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一战成名 ...

  •   妇好首次出现在历史上,是在她跟武丁结婚不久之后。

      我现在越来越感到武丁与妇好在商朝贵族间的不受重视。

      虽然当时武丁的爸爸小乙还没有登上王位,但是武丁的爷爷,伯伯都相继成为商朝的王,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武丁的伯伯没有能继承王位的合适人选,而武丁作为小乙唯一的嫡子,这样一个在我们看起来地位很高的王爷,居然都没有任何关于他结婚的记载。

      在当时,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的双方是商王朝与一个盘踞在商朝北部的民族,鬼。

      鬼是商周时居于我国北方与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当他被商朝统治者打败,便成为商朝属国,称为鬼方。见于甲骨、金文及《易经》《诗经》等古籍,主要分布在今山西、河北南部,势力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支流泾、洛水一带,经营畜牧业,善养马。远自商周,下至春秋,它与中原一些王国都有战争,但亦有交往,并互通婚姻,周以后不见于记载。

      战争的开端很普通,就是一个边境的游牧民族闯入中原烧杀抢掠,商王朝为了王朝安全和尊严,派出军队,希望给鬼和其他部落一个颜色看看。

      商朝派出的军队人数并不多,他们也许认为,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又夹杂在其他强大部落中间的小小民族,不会对商朝产生威胁,进入中原,也只是他们苟延残喘的一个方式罢了。

      谁知,军队一进入战争区域,就像是石子扔入大海,再也不见踪影。

      商朝统治者这才惊醒过来,立刻加派人手,但早已丧失先机。

      战争打打停停,被拖入第三个年头,即使是富足的商王朝,也经不起这样大的消耗。

      此时,商朝的宿敌,位于西面的羌族,趁此机会,大举进攻中原。

      羌族对于商朝,就像匈奴对于汉朝一样。两边都对对方虎视眈眈,恨不得把对方吃掉,可是又没有这个能力。与羌族的战争直至商纣王,据说他就是因为与羌族开战,国内空虚,周朝才趁此机会进攻。

      商朝统治者现在必须立刻结束与鬼的战争,把全部兵力放在抵御羌族上。可是,国内早已经没有合适的将领。

      这个时候,妇好对武丁说:“我要去。”

      武丁不肯:“战争过于危险,不行。”

      争执的结果,他们决定去听取上天的旨意,如果上天说可以,武丁就不再阻拦。

      妇好带着兵离开商朝首都殷,第一战,大获全胜,在那年的年底之前,鬼方退却。

      从此,妇好声名大振。

      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史载,鬼方后来居匈奴北和康居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经我国、前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春秋时,人们称这部分人作赤狄,其后,他们又以丁零的名字出现在史籍中。

      最后,鬼方成为匈奴族的一支源头。

      ------------------我是叙述与评论的分割线-----------------------------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是人性啊人性,别以为几千年前的人思想就很纯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为什么武丁这么不受重视?(真像《王牌大贱谍》的开头,汗)

      武丁不受重视的表现,前面已经提到过。

      一、曾经生活在民间。有哪个受重视的王位候选人会被送到奴隶中间去,肯定生活在首都被人巴着不肯放。

      二、娶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首领的女儿作正妻。我这里并不是说对妇好不敬,若是武丁很受人重视,各家都抢着把女儿嫁给他,应该也轮不到妇好吧?

      我想,原因可能来自于商朝中期的王位之争,“九世之乱”。

      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朝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也就是说,嫡子的继承顺位高于兄弟。

      可是在商朝,这个情况是倒过来的,即“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弟的继承权大于嫡子。

      这可能是因为商朝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夭折,每个王去世后,他的孩子大部分都还没有成年。

      让年龄过小的孩子统治国家,明显不太可行。在此情况下,还不如让心智已经发展成熟的前任王的兄弟统治国家。

      可是,有一个问题,等前任王的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会甘心看到本来属于自己的王位被交给别人吗?如果第二任王死后,把王位还给先王的儿子,自己的儿子会答应吗?

      这样一个矛盾,在商朝中期明显爆发出来。先王和后王的儿子们打的不可开交,商朝在此期间内战频繁,首都也一迁再迁。

      再加上商朝的统治结构类似于联邦制,各个属国有自己的军队,这些属国是看到商朝强大就俯首称臣,看到你软弱就反咬一口。这使得商朝有好几次差点被灭。

      王位争夺战持续了整整九个王,史称“九世之乱”。

      到了武丁的大伯盘庚,他决心彻底改变这个状况,将嫡子的继承顺位提到兄弟之前,同时约定,只要前任王还有嫡子,不管他年龄再小,王位也是他的。

      也许武丁的伯伯当时也有嫡子,再加上这条禁令,使得武丁在贵族间的地位,从一个王位的有力竞争者,下降至无人问津的地步。

      据我的推测,小乙(武丁之父)将武丁送至民间,也是一个向自己父亲和兄弟示诚的举动:你看,我将自己唯一的嫡子都送到民间去,这说明我没有夺取王位的野心,你们就相信我吧。

      只是小乙应该也没有想到,最后王位会落到自己头上。而他让儿子在民间呆的这几年,却成为武丁身上的枷锁,差点让他不能翻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