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今夕何夕 与君同游 ...
-
缘起缘由
“大娘,回城里的车在哪儿发车呀?
“你顺着这路往前走,走到那个岔路口,看到没?在那儿往右拐就是停车场。”卖野菜的大娘用手比划了个方向,一抬头,嗬!问路的是一对儿年轻人,两人皆穿着纯白的短袖和长长的牛仔裤,只是那女子模样清秀,却剃着光头,反而有些脱俗的气质。
二人问了路,牵着手往车站去了。大娘心底暗自嘀咕:“这女子,倒是在哪儿见过呢?”
——引子
手里拿着地图,我站在山脚下发呆。
中午在客栈里,热情的老板娘已经给我介绍了一条非常完备的“省力又好玩”的路线。“小伙子,我给你说的呀,肯定是最好的路线!你看,这不,你沿左边这条路上到半山腰,在索道下站,就这个小黑点儿这,拐个弯,再沿着右边这条路下山,两条路啊,沿路都有景点,风景漂亮,人也多。至于上面的路嘛,你若是体力不支,就不用上去了,反正没什么景点,只有山顶的一座白云寺,路太远,很少有人爬得上去。不过没关系,要想看寺庙啊,我们镇子里也有一座寺,香火旺盛着呢!你下山回来呀,就可以去看一看”
“白云寺?”我看了一眼地图上那个小点,果真,距离下面这一片景点集中区十万八丈远,如果要去那儿,得多走一大半的山路。“一般游客都不上去吗?”老板娘摆了摆手:“都不上去。你想啊,那么远的山路,一路上又没什么景点,游客很少上去。不过倒是有虔诚的信徒专门造访,去上上香,拜拜佛的。”
这样啊,好吧,规划规划我的行程。“那我这上一趟山回来得多久啊?”“你要是按我说的路线啊,来去两个半小时足够了。若是想上到顶啊,时间就长了。小伙子啊,你看你现在出发,时间也不早了,一趟儿回来,正好赶上下午饭。要是想上到顶,起码得天黑。”“那行,谢谢您啦,我就按您说的路线走。”老板娘笑道:“好啊好啊,我开客栈这么多年,每次都给客人推荐这条线路,经验之谈嘛,放心,包你玩儿好!”
现在的我,站在山脚下仰望高耸的山峰,抬头想看看山顶,眼睛被头顶的太阳正正刺了回来。好了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上山吧。
不远处有人问路,声音低低的听不大清。倒是指路的声音洪亮:“白云寺啊,顺着上山道一直走,在山顶呢!”白云寺?不就是那个山顶上的寺吗?嗬!还真有去白云寺的?我一转头,往那问路的方向看去,怪不得,原来是一位身着海青的僧人在向山口买野菜的大娘问路呢。看来,人家是远道而来专门去烧香拜佛的。
一踏上山路,夏日难耐的暑热瞬间消去了大半。山路很窄,窄窄的石块搭成台阶,绕着山体蜿蜒而上。石阶一侧是茂密的树木花草,另一侧悬空,下面是从山上汩汩流下的溪水。游客挺多,有找个低地下去玩水的,有埋着头赶路的,还时不时遇到从山上下来的人,要一路人停下来等一会儿,才能在这窄窄的石阶上错开。
走了大概四十分钟,我停下来在小摊上买碗西瓜。走山路时,吃上口西瓜总是清凉沁人的。端着西瓜在小摊闲逛,竟堪堪又撞上了那个人,那个要去白云寺的穿着海青的僧人。一抬头,我愣了一愣:高挑的身子,清俊的面容,是个女子。虽然女僧人并不少见,可我看到她的那一刻,竟被她的气质猛地吸引,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她很白,很瘦,高高挑挑,剃了光头依旧很清俊。她的眉毛长而淡,眉尾浅的像化开于白云清风中,眉毛下的一双眼睛清清亮亮,乌黑的眸子纯粹的似乎不掺一丝杂质,可那眼睛又清冷,盯着我时,是凉凉的神色。
然后在那凉凉的神色中我意识到:我挡了她的路。自觉失态,赶紧侧身溜走,几口吃完剩下的西瓜,挡路毕竟只是一个小插曲,还是赶自己的路比较当紧。
果真山上景色不错,一路走来,满眼的绿,盛夏的绿浓的欲从叶尖儿滴下来,脚下是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在行人来往中一摇一晃。流水潺潺,溪水流过石块回旋了小小的漩涡 ,继而又变得饱满充盈,水中浸润的石块也黝黑程亮,光滑而圆润。流水冲击石块的哗哗声沉,伴着是山间清脆鸟鸣,单调的是一下一下节奏分明的殷殷蝉鸣,一丝丝喑哑,比流水声亮些,却远比不上鸟儿的清脆嗓音,恰做了这自然交响乐的中音部。山风清爽,夹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深吸一口气,全是清新的味道。
我停下来给迎面来的一路人让路,顺便也歇歇。一回头,定定的,闯入视线,并迅速占满画面的,又是她。她离我不远,下到了石阶外的溪水边,立在一块凸出的大石头上,静静的,不知在想些什么。有风吹过,灰色海青的袖子里灌了鼓鼓的风,袖子鼓鼓飘起,在袖口处被紧紧收住。她亭亭而立,长身清冷,衣物随风飘拂,就是在那一刻我发现世界失声,流水声,鸟鸣声,甚至是身边游客交谈的声音,都在一瞬间沉寂下去。沉寂,辽远的沉寂中,我看到她长身独立,衣袂飘飘,灰色的身影后,是大片大片的浓绿。世界突然静止的瞬间,我想,心中是有些悸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