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放晴 ...
-
七月份的尾巴。
雷阵雨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即使太阳出来了也挥散不去。
“……这雨总算停了。”
我嘟囔了一句,把视线从窗外收回来投向手机,天气预报界面显示着一个小小的太阳,在前后一周的雨点标识中格外醒目。要出门的话最好选在今天,不用说我也知道。
换了衣服,收拾好钱包钥匙和证件,我砰地一声关上门,反锁,然后有些雀跃地向外面走去。
从我家小区出来,会看到旁边一条长长的坡道。沿着坡道走到上面,是一条永远都很热闹的马路,穿过马路再往东走二百米,就是许策家住的地方了。我跟许策同学做了七年,直到去年才知道他家居然离我家这么近。不过非要说的话,我们熟起来也是上了高中之后的事了,高中以前,我对这个名字的印象仅限于考试成绩单上永远的第一名。对我而言,遥远得很。
我走到许策家楼下,抬头向上张望。许策正在窗边浇花,我于是干咳两声,他面无表情地扫了我一眼,仿佛没看见一样,继续慢条斯理地给那几盆不知道是什么的绿色植物浇水。
“下来啊?”我仰着头大声喊他。
许策置若罔闻。
“我要回学校去拿录取通知书,你跟我一起去吧。你的到了吗?”我继续喊。
许策继续置若罔闻。
没办法,他生起气来总是很顽固。
我叹了口气,“你不下来的话我就在这一直跟你喊话了啊?”
许策家住二楼,老房子隔音一般,在楼下朝他说话,不用多大声音就能听见。我吸了口气,作势要放声大喊。
“许——”
策字还没说出口,许策脸就黑了,硬邦邦地朝我扔下一句“上来”,转身提着水壶就走开了。
我耸耸肩,其实刚刚声音真的不大。
我刚上到二楼,还没敲门,隔壁的房门倒是先开了。许策的小姑从隔壁探出头来,笑眯眯地朝我打了个招呼。
“在厨房都能听见你们在外面说话。”她过来帮我开了门,“早饭吃了吗,要不要再吃点?”
“我吃过了,谢谢小姑。”我缩了缩脖子,不知怎地,我始终有点怕许策的小姑,尽管她看上去非常温柔可亲。
许策见我跟小姑一起进来,表情很是冷淡。一个月没见,他好像又长高了些。
“你的通知书寄到了么”我问许策。
“早就到了。”他没好气地说。
“……拿回来了?”
“他这不才从英国回来么,一直也没去拿。”小姑在旁边说道,“正好你们今天一起去。”
我放下了心,有了小姑的话,这下总算是能把许策请出门。如果家里没人,我还真的怀疑他会不会跟我出去。许策又瞪了我一眼,这才转身去找身份证准备出门。小姑没发现我们之间的暗潮汹涌,仍在问我:“宋辰考得是哪里的学校啊?”
许策人走到一边,耳朵倒是挺尖,头也不回地丢了一句:“他报了北京的学校。”我这下有点尴尬,支吾了两声,算是默认。小姑哦了一声,说:“北京好啊,首都,发展机会也多。你看许策,怎么说他都不听,非要留在本市。”
我心虚得很,耳朵都觉得发烫,也没去接小姑的话。许策目不斜视地从我身边走过,换了鞋子,开了门径直走出去。我正要跟上,又急忙回头告诉小姑:“中午我们不回来吃饭了。”
小姑摆摆手,示意听到了。我匆匆踩上鞋子,追着许策下了楼。
许策生起气来我是知道的,不说话,不理人,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你。不过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可能……他也没那么生气?又或者他已经渐渐消了气?
我跟在许策身边,潮湿的风吹过路边的榆树,露水抖落在他肩膀上。他伸手拂了下肩膀,顺便扭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我顿时明白这是他的示好,忙冲他嘿嘿笑了两声。
那笑容一定很傻,因为许策的表情非常无语。
“在英国过得怎么样?”我趁热打铁,凑上去跟他搭话。
他还是那副不大高兴的样子,但总归还是跟我说起了话。“跟平时差不多,偶尔去蹭课听听。”
“你爸妈肯定很想你。”
提到他父母,许策脸上总算有点了表情,微微露出了些笑容。许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了国,据说是为了什么研究,我听过许策略略提过一次,有听没懂。小姑也是大学里的老师,许策平时就是跟着奶奶和小姑一起生活。
“他们想让我去英国。”
我有点紧张,急忙问他:“那你怎么想?”
许策斜眼看我,语带讥讽:“你好像挺关心哈?”
