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6、携子行 ...

  •   郑夫人虽携幼子出行,心中却还是或多或少地牵挂着婆母,一时先想婆母身边的杂物可都打理妥当,有无疏漏处,继而又盘算起亡夫的忌辰法事等是否已是尽善尽美,细节处可还有待添补的。

      到底是她们嫡系一脉的大事,哪怕办了多回了,已有旧例可循,却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倘若出了甚么差错,非止她这个未亡人脸上无光,一家子都是要跟着丢面子的。

      就是婆母,也必是要怪罪的。

      郑夫人心里既存着事儿,便免不得有些神思恍惚,一时出神,自然也无暇顾及在旁玩耍的幼子。

      幸而小郎君倒是不哭不闹,他抬首一看母亲若有所思的样子,便不欲在母亲边上扰她心神,只自个儿拽了随侍女婢的衣角往前跑,一边跑一边还指着在花丛中翩飞的蝴蝶,嚷嚷着要去扑蝶。

      他此前即便有所哭闹,那也不过是因郑老夫人、郑夫人这段时日俱在忙碌,便是偶尔得空,亦常常是在佛前跪经,哪怕对他关心不减,但也多是抽空时问一问他身边的仆从,小郎君今日如何?

      或也有亲身来看他的时候,然那时他要么是已经睡熟了,要么正与婢女嬷嬷们玩的高兴,祖孙、母子打个照面,做长辈的见心肝一切都好,也就不扰他兴致,自去忙碌了。

      小郎君不晓事,看不清其中缘由,只是发觉祖母母亲近来陪伴他的时间很少,与从前大不相同,心下不安又无从诉说,自然只能以哭闹不休的法子来泄其不满。

      这会子见郑夫人肯伴他出门,心中渐渐安定,就算见了母亲出神模样,因也习以为常,是以并不计较,只自顾自玩的尽兴。

      于是待郑夫人回过神来,便见儿子上蹿下跳个不停,一忽儿扑蝶,一忽儿摘花折叶,极是跳脱,再看他衣袍凌乱,沾了一身碎枝叶,不禁微微蹙眉。

      因是嫡系一支的独苗苗,郑老夫人待孙儿一贯是溺爱有加,从不许府内人怠慢,任是谁给了乖孙脸色看都必是要吃挂落的,哪怕是郑老太爷也是一样。

      这还只是小事,要紧的是老夫人或许想着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偏偏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膝下也唯有此孙,自己的家当早晚也都是归他的,何必吝啬。因此几乎是孙儿要甚么便给他甚么,再没有二话的。

      郑夫人固然窃喜婆母对儿子不加掩饰的偏爱,却也时常担心宠爱太过,会将这孩子娇惯得不成样,倘若再沾染上那些纨绔子弟的习气,这孩子可就毁了。

      是以她虽也疼爱儿子,许多时候却不得不秉着一颗慈母心来扮白脸。

      此时一看幼子这样跳脱,满身狼藉,郑夫人有些愠恼,有意说孩子几句,故唤了他一声。但见儿子笑意粲然地回过头来,面上又满是孺慕,心里便不落忍了,只默念欢庆不责,又劝自己,这孩子近日难得这样高兴,她也是极难得才陪着出来走一趟,何故再数落他,教他不快?

      于是不提,只是将幼子喊至身前,亲自将他那一身碎枝叶拂去,又温声细语地叮嘱他莫要蹦跳,小心跌跤,便不再多管别的了。

      小郎君倒未曾察觉母亲那一瞬即逝的严厉,唯独听出母亲话语中满是关怀爱护之意,自然愈发的高兴,笑嘻嘻地应了是,复又拉拽着婢女朝前走。

      郑夫人只满目慈爱地笑看幼子顽皮模样,身边的老妈妈亦是如此,随之一笑,继而便同郑夫人道:“小郎君活泼好动本是他的天性,不足为奇。纵然有时调皮,但您想想,咱们小郎君的身子骨是不是也比那些文静孩子要强健许多呢?算来也是好事一桩。再说了,他小小人儿原也不懂得那些规矩,偶尔玩闹失了分寸也是有的,娘子实在不必太过苛责。”

      “就知道妈妈心疼他。”郑夫人教子严格,待底下人亦是严厉,却很听这位老妈妈的话,经她一劝,再想自己与婆母这段时日确是无暇照料他,当下便笑着摇头,松了口,“也罢,这些时日便先随他。待回了府,规矩礼仪可都得抓起来,再不能由他任性了。”

