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8、北辽哗变 ...


  •   宋青等人离开北青川之前,收到来自北辽的密信:北辽王萧乾暴毙,二王子萧桀率四部私甲军于帐前继王位。

      聊聊两句,便道明了一场鲜血淋漓的宫变。

      北辽王宫的禁卫,皆由直属国主的宫帐军护卫,而护卫萧桀继位的,却是‘四部私甲军’。

      私甲军是各王子以及部族首领所辖的部族军,萧桀能调动四个部族军,以克制国主私属的宫帐军,便说明其在北辽的势力,已然是众王子之首。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强大到可以武力夺取国主之位的程度,这一回他之所以能够得手,只是因为唯一可能压制他的北辽国主萧乾,本尊并不在北辽。

      早在萧乾现身于宿州时,宋青便已收到消息,虽并未查清萧乾为何会暗自离开北辽前往东凌,但这无疑是一个祸乱北辽的绝佳机会。她本欲派人前往北辽见机行事,但洛天涯却为她提供了一个更为方便且恰当的人选:路回春。

      沈氏逆乱当日,沈其屾于和州诱杀太子,路回春及时赶到救助伤者,算是帮了宋青一个大忙。当时他便说是拜人所托,终人之事。宋青只以为托其襄助于她的自然是路雲,再加之当日种种变故,事后未能再见,自然也就没机会向路老爷子当面问个清楚。

      她醒转已是一月之后,彼时路回春早已携路雲回了北辽。她便只得写了信函郑重致谢,之后收到路雲的回复,也是顾左右而言它,并未提及父亲那一次襄助的详情。

      当路回春的名字从洛天涯的口中念出,宋青敏感的神经突的一跳,刹时便想通了一件事,一件令她倍感意外的事。

      沈氏之乱那一天,师傅明明已到了江宁,却并未前来助她。这当然是因为师傅有更重要的事情非做不可,但依他的行事,若无可信之人护她周全,他定然不会放心。

      而那个人定然不是武功比她不如的银面铁骑,但究竟是谁……她醒来后回想当日之事,也只是意外于师傅竟然没在暗中有所布置,虽然感到遗憾,却从没有认真的思考过。

      但当路回春的名字再度出现,她突然就明白了。那个被师傅派去护他周全的人,便是路回春。

      路回春武功了得,轻功更是绝佳。他得了师傅的托付,本当形影不离的守在她身边,却万没想到沈其屾竟给所有兵将都下了毒,医者仁心使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些人枉死而不救,而宋青的指示也正是让他先行救下这数万人的性命。

      路回春被留在了和州,这一突发性的变故,当时已身在皇城的师傅当然不可能知道,于是,宋青才会遭遇孤立无援的险境,才会连累凌楚宸为她送命!

      一切迎刃而解,宋青除了感叹天意弄人之外,只有深深地看着洛天涯:“路回春,是师傅的人?”

      洛天涯面不改色的摇摇头:“只是同道中人。”

      路回春本是突厥汗王哥舒猎魇派去北辽的眼线,如何又与洛天涯成了同道?这个问题宋青依然没有得到答复。

      重生以来,师傅展露的能量越多,她就越觉得他像一尊无所不能的佛,他总有层出不穷的手段,为她摆平她无法掌控的那一部分。

      有关路回春的问题,虽然师傅没有回答。但她还是听从了师傅的建议,将挑唆萧桀谋位的重任,交给了以医道著称的路北堂堂主。

      路回春果然不负所托,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北辽哗变!

      这个结果虽在意料之中,但宋青心中却更是说不出的沉重。师傅手中,明明握着足矣撼动国本的力量,却隐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他默默陪伴她成长的十几年来,她对此竟然一无所觉。

      如果不是重生一世,如果不是她涉身权谋,如果不是她染指天下……她恐怕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师傅的力量竟然如此庞杂,东洲大陆上,几乎每一个区域都有他的‘同道中人’,若没有师傅这些雄厚力量的支撑,她和父亲绝对无法走到与东凌朝廷鼎足而立的局面。

      但是,为何?为何隐藏了许多年都蛰伏不动的力量,会配合她的筹谋而层层暴露?

      若她没有重生,或许还会相信这些力量不是刻意隐藏,亦不是为她而暴露。然而,前世的她安居东宫,从不涉足权鼎,师傅便一直寂寂无闻,就算银面铁骑遭遇暗算、就算她的父亲被人陷害、就连她惨死宫中,他都没有出手相救!是没来得及?还是前世的此时,他尚没有同等的力量?

