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苏州府的热闹 ...
-
从丛林里逃出来,一路也没遇见一个人。
“看样子也只有苏州府是不会动的,也是最安全的。” 边走边说。
“你不怕那个刘晋忠杀了我们。”历史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医生的决定,只是提个醒。
“你就傻到往他枪口上撞?”
“你是说偷偷摸摸的去。”
“隐蔽潜行!现在也只有周吾和刘晋忠没有确定是坏人。我们也只能说是去看看。”
“要化妆吗?”
“换身衣服就行了,我们又不是通缉犯。”
“这可说不定,说不定上次我们逃出白府之后就被通缉了呢。”
“通缉就通缉吧,你觉得咱这大众脸有几个人能认识啊?”
“人是不认识,不过咱这头发可是长不出来。”历史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发现已经长得很长了。
历史说得对,古代人都是长发,也没有假发。他们这种发型估计在当时就属于杀马特一类。
“去找顶帽子戴不就好了。”锤子淡淡地说。
“上哪儿找帽子去?”历史跟在后面气喘吁吁。
“身上有钱吗?买一顶不就得了。”
“你不说我还真忘了,咱现在一人身上两锭金子呢。绝对是有钱的主啊。好,走起!”历史一摸自己兜里的金子顿时来了精神。
三个人沿小路穿过海岸线到达最近的小镇的时候天已经接近中午了。
这个镇子比三仙镇大多了,买卖也很丰富。
三个人吃过早饭,买了衣服帽子重新打扮一番,雇了一辆马车直奔苏州城。
他们的这一身打扮倒也没引起乡民们太大的关注。
只是当他们拿出金子准备结账的时候,杂货铺的老板顿时瞪大了眼睛,像八线小乡镇的小老板欣赏王思聪一样的眼神看着他们三个。
憋了很久才说出一句话,那意思就是:对不起,找不开!换点零钱吧。
零钱没有啊,怎么办?
有钱赚的时候老板总是热情的,带他们来到镇上最大的银号。
一锭金子换了几锭银子,杂货铺老板收了一锭银子,翻箱倒柜拿出自己所有散碎银子和铜钱摊在历史面前。
怯生生的说话,意思是:小店就这么多零钱,还是找不开。
历史捡了几块个头比较大的散碎银子拿走,然后一摆手说,“剩下的不用找了!”
杂货铺老板一路道着谢把他们送出门,带他们来到租马车的地方。
马车虽然快,不过到得苏州城的时候也是下午了。
好在城门还没有关。
捏造了一个商人的身份,打点了几锭银子,马车就直接进了苏州城。
三个人这次学乖了,没有直接去苏州府,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下。
问了三家店,都已经客满。
到了第四家店的时候,历史进门就直接问,“贵店是不是也已经满员了?”
“吆,客官,你说对了,小店已经没有空房了!”小二赶紧上来拱手致歉。
历史拿出一锭银子,“还能想想办法不能?”
小二看见银子,眼睛已经发光了,不过还是在摇头。
“诸位有所不知,这是知府大人命令!”
“知府大人还管你们做生意,这手伸得也太长了。”历史盯着他说。
“几位有所不知,近日苏州有件大好事?”
“是啊,我看着大街上张灯结彩的,什么事让苏州百姓这么兴奋?”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看到了,这苏州城确实比往常热闹,很有一番节日的气氛。
不过这中秋节之后也不记得有什么大节日了。
三个人刚才还在纳闷这件事呢。
“近几年苏州城内外屡受倭寇侵扰,杀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甚至半个月前还有倭寇妄图攻打苏州城。官府几次围剿都不见他们踪影。如今这群倭寇被上天派来的天兵一气铲平,死了好几千人,听说他们的头领被抓了,明天要压来苏州府公审。这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说话间,小二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历史心想,你自豪啥,这帮家伙可是我们带兵剿灭的。
我们这叫真人不露相。
历史平息了一下心中的自豪感继续问,“就算明天公审倭寇,那知府包你们的客栈做什么?”
