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鹊山之招摇山 ...

  •   紧邻着西海岸的招摇山,面海靠山,不可谓不招摇。南境本就是虎踞龙盘、高山深涧,招摇山又处在这样一个显眼的地界,所以名声就格外地响了。

      说来也怪,这是个大家都知道、可偏偏几乎没人来过的地方。是因为南境地势险要?大概吧,本来南境群山就被民间传得像是仙境一般——座座山都高耸入云,终年云雾缭绕、四季如春,漫山遍野都是些稀奇的花草植株,甚至还有人在深山中看到过神兽的踪影,这不就是仙境?

      当然,在南山中安家的人也不是没有,招摇山上就有那么一个——住着南境最普通的高脚屋,整日枕流漱石,朝饮坠露夕餐落英的“仙人”。这位“仙人”可说是公子无双、君子如玉,至少,林中的生灵是这么想的。

      ......

      陶佩玖三年前来到此处,忘却凡尘,一心修道。

      为什么?

      如果说是为什么来到了这里的话,他也不知道,不过他对忽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并没有太过排斥,反而觉得理所当然:都已经忘却凡尘之事了,哪里不是陌生?在哪里不都一样吗?

      如果说,他为什么失去所有的记忆……

      他一样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活了很多年,而且在他脑中有着一定的常识,其他就一概不知了。

      不,还有一点——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很重要,甚至关乎自己存在的意义,就像他一直挂在腰间的那枚玉佩,要是玉佩不见了,他自己可能也就不见了。

      “好好修炼。”

      脑中留下这样一道声音,茫然无措之下,他只有遵从,别无他法。不然,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所以,干脆就修炼吧,说不定哪天突然就顿悟了,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想起来了。

      一修炼,就是三年。

      三年,每个日夜都是在修炼,不断地吞吐天地之气,不断地运转心法,三年意外过得很快。

      ......

      林中一人背靠树木正在打坐,那树状如构树而具黑色纹理,其光华照耀四方,恍若仙界之物,不似凡间应有。

      此树名唤迷谷,状如谷且佩之不迷,所以叫迷谷。不过,世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迷谷之所以能使人“佩之不迷”,就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药性——清心。这种药性在它生机强盛时最佳,不过也经常有人把迷谷用来燃香,以助修炼。

      那背靠迷谷的人,就是在修炼。

      若是让凡人来看,这人肤色如玉,五官清秀,眉目温和,坐如钟,一袭白衣格外衬这片翠绿的林子,周围隐约有风,吹得人满面草木香。也就是这样了。

      实际上,要是能看见周围的灵气波动,就顾不得看这人的长相了。

      最开始只是气流的波动,周围的树叶摇摆着,看起来像是在和风戏耍,实则是被这人牵引着,自然流泻出表达亲近的木气。再来这木气越来越浓郁,里面含着勃勃的生机之力,引得四面八方的植株都耐不住想前仆后继而来,可惜这里的树都还没成精、没通灵智,所以也只能想想。但是他们耐不住,释出更多的木气,以求收获些那人回馈的生机之力。

      开始只是一声浅淡的“滴——”,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木气汇集成的小漩涡自从凝结了一滴、两滴,接下来的木气就开始饱和、溢出,最后就是一团绿色的晶莹水球,包裹着那人,淅淅沥沥地流转着,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甚至囊括了方圆五公尺内的所有。

      沉寂了。所有生灵都在享受这一刻,像是酣畅淋漓地灌了满腹的仙酿,不醉人,可是人自醉了。

      “哗啦、哗啦”,水流声响起,那颗大水球开始缩小了……一吞一吐,一吞一吐。晃动着、晃动着,温和地收敛自己的光芒,最终全都掩进了那人的丹田处。

      这人,就是陶佩玖。

      他根据常识判断,自己应该是单木灵根,在林中修炼可以吸收大量木气而不会混入杂质,可以事半功倍。所以,三年,他筑基了。

      好像修真界唯有天赋卓绝之人才能做到?他发现自己可能意外的是个天才,甚至他感觉得到,只要一到金丹,就可以操纵万木。

      自有记忆以来,已经过了整整三年,陶佩玖终于再次听到了人的声音。还是最初脑海之中说着“好好修炼”的声音,这次说得稍微多了些:

      “佩玖,来这里。”

      像是回溯了亿万年的时光前来的声音,让人不禁心下涌起一股一股涩涩的怀念。好像是……蓦然从梦中惊醒一般。

      清冷的声线里有着极其细微的温暖,让人难以抗拒。这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不管是来自血脉还是神魂,都是无法抗拒的。

      或许,陶珮玖想,他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他要下山去找那个人。

      ......

