边,找出纸和笔,低头急急地写了一通,拿给她。

      纸上写了陈一天家地址,又写了:新乐小学,五年二班,于乔。

      “等我出了院,你可以去找我玩。这是我家地址,这是我们学校。噢,对了——”于乔又写下陈一天家电话:“找不到我,可以打这个电话。”

      小女孩接了过去,对折一下,认真地放进外套的兜里。

      略犹豫一下,把手从衣领伸进去,掏了半天,掏出一根红绳,上面栓着一个桃核筐,她应该戴了很久,红绳显得旧了。

      就是普通的小桃核,圆圆的,上面布满沟壑,瓤被挖空了,两侧各切去一块,做成一个小筐,带提手的。红绳绑在提手上,还带着小姑娘的体温。

      她把桃核筐项链摘下来,递到于乔手上:“这个送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血泪含悲啼-20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