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No.10
地球上留下的人日渐减少,没有人再去留恋这个人类的摇篮。
这期间他又被改造了两次,因为第四次世界大战和第五次能源危机,但总算还活着。这个被人类蹂躏到奄奄一息的行星上剩下的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就是罪大恶极的犯人和醉鬼,像他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屈指可数。那座图书馆也经历了几次劫难,他花了很长时间才从各地找来材料重新修建完善。损失的图书他到不担心,因为他完全可以默写下来,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到最新出版的时空学著作。
抄书很消磨时间,这是他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每一次图书馆被毁,他都要耗费相当的精力去抄写被炸飞的书籍,然而每当他刚刚整理完毕,图书馆就又会出点事故,所以他过的并不无聊。但他苦恼的是,精英们都在太空中漂流,一去不复返,没有人再去研究怎么潜入斐查兹海渊。他的米罗被世界遗忘了,他却铭记心间,于是他自己动手研制潜艇,凭借着多年在图书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设计进行的很顺利。迫使他放弃这个途经的是短缺的材料,地球变的像个垃圾场,匆匆离去的人们扔下大片大片的废料,耕地在荒芜,水源在干涸,蚊蝇在滋生。醉鬼和流浪汉们在飞往太空的幻觉中接连死去,只有他还在冷漠的注视着这个腐败不堪的世界。
又过了几百年,地球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如果被改造过的身体也能称其为人的话。他并不觉得孤单,因为在一万一千米下的海底,沉睡着他的米罗。
他开始四处走动,观察没有人类的世界是怎么慢慢自我修复。他看到地铁被渗水淹没,柏油马路下陷,高楼大厦长出杂草,大自然正在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用森林覆盖这座伤痕累累的星球。
这是他在学习生态学时读到的,自然的最高形态,就是雨林。他逡巡于海边,利用太阳的高度丈量海平面上涨还是下落,他想知道自己和米罗之间到底有多远的距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那么静静的守在海边,像一尊雕塑。即便如此,他还是敏感的察觉到了地球最后的挣扎。
气温在上升。
最初不十分明显,但后来越来越炎热,他在海边都能看到袅袅蒸汽腾入空中。陆地上的河流小溪早就露出河床,巨大的渗透压让海水倒灌回陆地,让他千万年来沉寂的心不规律的跳动起来。海平面在急速降低,少则半米一米,多则十几米,丑陋的大陆架在他眼中露出狰狞的面目,看的他直反胃。当他能够站在海平面一百米下的时候,气温已经热的连仙人掌都在打蔫。而他只是觉的有些难受,但离他忍耐高温的极限还差的远,他耐心的等待海洋被蒸干。
大块大块的结晶海盐粘附在礁石上,他小心翼翼的追踪着下落的海平面。事情往往是这样,当突破了临界点之后,地球上苟延残喘的海水疯了似的蒸腾到空中,或者通过地缝浸入地壳。他不用看也知道,地面的土壤已被白花花的盐粒铺着,他的双脚终于能够到马里亚纳海沟的边缘,此时的斐查兹海渊在他眼中,不过是一条深潭而已。但这条深潭也有两千多米的深度,他不能冒险。
但他也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
过高的温度让他无法集中精神,他一时头晕脑胀,没想清楚这温度来自太空还是来自地心的铁镍熔岩。不过这也能忍,因为他有信念。
斐查兹海渊的海水退去的比他想象的要快,四通八达的沟沟壑壑分流了地球最后的眼泪。他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让下降的水面拖着他平安的抵达了海渊最深处。那一刻他甚至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到这里来,两侧是壁立千仞的斐查兹海渊,他摸索着向前走去,体力在高温中流逝。
他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