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3、第 93 章 ...

  •   玉启回到秀水的时候,已经是腊八节了。

      如今燕国国内释教兴盛,到了腊八这一天,佛寺和一些富户都会在城门附近搭棚施粥。这样那些乡下的贫苦人家只要走到城门口,就能饱餐一顿。

      玉启不喜高调,特地命人去除了马车上的身份标识。此时城门前热闹非凡,通行的道路就有些狭窄了。

      骑马护卫在车旁的丘敦雨低头询问:“殿下,咱们要不要绕路进城?”她知道玉启是不会同意让官府专门为她清场通行的,那不如转道去另外的城门。

      “不必了。”车内传来玉启平和的回答声,下一刻,原本垂下的车帘被卷了起来。玉启带着几分好奇,望着路边的情景。

      她之前为了给亡母祈福,所以在舅舅李博的府邸里居住了半年,但太守毕竟是秀水最高等阶的官员,因此素日来往的也都是官宦人家。她何曾有机会见过这样的场景。

      李博这个太守还是很有一些能力的。他前两日就派人在城门前规划了方位,各家富户以及寺庙都要遵照官府的划定的范围搭建粥棚。

      此刻从玉启马车所在的位置看去,只见两排整齐划一的粥棚设在道路的两侧,每座粥棚之前都间隔了五丈远的距离,以便留出空地给百姓排队。

      有些寺庙不仅施粥,还印了一些佛像,供信众求取。又有几十名青年学生穿梭期间,帮着年老的长者排队,或者协助各家的帐篷分发粥饭。

      丘敦雨顺着玉启的目光,知道她正在看那些学生,便道:“那些书生看起来都是秀水府学的学生。”

      玉启微微颔首,她互相想起陈家的白木书院,不禁问道:“你去看看,有没有白木书院的学生,又或者陈家可设了粥棚?”

      丘敦雨抬眼看了看,笑着道:“不必找了,他们就在前面。”

      她看到玉启有些惊讶的表情,还补了一句:“挺显眼的。”

      玉启不明所以,等马车渐渐挪动到白木书院的粥棚前时,她才理解了丘敦雨的话。的确是很显眼……

      这一次白木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的粥棚设在一起,正对着一间驿站,位置离城门也不太远,加上棚子里忙碌的人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学生,看上去朝气蓬勃,的确惹人眼球。

      但最显眼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他们面前排着两行人。

      别家都是一行,怎么他家这里就两行了?

      玉启也不要丘敦雨回复了,让马车行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下来,自己下了车。

      为了旅途简便,所以这一路上她的衣着一直很简单,就如同一个平凡的富家少女一样。此时站在秀水的街头,看上去并不突兀。

      丘敦雨也下了马,跟在县主的身后,两个人看上去倒仿佛是一对姐妹。

      嗯等他们走到白木书院的摊位前,有穿着学子服的少年,殷勤的将一张单子递到面前,道:“二位看看,这是我们新办的活动,如果有需要可以在那里排队。”说着手便指向摊位左边的一行队列。

      玉启看到这一队排着的人大多都是年纪比较小的,至多也不过30岁左右。而摊位右面的那一行队伍则和其他摊位前的人一样情形,多是身着麻衣,面色有些发黄的百姓,显然就是为了领粥,所以才停留在此处。

      丘敦雨笑道:“看来是陈家又有了新花样。”

      玉启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传单,上面写的内容果然大出意料之外。

      “不用再为家中的账本而发愁。”

      “不要担心明年交税的时候算不清数目。”

      “只要您来到职业技术学院,就能够学到这一切。”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但是商家招揽生意的手段并不少。也有一些精明的商家会将自己的商品绘制成图画,挂在自己的门前。

      但是像这样直白的宣传,确实是第一次见到。

      玉启忍不住笑了出来,她朝着丘敦雨道:“你说的对,这一定是陈小姐玩出的花样,我看还挺有意思的。”

      两个人交谈之时,突然有人插了进来。

      “是挺有意思的吧,我也这么觉得。”

      玉启转过身,果然见到陈舒青笑盈盈的站在那里。

      “多日不见,县主风采依旧。”她又朝着丘敦雨道,“今次终于回到了秀水,我可以向丘敦队长一表地主之谊,感谢您几次的相救和在帝京的帮助。”

      玉启也道:“陈小姐亦是容光焕发。看来事情非常的顺利了。”

      陈舒青笑了笑,又摇了摇头道:“虽然是取得了一些进益,但话不能说满,我还要仰仗县主威名呢。”