      进阶总是要消耗不少体力的,筑基还未能辟谷,所以要靠进食来弥补。

      有种草,开着青色的小花,形状像是韭菜,叫做祝余,陶佩玖常用它的果实来充饥。这种果实还可以拿来酿酒,初入口时微酸,口感浓厚而回甘,十分醇厚,口味也特殊。

      为什么其他的草、其他的果实没办法?主要是这祝余比较特殊。草木汲日月之精华成长,还会把精华凝聚到果实处,这都是一样的;祝余的厉害之处,就是能将这些缥缈的日月精华吸收后凝结成椭圆的珠子,一滴都不会流泻出去。

      人之所以要进食,就是因为无法自行汲取日月精华,而这祝余的果实,恰恰就是浓缩的精华,自然可以饱腹。

      这些东西都是陶佩玖一直都知道的,就是他脑中的那些“常识”。这些常识帮了他不少忙,像是手中的白玉酒盏和杯中琼酿都要归功于这些常识。

      将祝余酒一饮而尽,原先只有丹田沉甸甸而其他经脉都亏空的感觉终于消失,木系灵力开始在经脉间运行。转换成打坐的姿势,陶佩玖自主地运转着灵力,一个又一个周天。

      天色已晚,又是安详的一夜。

      ......

      第二日,天色明朗,修为已稳固,是时候启程了。

      暮春三月,正是木气浓郁的时节,就算离了招摇山也不会耽误修炼,是个出去游历的好时机。

      陶佩玖梳洗一番,简单整理好家中,就孤身一人离开了那片最熟悉的地方。这三年虽然他也常在招摇山上四处转转,可是还是那处,是最能让他安心的地方。

      来到这里时什么记忆都没有,离开时带着全部的记忆。最初是有些不安的,不过是修炼着修炼着,就慢慢忽略了这份不安罢了。

      面海的山,水生木,而后木生水,最终木水相生……怕是之后在路上找不到这样和他心意的住处了吧。

      这山里的生灵,他大多是熟悉的,因为修炼时总会引来些被生机之力吸引的。像是狌狌。

      这算是招摇山中较有灵性的生物,在民间传说中也是。

      狌狌长得像是猿猴,但是耳朵却是白色,有时候是爬着有时候又是像人一样走路。山下的百姓觉得,明明是猴,却能像人一样走,还有标志一样的白色,那肯定是个灵物!它血肉里肯定有些端倪!既然身为猴有了那些东西都能走,那吃了它之后,人不就能走得更快了?所以有了“吃狌狌肉可以走得飞快”的说法。

      狌狌随凶猛,但是到底斗不过拿着刀枪的人。得了额外的天赋,却没有足够的能力遏制那些觊觎它的人,百姓们就没了畏惧的心,只把它当做猎物和进补之物。

      这三年来,狌狌常在陶佩玖修炼时偷偷吸收散溢出的生机之力,应该变得强大些了吧?虽然在意,可他终究无法过度干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陶佩玖如今还没办法毫无顾忌地干涉天道。若是干涉了,只怕会此消彼长,一发不可收拾。

      等我看遍大千世界,等我修炼成仙,我会回来看看的。陶佩玖如此想到。

      怀着对招摇山的留恋,陶佩玖最后可以绕着路下的山——他原本住在接近山顶的地方,这样刚好能把整座山再看一遍。

      这一草一木都是熟悉他的,只是无法感受到,也无法理解他的情感,所以雀跃着向他表达亲切之意。

      满山的桂树,奇特的草木,还有狌狌,还有那条向西注入大海的河,他都看到了。

      折一支迷谷,带一捧祝余、几壶祝余酒,从水中取出些育沛。把这些仅有的行李放进储物戒中,陶佩玖下了招摇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鹊山之招摇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