      这位老妈妈乃是郑夫人的乳母。依她的年纪,早就该荣养的。只是前几年郑夫人新寡,小郎君又年幼,老妈妈既心疼自己带大的娘子寡居寂寞,无人陪伴,也担心小郎君身边没有周到人伺候,疏忽了他。终究是放不下心来,因此拒了荣养的事,仍旧留在郑夫人身边长久伺候着。

      也因她资历极深,众人为表尊重,便不以姓氏称她,都只唤她“老妈妈”。

      老妈妈是看着小郎君长大的,幼儿天真稚气,无甚心机城府,自然喜人,固十分疼爱他。可真要说起来,也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最心疼的到底还是郑夫人。

      听郑夫人这样讲,不免怜她处境,便道:“娘子莫只顾着小郎君。小郎君松快了,您也当给自个儿缓缓劲。眼下又不是在府中,那些坏心眼子的,手断然伸不到这来。再说了,即便是在府中,您才是正统,礼法偏着您,老夫人更护着您。您担心甚么呢?实不必太过紧绷。”

      郑夫人明白老妈妈一片好心,纵使心里自有打算,亦觉老妈妈所想过于虚浮,却也不想驳她的话,只唔了一声,笑应了。

      母子二人今次出行本就只做玩乐,并无特定去处,因此且走且停,一切俱是随心。

      行至日头渐起,老妈妈先去摸了小郎君的后心,虽不见汗湿,但看他面上红扑扑的,便知是走得热了,怕他再玩下去,汗发反而受凉,因而向郑夫人请示道:“不如先寻一处凉亭歇歇脚,去去热。您也好喝口茶水垫些吃食。”

      “也好。”郑夫人未作多想,当即允道。

      于是一行人改道而行。

      京华寺香火鼎盛,但这阵子来寺内久住的却未有几家,故彼此间都住得很开。若非特意拜见或是步力足够的,几乎不会寻到旁人家院子处,各自也都落得清静。

      郑夫人一行虽闲逛了好一阵子,到底未往远处奔,只在郑家院子附近打转儿,此时自然也是去最近的亭子。

      本想着这一片儿只住了自家,附近不当再有他人,然一行人远远见亭子里仿佛有人影,先是惊诧,再近十来步,便见亭内果然有人。

      因有亭柱遮挡,一行人又从侧方而来,现下离得也不近,看不清亭内人的面容,郑夫人便疑心亭内是郑三娘,郑五娘。

      她素来不喜这两个侄女儿,面色便愈发肃肃,但也不愿再绕道去别处了,于是仍旧上前去。

      一行人并无遮掩之意,又间有小郎君玩闹笑声,动静并不小,也惹得亭内人侧首看来。

      有那眼尖的婢女见了,便禀郑夫人:“仿佛不是咱们家的小娘子。”

      先时说了久住的人家本也有数,住了谁家郑夫人也是早已打探过的,心里想一想便知晓,若非他们家的女儿,那么应当只有陈家携了这么大的小娘子。

      “不如不要见了。”老妈妈不曾见过陈氏女,却也知道郑家与陈家失和,两家女儿间也多有龃龉。老妈妈也知两家住得远,这二人如今在此,倒不像偶然,只怕有意。心想郑家门第实在比不上陈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开也就是了。

      郑夫人尚未开口,亭内却已出来一个青衣婢女,远远行来,同郑夫人先请了安,告知身份,复而道:“亭内是家中四娘子同五娘子,今儿出门闲游,走累了便在此处歇脚,方才见夫人也往此来,想是一样的心,便使奴婢来请夫人一行入亭休息,也好一道说说闲话。”

      两家虽有不睦,郑氏也确实比不过陈氏,但到底郑夫人比蔻娘蕊娘长上一辈,若是一味避让,她面上瞧着也不好看。

      再者,蔻娘蕊娘已派人来请,此时再拒总是落人脸面,更是不妥。

      郑夫人忽而又想起昨日,她见郑三娘郑五娘同几位陈家小娘子起了冲突,虽不知细里,但因她实在厌恶庶房之人,便径直斥责了那两个丫头,这会子听闻亭内乃是陈氏小娘子,细细玩味,心中生奇,应道:“那便扰你们家娘子一回了。”

      便随着那青衣婢女入亭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6章 携子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