      两人相视一笑。

      谢峰走过来道:“还是带县主去旁边的茶楼吧,此处人多,莫要拥挤。”

      他对着玉启还是一副不太相干的样子,只拱拱手而已。倒是一边跟着的白铜更机灵。引着他们几人就上了茶楼。

      玉启也不在意这些。她从帝京来此,坐车也行了十几日,此前又在城门前等待了许久,早就疲累了。陈舒青看她样子,就点了几样便捷易做的点心。

      店小二十分殷勤,不仅十分迅速地跑到后面去传了菜,还多送了一壶清茶,并且还不住地询问陈舒青:“陈小姐,您还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看来你成了这里的红人啊。”丘敦雨也渴了,倒了一碗茶就喝,然后笑着打趣。

      白铜凑趣道:“那当然。不是我夸口,现在整个秀水城的店小二,见到我们小姐那都是殷勤备至。”

      他天天和柳枝在一起,自然也学来了对方的口头禅,一口一个“我家小姐”。玉启和丘敦雨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谢峰,见他全无反应,两人就不着痕迹地对视了一眼,心中却另有一番估量。

      谢峰那样机敏的人,哪里不知道她们的心思。现在想想,他在帝京之中过得不快,多半也是因为那里的人都像玉启和丘敦雨一样吧,一句话能想出十个八个弯来。

      他对陈舒青道:“你好好招待县主,我还是去摊子前盯着。”他顺手就拉走了还想要八卦的白铜。

      玉启稳重,丘敦雨可不避讳,看着谢峰的背影道:“这才像谢家少爷。”还是那副脾气。

      陈舒青或许没听懂,又或许听懂了也不在意,挥挥手道:“我们小姐妹在这里说话,他坐着自然不便。再说我父亲给他布置了功课,要将这施粥写成文章呢。”

      玉启这次倒真的有些惊讶了。实际上,她对谢峰的了解,远远超过旁人的想象。这些日子,她留在帝京,除了要处理一些庶务之外,就是因为郑郡王府在为她选择佳婿。谢峰自然也被列为候选名单。

      女帝命礼部将帝京中未婚的世家子弟列了名单送到郑郡王府上,也是让她们参考着选择的意思。

      郑郡王妃李氏去世的早,郑郡王又是素来不管事的。这份名单竟然交到了玉启自己的手上。

      郑郡王起初还担心女儿羞涩,没想到玉启大大方方把名单看了一遍。礼部也是做惯了这种事的,名单上不仅有候选人的名字、父祖的官职,还有一些个人情况的描述。

      玉启还记得,在谢峰的那一张单子上,清楚明白地写着:“善武艺,不喜属文。”

      或许真是秀水的风水非同一般吧。现在的谢峰,不但穿着和普通书生一样的布衣,还会认真地参与到施粥的事务之中,甚至还要写文章。

      “你父亲真是一个好老师。”玉启由衷地赞道。

      陈舒青倒不替陈泽成谦虚,笑道:“我父亲做不来父母官,倒是在传道授业上颇有心得。如今他一腔心血,都扑在了学生身上。我和你说,谢峰现在可是他头号器重的弟子,现在我父亲一提起他来,就赞不绝口,说他半年的功夫,得了旁人两年的进益呢。”这话也不假。想要写这种涉及民生的文章,至少也是用功读了数年才会有把握。

      不过就像谢峰对玉启毫不在意一样,玉启虽然感叹谢峰进步神速,也很快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毕竟,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询问陈舒青。

      “陈小姐,你今天这传单是发来做什么的?”

      陈舒青拿着传单,认真地道:“县主可不要小瞧这张传单。这是咱们成事的关键一步呢。对了,也是您面前这碗茶的来由。”

      她说得这样玄虚,倒真是勾起了在座两人的兴趣。

      陈舒青也不卖关子,先将自己回到秀水后遇到的困难简单叙说了一遍。

      玉启犹有不解,道:“这职业技术学院既不收学费,还管一顿饭,怎么就招不来学生呢?”

      在她看来,这等好事,若不是陈舒青一力争取,绝不会平白无故地落在秀水百姓的头上。他们竟然不珍惜?

      “县主和我最初的想法一样。”陈舒青并没有因为玉启的疑问而嘲笑她,反而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她道:“我是教书先生的女儿,自然而然就觉得,只要有书本,有老师,不受束修,那些孩子都会来读书。可是我忘记了,有一件事,比读书更重要。”

      丘敦雨也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她疑惑地问:“是什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3章 第 9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