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大结局(解说版) ...

  •   第一个问题:YY版中的“我”是谁,以及他的命运和人物关系

      叙述人“我”名叫子渔,是武丁在位时立下的王位继承人,但是,谁是他的母亲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妇好的儿子,也有人认为妌其实是武丁第二个正妻的名字,而子渔是这位的儿子,我这里取信于前一种说法。

      但是不管子渔的母亲是谁,他的命运是一样的,武丁的第三位正妻希望自己的儿子子载取其而代之,向老年武丁诬陷,说他对自己的母亲不敬。武丁听后大怒,禁止子渔拜祭自己的生母。可笑的是,武丁以子渔不孝疏远他,可是他却偏偏得到一个孝的评价。

      关于他的死因,今本《竹书纪年》上记载:“二十五年,王子孝己卒于野。”

      《尸子》上则说的更露骨:“殷高宗之子曰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后妻言,放之而死。”

      而故事的另一个当事人,子载,传说中他不但没有领母亲的情,反而在宣布他是继承人的当夜潜逃出宫。至父亲逝世、二兄子曜(即祖庚)继位后才回宫。子载在祖庚死后即位为王,年号为祖甲。《史记·殷本纪》上称:“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殷复衰。”

      武丁子女众多,他在晚年遇到了跟康熙一样的麻烦:儿子少了怕不中用,儿子多了大家乱斗。

      除了上面提到的子渔,子载,子曜,他的另外一个非正妻所生的儿子子画在封邑谋反,最后被派兵讨伐的殷将师般杀死。

      第二个问题,YY版结局中大篇幅提到的服装服饰,历史上是否真的如此。

      史书上认为,商人崇尚白色,可是经过考古发掘,黑色和红色反而名列前茅,黄色也很多。并且,我们并不能说商朝人不喜欢穿蓝色系的衣服,因为根据对商朝使用的染料的研究,蓝色系的衣服更容易腐蚀,也许在几千年的存放中早已经腐烂,所以才不能被我们发现。

      另外,商朝贵族所穿的丝绸的技术发展也到达了一定高度,后世的绫罗绸缎等等的雏形都已经显现,他们也可以在纺织的时候,直接在衣服上纺出复杂的花纹。但是商朝没有发达的染色技术,所有的颜色都是染在未纺织的纱上,如果需要花样,等衣服完成后再人工手绘上去。只是当时比较流行几何图形,如饕餮纹,并不流行花草图案。

      流行牡丹的应该是唐朝吧……另外根据《圆明园》纪录片来看雍正同志似乎也很喜欢。

      第三个问题,商朝人的信仰。

      我前面所说“天上有上帝,领御天下,掌管四方,每位先王离位,便是去上帝身边,为他讲述人间的一切,之后,即会离开。只有那几位睿德贤明的先王,才可以一直留于天上。上帝凡事交与手下四使,轻易不会来到人间,可是只要世人见到他的降临,则有灾难随后。”,这是真的。

      在商朝前期,上帝被人们单独称为帝,到了商朝后期,商王们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干脆将所有的先王名字前面都加上个帝字,原来的帝便被提升,成为上帝。所以,上帝不是外来词。

      第四个问题,妌。

      她确实是井方的首领井伯之女,在历史记载上也非常能干,也是上的庙堂,出得战场的类型。并且,精于谋略计算。子载为了纪念她,为她铸造了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其余没有提到的,都是我的YY。

      总之,在各种我们知道的和我们不知道的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武丁死后,所有跟妇好有关的人事物,没有一样留下来,她变成了一个写在木板上,冷冰冰的名字。

      到了200年后的周朝,傅说当年跟武丁所说的话,还在反复地被各种典籍引用,而功劳不逊色于他的妇好,再也没有人记得。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我们都记得慈禧太后,包括她生前的各种细节,catia同学写慈禧穿越,有充分的资料可以查,妇好则完全从人们的记忆和历史中消失,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重新被人们发现。

      这就是身穿型女主的典型结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大结局(解说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