      ……
      东凌皇宫中,寿康宫的偏院,刚收到消息的萧乾,怒不可遏的一掌拍碎了一张上好的黄花梨桌面,桌上放置的茶具、杯盘碎了一地,盘中的各色干鲜果品遍地开花。

      乾元宫南书房里,子邛垂首禀报:“消息递到,砸了桌子。”

      正在翻看一份冗长名单的新帝凌楚安,唇角微微一勾,原就温文尔雅的谦谦公子,这一笑更加了几分平易近人的亲和感,让人丝毫感觉不到那不怒而威的帝王威压。但站在下首的子邛却绝不会因此便认为这位年轻的皇帝,当真如他的面相一般和善好欺,因而他的汇报,通常都是简明扼要,不会多一个字的赘述。

      凌楚安往宽大的椅背中靠了靠,微抬起下巴,看了看高高挑起连灯火也照不到昏黑屋顶,如自语般喃喃道:“如此明显的破绽,她若再看不出端倪,便是辜负我一番好意了。”

      子邛静静伫立,无声无息,恍若不在。

      凌楚安扫了他一眼,便将视线拉回到手中的名单上,这份名单是从天下钱庄查抄的帐册上抄录下来的,朝中官员在天下钱庄里兑换银票数目的记录。

      天下钱庄之所以受追捧,除了它拥有天顺帝御笔亲提的匾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本地还是异地,皆是原单兑换不加利。

      京中就职的官员,若想将积攒的银子递送给原籍家眷,光是付给车马行和镖师的工钱,就已不是个小数目,若再加上路途不平,在半路被人劫了,便当真是竹篮打水了。

      因而,很多人都会选择钱庄,就算是千两银子兑换成的银票也不过薄薄几张,揣在怀里看不见,谁还能起了心思来劫?

      寻常的钱庄,会根据持有银票的时间和金额收取一定的利钱,但这个利钱相比雇佣车马和镖师的工钱也不值一提,而天下钱庄,却是连这个利钱也不收。

      久而久之,官员们往天下钱庄存银兑票,便成了一种时尚和习惯,再加上,京城各大消金场所,皆对天下钱庄的银票推崇有佳,揣着薄薄一张银票总比揣一袋子的银子要爽利许多,更何况还涨了面子,何乐而不为?

      于是乎,大半个朝堂的官员,几乎都在这个名单之上,区别,只是存放的银子有多有少而矣。
      凌楚安粗粗一算,便牵扯到了十数万两之多。而这么多的黄白之物,是怎么运出京城的呢?若没有运出去,又是藏在何处?

      同样有此疑问的,还有寿康宫中的太后。

      本以为,出其不意的查封,就算人能跑得了,那些金山银山也搬不走。只要将真金白银拿到手,再照着钱庄的帐目,捡些个要紧的官员士绅、世家大族,把银票给他们按着数目兑成银子,这些人能不对朝廷感恩戴德?若在此时让他们捐些银两出来支援青川战事,本就对存银数目心虚不已的他们岂敢推诿?

      于是,此事便会在史书上如此落笔:天下钱庄通匪获罪,朝廷按律处置,却并不连累钱庄的客户,仍将抄没的罪银归于百姓。

      这本是既得了银子,又彰显了朝廷的法度与气度的两全齐美之计,却在一出手,便捞了个空。不仅没得着银子,还闹得大半个朝廷人心惶惶,当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太后萧容越想越气,捏着眉心的褶皱道:“钱庄不是靠着放贷银子谋利吗?这一回也是因为把银子放给那个粮商刘元才引的祸端,难道他们的银子都被放出去了?”

      一旁的黄公公摇了摇头:“钱庄总得有些银子坐镇,不能都放出去。再说,存银的帐本抄来得那般容易,可放贷的账本却是一本也没搜着,要说这不是天下钱庄有意为之,还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解释。”

      太后疲惫的目光一闪:“从对刘元下手,到查抄天下钱庄,不过三五日的功夫,那么大的买卖要处理得那般干净,这点儿功夫远远不够,难不成是有人提前报信?”

      黄公公沉吟不语,显然也想不通这纰漏出在哪里。

      而正在此时,一个内侍在门外求见,黄公公走至门外,听那内侍耳语几句,脸色突然就变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8章 北辽哗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