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二十辆马车到了,每四人一辆,十辆一组,走相邻的两条街巡回演讲。分派完毕,八十人先走了。杜若对剩下的一百二十人做了安排,这些人也出去了。杜若长出一口气说:“总算是告一段落,也不知外面情形如何?”说着站起身来向外走去,连文立即跟上去。
      来到街上,只见街道两侧聚满了人,男女都有。宣传车上传出高亢的喊话声:“......我们决不能做亡国奴!......”。杜若满意的说:“有气势!不愧是老将军选出的人,照这样看,征兵应该不成问题。”
      连文说:“这刚开始,他们明显观望的多,我们去看看报名情况。”两人来到一个桌子前,闲的没事干的两个女子看见是杜若和连文,站起来欲要行礼。杜若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拉着连文走出人群。
      连文说:“我看见纸上面一个人名也没有。”
      杜若说:“你也说了,他们观望的多,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人开头,后面就会有人跟上。再看看别的桌。”
      连走了四五桌,一个报名的也没有。看看天已近中午,杜若拉着连文往回走。刚才的情况连文看得一清二楚,没有人报名,怎么办?他低声说:“若若,有个方法不知行不行?”
      杜若也在想办法,怎么样才能让人报名,没有听见连文的话。连文停下脚步,杜若才发现他停下来,不禁问道:“怎么不走了?有事吗?”
      连文说:“我想到一个办法,不知行不行?”
      杜若问:“什么办法?”
      连文凑近她耳边说了几句话,杜若脸上露出笑容,说:“你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这样吧,你去找玉叔叔和老将军,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们。我就在这儿歇一会儿。”
      连文说:“那你要小心,一会儿还是回去吧。”
      杜若笑着点点头,连文转身,很快的就看不到他的身影。
      杜若在路边大树下的石块儿上坐下,百无聊赖的四处望着,直到眼睛有些酸累,便索性闭上眼靠着树休息,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等她睁开眼睛时,便看到有女兵抬着馒头筐走过,她才发觉有些饿了。抬头看看日头,已经正午了,于是站起身来,她准备去醉心居吃点儿饭。不经意的扫一眼,发现街的正对面有人在登记。杜若的精神头儿立刻就来了,她又往前走,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排队登记。看看这些人,也不知道哪些是托儿?
      杜若想了想,还是先去吃饭吧。于是不再停留,直奔醉心居而去。
      等杜若再回到街上时,大街上的人已经井然有序起来。各个桌前都排起了长队,杜若长舒一口气,去了另外三条街道,也是同样的情形。看来京城的兵源不成问题了,其他府县呢?杜若向将军府走去。
      来到将军府,守门人告诉杜若:“将军说了,杜姑娘来,可以直接进去,不必通报。杜姑娘,将军现在在客厅呢。”
      杜若谢过她往里走去,问过佣人,来到客厅,老太太正在向手下人交代事情。见杜若进来,急忙说:“我正要找你呢,你先坐一会儿。”
      杜若说:“您先忙,我正好歇一会儿。”说完找个座位坐下来。
      老将军交代完事情,说:“小若,先说说你的事。”
      杜若说:“我准备撤下来一部分人,去下面的府县进行宣传,这样可以尽快的征够兵员,征满为止。先征上来的人员,尽快完成编制,进行训练,老将军,士兵的服装,武器等也要跟上来。哎,希望这三十万人赶快征满。”
      老太太说:“我想说的也是这件事,你准备留下多少人?”
      杜若想了想说:“京城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我想留下两组喊话的,四组记录的,余下的都到下面去,您看如何?”
      老将军说:“就按你说的办,晚上她们回来我就安排。”
      杜若问:“老将军,军饷方面怎么样?”
      老将军说:“户部能拿出五千万两,这些足可以应付前期的开销。一旦开战和战争结束后,这些钱远远不够。小若,看来真得去募捐啊!”
      杜若说:“等新兵招满后,再开始募捐如何?”
      老太太说:“好,就这么定了,我还有事要忙,就不留你了。对了,三皇子殿下刚走不久。”
      杜若“哦”了一声,心想这人跑哪儿去了?午饭一定又没吃!于是告辞出来,准备回去等。快到家门口时,看见连文拎着一只白条鸡从对面走过来。
      杜若问:“你想吃鸡肉了?”
      连文说:“这是一只老母鸡,你看我让卖鸡的帮我弄干净了,我准备给你补身子用。”
      杜若好笑的说:“我的身体很好,用不着补吧?”
