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周岁 ...


  •   婴儿的日子总是过得快的,我整日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能坐了便努力的学坐,能爬了便每天有条件就爬,于是很快,便可以摇摇晃晃的走了。
      从5、6个月开始,大人们便开始在我的耳边教我说话,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文字,起码大周国的语言和文字,与中文是差不多的(奇妙吧?嘿嘿),于是我知道了更多的关于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哥哥姐姐们的故事。

      我们家复姓诸葛(好名字啊,一听就有才),虽说是大周国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名门望族,传到现在,人丁却已不十分的旺盛。所以,诸葛家,虽然地位很高,权势也高,但掌权的人,却是实实在在很少。大部分的,不过依托着家里几百年的庇佑,做个富裕乡绅而已。
      族中正房传到我父亲这里,便只得了两兄弟,我父亲诸葛青冥和我叔叔诸葛青天,都是嫡出。我的祖父母身体不好,早已过世。至于其他的叔伯兄弟,能够活到现在的也不过四位,3个堂哥,一个堂弟。除了一个堂弟,诸葛青儒,在京里任个太极殿文书编撰这种闲职之外,其他三位,都没有太大出息,
      出嫁了的的姑姑,表姑姑,因为有两位嫁得远,来往虽有,却多数只是书信和礼物,人是已经许久不曾见过了。剩下的三位,一位亲姑姑,诸葛青琳,入了宫,是大周现任皇帝(据说叫元顺帝)的妃子之一,虽不是宠冠后宫,却也是封了妃子的,叫贤妃。还有两位表姑姑,一位身体不好,刚出嫁没多久就过世了,另一位,嫁了京里的另一名门,薛家,做薛家二房的正房夫人。
      我的父亲,在我出生这年,正好30岁,是诸葛这一世家现任的家主,大周朝的政堂执事(以我在这里近一年探听的消息来理解,这执事大概等于尚书一类的官,且政堂执事有5个之多,也不知我父亲管的具体是些什么),为人一向被人评作“沉稳干练,颇有城府”。长的一字粗眉,细长眼,轮廓分明,看上去很严肃。娶妻林氏施施,也就是我的母亲,是大周国另一世家林家的嫡长女,我母亲9年前17岁时嫁给了我父亲,18岁就生下了我哥哥,今年26,孩子生了三个,我哥哥,排行第二,今年8岁,叫诸葛流枫,我姐姐,排行第五,今年4岁,叫诸葛流凤,还有我,老六,快一岁了,至今无名。
      除了我的母亲,我父亲还有2个侍妾,三位侧室。2个侍妾,都是我母亲进门以前有的,三个侧室,则是娶了我母亲后才进门的。我大哥,就是我母亲嫁过来之前我父亲的一个侍妾生的,叫诸葛流远,今年9岁。他的生母,3年前已过世了。另一位侍妾,就是我之前见过的三位姨娘中,年纪比较大的那个,为人很柔顺,大概是这些年父亲极少到她房中,又无所出,想开了吧,只是低眉顺目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另外3房侧室,二房是祖母娘家那边父亲的一个远房表妹,因为身体不好,性子又懦弱,怕嫁远了受气,便让我奶奶作主,嫁给了我父亲作侧室,也算是嫁了自己人。这位姨娘因着是亲戚,平时父亲对她也还客气,虽然她房里去的不多,却也还是很照顾的。因为二房无所出,大哥又没了母亲,便将大哥养在了二房。
      剩下的两房侧室,都是京里官宦的小姐,虽然不是正房所出,却也是有身份的,自然不能随便,所以也都是正正式式的做了侧室,行了礼,用轿子抬进来的。

