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不如不遇倾城色 ...

  •   对刘彻这个人,一直都是既爱又恨。爱他的才干,在他的统治下大汉朝即便是在浩淼的历史长河之中也有如星辰般璀璨。恨他的冷酷,在他的一生中废陈皇后、宫刑史迁,数杀丞相,这些他几乎都是不眨一眼地完成。
      但是,不得不说,大汉朝是可爱的。刘彻为帝的大汉朝,婢女可以为后,奴隶可以当将军,才子文采飞扬,佳人倾城倾国。
      刘彻这一生,佳人无数,皆是沉鱼落雁之容。个人以为最出名的不外乎四人——废后陈阿娇、皇后卫子夫、美人李夫人和芳龄的钩弋夫人。
      长门宫哀哀哭泣的美丽女子,是刘彻曾经心爱的女人。他曾许下“金屋藏娇”的承诺,后来也果真做到——他用长门宫这一美好的“金屋”牢牢锁住了陈阿娇的一生。历史上对陈皇后被废的说法万千,很多学者和作家都认为刘彻废黜陈皇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因阿娇性骄矜,二是忌惮阿娇之母馆陶公主的势力,要知道刘彻当年登基称帝更是因她全力相助。说阿娇骄矜并无道理,她是馆陶公主之女,生来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更何况她的驸马是太子,是万人之上的武帝。阿娇一心认为她辅佐刘彻登帝,因此刘彻只能爱她一人。换到现代,阿娇的思想很正常,但她错生在大汉,错为刘彻这“爱情多元论者”的皇后。后因巫蛊之祸,刘彻趁机废后,将她强关于长门宫永世不得离开。那时候,刘彻的枕边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女人。“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情已断,难再续。即便《长门赋》再凄美哀伤,也无法招来心爱的郎君。
      代替陈阿娇的是卫子夫。刘彻会爱上卫子夫,很大程度上因为较之阿娇子夫是乖顺的,不像阿娇的性子那般激烈。刘彻不仅是个有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更是个刚愎自用的帝王,所以他要一个能被他掌控的女子为后,所以子夫成了他的皇后,成了未央宫的女主人。
      数年后,戾太子起兵叛乱失败,卫子夫在椒房宫内自尽。
      这其间,出现在刘彻生命中的女子便是倾城倾国的李夫人。李夫人的哥哥便是据说与刘彻有某种关系的宫廷乐师李延年。刘彻初遇李夫人时,李延年正快乐地唱着:“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红颜总薄命,李夫人受恩宠不久后便病了。她如花的容颜在重疾缠身之际花容失色,至死都不肯与刘彻相见。刘彻该是极爱她的,不然绝不会在死后请来江湖术士点起返魂香为她招魂。美人的一缕艳魂飘渺悠扬,带起了他的柔肠。“爱人欲其生又死,东流万代无回水。”爱人已死,还有谁能让他回想起那一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钩弋夫人的出现更多像是神话。该是野史里的记载,某地有一女,据说自出生便双拳紧握。武帝闻之而往,寻得一绝色少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实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对钩弋夫人了解不多,据说刘彻带她回宫时自己已经五十有余,而年少的钩弋夫人只有十余岁。这事搁现在来讲,刘彻就是个“恋童癖”。后来,刘彻八十多岁病逝,死前立幼子弗陵为太子,怕皇帝年幼皇母夺权,故下令杀了正值芳龄的弗陵生母钩弋夫人。
      据说,刘彻死前杀的不止是钩弋夫人一人,而是他所有的女人。
      白居易有一诗是将刘彻思念李夫人的,中间有一句我个人很喜欢——“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这“不如不遇倾城色”说是讲李夫人,倒不如讲的是刘彻生命中的那些绝色倾城的佳人。
      不如不遇倾城色,一切皆只是帝王的云烟过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