      连文说:“现在忙,以后的日子会更忙,不要以为自己是铁打的。我原来想买乌鸡的,可是没有卖的,先吃这个吧,以后再给你买。”
      老母鸡都买回来了,杜若不再说什么。来到厨房,连文让杜若坐着,自己把鸡剁好洗净放入锅里,又放了一些药材进去,添好水,盖上锅盖,点火开始熬汤。然后拿起盆走到米缸边盛了一碗米,杜若接过来说:“我呀起码还知道吃饭,不像有的人总是忘记吃饭,到时候身体饿坏了补都补不回来。”
      连文一听说:“我没感到饿。”
      杜若瞪了他一眼说:“等到感觉饿的时候,说明胃里空空的,时间长了,会得胃病的,所以不管饿不饿,都要按时吃饭。”
      想了想接着说:“跟你说这些没用,你是大夫,本来就懂这些。”
      连文接道:“我喜欢听你说。”
      杜若以为自己听错了,怀疑的看向他,只见他红着脸蹲下身去添柴火。
      杜若简单的炒了两个菜,足够两人吃的。说:“吃完饭,赶紧去睡吧,明天说不定还有什么事呢。”
      连文问:“若若,你怎么盛这么点儿饭?”
      杜若说:“锅里还有鸡汤等着我呢,我不想吃成大胖子。你把这碗饭吃完就别吃了,一会儿我们俩一起喝鸡汤。”
      吃完饭,两个人坐在桌边,一边熬着汤,一边聊天。杜若说:“我已经跟老将军说好了,招完兵后就开始募捐,国库的银子只够前期开销。”
      连文说:“我和玉叔叔他们提过了,他们说把家里的钱都捐出去,大概有一百来万两吧。”
      杜若感到眼睛发热,激动、喜悦、欣慰,心里一时百味杂陈。她情不自禁的握住连文放在桌上的手,说:“谢谢你!”
      连文没有动,任她握着,深情地看着她说:“一直以来都应该我说谢谢,若若,我很感激上天,让我......”
      “离很远就闻到香味儿了!小若......”金灵儿的话在看到眼前的一幕时自动消音,她发现自己打断了别人的好事。连文急忙抽回被握的手,低下头。杜若看着空空的手掌,不由狠狠瞪了金灵儿一眼。
      金灵儿无辜的说:“小若,别再瞪我了。我马上就走,马上就走。”话没说完人已经走出了屋子。
      只听到她的声音再度响起:“你们也别进去了,我打断了他们的好事,你们是没看见小若一副要杀了我的样子,快走吧!”杜若听得头痛,这个大嘴巴,没事儿都能说出事儿来!
      外面很快静了下来,恢复镇定的连文站起来盛出一碗鸡汤端到杜若面前,说:“熬得差不多了,若若,先喝一碗。”
      杜若接过他手里的汤匙,慢慢喝了一口说:“嗯,好喝,没有那么浓的药味儿,你尝尝。”她舀了一匙,轻轻吹吹,放到他嘴边,连文慢慢喝下去。两人共用一个汤匙,谁也没有觉得有丝毫不对劲儿。
      杜若又舀了一匙轻轻吹温送到连文嘴边,连文喝了,说:“若若,你也喝。”杜若依言喝了一口,又喂给连文。一碗汤很快见了底,杜若又盛了一碗,两人同食一碗汤,共用一个匙,不管杜若是不是真没注意到,连文却是注意到了,心里一直在想想:如果能永远这样该多好啊!
      第二天,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多,几乎都是男子。而且,有一些热血的文人学士,自动自发的写了征兵启事贴在闹市旁边的墙上,念给路过的行人听。李老将军听说了这件事,高兴不已,派人将这些人的名字单独记下来,待日后上报朝廷,给这部分人也记上一功。杜若和连文慢慢地边走边看,杜若说:“除了真正想要报效朝廷的,其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一点儿不假。”
      连文幽幽的说:“我想他们一方面是看在钱的面子上,另一方面还是要自由吧。”
      杜若点头说:“你说的也对,我不禁想起一首诗来。”
      连文问:“什么诗?说来听听。”
      杜若不想当街卖弄,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贴着连文的耳朵吟诵一遍,连文喃喃的重复:“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杜若捂住他的嘴,说:“你知道就可以了,别让外人知道。”
      连文点头表示知道了,杜若拿开手,说:“照这样下去,用不上三天就能征够了。我们回去吧,准备准备募捐的事。”
      两人溜溜达达的往回走,在府门外,看到一个女兵,身后站着一个年轻男子。女兵上前行礼:“杜姑娘,属下有事找您。”
      杜若说:“有什么事情进来说吧。”
      杜若把他们让进客厅坐下,问:“现在说吧。”
      女兵示意男子开口,男子立刻跪下,杜若摆手说:“在我面前不必下跪,有什么话你坐着说就是。”
      男子犹豫一会儿还是没有坐下,说:“奴是城东郑府的侧夫,有一个儿子,如今七岁。奴想和离,然后从军,但是妻主说和离和从军都可以,儿子必须留下。大人,奴是为了儿子才要从军的,如果有幸不死,可以带他离开那个家好好生活。如果死了,也可以给他留下一份嫁妆,让他也能嫁个好人家。”
      杜若看看这个衣衫破旧的男子,问:“你去从军了,儿子谁来照顾?”