      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原来,我那些女子地位低下至极的推测,居然是错的。这里的女子,地位虽然比不得男子,却也比我想象的,好了很多。有点类似于我们的西方,虽然女人不可以做官,但是也是有名字,可以入族谱的。皇宫里头,也有许多贵族的年纪教长的夫人,一般年纪超过30岁,可以在宫里做有封品位的尚妇,类似于西方宫廷的伴妇,陪伴在皇帝和皇子的妃子以及公主的身边,做些女总管和伴游的工作,照顾这些个处于阶层最顶端的最高级的贵妇人们。此外女子外出,或者读书习字甚至习武,也都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虽然仍有各种限制,但总的来讲,风气是比较向学的,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观念。至于男女关系,其实也非每家都三妻四妾。象我父亲这样,娶了3房侧室2个侍妾的,其实比较少见。大部分人,尤其是家庭不富裕的老百姓,多数是一夫一妻,甚至一些小富之家,也是秉承这个观念,并不乱搞男女关系。因为这里娶老婆,就算是侧室,也是要行礼的,只是礼不一样,正房的更隆重讲究,规矩也更多些。因为侧室也入族谱,所以也是有几分地位的。且这里的民风,并不提倡多娶老婆。
      据说大周在百年前刚建国不久,曾有一个皇帝,后宫妃子无数,因而衍生出无数的权力纷争,以致朝堂混乱,几乎成亡国之君。简而言之,就是,因为乱搞男女关系,弄得后宫乌烟瘴气,国家一度处于危难之中。幸亏后来的继位者力挽狂澜,才没有的亡国。不过从那以后,这位于危难时即位的皇帝就下了旨意,大致是说,不准乱搞男女关系,正房侧室一律入族,虽然地位有高低,也要照规矩,该什么礼就什么礼,不可胡乱来。
      至那以后,大周国就算是皇上,也没有我们所谓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是定好了的,一皇后,两贵妃,六正妃(贤、良、淑、德、恭、仪),十二妃子,二十四侍人(包括昭仪、贵人、美人、贵主各六位),其他再多就不能了。一般来讲,大周的皇帝很少有将这些封号都封满了的。以现任皇帝周元顺帝而言,不过一皇后,三正妃,两妃子外加十三侍人,其他便没有了。
      所以,除非真是很有点家世的人,否则一般不多娶老婆。而世家子弟,老婆娶多了,分起权来自然也是麻烦多多,所以,大家就不提倡多妻了。甚至有些世家子弟,亦是一夫一妻,虽然遭人侧目,倒也不算什么惊世骇俗。
      而庶出的官家小姐,嫁给我父亲做侧室,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虽然我父亲的老婆多了些,但未来生活还是有保障的(架不住我这任老爸官大家世大,面子大啊)。
      我这两个房的姨娘,每人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我大姐,叫诸葛流月,排行第三,三房生的,今年6岁,和我二姐,叫诸葛流霜,排行第四,四房生的。这里对兄长、姐姐的称呼,是男女分开算的。大哥大姐,二哥二姐,不论在家中排第几,都只按男女分别叫。所以我大姐虽然排行老三,我仍然叫大姐。
      至于侍妾,就比较没有地位,半主子半奴才的身份,比起侧室差了很远。多半是养在家里的丫头,有点而类似于红楼梦里的通房丫头,不过待遇好点,有独立的院子,算半个主子。而且,侍妾,是极希罕被扶为侧室的。所以一般人家的儿女,都不愿意做侍妾,因为生活和地位都没有保障,只比仆人高一点点,不能入族谱,生下来的子女也要看老爷(就是丈夫)的脸色,若老爷看得上眼,才能入族谱。我大哥因为是长子,又很是聪明伶俐,长得也眉清目秀,才顺顺当当的入了族。侍妾,一般都是童养媳,因为本身没有选择,只能依附主人。所以大户人家,侍妾比较多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毕竟社会风气不提倡,一般好人家的女儿也都不愿意做侍妾,所以总的来说并不算太普遍。
      这个社会对女子虽然宽容些,但到底是重男轻女,对女子的贞操还是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嫁人前保持完壁之身,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虽然可以改嫁,但守贞还是会受到赞美,只是改嫁并不特别遭人诟病罢了。做为侍妾,失身之后,是几乎没有可能被大户人家用侧室之礼扶上去的。
      所以对于这些姨娘和兄弟姊妹,我隐约有些奇怪,正房进门后连娶三房侧室,还真真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我的父母,感情并不是不好,居然也连着娶这么多个。但据说我父亲的这些老婆们,都是我的“爷爷奶奶”给安排的。直到祖父祖母相继因病去世,才终于停止了我父亲继续娶老婆的行为。

      大周国,周岁,意味着可以有自己的名字(原来这里的小孩子到周岁才取名字,唉,误会啊!),可以正式入族谱,拜祭祖先,成为家族的一分子。所以这个仪式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世家子弟,周岁仪式意味着你可以冠上祖宗的姓氏,受到家族的庇佑。
      我作为一个嫡出的小姐,就算是小姐,也是不可以马虎的。所以一大早,便被人从被窝里拉了出来,穿衣服,梳洗,打扮,拜见父母大人,仆人喂过早饭(还是太小了,不能独立),便被抱到前厅,同各位姨娘,兄长,姐姐,族中亲众打招呼(其实就是抱着让他们看看,捏捏,顺便讨点赏钱)。之后是拜祭祖先,和族共进午餐等等。等到吃完午饭,我早已累得睡了过去,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叫了个什么样的名字,只知道大概是诸葛流什么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