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小鬼 ...
-
村里的小朋友们看着白皙粉嫩的罗凯风和黑不溜丢丑陋的张乌渡在一起钓鱼,纷纷捂眼,看不下去。
他们讨厌乌渡,又想跟罗凯风做朋友,可是乌渡跟个跟屁虫似的老是缠着罗凯风,他们又不太想过去,乌渡这么丑又黑,谁知道他有没有洗澡,有没有什么怪病。所以他们只能远远地看着罗凯风,时不时被乌渡辣下眼睛。
何图哪里知道村里的小伙伴们这么纠结,现在是暑假,他要带着罗凯风去山里摸鱼,溪里钓虾,树上摘果,田里烤番薯,忙得不亦乐乎。天天傻癫癫地想着今天要去哪里玩。何图小时候也住过山村,只是后来老家被拆迁,山被推平,建起了城市,时间一久,污染严重了,何图就再也没有过过农村山清水秀的生活。
罗凯风比较不好动,可也喜欢出去玩,两人很快建立起了友谊。
罗凯风想:虽然张乌渡长得丑了点,但看张乌渡带他出去玩的份上,他就不介意啦。
罗凯风和张乌渡玩过了一个暑假,仍旧没人来认领罗凯风。罗凯风也不着急,乌渡的爸妈倒是有点着急,不是不想养罗凯风了,而是怕罗凯风家里人出事,没空来领走罗凯风。
张莲花捡到罗凯风带回家后,也问过罗凯风家里人的情况和地址,当时罗凯风穿的布料挺好的,张莲花一摸就知道,这肯定是个富家小孩,可罗凯风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什么都没说。铁木还担心是凯风摔坏了脑袋,又带罗凯风去远一些的卫生院检查,没查出有问题。
莲花见没人认领,自己的儿子因为长的丑没有小伙伴,就想着和铁木商量一下,收养了这个小孩。
铁木听了,有些顾虑,但看到村里的小孩团成一团做游戏后,还是同意了。
莲花和铁木又去征询了罗凯风和张乌渡的意见,何图自然不会说什么,他巴不得能和任务目标呆一块呢。罗凯风也没意见,还挺开心。
莲花很高兴,和铁木去公安局做了收养手续后,又给罗凯风上了户口。罗凯风仍旧姓罗,他们不能剥夺小孩唯一记得的名字。
事情办好后,莲花当晚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庆祝这件事。并告诉罗凯风说不用勉强他叫他们爸妈,叫叔叔阿姨就可以了。
铁木也和蔼的点头。罗凯风从善如流叫了声叔叔阿姨。
暑假过完,就要开学了,莲花也给罗凯风办了入学手续,读三年级,和乌渡同所学校。何图看着暑假作业,表示他看不到,而且小学的老师压根不会检查作业,他不担心。
结果何图第一天去学校就被打脸了。
老师认认真真地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乌渡的作业,愣是没看到一个字,她摊开乌渡的作业,白白的一片,冷笑一声说:“你的作业比你的脸还干净,给我到主席台下罚站!不站一个小时不许移动!”
何图只好顶着全班幸灾乐祸的表情去罚站了。
何图认真翻了回忆,发现以前的老师不是这个,这个老师估计是刚来学校教学的。他默默无语的想:老师还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么?
孩子们在早读,没人理他,有些小孩来晚了,被教导主任捉来何图做伴。没一会,主席台下就站了五六个。
夏天太阳猛,晒得何图出了汗,他擦了擦脸。铃铃铃,下课铃响了。
小朋友们出来玩,顺便嘲笑一下站在主席台下的熟人。
罗凯风也看见了乌渡,他给小伙伴喂了些水。
何图火辣辣地看着罗凯风,让罗凯风有些不忍,又喂了他点水。
上课铃响后不久,乌渡就回教室了,喊了声报告。
老师也不是很喜欢乌渡,没理他,随便嗯了声就让他进去。
乌渡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大家都是两个两个坐的,就他一个是自己坐的,甚至前面和右边的桌子隔离了他挺远。
何图也不会和小孩子较劲,立起书来,没一会就和周公约会去了。
老师看见了,也不理他,继续讲自己的课。
罗凯风就不同了,他一到教室就受到了所以人的关注,老师也面带微笑和气地问他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
罗凯风淡定的回答了。班里的人都想和他坐,叽叽喳喳吵了起来,谁叫罗凯风长的那么白嫩秀气,和村里面黄肌瘦的小朋友们不同呢。
罗凯风也没说坐哪,直接向班里后面最角落的一张桌子去了。那张桌子是以前原主乌渡坐过的,没人坐,估计何图也不会想到他能有那么出名,上四年级了三年级他坐过的桌子还没人坐。
班里的小朋友看到罗凯风坐那去了,都有些哀怨。
后来他们看到罗凯风给张乌渡喂水,更是哀怨了。纷纷抱怨说为什么爸妈没有捡到罗凯风云云。
这样日子到了罗凯风和乌渡一起上了初中。
何图不想离任务目标太远,就在五年级考试不及格,被留级了,后来顺利地和罗凯风上了同一所初中。
上了初中的罗凯风越发俊俏,与此相反的是张乌渡也越长越丑。每每张莲花看到他们一起走,都忍不住说几句。他们早就成了村里的热点话题,聊多久都不累。
罗凯风倒是和乌渡一直很要好,甚至关系更密切了些。
来骚扰和欺负罗凯风的人都被张乌渡这尊“钟馗”吓跑了,就是敢上前来的,被何图一瞪眼也吓跑了。
罗凯风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甚至觉得很好玩有趣。
转眼,小孩就长大了,鬓发苍白的莲花想。
此时,罗凯风和乌渡已经上了重点高中。初中的学生都觉得张乌渡和罗凯风上不了同一个高中,就张乌渡天天睡觉那样,他们终于要分开了,他们终于有机会了。可是,见鬼的是,张乌渡还真他/妈考上了!!
不仅初中学生和老师们觉得梦幻,连莲花和铁木都不敢置信。这就好比他们今天才发现,地上那堆烂泥不是烂泥,而是和了水的稀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