      男子说:“儿子说了,他会等我回来。”
      杜若想了想说:“这样吧,把你的详细住址告诉这位兵大姐,我会派人解决。这位兵姐姐,你可以代为传下口讯,如果再有这样的事,不必麻烦的来回跑,只要把姓名、住址写清就可以了。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女兵带着男子走了,连文问:“若若,你已经想到办法了?”
      杜若说:“办法倒是有,只是太麻烦。可以把这些孩子聚在一起,成立一个临时收容所,派人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的父亲回来。我当时就是想到这一点,才决定用银子来解决。”
      连文说:“可是这些人很可怜。”
      杜若说:“我知道,但是可怜的人到处都是,他们有父母兄弟姐妹,我们不必自责。我去找李老将军商量一下再说吧,毕竟他们要当兵啊!”
      老将军听完杜若的话说:“和离的事只要衙门出面就可以了,我在城外有个庄园,可以让孩子去那儿住。”
      杜若说:“也可以让他们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毕竟不是去当少爷小姐的。另外,大一些的也可以介绍别的活儿给他们,比如洗衣服、跑堂的都可以,这样也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但是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毕竟他们的父亲是在为国为民而战,朝廷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老将军说:“小若说得好!正是这个理儿,我马上吩咐各地衙门的人做好一切登记事宜。还有,小若,如果有时间代我去下面看看,我会派人护送你们去。”
      杜若说:“确实该去看看,老将军,那我们就在你府上吃午饭了,吃完饭立刻启程。”
      老将军连声说好,连忙让人备饭。杜若又让人去醉心居报信,说她和连文不回去了,厨房里的鸡汤都吃了吧。
      杜若和连文坐在马车上,先往曲县而去。刚行驶不远的路,杜若就问:“殿下,你会骑马么?”
      连文说:“会,你想要骑马?”
      杜若说:“这样颠的太难受了!你带着我骑马走吧。”
      连文掀开车帘喊:“先停一下,我有话说。”
      马车立刻停了下来,连文先跳下马车,然后把杜若扶下来。说:“麻烦你们谁去坐马车?把马让给我们俩?”
      领头的女侍卫让一个人让出马去坐马车。连文把杜若放到马鞍上坐好,自己随后坐好。左手搂着杜若的腰,右手握着马缰绳,怕杜若不适应,放马慢慢前行。这是杜若第一次骑马,居高临下的感觉让她兴奋不已。她高兴的说:“回去后,你教我骑马。以后行军打仗也用得上。”
      连文听着她的话,答应道:“好,回去后就学。”
      杜若扭头看着他说:“如果我学会了,咱们俩比赛怎么样?”
      连文看着近在咫尺的笑脸,压下内心的渴望,宠溺的说:“好,那你可得好好练,否则会输的。”
      杜若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现在的语气和动作多么的小女儿态。依然兴奋地说:“一定是你输!你没听过一句话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我就是那后浪,后来居上,听过没?”
      连文看着她的笑脸,说道:“嗯,长见识了,不过若若你还没学呢就先把大话说出来了,到时候输了哭了怎么办呢?”
      杜若十分有志气的说:“我现在就该想想你输了会怎么样呢?”
      旁边的一行人看着他们旁若无人的打情骂俏,只能忍着不乐出来。毕竟一个是皇子,一个是老将军面前的红人,哪个也得罪不起。
      看着面前笑颜如花的娇容,连文不由紧了紧左手,说:“若若,坐稳了。”然后一踹马镫,坐下马开始奔跑起来。
      跃马扬鞭就是这种感觉吧,杜若张开双臂,享受着飞奔的快感。连文搂着她,她的快乐感染着他,他只想让这一刻无限的延长、延长。
      后面的侍卫赶上时,杜若的头上戴着一个花环,是连文亲手采来编给她的。侍卫们互相看了一眼,假装没看到杜若头上的花环,这幼稚的事情哪里是他们两个应该做的?不过谁也不敢说什么,继续向曲县而去。
      杜若不让惊动地方上的人。告诉这些侍卫,他们只是来办事的,如果有事情就解决,如果没有,巡视一遍后再去衙门。侍卫们看着又变回沉稳老练的人,心想:这才对嘛。
      走了一圈,看来一切都很顺利。杜若感叹,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他们争先恐后的要去当兵(这里面也包括一部分已婚男子)。杜若心里莫名的感伤不已。
      连文悄悄地问:“你怎么了?”
      杜若回答:“我只是替他们担心,也许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连文也伤感起来,不过仍然安慰她说:“你不是说要教给他们一些招式么?就是上次你用的那些吗?只要他们肯去努力学习,就会多许多活下来的机会。”
      杜若说:“是啊,只要他们肯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