“那是当然,你要是去了英国,我们不就一年都未必能见到一次了么。”
“一年见一次和一年见两次也没什么区别。”
我干笑两声。许策跟我生气有一段时间了,原因就是我瞒着他报了北京的学校。填志愿前他问过我几次,想报什么地方的学校,我当时也没太想好,随口说了个本市。没想到他这个呆子就真的也跟着填了本市,简直是浪费分数。
我至今还记得他听说我最终填报了北京的学校时候脸上那个表情,好像下一秒就要捏着拳头过来揍我了。感谢许策的家人,把他培养成一个涵养非常好的人。
“你到底去不去英国啊?”我问。
“不去。”
我松了口气,虽然他这人又冷又硬,但如果真的出了国,不知多久才能见他一面,我还是会很想他的。
我拍了拍他的手臂,语气轻松了不少:“都生气这么久了,你就放过我吧,中午请你吃饭。”
“不去。”
“喂喂喂,你这人,我可是都跟小姑说好了中午不回去吃饭……”
许策充耳不闻,大步向前把我甩在身后,我看着他的背影抱怨了几句,然后也加快脚步,跟上了他。
暑假里学校冷清了很多,只有新一届的高三学生还在被迫刻苦。我怀着有些得意的心情走进了教学楼,从笼子外向里面看,所有熟悉的事物都仿佛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以往那些令人厌烦的老师讲课的声音、粉笔划在黑板上的声音、桌椅挪动的声音,此刻却再也无法给我带来任何的苦恼。
它们只停留在已经过去的时光里,而我终于能离开这窒闷的牢笼,迈步向前。
我拉着许策走到我原来的教室外面,靠门边坐的几个学生注意到了我们,不知是不是我脑补太多,总觉得他们的眼神里透着艳羡。我仔细听了听,里面正在上数学课,难怪这些人注意力如此不集中。本来我还想去楼上许策的教室转转,他却坚决不肯同我一起去,我只好跟着他直接去了教务处。
我们来得颇早,教务处发通知书的地方只有两个老师在守着,一个是负责他们理科的教务主任,另外还有一个我不认识的老师。许策倒是跟他们都很熟悉,一进门就被两位老师拉过去嘘寒问暖好一阵关心。我撇了撇嘴,尖子生的待遇果然不一样。
文科班人很少,这一批通知书发下来的也不多,我没怎么费力气就找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回头一看许策还在被拽着说话,肯定又在问他志愿的问题,我看也没人注意到我,索性出了门,在外面等他。
这个城市的夏天很短,短得让人无所适从。夏天总是毫无征兆地突然降临,伴随着高温和暴雨,对城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严酷统治。再然后,在某个平凡普通的雨天过后,夏天悄无声息地,穿过滴着水的树梢,毫无眷恋地离开。
我慢慢晃到楼梯间,拐角处有一扇开着的窗户,风从外面吹进来,不但感受不到夏日的炎热,反而因为连日阴雨,带了几丝潮湿的凉意。从这里看出去,只能看到操场的一角,橡胶跑道上积了些水,没人打扫。四周安静得很,露水顺着叶脉滴落在窗沿。
啪嗒——
“宋辰。”
突然有人叫我的名字。
我转过身,一个鹅黄色的女生站在楼梯下面,正抬头看着我。她一出现,陈旧的教学楼立刻生动起来,连周围的阳光都明亮了些。
“你也来取通知书?”我友好地冲她笑笑,打了个招呼。
赵芷绿轻快地走上楼梯,鹅黄色的裙角旁边透出一点绿色——我才发现她身后还有个女生,好像是经常跟她在一起的,但我叫不出名字。
“怎么一个人站在这里呢?”赵芷绿歪了歪头,额发随着动作俏皮地垂下来一缕。
我扬了扬手里的通知书。“等许策呢,他还在里面。”
“许策也来了?”赵芷绿抿嘴笑了笑,“他可太神秘了,问他报了哪个学校他一直都不说。你知道的吧,他报了什么地方啊?”
我摸摸鼻子,许策不肯告诉她,我要是多嘴说出去了,他岂不是又要生我气。
正准备搪塞过去,许策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响了起来。他走路的步伐很有意思,总是踩着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很自在的感觉,我一听就能听出来。
我扬手往拐角那边指了指,他果然走出来,时机恰当地就像配合我在演一场戏。
许策看了我们一眼,点头跟赵芷绿还有她身后那个我叫不出名字的女生打了个招呼——他们才是同一个班的,而我却是因为总和许策同进同出,才在他们班同学那里混了个脸熟。
“怎么不走?”他问我。
我无辜地抬起头:“这不是等你么。”
“那现在走吧。”
他说完又跟旁边两位女生道了再见,径自往下走去。我不免有些尴尬,想着要不要再说两句缓和一下气氛,赵芷绿却不在意,匆匆跟我道了别,拉着她的朋友往教务处去了。
鹅黄色裙摆在拐角处闪了一下,然后消失在空气里。
许策的声音从下面一层楼传了上来:“快点。”
我应了一声,跟着往楼下走去。许策站在楼梯口等我,这一层楼梯间也是有窗户的,窗外树叶的光影在他背后斑驳。有那么一瞬间,不知几万分之一秒的瞬间,许策看起来模糊又遥远。但当我睁大了眼睛,他又好好地站在那里了。
他什么也不说,仅仅只是站在那里,沉默让他比周围一切都更有存在感。
我忽然意识到刚刚赵芷绿为什么走得那么快,她只要去教务处问问刚刚跟许策说话的老师,就能知道许策到底考去了哪里的大学。
她没有再问一次许策,可能是怕再被拒绝,也可能是许策周身的沉默让她望而却步。
生人勿近,大概就是我这位朋友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了吧。
我跳下最后两个台阶,脚步轻快了起来。许策见我跟上了,又继续往外走,我走在他左后方半步的位置,心里想的却是许策早上穿着睡衣浇花的样子。
他并不遥远,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我身边最近的位置。
我搭上许策的肩膀,心情变得很好。
“走吧,找个地方逛逛,你想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