“你有所不知,知府大人抚恤民情,除了公审倭寇以外知府大人要宴请四方,已经请圣旨准备对当初逃难当了海盗的百姓进行大赦,准予他们回家。这些客栈都是为了给他们腾地方。”
“这么看这个周吾还是挺体恤民情的。”历史看了看医生,医生看着空荡荡的客栈没有说话。
“我们也是知府请来的,你看着给安排吧!”回过神来的医生笑着对小二说。
“这——”小儿看着桌上的银子很犹豫的挠头。
历史又掏出来一锭银子放在他的手里,“那是住店的钱,这是给你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现代和古代这都是不变的真理。
小二高兴的快要蹦起来了,这一年也赚不了那么多啊,赶紧揣起银子,直接领着他们到了楼上。
在楼上最大的一间客房前,小二赔着笑说“几位客官只能住一间房!”
“无所谓!来点吃的就行!”历史回头说道。
“好来!”小二一溜烟跑下去。
“看来这个周知府还真是个体恤民情的好官。”锤子进门就说
“这未必是真的!”历史说
“此话怎讲?”医生看看着他。
“我现在怀疑任何人?”
医生微微一笑,“所以这次我们不能任人摆布了!今天晚上我们要行动起来。暗中观察他们。”
“早该这样了!”历史说。
“所以你去行宫,看看公主在不在?”
“那你呢?”
“我去会会周知府?”
“为什么不一起去?”
“要不这里一切听你的。”
“别,我去。锤子呢?”
“他去白府!记住只是暗中观察,不要正面接触,暴露我们的行踪!”
“明白!”“明白了!”
“好了,我们先睡一觉吧,深夜再行动。”
忙了这两天了,实在太累了,早在颠簸的马车上时就已经睡了一小觉了。
夜已深沉,三个人各自出门。
又在约定的时间返回。
“白府前院和后院我都看过了,除了看家的一个人也没有。”锤子去得快回来的也快。
医生进门的时候,锤子已经在屋里等着了。
医生听他说完点了点头,“周知府派他们去接收倭寇了。”
“啊!原来这样!”锤子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也没有真正的惊讶。
历史进来的时候很狼狈,帽子歪歪扭扭的扣在头上,身上满是尘土,衣服也被拉了一道口子。
“你这是咋了,被狗咬了!”锤子赶紧上来查看。
“尼玛,别提了,墙筑得那么高,好不容易爬进去。出来的时候还摔了一跤。”说完拿东西拍打身上的尘土。
“你能出来,看来行宫里没人了?”
“是啊!除了一些杂役,没有公主的影子,就连护卫也没有!”
“看来公主真的在萝卜那里?”医生仍然犹豫地说。
历史也摇了摇头说,“你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伙的还是被萝卜绑去的啊?”
“这很难说。或许只有她和萝卜他们知道。”
“哎,你见那个周知府怎么样?他不是要迎接我们吗?”历史转了个方向。
“你真觉得他迎接的是咱们?”医生淡淡地说。
“那平灭倭寇的不是咱们是谁?”
“是萝卜他们!”
“有人代替我们?”历史也猜到了。
“不错,我们跟萝卜决裂了,这件事情自然就不会落到我们身上。”
“那他们冒充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除了名声好点,别的也没有啥啊?”
“这也许就是事情的重点,别忘了嘉靖信这个,大明的百姓也都信这个。”
“这就有点难办了!”
“事实总归是事实,我们还是睡一觉吧!”医生说完首先躺下来。
天还没亮,大街上就热闹起来。
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迎接这一重磅好消息。
家家户户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焚香拜神,就连店小二也遵照老板的指示在客栈的正中央立上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尊神像。
点起了高香,虔诚的叩拜完之后才开店门。
苏州府奔出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开道。
随后三班衙役鸣锣开道,周知府的八抬银顶大轿稳稳地走出苏州府,直奔城门而去。
这一次周知府排场摆得很大。
“这小子有点膨胀啊?这锣敲起来还没完了,这要让老朱知道了非得问他个超规格接待。”历史从客栈的窗户上看着满街的热闹。
“这里人家是老大,何况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显示一下自己的威严也就是显示大明朝的威严。特事特办吗?”医生坐在窗前喝着茶。
“不对啊,这可不是你这么严谨的人说出来的话啊?”
“现代人吗?不都得懂点人情世故吗?”
“那咱们怎么办?现在要不要跟出去看看。”历史看了看医生。
“过会!跟着最热闹的人群!”
