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贤妃 ...

  •   此次附身的身体也不例外,原主的父亲是太傅,曾任当今天子的老师,是先皇任命的三位太傅之一,当然,负责教授的是所有皇子。

      今上乃先皇第五子,前有名正言顺的皇后嫡子太子,后有外公是手握重兵大将军的贵妃之子,以及先皇真爱的德妃之子。非嫡非长,母妃又只是个普通侍郎之女的五皇子毫无竞争力。

      谁知道,太子和二皇子一直互相捅刀,三皇子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黄雀的时候,前两者干脆联手先把他给干掉了,先清场再来过。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皇帝本来是作壁上观,装聋作哑的,现在是满心震怒,他心爱的女人给他生的唯一的儿子死了,这还了得,开始腾起手来,清理朝堂势力。

      本来太子和二皇子背后的皇后和贵妃也没太在意,毕竟这么多年共同生活下来,老皇帝装的再好,谁还看不出来,德妃才是他真正放心上的?

      逢年过节,上好的贡品,德妃那里必有一份,便是偷摸送去,对着宫里耳目众多的高位妃子来说,知道也只是迟早的事。每逢宫内晋升,回回不落下德妃,硬生生的在8年内从一个小小的正六品小仪晋升成了从一品的德妃,便是每次大批妃嫔晋位,德妃显得寻常,单独拎出来也够奈人寻味了,也就是老皇帝自己觉着隐瞒的很好了。

      要问皇后和贵妃在不在意,说实话,真不在意,也就德妃一大把年级了还和皇帝玩真爱的把戏,后宫谁不是冲着那最高的位置去的,便是皇帝想立老三,皇后背后的国公府和贵妃背后的将军府也不会同意的。何况,口口声声说着真爱,为了江山社稷,后宫的皇子皇女也没耽误出生。

      在皇后她们看来,皇帝会妥协的,就如之前所有次那样,顶多大发雷霆几天,推出个替死鬼,给皇上一个台阶下,这事不就算过去了吗?结果这次,碰上老皇帝的逆鳞了,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几道旨意下来,跟着太子和二皇子门下的官员或死或贬,散了大半。

      毕竟皇帝稳坐皇位三十余年,手里的底牌还是有的。皇后及贵妃一党这才知道皇帝是下定决心了,要为他心爱的三子报仇。二者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先下手为强,两相联合,约定半分天下。

      外戚党与保皇党斗了2年有余,最终两败俱伤,太子死亡,二皇子带着残余人马潜伏民间。皇上也没防住宫里根深蒂固的一后一妃,龙体中毒,半身不遂。最后,以皇后和贵妃赐死,国公府和将军府满门抄斩,落下帷幕。朝上廷议过后,以国不可一日无君推举五皇子登基为帝。

      四皇子虽为长,然母妃是皇后的族妹,家族早就在之前的清理中被拔根而起,剩下的六,七,八皇子年岁还小,国赖长君,众大臣一合计,便纷纷叩拜,拥立新皇登基了。

      经此一役,朝堂上死伤大半,不过盛世已久,一批批的读书人储备人才极多,略微降低要求,如本来要求进士出身才可授官,改为举人以上参与考核过后,合格即可授官,本是无奈之举,却意外得到一批人才。许多举人并不是才华不够,只是因不愿在朝堂上风云诡谲之时当官,才耽搁下来。

      原主的父亲胆子不大,平时在前两位太傅的光芒下,亦甚不起眼,就这么平平安安的躲过了前两年。朝堂肃清,新皇登基之后,竟也算是个元老级的人物了。当今为迅速平衡朝堂,大选秀女,就这样,原主16岁便进了宫,一晃便17年了。

      当今不算个千古明君,可也算不得昏聩,后宫百花齐放,吸取先皇的教训,也没有弄出个真爱来膈应人,后宫倒是算得上平静。许是天家子嗣缘,于先皇年代耗尽了,当今正和帝年过40,才有了三子一女。除了严妃的大皇子,原身的二皇子,已逝庄妃的三子外,皇后的大公主早已出嫁,原身在宫里也算是如鱼得水了。

      三者之中,原身位份最高,且皇后无子,为了给大公主结个善缘,待后宫妃嫔极为和善。便是宫权上,各主位都由各宫自理,位置调动完毕,着人回禀皇后一声即可。

      于原身看来,自己可以算的是春风得意,事无不顺心了。目前看来,的确如此,锦玉也是暗暗舒了口气,环境安全,儿子长成,便是最为让人头痛的侍寝,也因正和帝年事渐高,愈加偏向年轻貌美的妃嫔,早已不招高位嫔妃侍寝了。

      现在已是建元15年,正和帝登基的第20个年头,原主的儿子二皇子周崇徽才14岁,原主亦不过30出头。宫妃平日养尊处优,每日无非烦恼怎么保养,怎么争宠,细细看来,说是20出头亦有人信,然则在这样的年代,竟已算是徐娘半老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