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归 随手小记 ...

  •   随着《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热播,原著小说《北京,北京》也陆续出现在各大书店的显眼货架上,我也随波逐流的买了一本,今天午休的时候撕开了包装纸……起初的那一整段的总序“写给二十年之后的我”是真的让我没能提起半分兴趣,摸过手机按亮屏幕发现才三点钟,我四点半才上班,决定继续看下去。于是继续翻开了正文第一章:北京燕雀楼 大酒 。于是有了你现在抽出时间在看的这段随手小记……
      开场我就说了,我之所以会翻看这本小说,就是因为电视剧让我感觉很有趣,但也因此产生了弊端,毕竟看完电视剧以后“秋水”这个主角已经被我默认的定义为张一山饰演的那个医大贼能作妖的带着京腔的高材生了,这种先入为主的状态对于本来工作就是电视电影传媒的我们来说影响更为强大,我的脑回路分分钟就能将接收到的文字信息以电视剧镜头的状态反馈给我进行吸收,所以很快我就出现了“这原著好像还没有电视剧改编以后好看呢?”这样的疑问,但下一秒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我在不觉间已经看到第三章:北方饭店 菜刀 ,而且跟随着冯唐笔下无限的记忆闪回和毫无文艺装逼范儿的通俗白话中我发现自己居然清楚的记得前两章节每个人物所处的环境细节和动作细节,一直以来我看小说,只能记着当时的场景设计和剧情连贯,除非是情节超级精致,或者布局相当精彩,就能让我清楚的记得在这本书的那个章节甚至哪一页,但这还是第一次能够拥有这么清晰的画面感和记忆性,应该归功于那些虽不起眼但细致,虽然直白但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冯唐文笔”吧。就在这一刻,我被冯唐的文字吸引了。
      有人肯定会挑我的理,冯唐的大名也是你一个小屁孩直呼的吗,你懂不懂尊重?其实对于这种言论,我说实话,刚刚提起笔的时候我已经考虑到了,但我还是直接称呼为冯唐了,原因是这样的:冯唐先生无论从年纪,成就还是文化底蕴和文字功底,我都是应该称之为老师的存在,这我承认。然而我是从文章内容的方面来出发,《北京北京》再加上其他两部作品《万物生长》《十八岁请给我一个姑娘》实际上就是冯唐先生的青年时期的人生记录,所以秋水的北京实际上就是冯唐先生自己的北京,我喜欢秋水,我喜欢肖红,我喜欢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但我更喜欢的,是和那个刚刚进入仁和医院的秋水交朋友,这种朋友能作妖能闯祸,但同样的他很有激情,很有年轻人应该有的那股燥劲儿,对吧。所以我希望能够将自己代入到这样的一群人中,体会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感受,我不想因为一个老师、先生的称呼而将自己远离这样的一个引人深入的故事,所以本文中的称呼:冯唐 ,并不是我不尊重先生本人,反而是我认为这样的直呼给能让我接近秋水,成为那个时代的冯唐的朋友。
      本篇随记本就是我偷懒了很久以来的一个回归,以抒发感情进而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冯唐老师的文风很独特,和我之前接触的很多老师和名作所运用的风格都截然不同,让我再一次对文字产生了新的认识。莫名的开心,看着并不搞笑的文章桥段,我却无厘头的嘴角就能上扬。
      那么,就到这吧,轻松的开始,轻松的结束,拜冯唐老师所赐,我对文字的兴趣又回来了。
      ——2017.08.19记于公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