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全一章 ...
-
俱幸街上开了一家小小的书坊。门头挂了个桐木,写作“执灯”。街坊四邻不知书坊主人的名字,只知是个俊秀后生,也便把后生唤做执灯主人。
执灯主人虽然自己不写文章,但他的书坊却是印书的,街坊四邻时常会遇到在集市上买梨木的后生,也有偶尔听到后生在小院中雕琢母版的“擦擦”声。每逢二四六的偶数日,书坊侧门就会打开,架起棚子,当作书铺,卖起自家书来。
不起眼的书坊,不起眼的铺子,渐渐的,却也有了书迷。
原来,这执灯主人出的书,品类繁多,却又非是市面上常见的演义话本,多是有情无情的纠葛;偏又不冗长,一书一文,约摸五千言;成书只有巴掌大小,亦不厚,随手便能搁袖兜、锦囊里,既能打发闲暇,又便于携带。翻开一瞧,雕版精美,排版有序,还配了城南周公子的工笔,日落歇下,粗略一观,或是细细品读,整好睡前看。
西街住的员外李大爷,城南被执灯主人以酒要挟的周公子,养猫的,种瓜的,卖豆浆的,手持长刀一身短打的……形形色色的人,带着各式各样的酒来,又留下了形形色色的故事。
这日来了一个游方郎中,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游方郎中自称“凭虚公子”,他坐在春茶娘的铺子里,阅尽了执灯主人的书后,鹞子翻身,越过墙头,轻巧落到院内正喝着永和豆浆的执灯主人身旁。
执灯主人像是早就知道会有人来一样,丝毫不吃惊。
“你知道我会来?”凭虚公子好奇道。
执灯主人摇了摇头,他连游方郎中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又怎么会知道他会来呢?不过是来的人多了、习惯了罢。
凭虚公子也只是随口一问,见执灯主人不答,也便抛到脑后,兴冲冲地问道;“嗐,你的书做的好极了,故事也极好!你收故事吗?我有一肚子故事!”
执灯主人闻言十分高兴,招呼着游方郎中在紫藤架下落座,沏茶、切瓜、又抱了只三花猫给游方郎中。
游方郎中摸着怀里的猫,笑着说:“我是长河上的旅行家,世人叫我‘凭虚公子’。这第一个故事,来自三千年后……”
凭虚公子是长河上的旅行家。
他漫步在长河之上,不论他是走在河畔还是中央,由熠熠星光组成的长河,水面俱是淹没到他的小腿。他就这样顺着长河走呀走,偶尔迈出长河,来到长河之外的地方旅行。凭虚公子在旅行中经历了很多事情,遇到过很多人,又听来了很多故事。
不过,凭虚公子一直都是一个人,从未有过旅伴。这些经历过的事情、认识的人、听到的故事,再无他人分享。也因此,凭虚公子从来都是顺着长河而下,从不朔游回头。然而,再这一次的旅行结束后,凭虚公子时不时会逆行到长河上的某一个点,迈出长河,在日渐熟悉的无名小镇上逗留数日。长河上从不逆游与停下脚步的旅行家,第一次有了常驻的地方。
迸流的长河向前走,星光的波涛向前走。时间无可逆行,但长河上的旅行家却可以。
因为,在长河的另一端,有了听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