队伍出了城门便停下来,刚才奔出去的士兵在城门两侧一字排开。
城内百姓一律在城门内,不许来回穿梭。医生他们三个人就这样站在人墙后面往外看。
要等的人还没有来。
轿子落下,周知府并没有下轿。
衙役护卫两边,等待。
终于从路的尽头走来了一队人马。
头前两个道士手握拂尘,健步前行。
倒是后面跟着四个人。
不看还好,一看历史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四个人都是壮硕青年,个头很高满脸横肉。
有两个他们还认识,就是萝卜从现代带来的雇佣军。
这还倒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身上穿的衣服:蓝色的海军陆战队迷彩!
四个人的后面跟着一个人,锦衣华服,正是锦衣卫统领霍大山。
再后面是两辆木笼囚车,囚车里两个人虽然蓬头垢面披散着头发,还是能够认出来这两个人就是服部和北条。这俩家伙命也是够硬的。
两辆囚车的两侧是三十多名锦衣卫。
后面则跟着一群穿着各异的乡民。
“萝卜这小子戏做的还挺足,道士都请来了。尼玛,就是把咱们演的这么丑?”历史在热闹的人群中抱怨道。
“有没有发现问题?”医生看了他一眼说。
“暂时没有。”
“学历史的就只会想象,一点也不注意观察。周知府派谁去接收俘虏的。”
“锦衣卫,刘晋忠。”
“这次带队的是谁?”
“霍大山啊。”历史一愣接着说,“这也正常,霍大山是大统领,他回来了自然就是他当头了。”
“那刘晋忠呢?”
“可能在后面吧?”说着历史踮起脚尖往后看,却没有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
再往后看后面的乡民,也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
这萝卜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难道这就是他们进攻苏州城的方式。
历史抓着医生的肩膀说,“你是说这些锦衣卫都是假的,那他们就都是霍大山和萝卜的人, 他们会不会用两个囚犯哄开苏州城的大门,然后带人一路冲进来!”
医生摇了摇头,“只有倭寇这种傻瓜才这么干!”
医生环视四周,“这里的人每人一脚也能把这群家伙踹出翔来!”
“这倒是!”历史点了点头。
道士们走到周知府的轿前,周知府下轿相迎。
跟霍大山见过礼,这两个人本来都是同级官员,礼数只是点头致敬。
周知府查看了两个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的囚犯然后转身上轿。
霍大山一行人跟着周知府来到苏州府衙。
周知府下了轿,略一沉思,吩咐下去,“暂将二人压入天牢,五日后升堂公审!”
属下衙役一听有点蒙,“大人,万民皆为公审倭寇而来,今日不审恐怕——”
衙役知趣没有说下去。
这就是会办事,提醒领导但不发表意见。
“此事本官已经飞奏皇上,五日之后定有圣谕。”周知府回头看着霍大山和他身后的乡民,对属下说,“安排好霍统领和诸位乡亲。”
说完周知府径自回了府衙。
衙役们接收了两位囚犯压入天牢。
道士和天兵们被安排在行宫。
霍大山带着他的锦衣卫回到了白府。
跟着他来的乡民被官差安排到府衙附近的客栈。
有一些住进了医生他们所在的客栈。
这一切安排似乎合情合理。
没有任何的异常。
围在府衙前面看热闹的苏州百姓一直等待着,直到告示贴出来,他们才议论纷纷的离去。
“要五日后才公审,对这帮杀人狂便宜了他们了。”
“听说要等皇上圣谕!”
“这群倭寇就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这种事不要乱说,等着看热闹就好!”
医生他们跟随看热闹的人群回到客栈。
客栈已经住满了人,都是府衙安排的跟随霍大山来的乡民。
客栈外围了一群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对这些从倭寇那里救出来的人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些人都是苦命人,被倭寇掠去,肯定受过很多非人的待遇。
有的说他们能逃出来那是上辈子积德修来的福分。
也有比较苛刻的一个劲的指认他们都是倭寇的爪牙、帮凶。
倒是这帮乡民很是规矩,只是沉默的在客栈里吃饭,吃完饭上楼休息。
没有人说一句话。
看着这些人陆续上楼,聚集在一旁的苏州百姓没有听到一点惊奇的故事都很索然无味,慢慢散去。
经过一天的观察,住在店里的这些人确实够老实。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没有一个人离开过客栈,甚至没有一个人出来串门。
历史想去找一点漏洞也找不到。
这是被倭寇俘虏过的人应该有的表现,也是萝卜的人潜入进来应该有的表现。